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4

美國有可能輸掉中美貿易戰


a48242719 wrote:
美國挑起的貿易戰,...(恕刪)


所以貿易戰沒有贏家阿,美國國內共識也不高,是川普硬推行,等明年看看狀況吧,快的話選完沒多久就知道了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chiashin wrote:
中國現在近14億人...(恕刪)



5000萬人/75=66萬 一年生66萬人, 扣除女生剩下33萬, 當兵率7成=27萬. 要有這個數字還要生育率不降... 如果要組200萬軍隊, 不用當10年兵?

如果只當兩年兵, 中國連50萬都湊不出來. 烏克蘭4600萬人, 只湊得出20萬.
vspebrian wrote:
5000萬人/75...(恕刪)
前面說全民皆兵,現在又扣掉女生?你繼續凹吧!

chiashin wrote:
前面說全民皆兵,現...(恕刪)


如果要加入女生也是可以啊. 那就更像北韓了. 經濟只會更差.

vspebrian wrote:
5000萬人/75...(恕刪)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5000萬人就不用當兵了,全部圈養在北京就好。
剩下的土地就切一切,當作給列強的租地,簽約租借999年。
保證中國各地像當初香港一樣,經濟大好。
貿易戰也不用打了,這也不算喪權辱國,反正以後就像香港一樣,會回歸的。

devildavid51 wrote:
5000萬人就不用...(恕刪)


也是, 全都移居租借地. 誰要待在北京被共產黨壓迫呢? 五千萬跑剩下五百萬.

vspebrian wrote:
也是, 全都移居租...(恕刪)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這算是剛開始.



台資企業受中美貿易戰影響,在調整生產鏈態勢下將資金陸續匯回國內。南區國稅局長盧貞秀指出,近期輔導兩家南區上市櫃企業將其BVI(維京群島)的盈餘分配資金匯回台,其總額達40億元,預計可挹注我國稅收約4億元。

盧貞秀表示,目前我國對企業海外所得採屬人兼屬地主義,也就是同一法人在各地的稅籍概況。她也舉例,比如這次輔導的A企業過去受限於我國限制,無法直接投資大陸,因此採取設立控股子公司在維京群島以轉投資中國大陸設廠,國稅局從其會計財報去分析所得來源國情況,並協助企業將海外所得依現行體制匯回國內。

按照現行稅法,若台資企業在海外盈餘要匯回國內,除要檢具其所得證明之外,也要清楚申報所得來源、國別與用途,若台企在他國事先扣繳,也可持憑證回台抵減,如美國扣繳率為30%、中國大陸則為10%、韓國為22%、德國為26.375%。

南區國稅局官員舉例,如近期輔導的A企業在106年將24億元中國大陸盈餘分配匯回台灣,而大陸在97年後規定資金出境須扣繳10%,依此憑證申報之後,我國將其匯台金額修正為21.6億元,再以106年營所稅率17%計算,約課稅3億元左右。

而B企業同樣在106年將16億元匯回台灣,但官員指出,該企業所得來源國較多,因此目前仍在個案輔導階段,但粗估可課到1億元左右的稅收。盧貞秀指出,A、B企業為主動通報國稅局,請求輔導其資金回台,加上財報資料透明且所得來源相當清楚,因此輔導狀況相當順利。

南區國稅局在企業稅務諮詢上有所斬獲,也促使南科管理局和國稅局洽談合作專案,預計在11月6日成立「迎接台企回流潮」的專案小組,幫助企業回台於南科建廠投資相關事宜,並以事前輔導代替事後查核。

南區稅局案例或許可做為海外資金回台專法範本,不過官員強調,我國企業在海外盈餘分配或一般海外所得本來就能循現行管道回台,現在財政部研擬的資金回台租稅專法則是針對非上市櫃公司或無法交代所得、資金來源的台商,兩者有所不同。
再不跑. 腳就麻掉了.


「終於,房子開始吃人了」是最近大陸網路瘋傳的一篇文章,該文將房價下跌導致買家本金全部損失的「爆倉」狀況,稱之為「房子吃人」,文章還指出,當前中國部分房價下跌3成,將是中國房市泡沫化的開端。

究竟房子會不會吃人,建商先知道。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上市公司赴中國大陸投資的統計,23家台股上市櫃建商,錢進中國的累計總投資金額,從2015年第2季最高峰的新台幣2百79億元,至今年第2季為止,該資金規模已降到1百93億元,3年減碼超過3成。

雖然對市值規模達人民幣4百30兆元(約合新台幣1千9百40兆元)的大陸房市而言,台灣營建類股投資金額只是九牛一毛,但這群對房地產嗅覺最靈敏的台商,在過去中國多次打房時都嚇不跑,為何卻在新一波房市調控之際,不約而同紛紛轉向回台?

人民幣貶、貿易戰

「不知哪根針會戳破泡沫」

賠多賺少是最主要原因。根據各家建商財報揭露的數字,目前23家還有投資中國的上市櫃營建股,帳上顯示投資虧損的達15家。換句話說,投資中國房市賺錢的比率不到1/3,這其中,以國建賠近20億元最高,冠德賠近6億元、昇陽建設也賠近5億元,列為賠錢大戶。

「3年前就發現,錢放在中國的效益不好,所以就將錢拿回來投資台灣。」過去3年匯錢回台高達63億元,也是這波減碼投資中國房市最多的建商——遠雄建設發言人程澤昕直言。

人民幣貶值,是多數建商選擇此時將錢匯回的另一個原因,住商不動產中國總經理周宇鳴即指出:「建商不希望資產貶值,於是開始挪移資產。」但更深一層看,上市櫃建商看壞當地房市前景背後,竟還藏著中美貿易戰這個關鍵的攻防門道。

房地產終究只是內需市場,為什麼和決戰境外的貿易戰有所牽連?

「中美貿易戰美國也打中國股市、匯市和房市,中國股市跌破2千7百點,匯市亦告失守,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即將貶破7元,房市當然也是重點。」西進中國逾15年的台商地產專家、上海衛民不動產策畫智庫負責人蔡為民分析,美國藉貿易戰抑制外銷,逼迫中國回歸內需,把已經到頂的房市拱到泡沫崩盤,因為只要讓中國步上日本經濟因房市崩盤的後塵,這一戰就提早分出勝負。

蔡為民還點出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就是2018年7月31日之後新一波談判破裂。在此之前,中國政府的打房調控政策,官方仍一貫維持「遏止房價過快上漲」用詞,一定程度暗示「還准漲,但要有所節制」的政策態度,但是在中美貿易開戰之後,官方談話已經刻意拿掉「過快」,只剩下「遏止房價上漲」,還用了「下決心」的字眼,就是在對外明示:「已經不准繼續漲」,這也被認為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美國總統川普貿易制裁下的第一道內部備戰動員令。

「最可怕的是,不知道哪根針會戳破中國房市泡沫。」瑞普萊坊市場研究部總監黃舒衛表示,回歸基本面數據,更可看出中國房市正面臨的泡沫化風險有多高。

風險1,中國房市總市值規模超過GDP五倍,足夠壓垮經濟。

房價到頂!

4大城市就抵一個美國

雖然中國房市從2009年到2017年,歷經4波調控打房,每次房價都是越打越漲,但這回以中國上海市最精華的內環地區為例,8年前房屋平均單價約每坪新台幣53萬元,到2016年已超過165萬元,過去怎麼打房也攔不住的爆發力,卻在去年已看不到房價再往上衝的力道,廈門等漲過頭的2、3線城市房價也開始消風,業者普遍認為:「中國房價已經到頂。」

如此高房價水準,造就中國房市總市值從3年前最高估值再大漲約139%,如今達人民幣4百30兆元,這是中國一年GDP 5倍大規模,相較全球平均值約2.6倍,已高出近1倍。在中國房產界還有「股市只值不到6個蘋果,但房市,北上廣深就能抵一個美國」的說法。

高房價的風險在於,美國經歷2008年次級房貸引爆的金融危機,深知若中國還想繼續由政府帶頭槓桿土地資產,帶動房價上漲、變賣土地賺錢還債,就須壓注超越過去的更大金流才可能達成目的,但這將使得房市崩盤風險大幅飆升,不僅有系統性的崩盤危機,更將重創中國經濟。

建商負債!

龍頭開會主題是「活下去」

第2,中國房貸出現「存貸比」逆轉,形成欠錢速度比存錢更快的新財政危機。

中國自2016年起,長短期負債增加額首度超越存款增加額,負債增加的超車金額高達人民幣1兆1千7百億元,而且這個數字在2017年又放大到逾人民幣2兆5千億元,地方財政也早就陷入「六省一市養活全國」的困境。包含碧桂園、桓大、萬科等7家資產合計超過人民幣6兆元的超級建商,平均負債率也都超過80%的紅色警戒線,近期全都開始降價求售,想盡辦法要變現求生。

這當中,尤其受到關注的是中國房地產業龍頭——萬科集團董事長郁亮,今年9月底,他在位於深圳的秋季例行會議上,全場牆上螢幕都用紅底白字寫著「活下去」標語,傳遞危機感。

這位中國房地產巨人指出,房地產行業的轉折點已經到來,讓萬科「活下去」是最終目標。該公司同時在廈門等城市打出了六折或腰斬的房市破盤價,碧桂園、恒大地產等也都有類似策略。這一個震撼彈也加深了中國房市泡沫破裂的可能性。

民眾加碼!

負債比收入高,卻持續買房

第3,中國民眾口袋破洞卻還加碼買房,將激化房子吃人風潮越演越烈。

中國家庭負債有超過一半來自房貸,而且中國的家庭平均負債占可支配收入比率,更已高達122.72%,但中國民眾在入不敷出的情況下,卻還持續加碼買房。

陸媒指出,今年前8個月份,中國住宅銷售面積突破3億坪,創下歷史同期紀錄。但這波建商為去化庫存的削價競爭中,房價已開始大幅走跌,將造成中國「房子吃人」的風潮越演越烈,成為系統性崩盤的另一大隱憂。

在「終於,房子開始吃人了」文中指出,過去3個月裡,中國東南西北各個方向,遍布1線、2線、3線城市,不約而同上演了在售建案瞬間降價3成的戲碼,這引爆了原先高價購屋的民眾不滿,圍攻建商售屋處的失控事件頻傳,顯見消費者大量解約退房的風暴正在成形中。

展望後市,中國承受貿易戰的壓力與日俱增,加上短期房市惡化的情況還未止血,確實讓經濟下行的風險大增。然而,引導中國房地產發展的關鍵始終在政策面,非經濟面的市場變數才是真正關鍵,尤其中國人危機感越強,對政府的向心力就越強。

中國房市會不會被貿易戰的戰火燒出一個大洞,恐怕沒人說得準,不過上市櫃建商們走為上策,確已透露資金的避險風向。
  • 39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9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