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1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又是一個腥風血雨的戰場。

2022年10月13日,由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指導,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Mini/Micro LED顯示產業分會(CMMA)主辦的“2022中國Mini/Micro LED產業生態大會暨《Mini/Micro LED顯示產業白皮書》發佈會”在深圳成功舉辦。 會上,由TCL、利亞德、阿爾泰、京東方、利晶微、兆馳半導體、瑞豐、芯能、顯芯、精測、廣晟德、晶台、萬象智庫等聯合編撰的《2022 Mini/Micro LED顯示產業白皮書》在深圳正式發佈。
pqaf
pqaf 樓主

友達若真有 uLED的獨門技術,那要考慮找一家美國大公司來入股當董事,有美帝當靠山,大陸業者怕被美帝追殺,就不敢豪奪uLED技術,

2022-11-20 0:39
多頭報馬

這Micro_LED面板,真的絕對是具有戰略意義的產品啊!![sorry][囧]

2022-11-20 9:50
pqaf wrote:
友達財務操作保守, ...(恕刪)

一周熱門零股/台泥、富邦台50 躋身十強


台股跌深後強勢走多,順利突破季線,欲挑戰半年線關卡,零股投資人鎖定權值股或台股相關ETF搶進,其中台積電(2330)交投持續增溫,維持一周零股交投第一位置,台泥、富邦台50取代長榮、聯發科居交投前十,為近周零股交投亮點。

統計本周前十熱門零股標的依序是台積電、國泰永續高股息、元大台灣50、元大高股息、聯電、台泥、玉山金、群創、鴻海、富邦台50,成交897萬至125萬股不等,整體股數和金額較上一周提升。

與上周相較,榜上標的變動不大,涵蓋一檔組裝代工、一檔面板、兩檔晶圓代工、一檔金融、一檔水泥,四檔台股相關ETF;以一周漲跌來看,台積電獲外資回補,強漲10.5%,於榜中最強勢,群創因產業市況不佳,表現相對溫吞。

波克夏等國際級投資公司公布第3季大買台積電,型塑台積電落底氛圍,市場持股信心提升,持續搶進,台積電一周零股交投由上周754萬股增至897萬股,續居本周零股交投第一。

展望後市,法人指出,美國CPI及PPI數據低於市場預期,美聯準會12月有望放緩升息,但美國聖路易聯準銀行總裁博拉德暗示,基準利率可能需升至5%至5.25%,造成美股近期漲勢趨緩,但台股在「台版晶片法」政院院會通過情況下,半導體股持續扮演撐盤角色,加上股王大立光登高一呼,台股短多格局不變,短線急漲至半年線附近稍遇賣壓,震盪難免,不過在外資歸隊、量能擴增下,預期盤勢將呈現類股良性輪動表現。

張直家

這意味上面名單,都是當紅炸子雞,彼得林區的,遠離它們

2022-11-20 11:15
justinjwlin

看起來很多,實際上很少

2022-11-20 16:03
中國擴產未止息 面板2023恐難好

Digitimes 2022-10-03

雖然面板整體擴產的趨勢不若以往,但中國面板廠仍在續增產能中,TCL華星8.6代廠近日舉辦投產儀式,同時,廈門天馬光電子的8.6代廠也開工,並佈建一條Micro LED實驗線,另外,廈門天馬顯示科技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首批產品也開始出貨。

業界預期,由於新產線加入加上現有產線拉升產能,預期2023年的面板產能面積將成長13%~15%,供過於求的壓力相當大。

TCL華星8.6代廠(t9)投產儀式於9月29日在廣州市黃埔區舉行,TCL華星指出,隨著5G、大數據、雲端和物聯網等新科技日益普及,IT顯示應用產品市場需求急速倍增,該廠以IT、車載、醫療、工控和航空等不同應用場景下的顯示產品為核心,可生產6吋到100吋全尺寸系列顯示產品;在效率上,相較於8.5代廠,t9的手機及NB代表尺寸的切割效率平均提升9%,主流NB尺寸切割效率平均提升10%。

TCL華星廣州t9項目投資金額為人民幣350億元,月產能為18萬片玻璃基板,強調是中國首座專門生產高端IT產品及專業顯示的液晶面板高世代產線,採用TCL華星自主研發的HFS和高遷移率氧化物技術,可實現更大尺寸、更高刷新率、更高解析度的顯示產品。

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表示,t9的定位補全了TCL華星產品線。TCL華星CEO金旴植指出,在技術上,t9是全球第一家導入4mask Oxide技術的產線,也是全球惟一兼容LCD、Micro LED、IJP OLED的高世代面板產線。

業界指出,t9第一階段月產能上看12萬片玻璃基板,第二階段規畫6萬片玻璃基板,由於鎖定主攻IT面板,對以 IT產品應用為主力的台系面板廠而言,可能會帶來不小的衝擊。

目前多數的面板價格已經跌破成本線,為面板廠帶來虧損負擔,業者紛紛減產因應,由於價格已經跌不下去,因此有業者認為,第4季LCD電視面板價格有望止跌,同時止穩效應有望逐漸蔓延至IT面板。

但目前產業鏈仍是以去化庫存為優先,終端需求並沒有大幅好轉的跡像,有業者認為,t9投產後,可望在2023年放量生產,更進一步加深面板供過於求的疑慮,產業供需可能要在2023年下半才能重回正軌,換言之,2023年面板產業要好恐怕也有難度。

除了TCL華星的t9投產外,近日,廈門天馬顯示科技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首批產品也開始出貨給國際品牌客戶,該廠總投資金額為人民幣480億元,主要聚焦在中小尺寸高端顯示領域,包括折疊、低頻、低功耗、螢幕下鏡頭等技術,都已做預先規劃布局,目前正在進行產品認證。

此外,廈門天馬光電子8.6代新型顯示面板生產線也在9月29日舉行開工典禮,該廠總投資金額為人民幣330億元,天馬強調,這是首條且專精於中小顯示領域的高世代生產線,備受外界矚目。

而天馬新型顯示技術研究院也在同一天揭牌,計劃建設一條從巨量轉移到顯示模組的全製程Micro LED實驗線,預計總投資金額為人民幣11億元。

天馬指出,Micro LED具有高亮度、高可靠性、低功耗、低延時、高分辨率、高色彩飽和度、透明性、可拼接、壽命長等諸多優勢,應用範圍十分廣泛,可用於各尺寸顯示產品,包括超高清視頻牆、戶外顯示、公共顯示、車載顯示以及VR/AR、智慧穿戴等領域,未來前景可期。

天馬在Micro LED領域已布局多年,在柔性、高透明、拼接顯示等技術領域進行大量開發,未來天馬新型顯示技術研究院將依托LTPS TFT背板技術,聯合產業鏈上下游及科研院所,重點研發基於TFT基板的巨量轉移相關技術,包括巨量檢測、巨量鍵合、巨量修復、封裝模組製程等,希望加速實現Micro LED顯示技術產業化。
建議一下,要貼相關的新聞,只要大綱幾行就可以了,其他的部份只要附上連結即可。
還有,太早的舊聞,相信關心的板友已經知道了,雖然還是感謝,但可以少貼。
frank1253

TCL和Tinama 過不過的了,這波景氣寒冬,都是個問題呢? 還想要擴產......[這我不行]

2022-11-20 22:09
小小鈞鈞

上述兩家一定過得了,不要懷疑

2022-11-21 9:22
pqaf wrote:
友達財務操作保守, ...(恕刪)

景氣底部漸露端倪 10月全球面板廠稼動率回升至65%

全球面板廠整體稼動率(產能利用率)10 月回升至約 65%,中國液晶面板廠平均稼動率也升至 70.6%,且多尺寸價格走穩或上揚,面板業景氣底部似乎漸露端倪。

《科創板日報》報導,CINNO Research 周五(18 日)發布的面板廠投產調查數據顯示,10 月中國液晶面板廠平均稼動率為 70.6%,較 9 月提高 2.2 個百分點。同期全球面板廠整體稼動率回升至 65% 左右,該機構預估 11 月有望進一步上升約 5 個百分點,預估第 4 季全TFT-LCD 面板產線稼動率控制在 70% 以下。

此前需求持續不振,LCD 面板供應只能維持低稼動。不過,廣發證券周五在報告中指出,面板廠商稼動率已降至金融危機以來歷史低點,面板庫存有望回歸正常水準。

面板價格也報佳音。數據顯示,11 月上旬,除了 15.6 吋 ValueIPS 筆電面板外,其餘尺寸面板價格均走穩或上漲。

電視面板方面,32/43/55/65 吋面板均價,與前期相比均上漲 1 美元,延續上漲趨勢;顯示器面板方面,21.5-27 吋的 IPS 或 TN 面板均價持平走穩;筆電面板方面,僅15.6 吋 ValueIPS 面板價格下跌 0.2 美金,其餘尺寸持平。

展望未來,下半年是消費電子傳統旺季,海外「黑色星期五」、中國「雙 11」、世界盃足球賽等觀賽需求、春節備貨、終端品牌新品發布,均為需求回暖帶來潛在動能。

世界盃即將在 11 月 21 日揭幕。中信證券表示,世界盃賽事往往能提振「黑色家電」銷售。以 2018 年俄羅斯世界盃為例,開賽前一周(2018.6.04-2018.6.10)中國彩電線下銷量較一年前激增 61.3%,銷售額暴增 90.8%。

與此同時,電視機零售價跌至低點,也催動用戶升級至更大尺寸的電視。

中信證券說,短期來看,本季備貨與稼動調降,有望拉動庫存水準趨於健康,供需逐步趨於平衡,價格可望走穩。中長期而言,預估大尺寸面板趨勢不改,未來價格有望趨於穩定,並隨季節性變化小幅波動。
microspore

大陸整體消費 退縮的很厲害,勢必低價再低價進行促銷, 報價還沒走穩,就拉價動率 死更殘吧

2022-11-21 18:50
jerry040161

惠科不可能倒吧

2022-11-21 20:23
群創、友達 旺季效應失靈
經濟日報 記者李珣瑛/新竹報導

大陸電商在雙11期間,針對電視促銷不遺餘力,65吋電視下殺至低於人民幣2,000元,比買一支小米手機還便宜,當地網友戲稱為「白菜價」(意指菜市場價、非常便宜),但買氣仍不如預期。

殺價也沒有買氣....
還是乖乖減產 提高報價 比較實在
然後大陸不好 怎麼不說陸廠不好
他們佔7成的產量!

結論 股價還是會持續低迷


阿陀陀

沒關係 跌到10元以下 準備又一次拿布袋來裝股票

2022-11-21 21:07
pqaf wrote:
友達財務操作保守, ...(恕刪)

《DJ在線》面板12月報價態勢延續,TV微漲/IT續跌

大尺寸液晶面板今年11月下旬報價維持電視(TV)面板持續小漲2-3美元,但資訊IT產品應用面板報價仍然小跌、只是跌幅收斂。預期12月份面板報價可能還是延續這個態勢,電視面板價格還有機會微幅調漲。

至於IT資訊產品應用面板估計可能還會繼續緩跌到2023年第一季、甚至第二季。主要是從通路及品牌端到供應鏈大概平均還有2季的庫存需要去化,去化情況能否優於預期就看這一波聖誕節前促銷成績。

這一波大尺寸面板價格小幅反彈主要關鍵在於中國大陸面板廠對於產能稼動率和報價的控制。畢竟中國大陸面板產能佔全球供給量已超過6成、甚至快要接近7成。

對於台灣面板大廠友達光電(2409)、群創光電(3481)來說,歷經第三季本業嚴峻之後,隨著佔產能面積比重較高的電視面板價格止跌反彈,即便電視面板續虧、IT面板價格續跌,整體損益至少有望守在底部。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波電視面板報價溫和反彈畢竟是來自於面板廠對於稼動率和供給量的控制,眼看農曆春節假期就要到來,若總體經濟情勢進一步惡化、終端消費需求持續低迷,電視面板價格2023年第一季能否持續反彈,還有變數。
友達的TV 產線稼動率只剩 40% ,但大客戶三星的年銷售量並沒有 衰退6成, 可能只衰退2成.
三星為了調整庫存水位,大幅砍單砍價, 造成近幾個月,TCL TV稼動率只剩70%,BOE TV稼動率只剩 65%.

這些TV品牌清庫存已經清了半年之久, 理當可以清光工廠,在途 和 通路庫存,是該回頭補貨了,
市場銷售量衰退2成, 只要大陸面板廠繼續維持 70%左右稼動率, 報價應可持續上漲幾個月.

隨著TV報價逐步回到現金成本之上, 友達 40%的稼動率,12月應該逐步拉高到 60%以上吧?
售價和稼動率都有同步改善, 月營收理當漸漸起色爬升.


MNT 面板, 太多面板廠都搶進, BOE,HKC,TCL,LGD,AUO,INX.... 面板廠不易拉抬報價

NB 面板 就主要是集中在三家 BOE INX AUO 生產, 營運現金流快速耗損的INX, 若願意放棄殺價搶單策略, NB 面板報價理當較能快速調漲


microspore

不是有一個說法 要把友達 拉出0050

2022-11-22 13:29
阿陀陀

連那些小廠都沒倒,可見還早吧!

2022-11-22 13:38
pqaf wrote:
友達的TV 產線稼動...(恕刪)


產業分析》大摩:面板價回升 群創優於大盤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大摩)報告指出,面板價格觸底回升趨勢持續,電視面板價格漲幅加大,IT面板價格跌幅則收窄,大摩首選京東方(優於大盤)、群創(3481,優於大盤)、友達(2409,中立)

大摩在10月時預計,電視面板價格會在11月有上漲趨勢。而11月下半月,電視面板價格平均上漲2%,11月整個月則上漲4%,與預期相符。

11月下半月,顯示器和NB面板價格均下跌0.4%,總體來說,估計IT面板價格今年Q3季減12-16%,Q4持續下降。

根據AVC數據,在10月22日至11月13日的雙十一促銷期間,中國市場的電視銷量至393萬台,儘管過去幾個季度電視面板價格下跌,支撐較低的零售價格,但消費需求疲軟、房地產市場低迷情況下,整體仍弱於預期。

大摩指出,雙十一促銷期間,電視銷售疲軟可能會影響到市場情緒,不過這種情緒可能很快就會遇到轉折。
pqaf wrote:
友達的TV 產線稼動...(恕刪)

LGD下修明年電視面板業務目標

Omdia顯示部門資深研究總監謝勤益表示,南韓樂金顯示(LGD)因應LCD電視面板價格仍低於面板製造現金成本,將導致未來幾季電視面板生產持續虧損,決定關停及重組電視面板產能,並下修2023年電視面板業務目標,由原先的1,200萬片減至700萬片,降幅42%以減少虧損。

謝勤益同時預測,2023年來自南韓面板廠三星顯示和樂金顯示等二家液晶電視面板供應量,估計將較2022年合計減少1,400萬片。

謝勤益指出,樂金顯示2022年的出貨量為1,800萬片,考慮到在南韓和中國大陸都有進一步的產能重組計畫,因此2023年液晶電視面板業務的目標,將從原先規劃的1,200萬片,進一步縮減至700萬片。主要是考量在液晶電視面板Open Cell製造方面的激烈競爭,以及液晶電視面板製造利潤率的惡化,促使南韓面板廠商轉變戰略。

樂金顯示說明,由於供過於求的問題嚴重,電視面板價格已低於面板製造的現金成本,目前正在努力重組及關停更多的液晶電視面板產能,以改善虧損狀況。樂金顯示並規劃將更多資源轉向OLED面板生產,包括其電視、手機和新的OLED IT業務,以及轉向生產公共顯示器面板和工業用途面板。

Omdia認為,LGD從液晶電視到IT面板(尤其是桌上型監示器面板)的產能轉移計畫,原先規畫於2023年開 始進行,目前觀察可能會在2023年上半年或是更早展開。
JU3844

現在台灣政府拚了什麼經濟?農、漁、科技沒一個行![翻桌]

2022-11-23 19:41
ambitiously

電子看板也可以考慮!

2022-11-23 20:55
  • 380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0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