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娟/新竹
2022-10-26
英特爾(Intel)、超微(AMD)與NVIDIA近期全面修正藍圖以挺過景氣寒冬,美系3大廠執行長分別或即將來台與台積電及相關供應鏈研商調整生產計畫。
據半導體業者表示,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本週已在台灣,期間會與合作緊密的台灣供應鏈及大客戶會面。據了解,黃仁勳此行希望客戶與生產供應鏈能共體時艱以度難關。
NIVIDIA此次行程除將與台積電協商生產規劃與後續3奈米計畫外,另也與合計繪圖卡平均年出貨至少逾1,500萬片的華碩、技嘉與微星等進行交流,聽取近期RTX 30系列庫存與RTX 40系列新品轉換意見。
全球PC與資料中心平台龍頭英特爾,由於PC需求大跌、資料中心成長動能低於預期及新平台推出時程持續延宕,導致市佔率持續下滑,2022年第2季意外出現虧損,令市場大為吃驚。近日執行長Pat Gelsinger更向內部員工表示,將在11月1日揭露更多裁員細節,以解決高昂成本與利潤低落問題。
據半導體業者表示,先前英特爾信心滿滿,宣布IDM 2.0大計重返代工戰場,全面下單台積電7奈米以下製程,但市況劇變,英特爾不得不調整平台藍圖,3奈米委外計畫至少延後1年,為此,先前傳出Gelsinger於8月底就要來台與台積電會面,但受到疫情影響被迫延後計畫。
同樣遭到需求崩跌的超微,第2季業績飆上新高,8月時已不看好下半年PC需求表現,日前所揭露的2022年第3季初步財報,更粗估PC平台業務營收將年減40%,僅餘10億美元,總營收雖然年增29%達56億美元,且扣除合併賽靈思(Xilinx)綜效,已遠低於先前預估的67億美元,毛利率也將持續下滑至42%。
據半導體業者指出,超微7奈米以下全面擁抱台積電,先前晶片荒及看好未來各產品線成長動能,因此向台積電擴大下單要產能,但供需反轉來得太快,也使得超微必須下修全年出貨目標,不得不縮減或延後台積電7/5奈米製程訂單。
為此,10月初蘇姿丰親自來台除與客戶及重要供應鏈交流外,也與台積電會面商討生產細節。
另一最受關注的就是NVIDIA,近日也來台與繪圖卡業者、合作經銷商等供應鏈會面,希望能合力解決眼前庫存滿倉與跌價危機,預計也將向供應鏈說明面臨庫存滿手,但新品卻仍逆風上陣的原因,以及近日突然更動新品上市計畫,取消RTX 4080 12GB銷售的考量。
先前黃仁勳已公開表示,NVIDIA在2022年底前將協助合作夥伴去化庫存,並在價格上提供協助。NVIDIA已提列了13.2億美元支出,用來處理庫存去化與長期採購承諾等。
最受關注的是,黃仁勳也將拜訪台積電總裁魏哲家,希望能調整5/4奈米及未來3奈米生產規劃。
半導體業者表示,由於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8奈米製程表現不如預期,NVIDIA對其更為先進製程沒有信心,因此早早就規劃將新一代RTX 40系列轉單台積電,而 AI GPU 晶片 A100 及 H100 也都是下單台積電,先前為擠進台積電 5奈米製程,捧著鉅額預付款預訂產能,但景氣突然急凍與美國禁令衝擊,NVIDIA 出貨目標大減,不得不變更計畫,來台與台積電共商解決之道,希望將損失降至最低。
事實上,受惠疫情與礦潮分別帶動PC與繪圖卡需求飆升,加上資料中心與車用業務保持增長,NVIDIA近年業績逐季創高,截至2022年4月30日的2023會計年度第1季(1QFY23)財報更寫下單季新高,近年黃仁勳也被認為是AI教父,NVIDIA為AI技術領頭羊。
然出乎預期的是,終端需求崩跌來得又急又快,推升獲利飆斗的礦潮消失,導致NVIDIA第2季(5~7月)業績大跌,與供應鏈苦陷庫存滿手與價格崩盤的價量齊跌困境。
不僅如此,NVIDIA接著成為美國新一波鎖中禁令下的祭品,與超微的頂級AI GPU產品禁止銷往中國,接下來是禁令是否擴及車用AI晶片與通用伺服器領域,已令NVIDIA坐立難安。
面對危機接連爆發,NVIDIA遊戲GPU與AI GPU出貨已難見成長,由於供應鏈多看淡2023年景氣,NVIDIA如何突破三殺重圍,將考驗身經百戰的黃仁勳能否再次帶領NVIDIA度過難關。
對於黃仁勳來台,NVIDIA則表示,沒有公開行程,只有內部會議及與合作夥伴會議。
pqaf wrote:
AUO高層 只想 靜靜地坐著等 需求自然回春嗎?
大陸業者已經聯合減產,主動向大客戶開口要求漲價, AUO你敢開口跟 三星要求漲價嗎?
你有沒有設法讓群創不要再殺價搶單了? 再不行,就設法把群創經營權吃下來?
...
大環境好時,公司賺錢,你就歸功給自己團隊, 大家發獎金.
大環境差時,公司虧錢,你就歸罪於外在環境, 獎金少一些,經營管理高層的鉅額年薪照領.
其實...面板景氣不好,倒是不能怪AUO高層
去年的這個時候我就說過,面板股票是個很NG的資產,所以20塊就陸續賣了大半
(雖然這支我大概6~8塊買的成本很低)。
那時竟然還有人和我說,友達2022還能賺500億...股價預估上看40...我是笑傻了
應該說,整個面板產業...都是很NG的產業,做面板的你長時間看基本上沒幾個賺錢的
常常就是今年賺得明年差不多就賠光,然後還要倒貼
專業代工分工,面板慘業分到的是最需要重資本投入,卻又高度容易受末端景氣影響的工
末端品牌客戶看到景氣不好可以及時調節,面板卻非常難及時反應
另外一方面...uLED聽過吧?前陣子市場舖天蓋地把它的未來塑造的很光明
其實uLED你仔細想,根本只是顯示技術另一個噱頭
很大部分搶食的仍是原TFT的市場...
然後TFT已經是很容易進入賣一片賠一片
uLED還需做重資本投入去重新攤提...這樣會賺錢??
這是基本邏輯阿...
所以AUO這幾年看來的確是很積極想要轉型,脫離景氣循環的宿命
但一艘航空母艦要掉頭,講白了哪有那麼容易...
pqaf wrote:
斷崖式衰退!友達董座...(恕刪)
LGD慘虧 進入危機經營體制
韓面板廠LGD公布第三季財報,雖然營收相比前一季增加21%,但是虧損金額卻擴大,稅後淨損約7,740億韓元(新台幣178億元),寫下10個季度以來最差成績。
LGD也宣布轉為「危機經營體制」,先前的OLED面板投資計畫也暫停,還將持續加強庫存管理,並且拓展新事業,以強化財務體質為優先。
LGD財務長金成賢(Sung-hyun Kim)表示,第三季面板需求惡化,整機廠商嚴格清理庫存,庫存政策也因為嚴峻的總體經濟環境而更為謹慎。在整機和面板需求減少的同時,面板價格在經過上半年大跌之後更來到了歷史低點,即使公司把產品組合轉為中尺寸和高階面板,也無法有效地提振營運成績。
LGD第三季合併營收約6.77兆韓元(新台幣1557億元)、季增21%、年成長6%,毛利率約0.8%,營業損失約7590億韓元(新台幣175億元),連續兩個季度本業虧損,稅後淨損約7740億韓元,寫下近10個季度以來最差的表現。
在總體經濟環境高度不確定的情況之下,LGD也宣布轉為危機經營體制,金成賢表示,公司將放緩資本支出、先前的OLED面板投資計畫也暫停,還將持續加強庫存管理,並且拓展新事業和高附加價值產品,以強化財務體質為優先。
在大尺寸面板業務方面,LGD在OLED面板出貨量放大的同時,也會持續優化產品組合,增加電競OLED面板、以及65吋以上的大尺寸OLED面板出貨。此外,LGD還要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提高OLED面板的利潤。
另一方面,LGD在中尺寸LCD面板市場方面,設法透過差異化、客製化來提高產品競爭力和降低市場波動的衝擊。同時也計畫拓展中尺寸OLED面板市場,將推出OLED平板電腦面板、以及白光OLED監視器面板,以強化在OLED面板市場的領先地位。
在中小尺寸面板方面,LGD持續和客戶合作,擴大供應OLED智慧型手機面板。另外,也將拓展智慧手錶、以及車用面板市場。
TV供過於求時, IT 也會被波及,報價下跌..
現在TV報價止跌反彈了,IT 也即將反彈上漲
大宗標準品有庫存現貨, 報價漲跌可以零時差反映在出貨營收和ASP中.
但報價和訂製品的出貨可能有兩個月時間差, 友達可能還要等年底,ASP才會上揚.
友達財務部門最近幾次法說會營運展望都不準, 這次預估Q4 ASP將下跌 5%, 出貨面積回升 2~5%, 聽聽就好.
友達目前稼動率只剩 5成,我猜 TV 產線大概只剩3~ 4成, 幾乎把50吋以下全部停產了. IT 可能只剩5~6成稼動率.
AMD 和 intel 兩大CPU龍頭都大幅調降出貨,甚至裁員, IT 需求可能短期幾個月都不好了.
CPU 是PC不可或缺的核心, CPU出貨不好, 所有的產業鏈 PCB,DRAM,SDD,機殼,LCD, IC ..一定跟著不好.
全球PC需求消失了2成, 面板廠想學石油OPEC,試圖藉由集體減產 3成,來拉價
AUO | INX | ||
營收 | 487.3 | 480 | |
營業成本 | 570 | 570 | 這麼巧 |
毛利 | -72.6 | - 90 | |
毛利率 | -14.6% | -18.8% | |
營業費用 | 64.5 | 64 | 這麼巧 |
營業利益 | -137.15 | -154 | |
業外收益 | +23 | +31.8 | 炒匯嗎? 業外這麼好賺 |
稅前淨利 | -114 | -122.2 | |
所得稅 |
|
-4.8 | INX 19億未分配盈餘稅呢? |
稅後淨利 | -104.9 | -127 | |
歸母淨利 | -104.26 | -127 | |
流通股本 | 845 | 1000 | 股本定義不同 |
EPS | -1.23 | -1.27 | 最後數字,殊途同歸 |
友達稅後淨損 104 億, 群創 127億, 但因股本有差 , 友達 沒事故意用 加權股本 845億,
群創 故意用 舊股本 1000億來算 EPS
好讓兩家 EPS 做到差不多...兩家有姦情

兩家產品結構差很多, 業外收益 和 所得稅內容 都差很多, 但EPS 就是有辦法 作帳到 數字差不多....

兩家不同出貨面積,不同的產品和 成本結構, 存貨跌價損失也不一樣.... 營業成本的數字還剛好做到一樣570億...到底是誰抄誰的考卷阿?
雙喵 說不定 連Q3 淨值都有辦法做到 一模一樣的數字

2022年10月27日 週四 下午4:05
【財訊快報/記者巫彩蓮報導】繼友達(2409)之後,群創(3481)於今(27)日公布第三季財報,受到面板跌價衝擊,每平方公尺平均售價為254美元,較前一季296美元,下滑14%,加上平均產能利用率降至5-7成,毛利率由正轉負,毛損率為18.7%,本業虧損由前一季57億擴大到154億元,稅後淨損為127億元,每股稅後虧損1.27元。 群創指出,全球總體經濟受到俄烏戰爭、通膨、各國升息等不確定性因素影響,造成消費市場需求減弱,面板價格處於低檔,第三季營收480億元,較前一季衰退17.1%。
面板出貨量、價同步下滑,單季出貨面積611萬平方公尺,較前一季減少6.2%,面板每平方公尺售價降至254美元,中小尺寸營收為109億元,較前一季減少6.8%,中小尺寸合併出貨面積74.41萬平方公尺,較前一季減少9.3%。
第三季營收以產品應用別區分,可攜式電腦為19%、手機及商用產品為19%、車用產品為20%、桌上型螢幕為10%、電視為32%;以產品尺寸別區分,10吋以下為24%、10-20吋為30%、20-30吋為14%、30-40吋為6%、40吋以上為26%。
群創前三季營收為1758億元,本業虧損188.7億元,稅後虧損155.9億,每股稅後虧損1.5元,
展望第四季,歐美促銷旺季來臨,將有利通路商去化存貨,庫存回到健康水位,大尺寸出貨與第三季呈現持平,平均售價季減率落在3%以內,小尺寸面板出貨季減率落11-13%左右,惟全球景氣仍然嚴峻,仍將審慎管理成本支出、產能利用率,加速推展非顯示應用領域的產品開發,並提升高附加價值營收比重,以抵禦景氣下行產業波動影響。
==================
群創 每平方公尺平均售價 ASP 為254美元,下滑14%,毛損率為18.7%, TV 營收占比高達 32%
友達ASP 360元 ,下滑3.7%, 毛損率為14.6%, TV 營收占比只有 11 %
兩家 產品結構差這麼多, 但 EPS 就是有辦法做到一樣

INX 11月若突然宣布.採取和AUO類似股利平準政策, 未來兩年保證配發 3元
0056 12月調整時, 單周 直接買進 40萬張群創當持股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