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7

SPY 選擇權之亂搞記實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今天真是買LNC的大好日子。可惜我之前沒賣NVDA

申論一下為什麼今天是大好日子:
對比半年前的20出頭的價格,現在的價格當然是貴得多了,
但是我們要考慮現在的風險和半年前可是不一樣的。
這兩季的財報可以說讓LNC的風險低了不少。
現在 EPS 上升,降息更確定,
而半年多前是面臨著被SP500 踢出去的問題。
所以說,股票價格和風險是相對應的,
不是說現在買貴了,就是傻子笨蛋,
在$18元抄底就是天才。
並不是這樣的。

同樣的,AMD 兩元入場,和2019年 Zen 2 發表後 $30幾進場,
那也是不同的概念。
我如果兩元入場,那我就是100%的賭徒了。
tcwu

LNC我押身家只能賭更大[笑到噴淚]..愛大LNC再保協議也是原因.2027應是LNC關鍵年9%殖利率的LNC-D到期.我不買溢價特別股..不過也買過低於25的LNC-D[笑到噴淚]

2024-09-07 23:05
tcwu

以收息眼光來說LNC買30的話殖利率也有6%[拇指向上].昨天LNC的1363股是買在$30.08.太早賣RIVN買LNC.我沒法像愛大買到最低.最低也只買到19..個人戶頭都沒買賣均價22.87

2024-09-07 23:11
英英間LKK wrote:
4.625%的債券算是一般般,因為去買股票也是有這樣的殖利率,公債好處是免稅,到期還本。股票的話殖利率雖不一定,但有價差可賺。而且流動性很好,想賣就可賣。
WU大,您怎會去買長債,那不是散戶的標的。要是我、不是買短債就是買債券ETF,我考慮的是流動性問題。
關於長債,還有一個大問題,就是通膨。目前的1000元,20年後購買力剩多少?
理專只會告訴人收回本金不虧本,其實是大虧本。



美國個人戶頭簡單大致分2種
個人
延稅/免稅退休戶頭


這個債是在個人戶頭買的
基本上是等同預備金
我那時有2萬美金是現金
前幾年是有4萬一直放在CASH..等於給劵商白花
後來移2萬回台灣預防家裡有急用

這些錢為什麼沒買股票ETF
因為考慮到稅法/要錢時是否沒賠錢
所以國債是最好選擇
比定存高/相同但免州所得稅
其實我犯了2個錯

1. 以我現在退休金金額一年18K我買股票收的股息應該是免稅
但是資本利得要交稅/股價波動不利換現>>>雖說可以抵Roth back door但賠錢總是不爽

2.我貪高息買了20年6%的12K的agency bond
沒想到這玩意不好流通..而且大都會是提前回贖..一降息就會開始贖
一般投資人大都不會碰這個吧?不好換現

我2萬是預備金
其實也應該用不到..兒子女兒都能賺錢..女兒還可以當大金主
我之前一直買3-9個月的國債
看要降息了乾脆買個20年的
我是沒要賣不然3個月有7%真的不錯.含累積息有8%

你小孩要在美國深根下去
就要了解美國稅法想辦法賺錢/節稅

愛大是箇中翹楚
他那個ROTH IRA有很多錢(不好意思說多少)
那個是稅後的錢放進去到可以提領時
領出來都免稅
唯一要擔心的是死後繼承時遺產稅
戶頭持有人活著時免稅/死後要稅


我如果延稅戶頭IRA戶頭有200萬本金
我應該會不猶豫的買沒溢價的20年4%+國債
延稅戶頭IRA買國債缺點州所得稅無法免稅..
這樣一來我一年有8萬債息可以收
在我不要用錢時8萬還可以再投資
有5年不用領錢的話就有40萬可以再投資
新法RMD的年齡上限延到75歲



當然如果是股票股息一年收8萬意義不同
但股票股價會有波動
不適合退休人士押大

我那個2萬的國債是無意義的操作
只是要多收點息..拿來補貼我亂買東西
我還更好笑
現在收來的息我拿去買LNC
拿債息買股票

LNC我可以說是押身家


國債還有一個好處
免交易費買跟賣都沒有
也有可能是內含
英英間LKK

LNC是保險公司,其配息也是不穩定吧,風險比台灣金融業高吧?台灣金融業有政府監管,倒閉風險小一點。我的意思是投資要注意風險,押身家就不是投資了,是投機。國債倒是可以押身家,只要金額過大,而且越大越好。

2024-09-08 8:00
第一次在市場上看到
豬松阪肉在台灣我也沒看過
沒想到一半還要那麼貴
那些美國大量養殖的豬便宜豬廉價豬松阪肉應該都是做成熱狗或者是狗糧貓糧吧
這應該是豬松阪肉吧
查英文我嚇一跳我還以為是豬頸肉
台灣做廉價滷肉飯的部位
因為那個部位是專門用來打預防針
聽說淋巴結非常多
自己煮或者是好的滷肉飯應該要用五花肉部位
我朋友的兒子要來波士頓念大學
他夫婦倆有點想買一棟房子給他兒子住
他們父母家在台灣應該算蠻有錢
打算花一百萬買一間house不是公寓
他們住康州跑來麻州買房子報稅會弄得更複雜
他們還想買在他兒子名下
那贈與稅方面又更複雜一點
如果是我的話我寧可把100萬先拿去買國債
用債息去付房租..當然買房的話祖父/外公都會出錢..這個100萬又不一樣
只是美國稅法多如牛毛..討厭死


順便貼一下現在CD/BOND的殖利率
圈起來的是沒債息的ZERO..這個純粹是拿來賺價差的吧?
我沒膽去試這一個..
我以前同事的老婆是高盛債劵部門的高級助理
她好像執照都考過但是交易員還是以男性為主
所以只能當高級助理薪水也不差有6位數
交易員年底時還私底下直接給她1萬現金當bonus過



英英間LKK

零息債券買的當下就確定殖利率了。若未來有資金需求,例如旅遊,大筆購置,或小孩結婚支出等,都很適合用零息債券來籌措。買了就持有到期,預算無虞,除非通膨嚴重,變預算不足。

2024-09-08 8:39
tcwu wrote:
第一次在市場上看到豬...(恕刪)

豬松坂位於豬頸下巴的位置,打針的位置在豬頸上背部。食用安全性沒問題。
一般在傳統市場必須預訂,不然難買到,數量太少了。
我前陣子才買一盒,昨晚老婆才炒一盤,肉質很嫩又有脆感,非常美味。


ps.榴槤冰淇淋也非常美味,聽我兒子說美國的也很好吃,我都吃台製貓山王。
股市裡就如在賽馬群中尋找一匹獲勝機率是2分之1,賠率是1賠3的馬。
tcwu

還沒試過榴槤冰淇淋..我還不敢吃榴槤..我兒子女兒敢吃.老美超市以前鮭魚頭一個賣一美元不過那是10年前左右..後來沒去那一間.不知現在價格

2024-09-08 11:13
英英間LKK wrote:
LNC是保險公司,其配息也是不穩定吧,風險比台灣金融業高吧?台灣金融業有政府監管,倒閉風險小一點。我的意思是投資要注意風險,押身家就不是投資了,是投機。國債倒是可以押身家,只要金額過大,而且越大越好。


美國對保險公司監管很嚴..還是偶爾會有保險公司倒閉被監管
像台灣西瓜金那種RBC跌破200的根本不可能那麼好過
RBC跌破150應該新契約就會受限制

LNC配息算是很穩定
LNC的RBC掉到300出頭股息也沒砍
現在回到400
股息歷史我貼過2008金融風暴砍息後..慢慢年年增加上來
到2022時一季發0.45連今年11月一起算
已經連續發12季0.45的股息

去年殺進去時我也是怕股息會不穩定
領完一次息都要期待下一季不會砍息
LNC每股獲利都能covered 股息..到2027前股息政策應該不會有變動 (增加)
LNC還有股價可以賺..去年在18-20之間應該算是最低點
除此高殖利率股息外LNC還分拆過2次
這個高殖利率股息是因為股價過低的錯覺..

愛大說就算是現在買30也是不錯的買點>>>不能再同意更多

我家(我女兒)第一次買LNC還是買在$38多一股


我的押身家連全家的LNC都加起來的股數應該不到愛大LNC的一半股數
去年我可以賭的股多了..押下去的話
NU (+200%)
RIVN (+50%)
HOOD (+100%)
PLTR (+200%)
問題這些都沒有股息
我押不下去
從去年3月開始賠錢賣光持股改全押LNC

這輩子LNC應該算是我交易金額最大的一支股吧?
這個還不含option trading
我只會賣CALL
option trading我應該算是愛大徒弟






美國豬松坂肉買不下手
比普通牛排都還貴
在美國我還是第一次看到
台灣好像是在超市看過
我家是電爐
沒有火力..要炒肉沒那個火力


美國個人投資戶頭
賣出持股/未到期債都有稅的問題
ZERO好像不適合個人持有..
除了沒息收
賣出還得交稅..而且是交資本利得稅

除非ZERO到期的贖回..賺的是當息計算..如果又有規定的話
報稅時麻煩死
資本利得稅(高稅率)跟股息債息收入稅率不同
有機會我是打算個人戶頭債息弄到一年可以收個6K吧
剛好拿來交公寓管理費
這個要65歲才有辦法搞
得設法維持低收入戶到65歲(收入低於25K附近)


像我20K買的債大約有5.5%多殖利率
收個四年剛好夠買一隻GS 的SBGA211雪姬
所以我先已經先買一隻雪姬了
慢慢的把買表亂花的錢收回來

買了後要賣賣不掉
可能跟日圓大貶也有關
要賣5千多美國定價6200
賣5千多賣掉的話我還能賺一點
2022我跟日本直購1美金換147日圓時買的
到現在還沒戴過也還沒裁錶帶
應該都不會再買表了
賣股我可以賠錢賣
賣錶賣衣服背包一貫原則就是不可能賠錢賣

不是石英的現在都不適合我
自動/SD的不是要放在上鍊機上就是每天起床後得戴
弄到像是花錢整自己
tcwu

[100分]還好我沒亂買...不然可能債息還不夠去買報稅軟體[笑到噴淚]

2024-09-08 22:28
英英間LKK

20多年前曾經瘋過機械表,也買過GS。型號SBGR019,很漂亮一隻錶。我珍藏多年沒戴過,孩子研畢就送他了。只剩錶盒保證書發票在家。等下找出來拍張照。

2024-09-09 10:31
經英大一說
就看一下LNC統計資料
我想愛大應該幾年前就做過分析吧

每年獲利



壽險跟產險不一樣
被保人沒逝世保費持續交下去
再加上新契約..保費收入理論上都會持續增長
理賠支出是一次性或是像是長照就得持續付下去
這個壽險部分我連皮毛都不懂

美國產險中的房屋險/車險
大都是以一年期
期間還可以取消換公司節省保費
產險RBC的處置方式州政府很嚴格..盯著RBC很緊
低於某個數字後不准寫新契約或是限制住能承保的新契約金額
確保產險公司可以付出理賠金

當初就是看了LNC的RBC還不錯
加上知道受COVID跟升息影響才決定入場
因為老巴看上的派拉蒙PARA好像是扶不起的阿斗
還好我跑光光去換LNC
PARA我賠錢賣在22左右
PARAP我賠錢賣在29左右
現在10上下..如果沒跑我會哭死..股神老巴認賠賣光這一票賠了不少
網路上都沒人討論
老巴在PARA賠了很多億美金
我跑得快死守下去帳面上會賠死
好家在..靠著全換去LNC我有翻身翻過來
我是持股PARA跟PARAP
PARAP是PARA三年期的可轉換特別股
面額是$100轉換時好像只換不到$13





順便再貼一下LNC股息歷史
以目前股息/市價 1.8/30不到=6%多
台籍目前打7折..將來租稅協議通過打9折...殖利率算不錯
股價還有+100%的空間而且有是可能只是需要一段時間
還好有股息支撐..愛大的LNC股息收入已經快到他的年薪




無業生活中..來01拉豬賽..也佔了我不少時間
愛大的LNC出場價好像設在$60
我還沒想好要如何處理
LNC的下一關應該是2027到期的特別股9%或許連債9%+都會處理
EPS不變/增加的話..LNC應該到2027前都不會增息..至少也不會減股息
2027前不太可能回購股票
聯準會降息跟2027年都是關鍵吧
再來一個
我這個菜籃族從來沒這麼仔細的看財務分析
沒辦法押身家了

不過別學我
我是買了LNC約1年半後才在看
當初是看愛大FB口碑買的

可惜沒跟AMD(沒股息是最大原因)


tcwu wrote: 還好有股息支撐..愛大的LNC股息收入已經快到他的年薪

都快忘了股息接近年薪這件事。
最近真的要認真考慮退休這件事,公司的事情有點太煩人了,
然後薪水還不漲。

主要還是卡在健保這件事上。
覺得這保費實在是太高太不划算了。
雖然是付得起,但總覺得被貢盤子,實在很不爽。
買好的保險,用不到那個價值,虧。
買便宜的保險,又覺得太難用,反而變成有保險,小病沒辦法用。

tcwu wrote:
愛大的LNC出場價好像設在$60

都不知道要等多久。
tcwu

65歲用medicare解脫醫保限制.我在麻州有房有一年18K退休金才能失業超過6年.TUFTS系統還好.專科得跑去波士頓.家醫掛不到還可去urgent care頂一下.再4年我就65[拇指向上]

2024-09-09 3:12
我就是愛拍照

reddit 上面的FatFire 討論最多的問題之一也是健保的問題。FatFire 的人錢太多,反而很難規劃怎麼弄好便宜的健保。LeanFire的人反而沒差,收入都不高,健保補助反而不用規劃就有了。

2024-09-09 7:57
https://www.macrotrends.net/stocks/charts/LNC/lincoln-national/revenue


這個網站太方便
這個LNC
20年價格圖
20年來TTM股息payout
看到股息真的是太心動





真的超有錢FatFIRE應該都能請得起私人醫生吧?
不會在乎一年幾萬塊的保費吧?
看看豪宅價應該就知道


今年我每個月交3.71的醫療保費也是嚇一跳
2023是不到$3美金..也不用補稅
廉價健保感覺也沒有不方便
反而看專科醫生時可能還更快一點
一般營利專科醫生..不收我這種保險
我只能去我兒子的教學醫院看專科醫生
或是大型地區醫院..麻煩就在要進波士頓..不能像LOCAL開車就好

卡在中間的最慘吧
高不上去低不下來
什麼便宜都佔不到
我就是愛拍照

fatFire 的門檻也沒那麼高。大概五百萬而已。感覺要一億以上那種才負擔得起私人醫生吧?但私人醫生也只是看小病呀,大病都是要設備和儀器的。要有錢到能買下整個醫院系統隨便看大概要百億以上吧?

2024-09-09 9:35
我就是愛拍照

我家常看的Scripps 大概值33億美元,果然沒百億玩不起。

2024-09-09 9:36
  • 47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7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