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3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TrendForce(witsview) 統計,Q2 LCD市場供給持續緊張,電視面板報價也獲支撐。

第三季面板廠財務壓力較上半年稍微趨緩,生產意願高於第二季,供需吃緊應第三季可緩解,達供需平衡區間。

第四季不排除將面臨控產態度不一現象,供需比有機會上升至3.7%,仍在供需平衡區間。

https://finance.technews.tw/2023/07/12/2023-gen5-up-lcd/
Eric Lin1106

可以觀察報價是否已經高於總成本,否則輕言供需比往上都是空話,不過,這也反映之前的內捲印象,恐怕不是短期內可以扭轉過來。

2023-07-12 15:50
pqaf
pqaf 樓主

因為攤提昂貴的折舊費用, 現在每一片TV出貨雖仍舊虧損,卻已經有一點點現金流入, 單片雖然錢不多,但出越多,錢就越多...怕某些面板廠為了眼前 幾塊現金,就開始衝量搶單搶現金. 造成報價又走弱.

2023-07-12 16:31
面板廠建廠的土地廠房和設備要花 上千億 台幣,已經在幾年前付清給廠商,

現在生產面板只要支付員工薪資,材料費用,水電費,稅金和銀行利息等變動成本(現金成本). 面板廠單季 出貨收到的幾百億帳款 扣除幾百億現金成本後,公司財務就有 幾十億的現金入帳.

財報結算,因為要攤提昂貴的折舊費用, 所以現在每一片TV出貨仍舊算是虧損狀態,但公司實質上,已經開始有一點點現金流入, 單片雖然錢不多,但出越多,錢就越多...怕某些面板廠為了眼前 幾塊現金收入,就開始衝量搶單來擴大現金流入速度. 造成報價又走弱.

假設 一片65吋 目前出貨價 170元, 人事材料等現金成本165元,10.5代新廠折舊攤提7年,每片折舊和管銷研攤提費用 70元,

所以,公司現在出貨一片65吋就有 170-165 =5 元 實質的現金收入
但財報 要計算一堆固定成本攤提, 170- 165 - 70 = -65 ,每片仍虧損 65元.

大陸面板廠 若真有心轉虧為盈,仍要繼續控產半年以上, 要等 65吋漲到240元以上, 再各憑本事去衝量.

台灣面板舊廠現金成本偏高,折舊成本很低, 當65吋 9月漲到200元以上,就可看情況,斟酌是否全速衝量.
Eric Lin1106

今天看到新聞,大陸很多省分財政困難,公務員開始減薪,如果再補貼市佔七成的產業削價競爭,那就真的無言了。

2023-07-12 20:18
(新聞)
印度該座LCD工廠的投資金額為40億美元,由前惠科執行副總陳猶仁擔任Vedanta集團顯示器事業執行長,並在南韓、台灣、日本以及其他區域招兵買馬,號召相關人才,同時邀請面板上游設備商、零組件與材料業者一同前往,以增加印度當地供應鏈的實力,若是一切順利,有望推進該座LCD面板工廠提前於2025年底投產

群創在此過程中,除取得一次性技轉授權金外,未來在新廠量產後,還可以依照銷售數量取得專利授權費用。群創對於建廠相關內容規劃以及可獲得的授權金金額三緘其口,但外資預估群創將會有5億美元的進帳

================

一座廠投資 40億美金, 外資猜 群創會先搬走 5億美金? 那 印度這座新廠的每片折舊攤提費用就會非常貴; 反而大陸制面板,那時差不多是 0折舊, 以逸待勞了.
印度政府每年至少要補貼 4億美金,或加徵 進口中國面板40%關稅, 印度人才會用 自家生產的面板.
Eric Lin1106

群創有整機組裝代工,但是印度有自有品牌電視嗎?其他品牌願意用印度高價面板嗎?

2023-07-12 20:21
陀螺不打轉

直接拉高外國面版關稅

2023-07-12 23:30
NB ODM 2Q出貨優於預期 下半年旺季「僅溫非旺」

NB ODM第2季出貨表現都優於預期,往年的五窮六絕並未出現,然此不代表NB開始有好日子。

事實上,ODM對第3季更為保守,甚至下修季增幅度,主因目前手上都是急單,預估2023年下半的旺季「僅溫非旺」,到2024年第2季前,都需勒緊褲帶度日。

-------------------------------------------------------------

看來NB下半年要明顯反轉
應該機會小了
頂多比上半年好一咪
jerry040161

電動車應該還是很注重耗電

2023-07-13 9:32
小小鈞鈞

車廠現在超級重視耗電問題

2023-07-13 13:45
背光模組廠達運6月合併營收達18.04億元,寫下近19個月來新高,月增18%、年增54.8%,第2季合併營收累計達46.17億元,季增41.8%、年增28.9%,為近5季新高。

達運業績好轉主要受惠於IT產品庫存去化發酵,不但接單能見度提高,稼動率也跟著水漲船高,除第2季營運明顯改善外,預期第3季還會更好。

達運在廈門廠規劃7條生產線,主要生產液晶監視器產品,近期客戶明顯加單,目前來看生產線稼動率約60~70%,預期下半年稼動率有望提高至80~90%,接近滿載狀態。

=============================

友達 是達運的母公司, 友達6月營收230億,有合併 達運的營收18億 和 太陽能事業部的營收 25億.

若扣除這兩大營收後,母公司的LCD業務營收約 190億 左右.

佳世達 和 達運都列在 友達長期投資項目...他們就算飆漲幾倍,友達也不能賣出,不能賺價差.

友達手上 佳世達持股的市值有 200億了.
持有的達運市值約 50億,
友達持有的凌華市值約有60億...
持有富采市值約 65億.
可惜都不能賣

友達昆山廠若能在大陸掛牌上市,那就值好幾百億.
firingmsf

我在想錼創這間任務型公司,幾年後uled開始放量,三星跟AUO會不會讓利讓他單季eps破百炒成股王再把手中股權高割離席

2023-07-13 11:04
nomorerainyday

樓上想法跟我一樣,所以我也買了一些錼創。

2023-07-13 12:03
面板廠有信心,藉由聯合控產的手段, 報價就會持續漲不停...
據傳 HKC 已把部分 MNT 產能轉移給 持續漲不停的TV產品...
MNT 供貨也將吃緊, BOE 大幅拉高 MNT 報價

友達 MNT出貨量算前三名,可以沾光







JU3844

太多人被友達匡到怕,除了我們這些個位數買的人之外,每次因為有轉機而買的人,幾乎都被套!就算10年磨一劍,這把劍還是連個雞肉都切不開[笑到噴淚]

2023-07-14 10:58
Eric Lin1106

這二年,傳產與電子各產業都大漲一輪了(金融除外),只有面板股文風不動,禿鷹也繼續死咬不放,看來,除非業績連續大好三年,大賺三年,否則,股價就不必太期待了。

2023-07-14 11:23
pqaf wrote:
面板廠有信心,藉由聯...(恕刪)

三大法人一周來最愛這十檔 群創、華邦電、威盛入列

美股反彈,外資恢復買超,台股13日價量俱揚,加權指數上漲99點(0.5%),收在17,061點,連三紅。統計顯示,群創(3481)、華邦電(2344)、威盛(2388)等十檔個股近一周來獲得三大法人買超加持,後市可期。

CMoney統計,近一周,群創、華邦電、威盛、廣宇(2328)、華航(2610)、彰銀(2801)、彩晶(6116)、日月光投控(3711)、台積電(2330)、神達(3706)等十檔個股獲得外資、投信及自營商等三大法人強力買超,股價表現大多優於同期間大盤的表現。這十檔個股中,電子股高達八檔,金融股及航運股各一檔。

在這些個股中,三大法人最愛群創,近一周來大買4.4萬張,其中外資及投信同步站在買方,推升群創股價漲2.2%,優於同期間加權指數1.7%的漲幅。群創第2季營收優於第1季,加上面板報價上揚及公司組織改造等利多消息不斷,吸引買盤進場。另一檔光電股彩晶6月營收出色,獲得外資及自營商買超加持,股價同期間漲2.6%。

華邦電第2季營收年減但季增,下半年成長力道可望加強,一周來獲三大法人買超3.2萬張,股價漲4.9%。威盛6月營收搶眼,為15年新高,三大法人近五日同步買超,股價連三日漲停,累計近一周強漲37.8%。台積電則受惠於外資強力買進,五日來漲3.5%,優於大盤。

法人指出,台股13日爆量大漲但留長上影線,人工智慧(AI)熱門指標股沒有鎖住漲停,加上萬七之上賣壓較大,後市可能震盪。投資人可以從法人買超標的著手,挑選有基本面支撐、下半年能見度高且基期較低的個股。
超微執行長蘇姿丰將訪台 童子賢:會與和碩碰面
鉅亨網新聞中心2023/07/14 16:20
「2023 夏日電玩展」今 (14) 日開跑,市場關注超微 (AMD-US) 董事長蘇姿丰來台,台北市電腦公會榮譽理事長、和碩 (4938-TW) 董事長童子賢受訪時透露,蘇姿丰與台廠關係密切,上游、下游廠商跟她碰頭機會很多,和碩旗下景碩是 超微供應商,都會與內部上上下下很多幹部碰面。

童子賢今日陪同台北市長蔣萬安參觀 2023 夏日電玩展,會後受訪,談及下半年是否迎來拉貨潮,童子賢表示,科技業會不斷有新技術和產品,帶來方便和效率,大環境仍在不景氣狀態,但新產品在秋、冬季啟動拉貨,會對經濟復甦有幫助。

至於電子產業庫存,童子賢認為,庫存已去化一大半,相信第三、四季後,庫存問題就不會再干擾大家。

針對 PC 市況,童子賢分析,PC 是耐久財,添購後可以用上好幾年,疫情期間因遠距工作及教學,PC 一度非常暢旺,但相信那階段會影響到後來的消費意願,需要時間去化,相信低迷情況不會再超過一年。

...........
和碩這周 蠻強的 原來是有見面

佳世達大艦隊 也正走一波 今天漲3.8元 猜 也許會見面 醫療AI是強項 或發展中

總編 說的 AI 商機無限 正規軍 一定會切入 產能才無虞 就如說 散熱 機殼 AI主機板 ...有這樣難嗎 好多隻股票漲 3倍 股價2 -300元了 林百里都台灣 第一富了 再來就是亞洲第一富了
monguly

佳世達只買50張一直漲,買數百張的友達群創卻沒漲,真是豬不肥至少狗肥了..

2023-07-14 17:53
中電彩虹 和 京東方 發布 Q2 營業成績預告,兩家都轉虧為盈... TCL 沒有預告業績,但 TCL 中環(太陽能) 預告 淨利有上百億台幣, 代表 母公司TCL 應該也是獲利.

雖然現在報價只比現金成本價高一點,大陸業者是靠包羅萬象的補貼才能有獲利,但這正好可以給 外資法人 信心,兩岸 面板業趨勢已經 明確向上發展.
Eric Lin1106

友達昆山廠應該也有拿到補貼

2023-07-15 9:48
多頭報馬

我認為中廠賺錢根本是作假的。如果是真的,根本中國面板廠無須控產,而且更何況是聯合控產。而且更是強制聯合控產。乾脆直接用產量壓死台廠算了。[笑到噴淚]

2023-07-16 1:59
  • 380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0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