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5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郭台銘的副手搭檔,賴佩霞回想,有一次她碰到瑞士銀行的高階主管說,台灣其實很有錢 , 只是都把錢放在國外,主要是因為兩岸不穩定的局勢,讓他們不願意冒險。

賴佩霞接著說,該名高管說,大家看到所謂的外資,大部份都是台灣人的錢。可惜他們願意投資股票,卻不想把錢留下來做長期建設。一有風吹草動馬上撤資。

===============

照這說法,我推想 惡搞 台灣面板雙喵 的外資禿鷹, 大部分都是 台灣業內金主的 假外資...
pqaf
pqaf 樓主

賴佩霞是越戰美軍,派駐在台時的混血,外型好. 他媽那時到美國在台將軍家裡當保母,認識了美軍, 他爸越戰結束後,直接回美國,拋下母女獨立生存.

2023-09-14 14:19
justinjwlin

現在是要上演假戲真做嗎?[挖鼻孔]

2023-09-14 14:54

三星顯示、LGD供貨!消息稱蘋果計劃為首款OLED iPad購買1000萬檯面板


Display Times  2023-09-14


最新消息稱,蘋果計劃為明年推出的兩款iPad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面板購買量在一年內達到1000萬台。這相當於去年蘋果iPad專業版液晶面板(LCD)購買量(1360萬台)的73%。今年蘋果iPad專業版LCD的購買量預計為780萬台,因此有人推測,明年OLED iPad面板的購買量和出貨量或將大大低於預期。


韓媒13日消息,據業界透露,蘋果將於明年上半年上市的首款iPadOLED面板在1年內將達到1000萬台。此前,蘋果在iPad上只應用了LCD。蘋果計劃明年在iPad系列的頂級(專業)型號陣容中應用OLED,推出11英寸和13英寸兩種型號。


目前,蘋果OLED iPad的面板購買量預測為11英寸為600萬台,13英寸為400萬台。 LG顯示器預計將生產11英寸和13英寸兩種OLED,三星顯示器將生產11英寸OLED 13英寸機型OLEDLG顯示器獨供。


市場預期LG顯示器供應600萬、三星顯示器供應400萬台左右。據推測,在這兩家面板企業分批供應的11英寸機型中,三星顯示器佔據的比重為50%~70%LG顯示器的比重為30%~50%。最終數量預計將在11月確定。


據三星顯示器和LG顯示器供應鏈的零部件合作夥伴預計,將會交付比面板數量預期更多的零件。但是,在未來幾年內,整個數量和麵板製造商的數量可能也會發生變化。


目前智能手機的OLED滲透率超過40%,但在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顯示器等IT產品市場,OLED滲透率只有2%~3% OLED iPad作為IT產品市場OLED滲透率上升的產品,備受期待。蘋果計劃從明年的iPad開始,今後在MacBookIT產品上逐漸應用OLED


據市場調查公司Omdia透露,去年蘋果購買的iPadLCD量為7172萬台,iPad專業版用LCD的購買量為1360萬台。蘋果的首款OLED面板購買量預測為1000萬台,佔1360萬台的73%,今年蘋果整體iPad LCD的購買量同比減少22%,為5600萬台,其中iPad Pro液晶顯示器的購買量則減少了43%,為780萬台。


不過有分析指出,目前持續的IT業務低迷和應用OLED導致的價格上升,可能會對蘋果明年的OLED iPad出貨產生負面影響。在蘋果產品中,消費者對iPadIT產品的忠誠度比iPhone低,因此也需要抵消價格上漲的因素。


蘋果將觀察OLED iPad的出貨量,預計OLED MacBook的數量也將決定。目前,三星顯示器決定投資第8IT OLED面板,LG顯示器在這方面的投資處於下風。此外,如果OLED MacBook數量較多,蘋果為了降低面板價格,將增加面板合作夥伴,但目前還不能確定京東方能否確保MacBook OLED數量。


(來源:THEELEC

pqaf
pqaf 樓主

如果用 8.6代大玻璃,一年只切 1000萬片 ipad 螢幕,那產能遠遠填不飽,投資難回收.

2023-09-14 12:18
外資和研調把 面板的Q4 前景講的那麼差 ,建議友達可割可棄, 加上禿鷹連續3天全力借劵放空友達.. 諸多利空指標同時浮現, 造成很多散戶 趕緊跳船逃生..

外資連續賣超雙喵 9日,今天也轉為 小額買超,外資的友達持股只剩180萬張( 其中20萬張是美國ADR) . 雙喵成交量大幅萎縮, 禿鷹若有心放空的話, 就該趁現在放空, 事半功倍.

但禿鷹這波放空友達只有區區 7萬張就熄火,平均成本約在17元左右,無利可圖, 不知禿鷹這算是小試身手, 暴風雨前的寧靜? 還是 禿鷹發現誤殺,準備回補還劵?
Aterus1025

友達稼動率先前最低剩六成多,品牌陸續庫存去化後,需要保持一定水位的庫存吧,營收就算只接近損益兩平,現金流無虞,明年配承諾剩餘的2.7元,搭明年換機潮的硬需求,再大賺一波[sorry]

2023-09-14 23:50
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反補貼調查 歐洲業界跳腳

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今天宣布對中國外銷的電動車展開 反補貼 調查,讓歐洲業界跳腳。業內專家稱根本之道應是強化歐洲車商競爭力,而非招來中方報復引發貿易戰

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今天在歐洲議會發表歐盟年度咨文時說:「全球市場如今被廉價中國電動車淹沒,中國電動車的價格因人為的龐大政府補貼而壓低,讓我們的市場扭曲。」

政治新聞網Politico.eu指出,中國已掌控6成全球電動車用電池生產,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啟動調查無疑將冒極大風險。單是今年,全球的電動車銷量就預估將增加1/3,達將近1400萬輛、產值5600億美元。

積極想打壓中國電動車者應屬法國。法國經濟部長勒麥爾(Bruno Le Maire)今天6月接受Politico專訪時就表態樂見啟動調查,稱中國對電動車的補貼若不符世貿組織(WTO)規則,歐洲就必須反擊。

但歐洲汽車業則為針對中國的調查憂心忡忡,尤其是在中國擁有龐大市場的德國汽車商;汽車業的遊說人士坦言,就商業觀點來看,這招致中方報復的風險不低。

按歐盟執委會發言人的說法,啟動反補貼調查是歐盟執委會本身所主動發起,而非回應業界申訴。如此形同是歐盟執委會做出的政治選擇,政治風險相對更高。

Politico.eu認為,范德賴恩對中國電動車啟動調查確有爭議空間,因為德國汽車大廠在中國國內汽車市場占比頗高,在中國的產能也很龐大。直到近期福斯汽車(Volkswagen)在中國銷量仍穩居第一,BMW與賓士則穩坐中國的高檔汽車市場。這也代表中方若報復,德國車企受的傷會比其他歐洲車企更重。

根據中國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CPCA)的統計,法國車在中國市佔率到今年8月底已掉到只剩0.4%,德國車則還有高達17%。

一名德國車企的遊說高層說:「無庸置疑,法國推動調查針對的不只是中國,還想趁機打擊德國競爭對手,讓德國車企蒙受中方報復之苦。我很怕歐盟執委會願在一個重要領域甘冒與中國貿易戰的風險。」

此外,Politico.eu認為目前中國車企有沒有靠廉價電動車向歐洲傾銷都還是問題。

獨立的汽車業分析師施密特(Matthias Schmidt)說:「考量到關稅和運輸成本,他們實際上在歐洲這裡賣得比在中國更貴。」

施密特說,儘管電動車研發獲中國政府可觀的扶持,但中國車企更著眼於電動車市場的高檔位階,而非削價競爭,「反而福斯在中國市場採取有效的低價傾銷,他們的電動車款ID.3售價遠低於其他歐洲車款,這點可別忘了」。

布萊恩指出,眾所周知,范德賴恩是在法國人大力遊說後啟動調查。雷諾(Renault)和標緻(Peugeot)在中國並無重要市佔或製造量能,法國當然自認有本錢強硬,但若北京要對巴黎報復,手中籌碼也不會少,像法國高端奢侈品就非常依賴中國

布萊恩認為美國目前也正大手筆補貼製造業,因此歐洲在電動車這塊不應浪費時間啟動對中國的反補貼調查,而是應專注於提高自身競爭力和技術能力,讓中國的競爭成為歐洲提升電動車水準的催化劑。

=================

歐美 沒有面板產業, 樂見中國 面板補貼殺價... 歐美有自己的汽車業,就不准中國補貼.
南柯夢碎


韓媒【每日韓國】9月14日,
1,據悉,三星電子(VD)事業部,制定了明年最大限度減少採購京東方TV面板的方針,有可能歸零
2、目前,京東方TV面板供應佔比10%,明年將以華星、友達、LGD取代其供應份額。 不過有預測稱,LGD供應量將從今年的200~300片,增加至500~600萬片,受益程度最大。
3、據悉,京東方去年向三星電子Galaxy M和S系列供應約500萬片OLED面板,今年上市的Galaxy watch 6 OLED面板也是由京東方供應的。
4、據悉,明年三星電子Galaxy S系列基本款面板原計劃也將由京東方供應。 但三星電子(MX)事業部,已取消與京東方所有的合作開發專案,明年開始將全面停止使用京東方OLED面板

====================




支持 BOE 帶頭向 吃人吐骨頭的品牌廠宣戰對抗... 面板廠過去10年損失幾千億,不就是為了 現在能夠壟斷全球市場,收割全球消費者的口袋嗎?
Aterus1025

總經逆風,品牌看需求非常悲觀,明年還有缺貨的可能嗎[不知]

2023-09-15 8:02
pqaf
pqaf 樓主

昨天吃太飽,今天就吃不下 ; 昨天餓太久, 今天就狼吞虎嚥..消費冷了2年,後面就會報復性消費.

2023-09-15 9:34
西德州油價升破每桶90美元 去年11月以來首見
2023-09-14 20:42 經濟日報/ 編譯
林奇賢/綜合外電

西德州原油期貨價格14日早盤升破每桶90美元,自去年11月以來首見,因市場預期,在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的主導下,石油輸出國組織與夥伴國(OPEC+) 減 少 供應,卻適逢需求增加,將使油市吃緊

根據彭博資訊報價,西德州原油期貨14日一度上漲1.7%至每桶90.04美元,之後漲幅稍微收斂。

國際能源總署(IEA)本周警告,沙國、俄羅斯持續減產,可能創造「龐大的供應缺口」,油價恐怕會進一步震盪。IEA日前表示,油市下一季會面臨每天供給短缺超過300萬桶的情況,短少量可能是逾十年來最多

===============

希望很快就能看到新聞寫....

研調機構警告,BOE,TCL 和 INX持續減產,可能創造「龐大的供應缺口」,面板報價恐怕會進一步震盪走高。面板下一季會面臨每天供給短缺超過300萬片的情況,短少量可能是逾十年來最多
lf551

YouTube網紅 小Lin說: 一口气了解石油和中东的百年战争 趣味說油價 https://www.youtube.com/@xiao_lin_shuo

2023-09-15 20:21
beanbeanrice

國際貿易禁止聯合行為說白了也只是老美為了自家人的利益而定的 這世界就是誰是老大誰拳頭大誰說得算 就跟法律一樣是制定給普羅老百姓遵守的 有權有勢的根本沒在鳥[偷笑]

2023-09-16 9:35
無畏烏拉爾原油漲勢創紀錄,印度8月仍是俄羅斯原油最主要買家

財訊快報
2023年9月6日
【財訊快報/陳孟朔】根據貿易商、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LSEG)數據以及路透的計算顯示,印度仍是8月從俄羅斯港口裝船的烏拉爾原油的主要買家,儘管烏拉爾原油價格漲勢創下紀錄。印度煉廠8月表示,烏拉爾原油相對於布蘭特原油的貼水縮窄很多,使其在9月減少對該等級原油的購買。

按目的港船上交貨(DES)計算,8月份在印度港口裝載的烏拉爾原油貼水收窄至每桶5美元及以下,這是自歐盟對俄羅斯石油實施禁運以來的最低紀錄。

俄羅斯高度依賴印度這個主要石油買家,這是俄羅斯石油公司9月日益關注的問題,因為9月期間,普里莫爾斯克(Primorsk)、烏斯季盧加(Ust-Luga)以及新羅西斯克港(Novorossiysk)裝載量料將增加,印度在季節性檢修期間的需求反而將會減少。

根據路透計算,8月俄羅斯烏拉爾原油向印度的交付量約佔普里莫爾斯克、烏斯季盧加以及新羅西斯克港總發貨量的69%,或佔俄羅斯原產原油發貨量的74%--與7月的情況一致。8月烏拉爾原油海運出口中國的份額從7月的5%上升至7%。8月烏拉爾原油運往中國的數量增加,原因是有20萬噸原油從波羅的海港口通過北方海路(NSR)運往中國。

另外,根據印度政府數據,7月在印度港口交付的俄羅斯石油平均價格降至自去年2月莫斯科入侵烏克蘭以來的最低點。

根據路透計算,7月印度收到的俄羅斯石油平均價格為每桶68.09美元,略低於6月的68.16美元,大幅低於2022年7月的99.58美元。

...........
印度 中國 大買俄羅斯原油 大賺差價 老美 容忍
justinjwlin

夜郎自大[挖鼻孔]

2023-09-17 1:44
justinjwlin

當台海如果走到必須一戰時,老美一定是考量怎樣對他們比較有利,美國優先,台灣有重要到美國人要用生命來保衛嗎?台灣對老美來說,並不是不可切割的一部份。

2023-09-17 1:50
台塑向俄羅斯進口4萬噸油品爆爭議環團聚集六輕行動劇抗議




環團要求禁卸俄羅斯油品台塑化:戰前採購不宜毀約
https://tw.tech.yahoo.com › news › 環團要求禁卸俄羅...
2022年6月2日 — ... 麥寮港的某艘油輪原船返回,禁卸俄羅斯油品一事,台塑化回應表示,該筆輕油(支援石化生產)訂單屬於烏俄戰爭爆發前採購,採分批交貨,沒有任何違反 ...

俄羅斯油輪雲林麥寮港卸油環團、反戰團體明天「送肉粽」抗議
...............
台塑化 應是非常非常強的企業 印象中 多年前 煉一桶 高硫原油 賺10美元 其他 油公司 辦不到 賺6美元就偷笑
如果再 搞成 高值石化品 賺更多

但大陸煉油石化業 目前是世界第一強 產量也最大 因為全產業鏈 觸媒 壓縮機 爐管 控制系統... 都是自己製造的
且建廠速度驚人

現 他們又進口 大量俄國低價石油 成本差太多 不公平競爭
印度 也是 大量進口俄國低價石油 再轉賣成品油 西方賺到名氣 道德 阿三 賺鈔票 雙贏
高盛:終端需求復甦緩慢 下調晶圓代工雙雄目標價
2023-09-15 21:48 經濟日報/ 記者
張瀞文/台北即時報導

高盛證券在最新出爐的「台灣科技產業」報告中指出,由於終端需求恢復較慢,導致庫存消化周期延長,因此下調晶圓代工雙雄的營收及資本支出預估。要到 明 年 第 3 季,產能利用率才能明顯回升。高盛下調晶圓代工雙雄台積電(2330)、聯電(2303)目標價,開外資圈第一槍。

在資本支出方面,高盛將台積電2024年預估資本支出從280億美元下調11%,成為250億美元,2025年從360億美元下調3%到350億美元;聯電2024年預估資本支出從22億美元下調9%至20億美元,2025年預估資本支出從24億美元下調8%到22億美元。

高盛下調晶圓代工雙雄2024-2025年的預估每股稅後純益(EPS)。其中,台積電明年的預估EPS從38.87元下調到37.09元,調降幅度為4.6%;2025年預估EPS則從46.66元下調到46.54元,降幅為0.3%。聯電2024年預估EPS下調1.8%到 4.59元,但2025年預估EPS上調2.7%到5.3元。

高盛下調晶圓代工雙雄未來12個月目標價,台積電從700元下調到668元,聯電從51.5元下調到50.5元。不過,高盛重申對於雙雄的「買進」評等,主要是看好雙雄都將持續受惠於高效能運算(HPC)、人工智慧(AI)、電動車及5G等結構性大趨勢。

==============

竟然要等到 明年Q3 全球消費採購才會復甦嗎? 這大概是過去20年來,持續最久的蕭條了...

台積電2021年資本支出超過 400億美金(台幣 1.2兆) ,現在得下修到 250億美金 ,暫緩擴產.

聯電台積電產線稼動率 只剩 60% ~ 70%, 聯電EPS 還有 4.6元嗎? 這未免太好賺了,等全球經濟恢復,產線稼動率回到100%, 聯電豈不是要賺 10元囉 ??
sktgy

因為面板是標準品,晶圓代工每一顆產品就一套光罩不能通用,有多少單就下多少wafer.你去看標準型dram跟flash,一樣庫存一大堆

2023-09-18 14:40
sktgy

而且晶圓代工是收代工費,沒賺錢不可能接單填產能,跟自產的dram和flash不一樣,為了搶市戰擴廠倒貨常有的事

2023-09-18 14:43
  • 380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0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