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祭出各種配套誘因與優惠政策,在電子製造業供應鏈布局上嶄露頭角,同時也讓台廠深思前往印度布局的可行性。
印度製造獎勵,中央、地方出錢也出力
印度在一連串包括印度製造(Make in India)、階段性製造計畫(Phased Manufacturing Programme)、生產連結獎勵(Production Linked Incentive)等政策支持下,中央已通過300億美元的財政支持,以發展半導體製造並革新科技產業,其中有100億美元用於扶持設立半導體及顯示器供應鏈。
印度目標是要支持晶圓廠及面板廠各2家,另外,還包括化合物半導體、封裝及IC設計等。除了財政支持外,印度中央政府也承諾提供基礎建設支援、技術及研發活動的整合等,而地方政府亦將提供各類支持及補助,如土地、水電及工資減免等。
在面板方面,全球500大企業之一的Rajesh Exports,旗下子公司Elest已與南印度的泰倫加納(Telangana)政府簽署合作備忘錄,將投資2,400億盧比(約30.7億美元)在當地設立第6代AMOLED面板廠。
除了Elest外,此前購併日本安瀚視特(AvanStrate)並取得玻璃基板技術的Vedanta,也向印度政府申請投資設立8.6代TFT LCD面板廠。
前大股東鴻海深耕在前,群創赴印設立8.6代廠?
鴻海已在印度生產手機多年,並與印度合作夥伴Vedanta合資半導體廠。外界好奇,群創在面板業耕耘多年,擁有眾多技術、專利與人才,在高雄也設有8.6代TFT LCD面板廠,未來是否有機會與Vedanta進一步合作?也成為關切焦點。
近期業界傳出,群創可能會到印度設立8.6代廠,對此,群創回應指出,面板產業的技術、資金、供應鏈及基礎設施的配套要求很高,這是台灣競爭力的體現。群創對於未來發展以落實彈性決策及審慎評估因應,並持續致力精進技術開發、改善效率與提升競爭力。其同時也強調,將以彈性決策因應對公司有益的營運方向與布局,一切重要決策以對外公告為主。
而除了群創之外,近期業界也有傳出,不少面板業者有與印度方面做過接觸,像是日本的10代廠、中國廣州的10.5代廠都有意出售給印度,正退出LCD市場的南韓面板業者,也有意出售LCD舊生產設備給印度,但都沒有獲得正面證實。
群創苦熬面板寒冬,與Vedanta技術合作大於設廠可能
在目前這樣的情況下,群創此時會去印度投資設立前段面板生產線的機率相當低。業界人士分析認為,或許群創與Vedanta在8.6代LCD面板技術上,會有比較大的合作空間。
從面板廠的角度來看,印度有意發展顯示器產業,出售舊生產設備對業者是有利的方向,但印度方面在評估後,考量舊生產線的價值效益,以及相關營運與人才需求等,要輕易買單也不容易。
印度對台廠有魅力,然面板設廠三大關鍵尚欠火侯
業界人士指出,印度相較於其他鄰近國家,在市場規模和人口數量上都具有優勢,同時印度的薪資和年輕的勞動力也相當具有競爭力。
只不過,印度目前普遍還是有些問題,像是社會結構、行政效率等都會影響業者的投資意願,而對面板廠來說,供應鏈、基礎設施與人才等三大條件,印度都相當匱乏,這也是目前影響主要面板廠對於跨足海外設立前段生產線意願的重要關鍵因素。
===============
郭董 還想把 LCD技術和設備 輸往印度, 讓全球 LCD產業繼續捲下去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