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2

可以買台新金 (2887)嗎?

要有紀念品領,要股東會日期前兩個月買入才會有。
如果名冊已經印製好,在全部賣出,你還是拿的到開會通知書,去領紀念品。
這樣解釋應該對吧!哈哈。
下禮拜在來去領背包
話說特別股的股東,究竟能不能領到後背包?
newtinghua wrote:
話說特別股的股東,究竟能不能領到後背包?


您稍微用一下想像力,公司為什麼會花錢送股東會紀念品。

官方說法是鼓勵大家出席股東會,提高出席率避免流會。現今許多公司若非有董事改選,都不發股東會紀念品,為什麼?因為沒有收購委託書的必要,何必浪費錢。

特別股的股東大部分是法人機構,散戶持股極少,他對普通股的股東會也沒表決權。因此收購委託書不含特別股。

股東會當天若特別股的股東出席股東會(因與普通股合併舉行),應該可領到股東會紀念品

我沒特別股股份,純屬推理,若有錯請指正。


ps: 本人一向反對公司送股東會紀念品。


menglingli wrote:
請問一下,要去哪邊拿?我也收到通知單了,只是看不懂可以到哪邊領?


zdx03 wrote:
...(恕刪)


謝謝大大
這樣就知道要去哪邊領了~
http://m.ltn.com.tw/news/business/paper/1179230

上次躲過慶富案,希望這次台新也不要淌這風電渾水。
話說那兩家股價50上下的金融股,雖然我是小的不能再小的(分子戶)(各持有1~2張)明天開盤我就把它們賣掉


技續加碼2887

newtinghua wrote:
話說特別股的股東,...(恕刪)


向大大報告,特別股沒有紀念品喔!!
【廖珮君、林潔禎╱台北報導】寶佳資產再度槓上台新金(2887)!台新金將於今日舉行法說會,寶佳出手發出第2封「致台新金控股東公開信」,暗指台新金提名的董事名單中,不但有「萬年董事」,還有「高齡董事」,有備而來搶擁有27%股權的外資票倉意味濃厚。對寶佳叫陣,台新金昨低調不回應。

在第2封公開信中,寶佳左手祭「溫情喊話」,表示台新金需要改變,董事層級將是改變的第一步,才有利強化公司的經營績效和創造長期價值;右手則痛打台新金縮減董事席次,全都是為了維護少數股東的利益。

2度發出公開信

相較於第1封信寶佳宣示「不徵求委託書、呼籲股東自主投票」,第2信已開始深入質疑台新金縮減董事席次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寶佳表示,台新金將董事席次從9席降為7席,遠低於台灣和世界各主要金融機構平均約13席的董事席位,嚴重影響公司聲譽,且讓未來董事會更難以監管。
其次,寶佳也質疑,台新金縮減董事席次,是否考量所有股東的利益?還是只是維護既有董事會的少數股東利益?
公開信中並引用MSCI ESG Research中,指各專業投資機構皆以4條件評估被投資公司董事會結構是否「一成不變」。「一成不變」的董事會,將無法因應複雜且變動迅速的金融環境。

3董事高齡70歲

台新金所提的董事候選人,符合兩項「一成不變」董事會的條件:一是董事成員擔任董事時間超過15年者,佔比超過35%;二是董事成員中,有22%者擔任董事時間超過15年且超過15%的董事年齡超過70歲。
據資料顯示,台新提名的一般董事中,包括吳東亮、王自展、吳澄清都是從2001年擔任董事至今已長達17年,若再當選,董事任期將長達20年;而其中吳澄清、郭瑞嵩和獨董林義夫,則都已經高齡70歲。也就是說,台新提名的董事名單,除了「萬年董事」,還有「高齡董事」。
----------------------------------------------------------------------------
寶佳是不是急了呀...一直在媒體上放話...
可以請問一下有屏東領取紀念品的地方嗎?
謝謝

zdx03 wrote:



台新金展望今年營運 中小企業最看好

5/7 15:00
中央社 台北7日
送出
台新金控。 報系資料照片
台新金控今天召開法人說明會,台新金表示,除了購屋貸款及汽車貸款展望持平外,對於今年營運展望相當看好,尤其是中小企業放款最為看好。

台新金今年第1季稅後純益新台幣38.08億元,年增14.4%,每股稅後純益(EPS)0.34元;資產報酬率(ROA)0.89%,股東權益報酬率(ROE)11.03%;金控資本適足率(CAR)117.93%,銀行資本適足率(BIS)14.2%,第一類資本適足率10.9%,逾放比0.25%,備抵呆帳覆蓋率527.7%,放款覆蓋率1.3%。

台新金旗下台新銀行今年第1季放款餘額正式站上1兆元大關,主要來自於企業放款餘額成長明顯,加上房貸持續成長,雖然淨利差(NIM)未有明顯提升,維持在1.35個百分點,但淨利息收入維持年增9%的成長步伐。

淨手續費收入方面,台新銀保險手續費收入大幅增加,基金、結構型商品銷售也跟上資本市場的火紅程度,單季財富管理手續費收入超過20億元;台新證券合併大眾證券的綜效持續顯現,也讓證券貢獻手續費收入站上2億元。

此外,台新銀信用卡業務包括有效卡數、收單家數及簽帳金額都持續成長。有效卡數至3月底已逼近300萬張,穩居市場第4名,僅次於中國信託商銀、國泰世華銀行及玉山銀行。

台新金相當看好今年營運發展,包括個人金融、法人金融平均都有5%至15%的成長空間。其中,房屋加值型房貸、個人無擔保放款、中小企業放款都將是主要成長動能;財富管理在資本市場持續維持高檔下,對手續費收入的貢獻也值得期待。
  • 36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6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