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口財經記者牛曉芳
近期,隨著企業半年報陸續披露,顯示面板行業普遍巨虧的消息引得各界關注,唏噓驚嘆:曾為創業板最大擬融資額IPO公司,“面板三哥”惠科股份IPO申請撤單,行業龍頭京東方淨利預降超九成,從TV LCD到智能手機面板,產業上下游陷入業績低谷,哀鴻遍野。
對局內人而言,經歷了一個漫長的寒冬,眼下體現在業績報告中的數字是意料之中,更值得關注的是,在全產業鏈價格上漲,需求端增量在望的趨勢下,跨越週期、行業回暖的路究竟還有多遠?

上游淡季漫長:
企業普遍虧損,TV面板漲幅過半
毋庸置疑的是,作為周期性行業,顯示面板行業經歷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寒冬。
2022年,受疫情、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全球經濟增長乏力,特別是消費電子終端產品市場低迷、需求收縮,顯示面板行業整體表現疲軟,全行業寄希望於2023年的複甦週期。然而,不同於以往“供大於求-價格低谷-需求回升-價格上漲-企業盈利”的運行週期,此輪面板行業虧損週期持續至今。
據近期多家面板龍頭企業披露的上半年業績顯示,深天馬、彩虹股份、維信諾上半年均虧損,京東方淨利潤下降近九成,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虧損15億-16億元,同比下降135%至138%。此外,彩晶、LG Display、友達、群創、JDI二季度均虧損,三星營收、利潤雙下滑。
全面虧損下,面板產業也逐步釋放回暖信號。
據集邦諮詢數據,截至8月上旬,65英寸、55英寸、43英寸、32英寸電視面板均價分別為165美元、122美元、64美元、37美元,較2022年9月下旬的觸底價格分別增長了55.66%、52.50%、36.17%、42.30%。
同時,全球市場份額超40%的康寧,也在近日宣布,從2023年第三季度開始,顯示基板玻璃價格將上調20%,覆蓋所有國家和地區、各產品組合及世代尺寸。
漲價之風在行業內瀰漫,除TV LCD面板價格持續上漲外,中小尺寸面板價格儘管持續承壓,但降幅收窄,IT面板價格將於Q3全面上漲,手機面板也止跌回穩。
在市場需求端,相關機構公佈的種種數據似乎都預示著,面板行業將迎來上行週期。根據集邦諮詢最新報告,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電視出貨量達到4,663萬台,相比2023年第一季度環比增長7.5%;Omdia則預計,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液晶電視市場需求將實現19%的年同比強勁反彈。
宏觀政策層面,工業和信息化部也在7月31日回應,為應對全球消費電子整體需求疲軟,主要電子整機產品出貨出現下滑的情況,將研究制定推進試聽電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文件。
下游旺季不旺:
成本漲三成,訂單降六成,自上而下的漲價拉升盈利,企業幾乎眾口一詞對下半年行業復甦看好背後,終端市場則表現出需求恢復的不均衡性與滯後性,下游企業生存依舊面臨困境。
“不知道怎麼回事,正常來說下半年的訂單現在早就該定了,但現在還沒動靜。原來一個月有4,000-6,000塊屏的業務,今年只有1,000-2,000塊了,全年訂單量整體下滑60%。”往年的下半年正是行業旺季,但今年,已進入8月,旺季的跡象仍顯隱晦。從業11年,這是武漢某商用顯示屏服務公司負責人朱先生最看不懂的一年。
不僅如此,上游漲價之風也如期吹到了商屏服務端。自上個月以來,朱先生發現各廠商普遍提升了商屏供貨價格,例如,一款原價1,000元左右的LCD顯示屏,目前價格漲至1,300-1,400元。這對如朱先生一樣的商屏服務終端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的打擊。
“我們現在執行的項目都是半年前的訂單,可是我們跟供應商合作是現款現貨,沒有賬期的,所以導致我們按照上半年的價格報給客戶,實際執行時成本價卻上漲了。”對於成本上漲後尚有薄利的項目及長期合作的大客戶,朱先生選擇“默不做聲”,壓縮利潤留住客戶,因為“行業都在卷,能不得罪客戶盡量不得罪”;對於虧本買賣,朱先生只好嘗試協商重新簽合同,甚至放棄訂單。
狼多肉少的時期,朱先生見證了行業的一輪輪更替重組。“是時代在做選擇。”朱先生分析,“這兩年很多90年代的企業倒下,也有很多企業在積極轉型。是市場需求變了,如果戶外屏還停留在單純的廣告形態的話,在未來的市場很難存活下來。”
更好的用戶體驗,更智慧的互動功能,更廣泛的應用場景——體現在商用顯示屏產業上的轉型方向,正折射出顯示面板應用市場需求端對行業提出的時代之問:從黑白到彩色,從CRT時代到液晶時代,電視機誕生已近百年,人類視聽技術的下一個跨越有何可能性?
搶占增長點:
TV大屏化,平板OLED化
“截至目前,實際上消費終端的需求量上漲並不明顯,但由於面板價格普遍上漲,拉升了營業額;此外,LCD TV面板朝著更大尺寸方向發展,OLED面板也向PAD、Notebook,甚至TV上滲透,刺激新的消費需求。”就職於國內某面板頭部企業的楊先生透露,在市場需求增長乏力的時期,頭部企業正忙著“卷技術”、卷產線,搶占新的增長點。
楊先生的判斷在頭部企業的最新動向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驗證。據了解,在LCD產能消耗中,TV佔比超七成,TV面板對全球顯示產能消化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進入2023年,消費者家中擺放的電視無疑越來越大了,甚至,超大型OLED電視(70英寸以上)市場競爭也愈發激烈。
據公開信息,自上個月三星在全球市場上推出了一款零售價為5399.99美元的83英寸OLED電視後,近期,LG電子也首次推出了97英寸OLED電視與之抗衡。據Omdia預測,70英寸或更大的面板在OLED電視面板總出貨量中的比例預計將逐年增長,到2026年將達17.3%。
此外,過去只應用於高端手機產品的OLED面板也已向入門級手機滲透,2022年滲透率達42%,並呈現持續增長態勢。蘋果也宣布,自2024年起,將在iPad Pro機型中正式採用OLED面板,基於此,Omidia預測,手提電腦OLED面板需求預計會以34%的年復合增長率快速增長。
在新消費領域,可穿戴設備,AR、VR及汽車顯示器市場也被寄予厚望。
根據Omdia最新的2023年XR應用近眼顯示面板報告顯示,包括AR(增強現實)、VR(虛擬現實)和MR(混合現實)在內的XR(擴展現實)應用近眼顯示面板出貨量將在2023年同比增長56%,達到2,140萬片。據韓聯社消息,全球汽車顯示市場預計將以年均7.8%的速度增長,從去年的88.6億美元增長到2027年的126.3億美元。
行業下行週期,也是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的時期,企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而跨越性的技術突破及廣泛應用則成為下一個時代市場主導權搶奪的關鍵。
=================
品牌廠通路商的話,看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