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

宏達電沒救了?外資:和中國華為、聯想合併 可殺出活路

economic wrote:
看來我確定你不知道面...(恕刪)

人家明明赚钱了好吗
你自己去查京东方和华星光电今年的盈利。

我把话说明了,技术除了国家层面利益交换的办法。比如我们的高铁和核电技术。
技术这东西后发国家超越先发国家,除了走狗屎运,就一种办法能超越,
间谍直接偷或花钱直接买通内奸,然后再花人力和物力来消化。
我们间谍比你们强N个档次,能花的钱也多很多倍。
这都不是什么问题。

日本的技术,二战后很多也是这么来的,
知道美国那套监控系统,为什么引起世界哗然,包括他们的盟友
其实不是因为监控普通民众,
是他们也一直在偷其他国家的技术和各种项目的计划书,然后泄漏给赞助过竞选的美国公司。

现在的国家产业之间的竞争,哪有什么单纯的技术比拼。
你们可真单纯。
你说的不过就是垂直整合,我们那些企业都是国企,政府和行业协会来协调,整合更没问题。
TCL集团都直接给华星光电,下单的,华星的产能是满的。

所以你们那些企业的老板,没事就骂政府无能,还要站我们这边,不是没原因的。
除了cost down,他们确实也没其他办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patwing wrote:
進口高級轎車,有錢人根本沒差,雙 B 在很多國家賣得比美國貴兩三倍,路上還是一堆...(恕刪)

調查「價格壟斷」,為什麼要賣這麼貴。罰款、強迫降價,你說車廠的財報會好看嗎?
這還不是主要的,最大的問題是,政府盯上你了……就像美國政府當年盯住Toyota一樣
工業產品,總有會這樣那樣的問題的。
逮住一個瑕疵,讓他退出中國市場都有可能,誰敢不聽。

economic wrote:
就算在中國生產,中國面版廠也沒賺不是嗎,最近不是有新聞要花大錢賭一把,沒成功難道會繼續支持?...(恕刪)

一般是拉低市場價,逼迫技術轉讓,或者技術入股。
要麼死,要麼與中國合作。
三星、SHARP技術是先進,但也沒剩多少技術儲備不是么。
韓國動作快,搶先在中國設廠,台灣已經慢了。
oyak wrote:
調查「價格壟斷」,為...(恕刪)

那是台湾那几家面板厂,做事不厚道,
白为民带队去买面板的时候联手三星涨价,
然后转身,三星就去美国告了一状

这几家台湾面板厂,怎么这么蠢,居然还相信竞争对手。
那时候国台办可被那几家电视厂骂惨了,他们有几家是取消了三星的订单,给的台湾单子。
后来友达就学三星去北京告了一状,反手中国就罚了三星和LG一笔。
三星就聪明了,开始设厂。


hello1059 wrote:
那是台灣那幾家面板廠...(恕刪)

這還是小事,大陸喊了多少年,要台灣轉移產線來設廠。
台灣沒人理(或者不敢來),現在先機已失,再也沒有機會了。
中國已經產能過剩,下面將是全球面板持續大跌價。

oyak wrote:
這還是小事,大陸喊了...(恕刪)

是陈水扁还是李登辉,那时候制定了去中国的面板厂要低于台湾两代
跟他们倒没关系

2015年,中国面板自给率80%,还没有产能扩张,应该还要几年。
不过台湾面板股,可千万别碰了。

hello1059 wrote:
人家明明赚钱了好吗你...(恕刪)


大陸面版廠跟台灣面版廠基本狀況一樣,財報上看似營利,事實上都是燒錢而已,除非開發出核心技術,不然離真正賺錢還遠
大陸面版我之前接觸過的印象是想買好一點品質就不買了,跟台灣買電視一樣,好品質的不管廠牌連台灣廠都沒用
面版產業不是目前適合大陸的產業,長遠看比台灣多一點機會,但起碼3~5年內是沒機會的,日本廠的問題在於管理控制,郭董入主日本廠起碼虧損狀態改善極大,那種廠才是真技術,連台灣都還差很遠
日廠或韓廠入主陸廠主要是為了銷售,會控制陸廠狀況,要真的脫離賺錢,那可是沒那樣簡單的
手機用高階的面版有用陸廠的?好像沒有吧
電視呢?好像也沒有不是
當大陸消費能力上來,對高品質要求越來越高的時候,陸廠的狀況瓶頸就會出現,人家是要中國市場,、不是真的想給技術,也不會給真正的技術的,跟日本一樣狀況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oyak wrote:
調查「價格壟斷」,為...(恕刪)


技術還差很多,面版技術要是那樣簡單,台灣的友達也燒掉超多錢的,怎弄不起來,那個花起來跟現在陸廠比也沒比較少,台灣政府當時也是超支持,還不是不行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hello1059 wrote:
是陈水扁还是李登辉,...(恕刪)


面版技術跟幾代沒有那樣相關,幾代是一片的大小,技術不光在那邊,幾代理論上跟成本有關,但沒有一定技術,那樣大一塊玻璃很難搞的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hello1059 wrote:
是陈水扁还是李登辉,...(恕刪)


台灣面版廠其實有一點點機會,不是都沒有,但不一定談得成,買技術不可能很順利的,但沒弄成就真的拉長時間還不如陸廠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那是金融產品的經營槓桿,全世界因為The Basel III Accord的關係,所以槓桿必須下降,那不是指中國銀行的槓桿是20~25倍,那指的是金融商品的經營槓桿,事實上只要符合The Basel III Accord的規範就可以了



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_23667.html

遠見雜誌這一期寫得很好

目前堅持認為中國金融槓桿率並不太高的經濟學家,是少數派,且聲音愈來愈小。顯然的,連中國人民銀行也認為,金融槓桿已經升到了危險的水準。6月份,為了抑制貸款增加,中國人民銀行發動了一波信用緊縮行動。

看來只有網民們認為中國銀行槓桿並不高
但是李克強和人民銀行都不覺得
現在大家都是看中國怎麼吹破著個泡沫
這也是為什麼上證從08年一路跌到現在


  • 3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