• 3805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這幾天把友達換成隱形眼鏡股, 希望可以有好表現,

面板股表現太讓人失望..
ilkc

底部都是令人想賣股票的

2023-09-25 13:30
ChatGPT之父奧特曼旋風訪台! 郭台銘邀AI巨擘談人類的未來

==================

郭董 花錢請 ChatGPT 之父來台...AI股又要起笑了嗎? 
frank1253

我怕他告我,故意寫jerry的....[嚇到吃手手]

2023-09-25 22:48
napoleon0014

frank1253有理!

2023-09-26 15:12
終端市場需求不振 TV面板11月報價恐向下修正

2023/09/25 02:15:27
經濟日報 記者李珣瑛/新竹報導

受到終端市場需求不振影響,電視面板9月進入年底促銷備貨高峰的尾聲,50吋以下電視面板價格已呈現「漲不動」疲態。集邦科技(TrendForce)資深研究副總經理邱宇彬示警,電視面板價格 恐 於11月起 向下修正,反映出第4季需求不如預期,明年上半年傳統淡季需求續弱

=============

2020年全球疫情大爆發, NB,MNT,TV 採購量暴增, 用了4年,都已經過保, 少部分會故障,過保維修價格很貴... 乾脆就換機吧.

因新冠疫情, 延期一年的亞運正在杭州熱烈進行,中國耗資2248億元人民幣(9893億台幣)經費承辦杭州亞運, 成為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亞運會。

地主中國隊得牌數應該不錯, 大陸民眾為了看實況轉播, 最近是否 有增加採購大電視??

這次亞運 還把 電競列入 正式 比賽項目,《英雄聯盟》、《絕地求生M》(亞運版)、《Garena傳說對決》(亞運版)及《快打旋風5》....

研調謝勤益預估明年面板需求會改善很多,都進入2024年了,品牌廠現在趁便宜,不趕快備貨,那明年通路貨架就得開天窗, 那11月報價還要向下嗎?...
qweaaazzz

這個邱宇彬整天在那邊恐來恐去根本禿鷹+品牌廠的當家打手。

2023-09-26 1:42
qweaaazzz

到底是謝勤益準還是邱宇彬?一個總監一個副總經理,一個omdia一個TrendForce,請給分

2023-09-26 1:46
10幾年前.記憶體三巨頭.壟斷80%記憶體市場.開啟26個月記憶體持續上漲.美光股價24個月漲了500%

如今京東方三巨頭壟斷77%.帶領中國必須走三星.美光老路.26個月上漲.股價漲500%
ilkc

有可能

2023-09-26 7:31
UP10000

老共的死性不是我們可以理解的!

2023-09-26 12:33

LGD廣州G8.5 LCD產線計畫2024年恢復滿產,TV面板供應鏈將重新調整


AVC產業鏈洞察 2023-09-25


2023年即將進入最後一個季度,在當前供需雙方博弈緊張的局勢下,除了面板價格的談判以外,面板廠與整機廠之間關於Q4以及明年的面板合作正式啟動談判。在目前TV面板處於獲利的情況下,面板廠將對明年TV面板出貨計畫進行重新規劃,這對明年面板市場的走勢又增添了一絲不確定性,其中,LGD廣州G8.5 LCD產能的變化帶來的影響尤為明顯。 LGD廣州LCD工廠規劃明年恢復利用,計劃滿產運作由於去年電視面板價格持續走低,LGD持續虧損,資產負債率較高,現金流快速流失,為改善財務狀況,LGD決心擺脫LCD TV業務,並將策略重心轉移至OLED,希望出售LCD工廠,將資金用於佈局G8.7 OLED產線。


先前LGD就廣州工廠出售事宜與創維確認了收購排他性協議,創維收購的可能性比較高,但市場不乏爭議,最終結果仍需以官方公佈為準。但根據目前所了解到的情況,無論創維最終是否收購LGD廣州LCD工廠,LGD廣州LCD工廠都已規劃明年將恢復作物。受去年下半年面板價格持續走低以及戰略重心轉移的影響,2023年初開始,LGD P7工廠停止投片,其生產LCD TV的產線只剩廣州G8.5 LCD工廠,且今年以來該產線持續50%左右低產動率運行,因此今年LGD廣州LCD TV面板計畫出貨預計只有7M。由於今年2月份以來面板價格持續上漲,現在已恢復至總成本線以上,LGD廣州LCD工廠財務逐漸改善以後,出於盈利的考量,LGD廣州LCD工廠2024年將恢復另一條產線運營,這對明年面板供應鏈將造成較大衝擊。


影響一:恢復滿產後,廣州產線面板供應明年增加到15MLGD整體市場面板供應增加9M左右LGD廣州G8.5 LCD工廠計畫20241月將重新啟動另一條產線運行,預計20244月爬滿,屆時該廠明年TV面板出貨計畫將達到15M左右。此外,LGD韓國P8產線今年上半年也已經恢復TV面板的投片,從開始的每個月投3-5K,提升到今年9月每月投20-25K,逐漸恢復32/55/86/ 98吋的生產,依此產能規劃,2024P8預計出貨1.3M左右TV面板。因此,LGD面板廠2024年整體LCD TV面板出貨預計16M左右,相較於今年將增加9M左右。


從合作的客戶來看,目前SamsungLGE和創維對該產線產能感興趣,尤其Samsung主動找LGD商談明年合作,Samsung預計明年從該工廠採購4M左右的量,LGE預計合作約1M的量,創維從該廠採購量約4-5M,從外,康冠、TPVVestel等其他客戶明年預計合作約6M的量。而LGD廣州G8.5 LCD工廠主要生產32/43/55/65/86吋的TV面板,與大陸面板廠的TV面板生產尺寸重合,這意味著Samsung\LGE\創維的面板採購訂單有部分將轉移到LGD2024年大陸面板廠的客戶結構將被迫調整。


影響二:Samsung 電子TV面板供應鏈進一步分散,不利於面板廠對價格的話語權今年因為面板價格談判存在分歧,Samsung和大陸面板廠的關係逐漸緊張,並逐漸減少對大陸面板廠的依賴,希望在價格談判上更具有話語權。從今年開始Samsung增加台廠和Sharp的採購訂單,預計明年的合作量還會進一步擴大,而明年LGD廣州G8.5 LCD工廠恢復農作物,同時在LGD P8 TV投片增加的加持下,產能大幅增加,LGD將會為Samsung供應更多數量的面板,加上今年SamsungLGDWOLED面板開始合作,二者合作關係將進一步加強。明年Samsung從大陸系面板廠的採購佔比將降至50%以下,基於以上情況,明年Samsung供應鏈進一步分散,對大陸面板廠的依賴程度下降,這將不利於面板價格的走勢。


但要考慮到,如果後續價格走勢向下,對於台廠/Sharp/LGD來說,其實處境也同樣不利。在所有的客戶裡面,面板廠給到Samsung的價格最低,而明年還要增加與Samsung的合作,雖然增加了合作量,但是可能將會失去盈利的穩定性。所以市場格局的變化將考驗明年面板廠做出何種因應策略。


在各項體育賽事的帶動下,2024TV面板需求可望小幅復甦,但從供應端來看,預計整體電視面板產能仍將過剩,電視面板供應鏈也將發生較大變化,由此而導致的市佔率的競爭變得更加激烈,對面板市場而言又將是巨大考驗。








Eric Lin1106

現在的面板報價,對二岸面板廠只是損益邊緣,LG成本能更低到獲利?這消息又是品牌商放的煙霧吧,LG廣州廠之前一半停線,恐怕人員都已資遣減半,要重啟也沒那麼快。

2023-09-26 10:08
UP10000

都只注意LCD面板的增量,市場OLED面板明年用量也會增加,會排擠掉LCD面板用量,也需這才是LCD面板無法繼續上漲的原因之一?

2023-09-26 12:41
pqaf wrote:
終端市場需求不振 T...(恕刪)

TV液晶面板價格續揚、大尺寸創1年9個月高

因應年末旺季、電視(TV)廠商採購意願穩健,提振電視用液晶面板價格續揚、大尺寸產品(55吋)創1年9個月來新高水準。
日經新聞22日報導,為了因應年末旺季、電視廠商面板採購意願穩健,提振電視用液晶面板價格續揚,大尺寸(55吋)產品價格創1年9個月來新高。電視用液晶面板價格為亞洲面板廠和客戶(電視廠)每個月敲定一次。

中國、南韓、台灣面板廠和電視廠商之間所敲定的2023年8月份價格中,大尺寸電視用指標性產品55吋Open cell(指未附上背光的半成品)每片批發價較前一個月份(2023年7月份)揚升5%(上揚6美元)至126美元左右、連續第7個月揚升,創2021年11月(135美元)以來新高水準;小尺寸電視用指標性產品32吋價格揚升6%(上揚2美元)至38美元左右、連6個月揚升,創1年4個月來(2022年4月以來、38美元)新高。

報導指出,電視廠商面板採購意願雖穩健,不過已出現握有充分庫存的電視廠商下修採購計畫的動向,美國調查公司DSCC亞洲代表田村喜男指出,「年內面板批發價格可能會陷入下滑局面」。

DSCC指出,8月份電視用液晶面板產線稼動率推估為88%、較7月的91%呈現下滑,目的是藉由調降稼動率、防止因供需平衡惡化導致價格急跌。
pqaf
pqaf 樓主

大摩分析師 給雙喵的目標價都是 13.5元, 結果, 群創卻已經跌破,友達還有離一大段距離,9月初, 友達透過永豐金證劵買回6萬多張抗跌.

2023-09-26 11:50
lf551

外資賣出十多萬張中,除永豐金之外元大證劵9/15也買超1萬多張,約一半數量在大戶間流轉,外資賣出的另一半可由千張以上在9/1約55%到9/23剩54%的持股變化,推測讓給剛拿了股利收入的散戶接手.

2023-09-26 12:40
國台辦主任宋濤:支持研究中止ECFA對台關稅優惠
2023-09-23

國對台進行貿易壁壘調查,距離中國商務部結束調查的10月12日時限僅剩下20天。中國國台辦主任宋濤9月22日首度表態指出,支 持 主管部門研究中止「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對台關稅優惠,這也為10月中旬即將出爐的調查結果,做了官方的鋪陳


央行:台灣經濟不確定性 中國恐中止ECFA

自立晚報
2023年9月24日 週日 下午7:07
【記者李娜台北報導】中央銀行最新經濟預測大砍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至1.46%,並提醒未來不確定因素眾多,除了美歐央行緊縮貨幣政策的外溢效應,更須留意中國對台進行貿易壁壘調查的後續,如果因而中止ECFA,恐傷台灣出口競爭力

中央銀行21日舉行第3季理監事會議,同時發布最新經濟預測,大幅下修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至1.46%,遠比主計總處的1.61%,以及中經院、台經院、中研院等主要智庫及研究機構更加保守。

央行報告,今年出口、投資均不如預期,拖累經濟成長力道,不過第4季將好轉,且明年優於今年。

雖然展望轉佳,央行點出4大影響台灣經濟的不確定性,

第一便是美歐央行緊縮貨幣政策的外溢效應;央行指出,美歐央行大幅升息的累積效應持續發酵,可能抑制終端需求,令全球經濟持續放緩。

第二,央行特別提醒中國因素對台灣經濟的影響,中國經濟復甦不如預期,將衝擊台灣出口,並透過供應鏈等間接管道對東協、日本、韓國等亞洲及其他經濟體產生負面衝擊。

除此之外,中國今年4月起,對台灣進行貿易壁壘調查,結果恐影響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是否能持續。

央行認為,如果ECFA終止,將衝擊台灣石化、機械、汽車零組件等產業的出口競爭力,進而影響未來經濟成長動能。

第三是全球供應鏈重組與全球經濟零碎化的不確定性,央行說明,美中科技對抗持續,除了影響供應鏈生產效率,造成企業成本上升,企業也面臨各國愈來愈多管制的不確定性,經營競爭環境隨之改變。

央行憂心,台灣企業為了減緩地緣政治風險衝擊,可能透過分散投資與貿易地區等多元布局方式,減少 在台投資與生產活動,恐影響未來台灣出口與民間投資動能

最後一個不確定性,是氣候變遷與地緣政治風險,全球聖嬰現象使氣溫持續創高,加上俄烏戰爭持續,將影響糧食、能源、礦物等大宗商品供應,進而增加通膨壓力。2023/09/23

============

被 817萬多數選民 視為糖衣毒藥的 EFCA, 終於要 中止了
frank1253

政治歸政治,體育歸體育,經濟歸經濟,政治討論下EFCA是糖衣毒藥,經濟討論下EFCA很香甜的,817說老共太過分了,要學雞蛋仲到WTO告老共,不能片面停止EFCA[大哭]。

2023-09-26 14:11
價格企穩,面板市場後世更看“升級”
「彩色電視面板漲價過程,可能『熬』不到雙十一了!」這是業界最新數據顯示的顯示面板產業的基本面貌。

據洛圖科技(RUNTO)研究數據顯示,9月全球液晶電視面板價格的走勢弱於8月20日預測。中小尺寸32、43、50、55吋價格維持8月水準。大尺寸65、75吋上漲1美元。85吋上漲至多2美元。同時,洛圖科技預測,彩色電視面板10月-12月會維持現有價位不變。

漲價到頂,彩色電視面板仍面臨“需求壓力”

「2023年全年彩電市場需求萎縮幾乎已經成為定局。」這是彩電面板市場經歷了年初至今的漲價潮,卻在年底「最旺季」「淡」下來的原因。

奧維睿沃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全球電視出貨共89.2M(M=百萬台),年減1.7%;出貨面積65.8M㎡,較去年同期成長3.3%。其中,我國市場2023年上半年,彩電銷量為1,467萬台,年減12.2%,銷售額為487億元,年減8.5%。上半年全球及國內彩電市場成績均不佳,結合目前全球宏觀經濟與消費趨勢,產業對下半年市場走勢不敢樂觀。

目前,普遍的研究數據認為,雖然第四季有黑五、聖誕節、雙11等年底購物旺季的帶動,但大量備貨來自於第三季。第四季市場未必會對進一步的產品漲價埋單。2-9月份,連續7月的彩色電視面板漲價過程很可能告一段落。——實際上,持續7個月的漲價過程,本身對彩色電視市場需求也是一種抑制。

其中,有媒體報告的研究數據顯示,7月整體顯示面板廠產能利用率在90%以上,8月降至約85%,年底可能下降至70-75%——75%被認為是面板廠盈虧點!在產線產線率下降的背景下,漲價過程必然停滯。

由此,可以梳理出,產業在這一輪週期中的典型階段。

2021年6月~2022年初:需求下降階段。

2022年初~2022年第四季初:「去庫存,價格下降」階段。

2022年第四季:為代表的「減產、穩價、止虧」階段。

2023年2月:開始的供給端驅動的價格恢復階段。

2023年第四季:可能帶來的「需求低位與價格平衡」階段等,。

對此,業界認為,下一階段面板業的走勢主要將取決於需求端的變化:包括量上的變化和質上的變化。
量未動,質先行,需求升級趨勢明顯

關於2021年第二季度,全球彩電價格觸及價位和需求雙頂點後的市場走勢,並非「簡單的向下」可以概括,而是具有特殊的結構性特徵。即傳統大眾產品需求向下、32吋代表的入門產品,在低價格作用下,在2022年下半年發展中國家市場卻掀起普及的新高峰、65吋以上大尺寸產品,則得益於供給增加,價格下降,市佔率和銷售數據持續攀升。

某種角度看,撬動低收入國家入門彩電消費;拉動彩電單品尺寸上升、消化顯示面積產能,成為了行業在價格手段之外,主要的「自救點」。這兩點(無論是低收入國家的入門,還是已開發市場的大尺寸化,)都代表了特定消費者的「需求升級」。業界認為,在全球宏觀經濟走出這一輪低谷之前,顯示產業的主要復甦機會必然來自於「品質」先行。

例如,消息指出蘋果正在測試三款OLED面板,分別是20英寸、27英寸和32英寸,其中20英寸面板正在MacBook上進行測試,27和32英寸的版本則是iMac。——即中尺寸面板上,蘋果正在帶頭導入下一代OLED產能。這將對手機、IT等產業對液晶、OLED產能的需求結構產生正面影響。特別是對於6代線的OLED面板產能消化幫助巨大:畢竟一台PC顯示器相當於數十支手機的顯示需求。

再例如,微軟在紐約曼哈頓舉辦的2023秋季產品發表會上,微軟推出了Surface Laptop Studio 2、Surface Go 4、Surface Laptop Go 3 三款設備產品。其中,螢幕技術上,這三者均選擇了「觸控技術」標配。有市場分析認為,平板電腦、IPAD等大尺寸化,13-14英寸產品功能“筆記型電腦化”,帶給辦公室顯示市場一個巨大變化:那就是,也許未來的NB產品都會“觸控化”。

9 月19 日,榮耀V Purse 錢包折疊螢幕新機的國行版正式發布,售價5999 起。榮耀V Purse採用了7.71 吋的柔性OLED 屏,這種螢幕在常溫情況下具備超過20 萬次的連續彎折耐用性。利用外折螢幕形態,榮耀V Purse 螢幕的正面、背面以及側面三個分區可獨立顯示,官方稱其為「榮耀3D 全視螢幕」 。——更重要的是,折疊手機已經來到「5999」元價位。折疊化後,每台裝置對顯示器的消耗量幾乎翻倍。

另據Omdia顯示部門資深研究總監謝勤益表示,「面板產業最壞的時期已過」。大尺寸彩色電視價格下降,帶來了大尺寸需求增加,其預測2024年將出現主要是大尺寸電視帶動的換機潮。宏觀經濟上,市場人士認為歐美的升息會在今年底、明年初見頂,不排除2024年下半年進入降息區間。這種變化,將有利於歐美兩大對大彩電鍾愛的市場率先復甦,帶來萬元價位下(1200美元以下)大尺寸彩色電視需求的再一次起飛。

總之,顯示產業正處於「度過低谷後的恢復期」。但是,相較於期望整體市場的快速全面反彈,產業更看好差異化的創新與需求升級市場。後者將是短期內需求市場向上的「確定性」部分,也是面板和終端企業必須緊抓的主戰場。

降價是好事情,新需求、新技術總需要更低價來普及

「9月份,65寸/75寸液晶面板價格分別為183美元、247美元;這比較2022年1月份的178美元和276美元,可以得到一個明顯的結論:即大尺寸的75英寸,依然處於較低的歷史價位上;而65吋已經恢復到了中等歷史價位」。

事實上,以24個月內的波動為基礎來看,目前75/85/98吋產品的價格優勢依然明顯。即過去一段時間的面板產業價格變動,可能對於中小尺寸而言是「有效週期內的波動」;但是,對於「大尺寸和新興產品」而言,則更在周期波動外,疊加了「必然的價格與成本下降需求」。

除了75/85吋的液晶之外,柔性折疊OLED螢幕、中尺寸OLED螢幕等,也擁有相同趨勢。例如,採用OLED螢幕的筆記型電腦售價,從三年前的至少七八千元,已經下降到目前入門產品四五千元的檔位;折疊螢幕手機價格也從萬元以上,下降到了5999元入門的新低水平。85吋液晶產品,彩電市場中低階主流銷售產品全面跌破萬元價位;甚至商顯市場部分配備了觸控螢幕的85吋一體機,價格也跌入了萬元價位。

「市場需求弱勢下,廠商(無論上游或終端)都期待創新和差異化產品能夠更多扮演走量的角色-但是,加強走量的位能就必須在價格上更親民。」產業專家指出,這一輪產業週期下來,以觸控、大尺寸、柔性、折疊等為標籤,液晶和OLED顯示都有新產品在藉助價格下降加快普及過程。

因此,無論是漲價、降價,市場都已經不可能回到昨日的原點。顯示器和相關終端產業面臨的必然是「新需求格局、新供給格局共振」下的新競爭。接下來全年市場重頭戲的第四季度,與其關注“平均價格”,不如更側重“成長性的創新領域”,進而抓住未來競爭的製高點。
多頭報馬

中國面板廠大舉擴產是為了對付他國面板廠,那大舉控產應該是要對付誰吶?現在就是看他們怎麼玩囉?![笑到噴淚]

2023-09-27 8:00
pqaf wrote:
到底是謝勤益準還是邱宇彬?一個總監一個副總經理,一個omdia一個TrendForce,請給分


Mr. 謝勤益
研究總經理, 顯示研究部門, Omdia
Education:
M.B.A, Preston University, WY, USA
Experience:

Kaohsiung Hitachi Electronics
HannStar Displays (瀚宇彩晶)
Display Search(面板研調機構,好像被Markit收購了)
IHS Markit
Omdia, Informa Tech group
Biography:

David Hsieh is an expert in the TFT LCD, OLED, LCD TV, and smartphone display value chain for mainland China, Taiwan, Japan, and Korea. David is head of the Displays team and oversees the division’s end-to-end research on displays, covering the supply chain, materials, components, supply and demand dynamics, pricing, cost modeling, revenue and shipment forecasts, and emerging technologies.

In 2019, David and his leading display research analysts team joined Omdia from IHS Markit. Prior to Omdia, David was named as one of just 11 technology fellows by IHS Markit an honor that recognizes his deep expertise and exceptional standing within the analyst community. He is a graduate of Chung-Yuan Christian University in Taiwan and has a bachelor’s degree in industrial engineering.David also holds a master’s degree i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from Preston University, Wyoming, US. David is a fluent speaker of Chinese, Taiwanese, Japanese, and English.
-----------------------------------------------------------
邱宇彬
集邦科技資深研究副總經理 / 集邦科技
畢業於美國加州州立大學企業管理所,
曾任中華映管顯示器面板業務專員以及明基電通的液晶電視產品經理
目前擔任TrendForce 集邦科技資深研究副總經理,主要負責平板電腦市場的研究,並對AMOLED與觸控模組等關鍵技術的發展趨勢上有高度的掌握。 邱宇彬先生在面板產業鏈中服務的時間將近10年,擁有上中下游完整的經歷,因此能從不同的構面與角度,去剖析產業中的變化與趨勢。
============================
個人覺得David Hsieh比較強,他是一位資深的面板人............
邱宇彬只在華映二年,待在面板廠的時間不是很長,他竟然待過明基友達集團的佳士達。
還有一位工研院的顯示器產業研究員,突然忘記他叫什麼名字了,他也有一定的功力。
qweaaazzz

感謝法蘭克大大的回文,我看報導邱宇彬大多都用臆測、恐這種字眼去描述丟風向,而且對於未來都是沒有一個明確的想法,大多都是臆測。反而謝是用數據分析以及市場發展調查來呈現他的報告內容。

2023-09-26 16:14
阿陀陀

張宏毅 吧

2023-09-26 19:55
  • 380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0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