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只有京東方一家 傳蘋果欲再導入中國OLED供應商
Digitimes 2023-09-22
蘋果(Apple)目前已有三星顯示器(Samsung Display;SDC)、樂金顯示器(LG Display;LGD)、京東方等OLED供應商,但最新消息傳蘋果欲再導入中國OLED供應商,後續動向引起各界關注。
綜合韓媒ZDNet Korea、中媒財聯社消息,在中國上海舉行的「2023 Omdia中國顯示器產業論壇」上,Omdia顯示器研究首席分析師透露,除京東方之外,蘋果可能在中國還要引進一家OLED供應商。
據悉,雖然京東方已向蘋果iPhone、Apple Watch等產品供應OLED,但蘋果為因應未來需求,正在物色新的面板供應商。中國主要中小尺寸可撓式(flexible)OLED企業有京東方、TCL華星、維信諾、深天馬等業者。
部分觀點期待,蘋果擴大應用OLED,將成為中國OLED產業新機會。
事實上,蘋果自2014年第一代Apple Watch以來,致力在旗下iPad、Mac等各種產品上引入OLED。據傳,蘋果2024年新一代iPad Pro系列將搭載OLED面板,並開發20吋OLED MacBook。
另據市調機構DSCC統計,2023年第1季中國可撓式OLED出貨量排名中,第一名京東方出貨量就將近3,000萬片;排名第二深天馬出貨量達約840萬片;TCL華星出貨量約585萬片;維信諾出貨量約306萬片。
自上市以來,為了擴產能、站穩市場龍頭地位,京東方擴產能等,曾多次募資(包括直接融資、間接融資),共募得2625.72億( ~台幣 1.2兆台幣 ) ,但公司上市23年共分紅13次,累計現金分紅190.87億元,股東回饋率或較低。
業績雙降、扣非歸母凈利潤虧損 OLED面板產能激進擴張暗藏降價風險
得益於融資擴產,京東方產能迅速擴張,多項在 LCD顯示幕領域整體及五大主流應用領域出貨量穩居全球第一。同時,產品結構持續優化,優勢高端旗艦產品保持突破,超大尺寸(≥85“)產品實現全球出貨量第一。
然而,憑藉融資激進擴產卻也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京東方藉此可以迅速擴大公司規模,提升市場競爭力,同時可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能利用率,從而獲取更多的市場份額,增加企業的利潤; 另一方面,行業產能的迅速擴大也會導致產能過剩,為了保持出貨,廠商需要犧牲一部分利潤,以更低的價格銷售產品,從而平衡供需關係。另外,這也會導致市場競爭加劇,廠商為了爭奪市場份額,也可能會採取降價策略
作者:京東方A(SZ000725)
链接:https://xueqiu.com/S/SZ000725/261826280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
BOE 打腫臉,充胖子.... 投入超過 2兆台幣資金 ,拿下全球面板產業龍頭, 回報的利潤 卻少的可憐,
BOE 的OLED 品質 比 韓廠爛很多, apple 為什麼堅持要用 BOE? 就是 因為 BOE 願意貼錢送 OLED給apple, apple 當然就願意勉強用看看, 並藉此向三星施壓殺價.
檯面上銀行的負債仍超過 7200億台幣 ,另外,明股實債,找政府假裝投錢入股,幫忙扛債, BOE欠政府基金的債務也是好幾千億台幣...再不漲價真的沒錢還債.
李淑惠/台北報導
2023年9月19日 週二 上午4:10
為迎戰蘋果iPhone 15,陸資手機品牌群起突圍,在華為新機預購超乎預期之後,手機供應鏈傳出小米、傳音各自追加200萬至300萬支手機訂單,由於手機為這一波消費性電子需求低迷的重災區,蘋果及非蘋陣營競相推出新手機,加上陸資品牌廠追加訂單,供應鏈預期手機產業已經築底。
手機供應鏈表示,趕在蘋果新機上市前的空窗期,傳出小米、傳音各自追加200萬支至300萬支手機訂單,小米的出貨規模約1.5億支,傳音不含OLED機種約在8,000萬支左右,據分析,加單機種主要為低階機種,主要原因是二大品牌激烈競逐海外市場,尤其傳音在非洲市場屢傳銷售佳績,雙方在印度、東南亞市場短兵相接。
華為在今年6月開第一槍調高手機出貨,全年出貨目標從3,700萬支調高至4,000萬支,調高幅度約8.1%,即使新機Mate 60 Pro歷經四年,突破美國封鎖,被大陸消費者喻為「爭氣機」,趕在iPhone 15上市前,華為再加碼宣布Mate 60 Pro+以及旗艦折疊機Mate X5,預購也呈現秒殺盛況,但因屏幕主力供應商京東方、維信諾產能已經用罄,華為要再追加訂單面臨挑戰。
不過華為新機有90%以上零件國產化,Mate 60 Pro+更主打雙衛星通話,新機被視為華為出貨量可望重返一億支的分水嶺,該品牌若步出谷底,重返崛起之路,上游相關供應鏈可望跟隨大客戶重返成長。
..............
幾天前 看過這新聞 貼一下
屏幕主力供應商京東方、維信諾產能已經用罄,華為要再追加訂單面臨挑戰
所以 深天馬 TCL華星 有可能 接 APPLE單
Mate 60 Pro+更主打雙衛星通話 視頻上 博主 拆解 看到 說 HDI PCB是華通的 一語帶過
沒想到3天後 華通拉漲停 我湊熱鬧 追了些 立刻回檔破50 毛毛的 止穩後又拉3支長紅 破60 有賺 跑光了
新應用題材 好炒 好片騙 有趣
DISCIEN迪顯 2023-09-22
雖然目前仍處於高利率環境,但隨著升息暫緩,美國重要企業獲利性好轉並可望逐步從谷底企穩回升。歐美MNT需求預計同樣在谷底企穩並逐步回溫。中國、亞太地區隨著9月亞運召開後,電競產品需求動能預計暫時減弱。由於2024年需求不明朗,目前品牌面板採購態度偏謹慎,但介於產業鏈的健康庫存水位,下半年面板採購量將優於去年同期。
根據DISCIEN報告2023年8月全球MNT面板出貨13.6M,延續上月成長趨勢,年比成長26%,環比微增,連續4個月面板出貨在13M以上;出貨面積2.4M ㎡,較去年成長32%;平均尺寸達25.3寸,較去年成長0.5寸,較上季持平。
各面板廠出貨綜述:
BOE(京東方):8月出貨3.9M,年增37%,位居第一,市佔28%。受中國電競熱潮影響,高刷面板今年出貨大幅回升。加之歐美MNT 市場需求穩定,其主力品牌採購需求相較於上半年增加。 8月出貨繼續維持3.5M以上規模。尺寸結構上23.8」佔比超4成,27」佔比大幅提升,佔比超3成。
LGD(樂金顯示):8月出貨2.6M,年增10%,排名第二,市佔19%。主力客戶為Dell/HP,其主要出貨區域為歐美地區,上半年受歐美需求弱勢影響,出貨較低。下半年歐美市場企穩,LGD MNT面板出貨在主力客戶訂單Dell支撐下,出貨相較於上半年開始回升,年比呈現成長趨勢,排名亦重回第二。
CSOT(華星光電):8月出貨2.3M,年增82%,排名第三,市佔17%。受中國電競熱潮以及去年同期基數低因素影響,8月出貨規模年增82%。同時T9 IPS產品亦呈現快速增加趨勢。整體尺寸結構來看,27」產品佔35%,較去年提升5個百分點;23.8」產品佔35%,較去年同期提升8個百分點,出貨規模較去年同期成長超100%。
AUO (友達光電):8月出貨2.1M,年增46%,排名第四,市佔15%。受惠於中國電競市場熱潮,出貨從今年第二季後逐步回升。加上半年商用需求逐漸回溫,出貨進一步穩健,出貨年增46%,持續維持2M規模。
HKC(惠科):8月出貨1.7M,年增19%,排名第五,市佔13%。 HKC主要客戶為自牌/TPV/VD以及華南市場。受惠於中國市場回暖,自牌以及TPV的訂單快速增加,今年1-8月累計較去年同期成長超30%。 8月出貨尺寸結構來看,目前主要以23.8」為主,佔53%;27」佔20%,但目前華南市場拉貨動能減弱,HKC出貨亦受到一定影響。
INX(群創光電):8月出貨1.0M,年減19%,市佔7%。由於目前MNT業務獲利性不如其它業務,雖然其在G8.5進一步開拓了IPS產能,但群創在經營策略上選擇控制MNT投片以減少虧損,產出仍維持低位水準。本月亦較去年同期減少接近2成,預計今年總出貨將低於15M規模。
== == == == == == == == == == == ==
TCL的t9發威了,MNT市佔直接把友達擠到第四名了!



2023.09.22 10:39 旺得富理財網
【旺得富理財網 李宗莉】美晶片巨頭高通(Qualcomm)兩岸大裁員,台灣地區傳砍200~400人,精簡幅度恐逾1成,就有工作13年的資深員工自爆遭資遣,理由是「薪水太高」。無獨有偶,受記憶體需求不佳,連3季鉅虧,日本NAND快閃記憶體大廠鎧俠(Kioxia)也考慮進行裁員,鎖定56歲以上的中高齡員工推動優退計畫。
1名自稱在新竹高通工作13年的資深員工在Dcard發文,表示自己成為這波資遣對象,約拿到100萬元左右的資遣費,約當8成年薪,離職面談很制式,被裁的理由只有1個就是「薪水太高」,並透露問了一圈認識的同事才發現,似乎只有新人沒被裁員。
無獨有偶,朝日新聞昨(21)日報導,為因應與美國威騰電子(Western Digital Corporation)合併,試圖重振營運的鎧俠,正考慮進行裁員,公司方面昨日已向工會進行說明,擬以56歲以上的正職員工為對象,推動自願提早退休的措施,除提高有意願者的退休金,也會提供再就業援助。
鎧俠今年4~6月的第1財季,營收為2511億日圓(約542.4億元台幣),雖季增5.9%,但淨利自去年同期的426億日圓(約92億元台幣)轉虧為1031億日圓(約222.7億元台幣),創歷史第2差表現,外界也分析,為爭取日本3大銀行提供的2兆日圓(約4320億元台幣)融資,鎧俠因而決定加快瘦身腳步。
.......
市場競爭 似也是 因為老共補貼 搞出堪用的產品 而老共第3期大基金 又來了
財訊快報2023年9月5日 提振半導體業,中國推出大基金第三期,計劃融資達人民幣3,000億元
pqaf wrote:
BOE 走出困境了嗎...(恕刪)
鑫創電子業績續創高 攜友達跨車用前裝市場成動能
工業電腦廠鑫創電子 (6680-TW) 在車用專案挹注下,全年營收可望年增 3 成、改寫歷史新高,而與大股東、面板大廠友達 (2409-TW) 合作智慧座艙、充電樁等應用,將成推升未來業績成長的長期動能。
鑫創電子表示,在美國警車及歐洲軌道交通訂單持續出貨下,第三、四季業績可望維持高檔,前 8 月營收 3.87 億元,年增 28.9%,為同期新高,全年也可望保持約 3 成的成長。
目前鑫創電子的車載電腦產品以後裝市場為主,但透過與友達合作智慧駕駛座艙等應用,聚焦商務車前裝市場。此外,雙方也布局充電樁、自主移動機器人 (AMR) 等應用。
鑫創電子指出,在全球淨零碳排及電動車持續成長趨勢下,預估將帶動全球充電樁新增建置量、至 2030 年前複合增長率超過 3 成,公司會以公共充電樁為目標市場。
產品營收占比方面,鑫創電子上半年邊緣運算 AI 電腦來 45%,車載電腦 39%,嵌入式電腦 9%,其他業務 7%;地區別來看,歐洲 49%、美洲 27%、亞洲及其他為 24%。
時報資訊
2023年9月24日 週日 上午9:04
【時報-台北電】經濟部23日公布最新工業生產統計。8月工業生產指數為91.38、年減10.53%、製造業生產指數90.74、年減10.70%。
經濟部表示,全球經濟復甦步調遲緩,終端市場需求持續疲軟,產業鏈庫存調整時間延長,讓工業生產與製造業生產指數雙雙寫下現15連黑、續寫最長連黑紀錄,預估全年生產指數恐會再吞連黑。
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坦言「景氣反轉訊號不明顯」,包括全球通膨及升息壓力,以及俄烏戰爭、美中科技爭端等不確定因素,仍持續干擾,即便高效能運算、人工智慧、車用電子等新興應用還在擴展,以及國際各品牌消費性電子新品陸續上市、中國大陸十一假期前備貨需求挹注,預估9月製造業生產指數為85.40至89.40,年減6.4%至10.6%;第三季製造業生產指數則年減11%、12.4%。
從產業別來看,資訊電子產業方面,電子零組件業生產指數為88.55,月增12.27%,年減16.78%、為連12黑,雖然有旺季效應與新品備貨潮,但與去年相比「旺季不旺」,
其中最為倚賴的積體電路業年減20.24%、同為連12黑。
不過,面板及其零組件業指數 年 增 11.15%,終止連16黑,黃偉傑解釋,大尺寸面板除原有電視面板因備貨需求而增產,車用電子應用也形成新利基,可望維持正成長,但小尺寸面板則須視手機新品銷量而定。
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因雲端資料服務需求暢旺,以及人工智慧等新興應用擴展,生產指數122.99,寫下1981年有資料以來的單月新高,年增2.83%,為連續2個月正成長。
傳統產業方面,全球景氣展望不佳,終端需求仍顯遲滯,廠商設備投資縮減,機械設備業因製造生產動能走弱,業者設備投資縮減,導致廠商接單下滑,其中半導體生產用設備及零組件、線性滑軌、電子生產設備及零組件、其他專用機械及零組件、其他通用機械及零組件等減產較多,導致年減16.65%、為連16黑。
傳產部分也還有好消息,基本金屬業則是因業者調整歲修時程而提前增產,微幅年增0.78%;汽車及其零件業因業者積極促銷,部分新車款買氣熱絡,電動大型客車受惠政府推動電動大客車示範計畫而增產,年增1.30%,結束連二個月負成長。(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邱琮皓/台北報導)
===================
面板業運氣真不好, 2021年BOE高層 和 AUO 彭董,才誓言面板產業 已經變成季節性的小循環,要創造黃金5年, 卻遇到史上最糟最長的經濟不景氣,
台股大盤指數仍維持在1.6萬點之上 ,今年沒有大跌到 6千點, 這次竟然沒 真實反應國際外在環境的重大利空.
手上股票有AI ,有電動車,有充電樁,有高股息ETF, 有樓有地 的人,夢最美..

傑夫視點 2023-09-24 18:00 重慶
在韓國三星和LG紛紛放棄大螢幕LCD面板,轉向OLED之後,中國內地面板廠商實際上已經掌握了大尺寸LCD面板的話語權。即使將OLED面板算進來,國內面板廠商在電視面板也掌握了六成市場,這就意味著國內廠商,包括京東方、華星光電等,已經事實上掌控了市場的定價權。當然從另一個角度而言,這就意味著其他還在LCD電視面板領域的廠商,日子就非常難過了,特別是過去知名的幾個台系廠商。(這點我部份同意,部分不同意,產量越大虧的越大,老共自己這樣殺下去,誰先倒還不知道呢?)

從最新的市場調查來看,在全球大尺寸面板7月的出貨佔比中,京東方以32.8%穩居龍頭,其他主要供應商佔比依序分別為群創13.2%、華星光電12% 、惠科光電10.5%、友達、樂金各10.4%。如果加上熊貓,目前國內面板廠商的市佔率接近六成,而全年國內面板廠商的電視面板市佔率很有可能突破七成。今年電視面板能有如此的漲勢,主要就是因為中國內地面板廠商主動減產進行價格的操控,所以未來由中國廠商掌握價格主導權將成為常態。(價格主導權還未知呢?真的會控價嗎?二年前也說會控價,結果是史詩級的雪崩。而且稼動率低,未來的地方政府轉固折舊是有很大的壓力,不要把減產控價當萬能的,經濟蕭條不改善,一樣是死路一條)
而且現在看來,不僅是大尺寸電視面板,顯示器面板在未來一段時間中,國內廠商的市佔率也會急劇提升。之前這部分主要是台灣兩大面板廠商比較有優勢,也就是友達和群創,這兩家廠商的IPS面板,在顯示器領域很有市場,而且的確比較領先。但現在無論是京東方還是華星光電,都在積極向顯示器面板領域發展,華星光電的HVA面板已經大量發貨,三星以及國內的顯示器廠商都開始採用,京東方更是很早就佈局,很多筆記本和顯示器的螢幕都是用的京東方ADS面板。

所以在肉眼可見的未來,包括友達、群創這樣的台系廠商,市佔率下滑是必然的趨勢,不但是電視面板的市佔率下滑,同時顯示器面板市場肯定也會受到衝擊。所以現在友達群創兩大台繫面板廠,都開始了自己的轉型之路。當然兩家公司的轉型有些差別,其中友達主動轉向Micro LED技術,投資也不少;而群創則開始跨界,涉足半導體封裝領域。
友達一直很看好Micro LED產業,友達董事長多次表示2023年是Micro LED元年(雖然我們也不知道這個元年的意義是什麼…),而且友達認為未來會像半導體的摩爾定律一樣,Micro LED每兩年降低一半成本,所以友達一直在這部分都顯得比較正面。儘管自己台灣地區的Micro LED廠房還沒建設好,但已經在多地進行相關的投資。

而友達今年將量產全球首款1.39寸Micro LED手錶面板,除了先提供給歐系精品表大廠Tag Heuer外,其他如專業運動穿戴裝置大廠與日系手錶品牌等,後續也有機會導入Micro LED技術,並且使用友達的方案。所以友達現在看來雖然面板部分的市佔率在下滑,但是新技術方面的研發還是比較積極,未來能在Micro LED領域站穩腳跟,並且提供給其他廠商方案的話,那麼友達的前景還是不錯。
至於群創,最近進行業務組織調整,分成顯示領域群與非顯示領域群,其中顯示領域群主攻面板模組,以持續提升成本良率、毛利率及穩定市佔為目標,考慮到群創目前在大尺寸面板還佔有10%以上的市場,所以這部分顯然會加強。而在非顯示器領域群,包含已上市的智慧光電、車用面板供應商CarUX,以及新興應用領域如扇出型面板級封裝。

群創最近宣布,要投入超過7年,把最小尺寸的3.5代廠華麗轉身,打造成全世界最大尺寸的扇出型面板級封裝生產線,徹底跨足半導體封裝領域。群創是以面板產線進行IC封裝,根據群創自己的說法,目前所開發的封裝技術適合應用於可靠性、高功率輸出的車用、功率晶片封裝產品,目前已經陸續送樣,月產能規劃1.5萬片。
總的來說,友達和群創轉型,也是大勢所趨,畢竟他們的競爭力相比國內的面板廠商的確不夠看,而且在OLED面板部分,無論是小尺寸還是大尺寸的面板,它們也無法和中韓廠商相比。隨著中國內地面板廠商陸續主宰大尺寸、中小尺寸面板市場後,像友達群創這樣不具競爭力的廠商,在產能持續下滑的情況下,關閉或轉型已是大勢所趨。友達和群創還能找到新的出路,而其他小面板廠商除了賣廠關閉,似乎沒有其他辦法了!
(競爭力一說,小弟以面板人來看,老共把自己看的太樂觀了,先把自己10代以上的高世代廠和OLED廠及二線小廠顧好吧!OLED 彎彎根本就不玩,光這一點,就是非常正確的判斷)。
pqaf wrote:
經濟部:全球經濟復甦...(恕刪)
00888指數剔除9檔個股 台達電、元太等入列
擁有近10萬股民的永豐台灣ESG ETF(00888)追蹤指數「富時台灣ESG優質指數」日前進行指數半年度調整,剔除9檔個股,新增台達電、宏碁、華碩、宏達電、元太等九檔個股。
永豐台灣ESG ETF經理人張怡琳表示,富時台灣ESG優質指數是依據富時指數公司編製原則,透過富時評鑑系統的ESG評分,以及殖利率作為加權等條件,最終篩選出「ESG評分高、殖利率佳」的優質企業。
張怡琳指出,本次新增台達電、宏碁、華碩、宏達電、元太等九檔個股,刪除的成分股包含群創、台塑、玉山金、台塑化、長榮等九檔個股,其中台達電、華碩、元太因ESG分數提升被新增納入指數成分股;而群創、玉山金則因殖利率過低而遭剔除,目前指數主要權值持股仍然為台積電與聯電占大宗。
針對近期市場熱議,部分ETF配息動用收益平準金的比例過高,引發投資人質疑。張怡琳表示,收益平準金的本意是避免投資人大量申購而稀釋原有配息率,00888為滿足投資人穩定領息的需求,於去年納入「收益平準金機制」,納入平準金機制後除了每季皆穩定配發0.208元,而從永豐投信所揭露的配息組成資料中也顯示,平均86.5%的配息來源為股利,提供投資人相對可靠的配息來源。
宏達電殖利率高?

玉山金殖利率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