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19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傳產危機/業者憂…若無ECFA 石化、紡織競爭力盡失
2023-08-19 03:12 聯合報/ 記者何醒邦



大陸商務部控訴台灣對大陸的貿易限制措施涉嫌違反WTO規定,將依有關規定研究中止或部分中止ECFA項目下,給予台灣產品的關稅優惠。業界表示,若ECFA被取消,石化與紡織業首當其衝,台廠面對日、韓等對手,將完全失去競爭力。

石化公會稱,由於PC塑料是ECFA早收清單項目之一,之前台廠輸陸是零關稅,現因反傾銷稅的關係,至少要加上百分之十六點九到百分之廿二點四不等;而大陸PC進口市場主要以台灣、南韓、日本為主,但日韓因有加入RCEP,目前PC關稅才百分之二點五,台灣一旦被課徵雙位數反傾銷稅後,面對日韓將完全沒有競爭力。

石化產業是一整套從上游到下游完整的供應鏈,也都是就近外銷,台灣因為市場太小,若要有量產規模,一定要外銷出口;而PC一旦出口不利,勢必也會影響其他石化原料的生產,對產業影響甚巨,期盼政府給予協助,公會也會爭取延續ECFA。

紡織業者指出,截至二○二二年底,中國大陸仍是台灣紡織品的第二大出口市場,出口值約十二點六億美元,占出口比重約百分之十四;再從早收紡織品出口大陸金額來看,二○二二年是十點三億美元,雖較二○二一年衰退約百分之十四,但整體出口值也超過八成。

紡織業者說,由於國內多數大型紡織廠,皆已轉至東南亞設廠,所以可能對中小型紡織企業會比較有影響,但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工總則提出兩點看法。自二○一一年以來,ECFA為兩岸經貿合作扮演重要角色,企業界多希望ECFA能延續,甚至進一步推進。再者,兩岸目前缺乏溝通,以致經貿事務無法透過既有機制解決,近年大陸對台經貿舉措,包括加工食品註冊、農漁產品輸陸、貿易壁壘調查、反傾銷等問題,對台灣經濟都造成一定影響。

因此,工總建議,政府現階段可加強和民間合作,透過多元管道,例如智庫、經貿團體等,增加與大陸溝通。

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前天也指出,台灣與大陸不應該敵對,特別是在大陸對台祭出反傾銷措施後,還有下一步是否片面取消ECFA的疑慮,台灣應站在對我們有利的立場發揮優勢,但不必去挑釁,兩岸才會進步。

金寶集團董事長許勝雄也表示,ECFA不會單方面說取消就取消,因為重新恢復困難度更高,但台灣需要謹慎因應,做好規畫。
............
石化是聯產品 又非外銷不可
石化 傳產 機械 股價 已經隱約看出端倪
錢往 AI去 但大震盪 廣達 8月17 280.5 元 8月18 低點 247 元 收 256 焦老師傅 說的
種田錢是萬萬年;生意錢是眼面前;股票錢是一呼煙
輝達H100利潤傳1000%!

根據投行瑞傑金融估計,輝達每片H100晶片製造成本約為3320美元,給客戶的售價25000至30000美元,利潤率高達1000%

====================

友達幫 三星/Sony 生產 旗艦級LCD TV面板 , 三星/Sony 一台TV可能賣 10 幾萬台幣, 但友達 LCD一片可能只賣給三星/ Sony 1萬台幣, 利潤很微薄, 因為 三星不是用 10萬售價來 分享利潤給代工廠友達.賺都是品牌 Samsung 在大賺.


NV 的 AI 伺服器一台售價 100萬台幣,但製造成本不到 10萬台幣, NV 不是用 100萬的售價來分享利潤給 緯創 鴻海等代工廠, 賺都是品牌 NV在大賺.
justinjwlin

炒作就是看誰倒霉接到最後一棒,會去接手的,每一個都相信自己不會是那一個地獄倒霉鬼

2023-08-19 22:27
pqaf
pqaf 樓主

緯創和宏碁的總部都在汐止宏碁大樓, 同部電梯樓上樓下,緯創AI 錢景,股價好不好,宏碁最知道...

2023-08-20 13:20
過去10年面板產業的虧損主因,是因為大陸業者為了搶台韓市占率, 瘋狂擴產,造成供過於求,拿石頭砸自己的腳,害人又害己. 這算是供給端自導性 的惡果. 必須靠面板廠自我覺醒,台日韓老舊產能退出, 大陸停止擴產來解決長久問題.

這2年面板產業虧損的主因和過去不同, 這次是因為 美國疫情撒幣5兆美金超額採購, 運費飆漲炒作,嚴重通膨,俄歐戰爭,能源 糧食 物價飆漲,中國經濟泡沫破掉... 等各種複雜問題,造成全球需求一口氣大減3成,
不光是面板業, 自行車業,半導體業,塑化業...很多製造業都大受衝擊,這次算是 需求端出問題. 要等明年 國際局勢穩定, 全球消費水準恢復常態. 才能徹底解決需求問題.

近幾年,台日韓15~20年老舊面板廠陸續關廠退出, 全球面板廠現在的產能已經是 不夠供應 常態經濟下的需求.
但今年全球市場需求還是不正常, 面板廠 目前先靠互相約束限產,來扭轉 虧損情況. 靜待明年需求恢復後的榮景.
frank1253

你看我傻傻的,我又到地獄來了,AUO一下漲到20幾元,最近又跌到18元以下了,面板股真是水深火熱。[真心不騙]

2023-08-21 23:21
samwu995

很久以前,友達我從7X看到2X,然後就沒關心了. 景氣循環股我不會玩,我沒膽.

2023-08-22 12:35
中國模塊廠挺價、金士頓拒降價!外資預期NAND價格漲5-10%
隨著NAND Flash 現貨價格不再出現低價交易,市場消息指出,中國存儲器模塊廠考慮支持價格調漲。日系外資表示,產業調查顯示,大中華區NAND 模塊廠從本週起維持價格,由於上半年遭受龐大的利潤損失,NAND 供應鏈不願8 月起調降價格。

日系外資表示,從本週起,大中華區NAND 模塊製造商開始合力支撐價格,使得價格有望上漲5%~10%。中國江波龍(Longsys)和佰維科技(Biwin)等領先NAND 模塊廠已開始挺價,NAND 製造廠也在減少供應。
業界動態部分,全球存儲器與儲存領導品牌金士頓指出,由於價格便宜,從8 月起拒絕客戶降價,並且會重建部分NAND 庫存;群聯則會緊跟著產業趨勢。日系外資認為,業界所有主要NAND 模塊廠都採取相同策略,意味NAND 價格短期內進入底部和拐點,價格可能上漲5%~10%。

不過整體發展態勢仍值得關注,尤其是終端需求最終是否明年復甦。日系外資表示,雖然大環境終端需求仍低迷,但群聯股價可能對NAND 供需動態做積極反應,維持對群聯「買入」評級、目標價480 元,並建議持有群聯和其他NAND 供應鏈公司。

近日有媒體透漏,三星內部規劃將暫停平澤P1產線設備,預計將延續至少1個月或更久。不過業界透露,三星在宣布減產後,NAND報價調漲推動立即展開。

報導還提到,配合三星漲價策略,近日有內存模塊大廠向客戶宣布將暫停低價接單,包括針對三星V6的512Gb產品低於1.6美元停止出貨,模塊廠也預計調漲8~ 10%,引發業界高度關注。不過仍有內存模塊廠並未跟進,仍密切觀望市場發展及客戶接受度,而停報低價的模塊廠主要客戶並非終端零售通路,其嵌入式存儲和SSD產品以手機、平板或NB OEM廠為重點。

供應鏈認為,業界普遍都有不少存貨,價格拉動的條件看似薄弱,但模塊業者與內存原廠談定大量貨源後,轉身找上OEM客戶綁定數量和價格,包括物料進貨和成品出貨分批交付,確保大客戶的供貨和合理成本,也能確保穩定出貨及營收規模。
===================
面板和整機廠一定要有共識,面板佔整機廠的 60-70% 成本,不要都是整機廠在大賺,面板廠活不下去,整機廠哪來的面板商品好出貨。
但,也不能全怪整機廠,通常都是面板廠自殺。庫存是任何產業的致命傷,也是定義周期的元兇,所以生管單位在公司蠻重要的,而且給老板的預測一定要清楚,不然要生管幹嘛!
jerry040161

我還是喜歡桌機,螢幕配個32“4k屏,比NB好用多了,不過價格也是高多了

2023-08-21 9:32
叭叭抖勒咪

就算是三點整連進去也很難搶到,後來像這種要登記搶的我一律pass.[鬱卒]

2023-08-21 10:42

流言四起,美國真會對大陸面板加徵關稅嗎?


DISCIEN 迪顯  2023-08-21


近期,關於美國政府將對使用中國面板的電視整機加征額外關稅的傳聞在產業圈內發酵。對此,DISCIEN也從多方驗證分析了傳聞落實的可能性,也對假設傳聞坐實後對業內企業可能會造成的影響進行了模擬分析。


一、傳聞並非空穴來風

2018年以來,基於對中國高科技產業的打擊和引導製造業的回流,美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針對中國企業的制裁措施。前有301調查、對含TV在內的產品加征的額外關稅、對華為晶片的針對性阻斷等制裁;後有《晶片法案的簽署》、禁止美國主體企業在中國對電腦晶片等敏感技術進行一些新投資等法案限制。層出不窮的制裁法案讓中美關係愈加緊張,也讓貿易企業誠惶誠恐。最近流傳的“美國將對使用中國面板的電視整機加征額外關稅”的消息即是企業恐慌情緒蔓延所衍生的傳聞。在美國制裁措施的推演下,當下的顯示行業,TV/MNT/PID等產品的面板60%+是由大陸面板廠所供應,符合大陸主導的高新技術產業壟斷定義,不排除未來的制裁措施將擴展至顯示領域。且因疫情,對多項產品的額外加征關稅也多次延期,但9月30號關稅豁免條款到期,美國或將恢復或重新評審對中國多項產品加征的額外關稅,儘管此前豁免的產品清單中並不含TV相關產品,但即將到期的豁免期和多項制裁法案的頒佈讓部分TV企業開始未雨綢繆。據DISCIEN最新瞭解資訊,目前有客戶基於風險考量要求大陸供應商在9月的出貨訂單中避免使用大陸面板。


二、若傳聞成真,使用大陸面板供應最少的企業----三星將間接獲利今年上半年頭部品牌LCD面板採購供應鏈中,三星對台韓廠的採購比重最高,接近42%,而出貨結構中,北美出貨占比不到30%。即是說,若傳聞為真,三星的供應結構更具優勢,在面板總量上,從台韓廠採購的面板足夠覆蓋北美整體的出貨規模。且當下三星基於供應鏈安全考量對面板採購策略進行了調整,未來來自台韓面板廠的供應占比或將有所提升。而其他頭部品牌中,對陸廠面板採購比重高,供應鏈轉變所耗費的時間將成為三星時間換規模的最好契機;否則其他品牌承擔額外關稅(根據此前經驗,加征額外關稅的力度不小於10%),也將導致整機成本優勢降低。無論如何,若傳聞坐實,對三星而言頗有“正中其懷”之意,三星在北美所面臨的競爭壓力將有所減緩。


三、若傳聞成真,台韓面板廠難以完全供應美國需求,關稅壓力將向下傳導至消費者據DISCIEN統計,23H1美國TV市場規模約為20M,而台韓廠面板出貨規模為39M,數量上完全滿足美國市場的規模,但需求和供應結構上卻並不十分匹配。台韓面板廠生產的TV面板偏向於中小尺寸,而北美TV出貨的平均尺寸僅次於中國,大尺寸需求更多。以75寸為例,今年上半年,美國市場75寸出貨規模為0.9M,台韓面板廠75寸面板出貨規模為1.1M,供應十分緊張,再考慮品牌採買台韓廠面板後會供應其他區域、或台韓廠需要分散供應鏈風險供給其他品牌、或在面板廠和品牌廠需求匹配過程中的資源錯配損失,台韓廠在大尺寸上無法滿足美國市場需求。


因此,因供應的短缺,使用大陸面板是必由之路。且當下因終端價格的上調幅度遠不及面板價格的上調幅度,品牌在美國市場的經營壓力已逼近臨界點,額外對陸廠面板加征關稅的稻草將催化品牌加速上調終端售價,最終消費者將成為額外關稅的負稅人。對美國政府而言,也將加劇國內通脹,一定程度上讓美聯儲部分降通脹措施付之東流。基於此,考慮到美聯儲已多輪加息以抑制通脹,而當下美國的核心通脹率仍處於高位,在通脹壓力尚未完全解除前,美國大概率不會實行相悖措施抬升通脹降低此前政策效力。


除供應短缺、通脹上升風險以外。若對陸廠TV面板加征關稅,也意味著電視整機進入美國市場需要進行專利相關認證,短期內的認證手續也將影響美國市場的TV供應。這是美國政策制定者需要平衡的問題。


總結,傳聞短期落實概率低,但假設美國通脹回歸正常後醞釀對陸廠面板加征額外關稅,彼時,短期內三星在北美市場的競爭力將進一步提升,長期成本壓力的傳導將降低美國市場的TV需求,同時TV面板行業格局也或將受到影響。

從中國進口到美國的電視徵收將更高?Omdia 2023-08-21 17:09
據 Omdia 最近幾周的瞭解,可能對出貨至美國的電視再次加征關稅的傳聞可以概括為以下兩種:
· 第一種傳聞稱,進口到美國的中國製造電視的現行關稅將從 11.4% 提高到 25%。現行關稅包括普通關稅 (3.9%) 和對中國額外徵收的 301 條款關稅 (7.5%),這些關稅作為 2019 年第四季度末中美貿易戰期間所達成協議的一部分而予以實施。
· 第二種傳聞稱,電視現行關稅 (11.4%) 將維持不變。然而,無論電視是在中國境內還是境外生產,都將對配備中國製造顯示面板的電視徵收 15% 的新關稅。傳聞稱,對中國製造顯示面板徵收的關稅將高達 15%。
Omdia 概覽
傳聞一無疑會損害只能指望在中國生產電視的電視廠商。另一方面,三星、樂金電子、海信、TCL、冠捷科技和富士康等在墨西哥以及越南、印尼和泰國等中國境外地區擁有頗具競爭力的生產產能的大廠商將從中受益。
傳聞二無疑會成為整個電視顯示面板行業和 OEM 供應鏈需要關注的重大問題。原因在於,當前中國面板廠商以佔有全球 75-85% 的出貨量 份額在電視顯示面板供應量中佔據主導地位,如圖 2 所示。全球電視廠商均需要仰賴使用中國面板廠商生產的液晶電視面板。儘管臺灣和日本的電視廠商將從中受益,但其供應量十分有限。
2023 年 7 月最後一周,支持自由貿易美國人聯盟成員致信 USTR,請求延長 301 條款對華關稅的有限豁免,其中包括與新冠肺炎相關的產品。目前,這些豁免將於 9 月 30 日到期,剩餘時間已不足兩個月。支持自由貿易美國人聯盟成立於 2018 年。聯盟代表了美國經濟的方方面面,包括:
· 製造業· 農民和農業綜合企業· 零售業· 科技公司· 強力運動· 服務供應商· 天然氣和石油公司· 可再生能源公司· 進口商· 出口商· 其他供應鏈利益相關者
據稱,在過去 5 年間,包括聯盟成員在內的美國進口商根據 301 條款,已經為中國輸美產品支付了逾 1830 億美元的關稅。迄今為止,在此期間授予的產品關稅豁免為某些公司提供了有限的救濟。但 USTR 尚未宣佈,是否會延長即將於 50 天內過期的現行關稅豁免。
支持自由貿易美國人聯盟成員在信中指出,“未能及時儘早提供資訊,破壞了政府當局確保供應鏈彈性的國家目標。” 延遲發佈關稅豁免延長或到期的公告會迫使美國各公司決定,將可能很快無法享受 301 條款關稅豁免的產品線的價格上調 25%。這一價格上漲的壓力將導致美國公司和美國經濟面臨的通脹壓力雪上加霜。
據推測,USTR 可能很快就會回應支持自由貿易美國人聯盟的請求。其可能還需要審查或重設在之前的貿易戰協定中被徵收更高關稅的產品,其中包括電視。
出貨至美國的電視是否會面臨關稅再次上調,尚有待觀察。從供應鏈的角度來看,必須注意中國在電視製造業中的作用和競爭力,以及中國面板廠商在液晶電視面板行業的主導地位。
nomorerainyday

我本來認為這消息成真的機率小,但是中美貿易戰愈來愈惡化,例如老共開始限制鎵輸出,老美在商品上也想分散來源,加上接下來是選舉年激化對立有助於拉選票,搞不好老美真的就這麼幹了…[笑到噴淚]

2023-08-22 9:47
多頭報馬

以目前LCD產品的技術飽和+實用性+價位,真的很難被取代其"基礎顯屏"的地位。[汗][汗]

2023-08-22 10:07
雙喵 15~20年前投資的 TN 產能,可視角小,對比值也差, 現在 IT沒什麼人要用TN, 市場被 IPS取代.

雙喵比較大的是 6代廠的產能, 友達月產能約有 26萬片,群創約有35萬片.

友達台中 L7A 和 L7B 產能是頗大. 台中 L8A 和 后里 L8B 產能就不大.
群創的 7.5代和 8.5代產能就很小,後來新蓋的8.6代產能也不大.

整體來說,雙喵在台灣的8代以上的電視 VA 產能都不大了,部分還挪用給 NB.MNT使用.
光靠 雙喵台灣6~8代的TV產能,只能滿足美國一半的需求,台灣愛莫能助 .

夏普在日本SDP 10代廠 和 日本其他地區的8代廠 ,今年已經認列2000多億日幣的資產減損,代表已經大幅縮編營運規模,放棄 TV設備,轉為 IT 或 車載. 所以 夏普的日本TV產能已經非常小.

至於 夏普和群創合作的 廣州10.5代廠,設備新,產能大...但這算是 中國製造, 也適合美國懲罰關稅範圍.
LGD 在廣州的8.5代廠有20萬片產能,也是 中國製造.

現在市場,幾乎 75% TV面板是中國業者生產, 85% TV面板是在中國製造(因為夏普和LGD的主力工廠都在中國廣州)

北美每年要消耗全球 21% TV產能,9成來自中國製造, 台灣製造面板在美國市場很少.

所以, 我覺得 美國如果真要 針對中國製造 LCD課徵懲罰關稅,會懲罰到美國自己的消費者和企業.
阿陀陀

現在投影機越做越小 畫質越來越好,攜帶方便,想投影哪裡都可以,而且價錢很親民,可以去網路搜尋,我看的很爽

2023-08-22 11:44
jerry040161

我看得那台投影機是去年買的哦

2023-08-22 11:59
美國各州的法定最低時薪好像約11~15元美金.

一台65吋 4K TV 在美國含稅可能賣 350美金,如果關稅多20%, 多了60美金,對大部分 時薪15美元以上的美國人來說,應該還是很便宜 ,便宜的像狗屎吧...

之前貨櫃輪運價高漲,每台 65吋 TV 要多 200美金運費,那才比較可怕,嚇跑了消費需求.

美國最夯工作「卡車司機」年薪竟達540萬! 科技業員工4個字吐心酸


研調不斷 洗腦 面板報價 9月之後就漲不動了, 面板投資人有了2020年四月的前車之鑑,8月紛紛跳車,高歌離席, 成交量萎縮.

雪球有人說, TCL 8月滿產衝量, 不顧BOE,HKC 減產拉價的付出. TCL 真要這麼笨嗎?


=======================
(新聞)
TrendForce研究副總范博毓指出,9月面板價格漲勢將會明顯收斂,隨著旺季拉貨接近尾聲,面板廠轉盈,第四季面板價格漲勢 "恐 " 將告終。

范博毓表示,品牌廠「抗漲」的聲量放大,也出現減少採購的雜音。不過面板廠全力衝刺第三季轉虧為盈,維持按需生產的策略,仍持續透過產能利用率的調控,讓價格維持上漲動能,惟電視面板價格漲幅有所收斂。
nomorerainyday

我還是滿懷疑一件事,如果真的如研調所說價格即將回調,那禿鷹回補券賣是頭殼壞去了嗎?應該是要加碼券賣才對吧?我是比較相信禿鷹感覺到前方有殺氣了[笑到噴淚]

2023-08-22 11:52
frank1253

問題不是美國卡車司機的年薪高,美國貨運巨頭UPS有這麼好賺,給得起這平均薪資嗎?至於面板漲價的問題,只能等待時間的證明了。

2023-08-22 13:10
產業:電視面板價續漲+全球經濟前景不明,2023年電視出貨預估下修至1.98億台 財訊新聞   2023/08/22 14:53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根據研調機構TrendForce調查顯示,今年電視面板價格於2月開始起漲後,隨即進入中國618促銷備貨期,加上北美預估今年電視銷售維持3%至4%成長動能,品牌為了降低整機生產成本而現提前出貨,帶動第二季電視出貨季增7.6%,年增2.1%,合計上半年全球電視出貨量達9,004萬台,年減3.5%。

TrendForce指出,為了維持電視面板漲勢,第三季面板廠仍選擇持續控產,反觀品牌為了維持銷售動能,整機零售價漲幅無法反映電視面板價格上漲幅度,因此品牌在第三季開始瀕臨財務虧損的邊緣。進入下半年國際品牌陸續為年底節慶促銷提高出貨外,中國雙11的備貨也將於9月底達高峰,預計會帶動第三季電視出貨季增11.9%,達5,224萬台,但仍較TrendForce先前預估出貨減少1.3%,顯示出面板價格持續上漲,品牌下半年勢必得收斂獲利較差產品。因此,預估今年全球電視出貨量將下修至1.98億台,年減1.5%。

面板廠為改善財務狀況,透過產能控管達到來為穩價格,加上從農曆年後,中國品牌便開始提高電視面板的採購量,推升近幾月電視面板價格持續上漲。今年6月底前55吋(含)以下電視面板價格已達獲利階段,第三季預期在10.5代線生產主力尺寸65吋和75吋也將開始獲利。觀察今年50吋、55吋和65吋面板價格上漲幅度已超過五成,但品牌在北美地區零售價格不漲反降,意味著品牌獲利空間受到擠壓。

據TrendForce調查,主要電視品牌第三季電視面板採購量雖然預期季增6.8%,但明顯較原先的計畫減少,隨著電視品牌的面板採購量於9月達高峰後,預估第四季採購量將進一步減少7.3%。因此謹慎控產仍是接下來維持電視面板價格的關鍵。

即便今年下半年通膨降溫,但總體經濟狀況仍不明朗,高階產品需求仍未見好轉,不論OLED或是8K電視銷售衰退幅度再次擴大。其中,預估今年OLED電視出貨量為544萬台,年減少19.3%。其中,LG電子雖然穩居OLED電視出貨龍頭,市占率卻縮減至53.6%;三星今年積極搶市,超越SONY列居第二名,市占率預估約17.1%;由於SONY近幾年產品重心聚焦在中高階機種,今年不論在LCD或是OLED電視出貨均面臨逆風,預估今年OLED電視市占率縮減至15.1%,退居第三名。而8K電視因缺乏內容和價格昂貴,預估今年出貨將年減25.4%,僅達30萬台。
............
TCL 自產自銷 電視市占衝到第2 電視產值 差3星 還有一段 市占第3名是 海信
JEN2017

台數下降 但是面積上升

2023-08-22 17:18
傳言甚囂塵上 美國恐對中國電視或面板加徵關稅?
Digitimes 2023-08-23
中美對抗有愈演愈烈的趨勢,近期業界盛傳,美國可能會對中國出口的電視或是電視面板加徵關稅?縱使僅是傳言,未獲官方證實,但消息在顯示業界四處流竄,引起供應鏈密切關注。業者認為,中國無論在電視製造或是電視面板的供應上,都有無可取代的地位,若傳言成真,將對全球電視顯示產業與供應鏈掀起巨大波瀾。
加徵關稅 兩種傳聞
目前業界盛傳,美國可能加徵關稅的傳聞有兩種,一是進口到美國的中國電視現行關稅將從11.4%提高至25%;第二個傳聞則是11.4%的電視現行關稅維持不變,但無論是在中國生產或是在境外生產的電視,只要搭配中國所生產的電視面板,都會加徵15%的新關稅。
業界人士指出,這兩個傳聞最早出現在6月,由中國當地面板業界傳出,隨著時序愈來愈接近第3季末,近來傳言更是甚囂塵上。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傳言出現,Omdia與迪顯諮詢均指出,可能是因為301條款中的對華關稅豁免將於2023年9月底到期,美國可能會恢復或重新評估對中國多項產品加徵額外關稅,而電視並不在關稅豁免之列。
如果是針對第一個傳聞,業界分析,這對在中國境內生產電視的廠商才會造成影響,雖然近年來因中國市場逐漸飽和,對於電視需求持續降低,但目前中國仍是全球最大電視製造生產基地,佔比超過50%以上,因此影響以當地製造為主。
中美對抗為時已久,許多電視廠商都已經China+1,在不同的地點像是越南、墨西哥、印尼或是泰國等地進行生產,因此對於前幾大電視品牌廠,像是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影響都不大,甚至會有成本以及出貨上的加分效益。
像是海信、TCL,雖然是中國電視品牌業者,但因為在海外市場布局既深且廣,且已成為全球排名前幾大,也擁有中國境外生產產能,估計不會受到影響,不排除可能會受惠,但要注意美國當地消費者對中國電視品牌喜惡程度的反應。
電視薄利 或再雪上加霜
相關業者分析,電視已是薄利產業,以近期來說,LCD電視面板價格持續攀升,上漲已達半年之久,對電視製造業者來說,利潤空間遭受嚴重壓縮;若美國一口氣將關稅從11.4%提高至25%,這對只能在中國境內生產的電視廠商來說,將是一大重擊,必定會造成大幅的訂單移轉效應,亦不排除規模較小的業者可能進一步發生淘汰的局面。
另外,由於傳聞中的關稅調漲幅度高達1倍以上,勢必使供應鏈成本大幅增加,也將反映到電視售價,且會讓電視廠商重新調整供應鏈基地,加速相關製造外移至中國以外的地區,或是讓China+1的海外投資快速增加。
若是第二個傳聞,影響層面將比第一個傳聞更大,主要原因是中國目前已是全世界最大的LCD電視面板供應國,合計市佔率高達7~8成,其中,京東方、TCL華星以及惠科更是全球前三大LCD電視面板供應商。
也就是說,目前全球電視廠商主要面板來源就是中國,其他國家像是南韓的三星顯示器(Samsung Display;SDC)以及樂金顯示器(LG Display;LGD)等紛紛退出LCD電視面板生產,日本電視面板生產也早已式微,僅有台灣的面板雙虎友達、群創在生產,但市佔率遠遠不敵中國面板廠。
換言之,如果第二個傳聞最後真的生效,台灣與南韓面板廠都將獲得轉單效益,無論是友達與群創都會是受惠者,但重點是,無論是韓廠或是面板雙虎,近幾年面臨中國產能大軍的壓境下,已經做了大幅度的產品組合調整,並降低LCD電視面板產量。
此外,以台灣面板廠來說,並沒有10.5代廠,且主要生產的電視面板以中小尺寸為主,即使能用其他產線切割,但台韓面板廠整體能夠生產的大尺寸面板相當有限。
10.5代廠在生產65吋、75吋等大尺寸電視面板上具有效益,中國擁有全世界最多的10.5代廠,而美國的電視平均尺寸僅次於中國,對於大尺寸需求更多,即使台韓面板廠獲得轉單效益,一來整體產能不夠,二來所生產的尺寸,也不能夠滿足美國當地電視市場所需,更何況,台韓面板廠的生產也不能夠只滿足美國市場的需求,也有其他區域市場要顧慮,這將造成相關資源匹配不足以調適的問題,也會形成供應短缺。
七傷拳 難撼中國面板強權
無論是傳聞一或是傳聞二,對美國而言,加徵關稅最後的結果,勢必會轉嫁或是傳導到消費者身上,也就是說,美國電視整機價格會上漲,消費者將成為最後的買單者,而美國目前仍面臨通膨壓力,某一程度而言,中國的低價面板以及低價整機,有助於降低美國通膨,一旦美國電視整機價格上漲,不僅拜登政府會有壓力,後續也可能會進一步影響美國整體電視市場需求。
再者,美國市場大概只佔全世界電視需求的25%,就算美國對中國面板加以關稅制裁,但中國面板仍可銷售到其他市場,無法撼動中國已成為全球面板大國的事實。
相關業者認為,美國若是祭出關稅這一招,有可能是「七傷拳」,中國面板廠雖然會受傷,但美國自己受傷也不輕,除非是其他國家也跟進美國聯合抵制中國的面板,但中國面板的寡佔局面已經形成,短時間要撼動的可能性不高,加上單一座面板廠的投資金額龐大,供應鏈綿密且複雜,要形成一個新的面板帝國相當不易,背後需要有國家資源的投注與支撐,才有可能於10年內打造一個足以與中國面板業抗衡的新勢力。
針對現況,部分相關業者認為,美國若是真的經過仔細的沙盤推演,最後祭出調高關稅手段的可能性應該不高,但或許有可能成為政治籌碼,或是談判過程中的吊隱,或者美國最後還是有可能調高關稅,但下手不見得會那麼重。
以上種種,目前仍屬於傳言階段,而美國政府繼半導體之後,是否會對中國面板產業祭出制裁?實際結果仍不得而知,尚需要時間觀察,最終仍須取決於美國對於種種情勢的研判。
== == == == == == == == == == == ==
才說國內媒體怎麼都沒報這個新聞 ,終於出爐了!台灣似乎比韓國、大陸還不關心面板!?[][][]
dabunmou

面板對岸另一個講法叫半導體顯示屏 拿成衣來比差遠

2023-08-23 18:53
jerry040161

美國也不是所有的半導體都希望回流阿,為什麼只希望某些半導體回流呢? 想一想就懂美國的策略了

2023-08-23 19:10
  • 38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