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加碼投資美國!陸行之提6大問 「要增加現金股利只能靠巴菲特了」財經 2022/12/07 11:28【記者陳俐妏/台北報導】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拋出加碼美國擴增至400億美元,等於將砸台幣1.2兆元投資美國廠。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表示,加碼投資美國廠,等於提升低毛利率美國廠的營收比重,對於精算的外資而言並非好消息,他提出6大疑問,期望台積電法說會能在先釋疑,他也感嘆,現在對台積電對現金股利增加無法奢想,現在只能靠巴菲特,橋水加持了。陸行之表示,雖然台積電赴美投資成本高昂,但大家都知道地緣政治、美國政府壓力,以及分散核心製程技術風險集中在台灣的考量,扮演了一個絕對的角色。但現在台積電又宣布從120億美元投資,加碼到400億美元投資,預計導入5、4、3奈米先進製程。陸行之分析,對於一個成本高昂,毛利率明顯低於台灣任一廠及平均的美國廠而言,在其他假設基礎不變之下,拉高美國廠資本支出,等於拉高低毛利美國廠營收比重、折舊費用,對於一直在精算公司獲利前景的外資分析師不算好消息,也應該寫不出什麼利多報告。陸行之率先發難,提出6大疑問,期望台積電希能在1月份法說或歷史首次12月10日海外分析師會議找機會解答法人圈得疑慮。1. 美國廠用了很多台灣調教過,然後運過去且折舊3至4年的5奈米舊設備,以後4奈米、 3奈米也會循此方式,400億美元投資5萬片5/4/3奈米似乎跟蓋新廠沒差別,難道建廠成本(無塵室)比重大幅高,還是其他建廠成本拉高?2. 假設台積電未來幾年年度資本開支為400億美元上下,美國廠未來四年要投資400億美元,年度資本開支為100億美元上下,占比25%,美國廠低毛利先進製程業務占比明顯高於市場預期,台積電是否會下調之前整體長期毛利率高於53%的展望?3. 美國廠計劃在2024年會量產5奈米,跟台灣廠差距四年兩個世代差距 N-2;美國廠計劃在2026年會量產3奈米, 跟台灣廠差距三年一個世代的差距 N-1 (3奈米 跟5奈米量產間隔差了近3年),台積電是否打算在2奈米、 1奈米世代拉到同步或持續縮小技術差距?4. 台積電美國廠到目前為止都沒宣布拿到任何聯邦政府的520億美元Chips Act 的補助,如果拿不到補助,計劃會持續進行嗎?5. 現在看起來,台積電加碼美國廠投資,台灣廠投資要是持續,很難期待台積電能夠把2023年現金股利拉到他之前預期的16元/每季度4元;2024年現金股利拉到先前預期的20元/每季度5元。對現金股利增加無法奢想,現在只能靠巴菲特,橋水加持了,唉。6. 最後一點跟美國廠無關,台積電用電量大,間接造成台灣整體電力不足,建議台積電自行投資最有效率發電,來解決目前缺電的問題,不知可行否?.................1.要增加現金股利只能靠巴菲特了 = 應指 巴菲特不賣 股價就不太會跌2.台積電用電量大,間接造成台灣整體電力不足 = 似暫無解.............................攜家帶眷赴美大遷徙 台積工程師被虧待了?真心告白惹網友心疼:「師父薪水比徒弟少 做辛酸的?」
pqaf wrote: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廠斥...(恕刪) 中國「新十條」新冠防疫措施:未提堅持清零 首次明確具備條件可居家隔離中國政府在稍早前「二十條」的基礎上發佈十條進一步放寬新冠病毒病(COVID-19)防疫措施規定,其中包括首次明確將強制集中隔離改為具備條件可居家隔離;以絕對的用詞稱「嚴禁以各種方式封堵消防通道、單元門、小區門」。中國國務院星期三(12月7日)發佈的公告並未再提及「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要求不得採取各種形式的臨時封控、不再對跨地區流動人員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健康碼、具備居家隔離條件的無症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一般採取居家隔離等。中國在11月發佈「二十條」疫情管理優化措施後,疫情呈反彈趨勢,發生在新疆烏魯木齊一處被封控住宅區的大火更引發了上海等地的大規模抗議,民眾反對維持「動態清零」政策下的各種限制人身自由作為。不過,國務院的這份公告並未提及放寬入境隔離檢疫。中國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在新聞發佈會上說,對於有關入境人員管理等「外防輸入」措施是否放寬這一問題,當局「將依法依規逐步推進」。中國衛健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在談論「新十條」措施的記者會上說:「目前,變異株致病力和毒力明顯減弱,全人群疫苗完全接種率已超過90%,人民群眾的健康意識和健康素養明顯提升。」「這次的優化……是防控政策持續優化的舉措,通過加強全人群特別是老年人群免疫接種,加強藥物和醫療資源的凖備等,進一步提升防控能力,為今後繼續優化完善防控策略和措施、最終戰勝疫情提供條件和保障。」香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教授金冬雁認為,「新十條」無疑已向放寬管控走前一步,但當局並未說明是否放棄「動態清零」,恐怕將造成一定的混亂。金冬雁對BBC中文說:「最重要的是思想上比較混亂,第二是理念沒跟大家講清楚,上邊想做什麼,下邊不知道。這是個很大的問題。」「新十條」內容這份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名義發佈的公告明確:按樓棟、單元、樓層、住戶劃定高風險區,不得隨意擴大到小區、社區和街道、鄉鎮等區域。不得採取各種形式的臨時封控。不按行政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進一步縮小核酸檢測範圍、減少頻次;除養老院、福利院、醫療機構、托幼機構、中小學等特殊場所外,不要求提供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不查驗健康碼;不再對跨地區流動人員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健康碼,不再開展落地檢。具備居家隔離條件的無症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一般採取居家隔離,也可自願選擇集中隔離收治。落實高風險區「快封快解」。連續5天沒有新增感染者的高風險區,要及時解封。各地藥店要正常運營,不得隨意關停。不得限制群眾線上線下購買退熱、止咳、抗病毒、治感冒等非處方藥物。加快推進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按照「應接盡接」原則,聚焦提高60至79歲人群接種率、加快提升80歲及以上人群接種率;各地可採取激勵措施,調動老年人接種疫苗的積極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摸清轄區內患有心腦血管疾病、慢阻肺、糖尿病、慢性腎病、腫瘤、免疫功能缺陷等疾病的老年人及其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情況,推進實施分級分類管理。非高風險區不得限制人員流動,不得停工、停產、停業。將醫務人員、公安、交通物流、商超、保供、水電氣暖等保障基本醫療服務和社會正常運轉人員納入「白名單」管理。嚴禁以各種方式封堵消防通道、單元門、小區門,確保群眾看病就醫、緊急避險等外出渠道通暢。推動建立社區與專門醫療機構的對接機制,為獨居老人、未成年人、孕產婦、殘疾人、慢性病患者等提供就醫便利。強化對封控人員、患者和一線工作人員等的關心關愛和心理疏導。沒有疫情的學校要開展正常的線下教學活動,校園內超市、食堂、體育場館、圖書館等要正常開放。有疫情的學校要精凖劃定風險區域,風險區域外仍要保證正常的教學、生活等秩序。公告稱,11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制定的「進一步優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條措施」落實情況「取得積極成效」,「新十條」旨在「進一步優化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相比於」二十條「,」新十條「並未提及對」結束閉環作業的高風險崗位從業人員「放寬管理。「新十條」重申,「堅決糾正簡單化、『一刀切』、層層加碼等做法,反對和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抓嚴抓實抓細各項防控措施,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金冬雁對BBC中文評論說,此前像查驗健康碼等措施流於擾民、低效,「新十條」的主要作用是把這些」不太有效,甚至是無效「的防疫措施刪除。
王必勝示警中國疫情 在過年前後達高峰 致死率恐破1%王必勝舉台灣這波BA.5疫情為例,致死率在0.12%至0.13%,但考慮中國是第一波疫情,加上疫苗覆蓋率狀況、確診個案少,沒有自然免疫、藥物準備、醫療排擠等因素,中國這波疫情致死率高達1%,是有可能。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的研究團隊成員林庭瑀指出,最近發表於《Nature Medicine》的最新研究顯示,中國此波流行在6個月內將有 1億多人確診,150萬人死亡,中國此波流行高峰重症(ICU)病床需求量是100萬床,遠高於中國可負擔的6.4萬床,病床供不應求將持續一個半月。中國若要解封,勢必要啟用非中國製疫苗如mRNA疫苗與次世代疫苗、提高疫苗施打率和抗病毒藥物使用率,才有可能讓醫療負擔低於臨界值。中國官方專家馮子健昨天對當前和未來疫情發展形勢做出判斷。他說,不論疫情防控政策如何調整,最終中國可能80%至90%的人都會經歷感染Omicron病毒株。《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昨(5)日就保定疫情發文,表示自己4日電話採訪了3個彼此無關的保定人,得知這3個家庭都有發燒症狀,他們多以抗原(快篩)自測,保定市的生活供應沒什麼問題,可以網購,快遞給送。胡錫進說,做完採訪後,他的印象是,保定的發燒者還是比較多的,但是很多感染者只在家裡做快篩,「沒有得到確診,或者自己根本不上報,從而使得正式通報的保定感染數字比較低」,這些日子都是個位數。他還說,「其實這種情況目前在全國很多地方都已出現,越來越多的人不測核酸,只是有了症狀後自己在家裡測抗原,但因為怕麻煩,並不上報,一些地方的政府也不再有動力摸清疫情底數,所以不少地方報告的感染數字不同程度低於實際數字」。=================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所長佛奇(Anthony Fauci)警告,中國逐漸退出清零政策,恐引發一波染疫潮,給中國衛生體系帶來壓力,並為新變種病毒創造條件。一旦出現全新的變種病毒,將對世界產生影響。中國若爆發大規模染疫潮,就會給予冠狀病毒突變成新變種病毒的機會。佛奇表示:“當有大量的病毒傳播時,就會給病毒充足的突變機會。給病毒機會突變時,病毒就會形成潛在的新變種。一旦出現全新的變種病毒,就會對世界其他地方產生影響。”佛奇呼籲中國進口基於mRNA技術的西方武肺疫苗,這種疫苗比中國製造的疫苗更有效,以提高疫苗接種率,同時增強公眾免疫力。==============大陸 有 連花清瘟 抗疫中藥 (類似清冠一號NT$1500 ) ,一盒原本才12元人民幣, 現在國家防疫鬆綁後,全民大搶購,缺貨大漲台灣官方統計有 841萬人確診,防疫專家預估實際約有 1600萬台灣人已確診.台灣已經動用 輝瑞等 抗病毒特效藥 上百萬份 (健保藥價200多億台幣), 盡可能把致死率壓到目前的 0.17%, 中重症率 0.45%.台灣一大堆人打完 3劑疫苗,還是很大機率會確診 Omicron,大陸本土疫苗保護力又更低了.大陸的致死率可能會比台灣高出許多.他們應該會參考香港的防疫經驗,開始 危機應變 ICU病床不足,幾億人確診,和幾百萬人死亡.,中國壞在不開放 西方的 復辟態 mRNA 疫苗 和 西方 輝瑞等抗病毒特效藥, 政府因護航本土疫苗和意識形態問題,還在找各種理由 擋疫苗.
有廣州公職人員透露,防疫制度放寬,除了「白紙革命」外,還有「財政問題」。該公職人員表示,財政真沒錢了,到處是欠條。但該文已在《網易》平台遭刪除。該公職人員稱,財政上真是 1 分錢都拿不出來了,全是欠條,全是窟窿。==========================================中國三年的嚴格清零防疫政策, 超過200億人次的PCR 檢驗,遍地方艙醫院集中隔離 和 大量防疫動員 ,這些手段都要花大錢, 已經嚴重拖垮了各地方政府的財政.我想 中國面板廠接下來 沒有了政府補助,得學習斷奶自救, 不斷定向增資, 印股票籌錢救命.
這次面板報價止跌,不是由需求帶動,而是由面板廠供給端減產所致,等於給面板廠一個很好的機會教育,等需求上來的時候,產能也不用急著開出來,有好的價格再賣就好。對岸補貼不會天長地久,國家要花錢處理的事情太多,補貼國外使用者就可以免了。
0056 ETF 基金資產總淨值(新台幣)NTD $167,923,309,433.00 (1679億)友達目前權重 3.76%, 持有40.3萬張, 市值60億.殖利率變高的成分股, 0056就會調高 權重%,加碼持股.友達股價最近一直跌,導致 0056預估的殖利率一直變高. 0056 就得調高 友達權重%, 原本要釋股, 因殖利率變高,權重變高, 反而變成要加碼持股?
中國過去4年每年有3~4座 8.6代(10.5代)新廠落成, 現在學乖,已經很節制,一年只有一座 8.6代新廠落成...今年唯一的 TCL t9 IPS新廠,到了年底也只有少量試產 TV.原本今年以後的面板共需有機會是平衡的, 偏偏面板產業帶賽,想洗手從良,卻遇到 烏俄戰爭 爆發,歐美能源大漲,民生必需品通膨嚴重,全球各種3C消費一口氣消失了 2成. 中國和台灣出口經濟,大受打擊.美國小布希 入侵伊拉克,30萬美軍有本事在1周之下,就讓海珊 百萬大軍 ,聞風喪膽, 兵敗如山倒,俄羅斯布丁, 學美國入侵, 但只派出20萬軍隊 就妄想2周之內,速戰速決,攻下4千多萬人口的烏克蘭, 不自量力,結果打了快一年,雙方變成拉鋸戰泥沼.禍害全球經濟.獨裁的習近平都放軟,放棄清零,鬆綁防疫政策.. 死硬的普丁,是不是也該撤軍停戰?
網紅爆料 : 現在北京疫情大爆發推特名人「方舟子」在貼文中爆料 :「北京疫情大爆發,醫療系統接近崩潰,抗原自測陽性不上報、不轉運,要自己去醫院,發熱門診排起長隊,成批防疫人員、醫生被感染。」並附上防疫人員與病患家屬的電話錄音,顯示北京的醫療系統似乎一團亂。錄音檔提到,北京目前快篩陽性人數過多,加上防疫人員與醫生都被感染,導致眾多醫院急診關閉、通報系統混亂,讓許多確診者家屬也搞不清楚狀況。======================13億人口的大國, 疫情大爆發... 蝴蝶效應不知有多大...
來自雪球發佈於今天 15:41 · 廣東TCL又缺錢了TCL科技似乎一直很缺錢,也一直在借錢,上市至今通過增發股票募集資金超過190億元,最近又準備募集103.8億 (人民幣)。其實公司的負債已經很重了,三季度末資產負債率已經高達64.9%,負債規模達到2252.2億元,其中短期借款119.4億元,長期借款1126.5億元,負債規模同比增加了14.03%。到三季度末,公司賬面負債總額已經超過2252億元,前三季度利息支出31.56億元,2021年全年利息支出是41.25億元週期見底的信號並不是看行業是否全面虧損,而是看前五家大廠最終誰會被淘汰如果本輪下跌週期像上一波那樣持續2年,那TCL科技的流動性壓力是巨大的TCL目前最大的問題還是負債問題,前三季度經營活動現金流比上年同期減少了113億元,儘管帳面還有316.7億現金,但也有接近900億元的流動性負債,壓力是清晰可見的。同時在技術領域,OLED一旦降價普及到大尺寸面板,那原本建設的LCD產線可能會成為較大的負擔======================郭董有一條10.5代廠,今年大概要虧損超過 300億台幣TCL 和 BOE 各有 2條 10.5代廠,虧損更是慘重.TCL 今年要虧損幾百億台幣, 其中付給銀行的利息就要 200億台幣, 讓人倏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