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真的漲上去了,但看一下籌碼是有些蹊蹺。
成交量:21290張,當沖比41.09% → 量增,但投機狀況算還好
外資賣超886張,自營商買超1536張(其中避險買盤有1466張) → 權證戶又進場了,而外資趁拉高倒給權證戶
資增1428張,券增158張 → 散戶也跟著心動跳進來買了
買賣超排行:

看這買賣超排行就可理解上述的一些籌碼變化:
外資大多站在賣方,唯有大摩逆勢突起。自營商的權證避險買盤也買不少,另外有一些本土券商分點,看來是一些本土主力也跟著進場。
自5/9股價低點至今已來有15個交易日,當中買超第一的是大摩,買2328張,第二是花旗環球買2137張,這樣的買進量,其實說來算客氣的。
感覺大摩常常每天買,但總合好像還也好。
另外看一下大摩昨天進出的狀況:

看來大摩對追高沒什麼興趣,反而是跌下來還買比較多。
再看一下權證買賣排行:

一樣都是那些熟面孔,愛玩隔日沖的大戶,不過這樣的買賣量,相對算平均了,大家都有進場。這種狀況對於看空者較有好處,因為買的主力多,要徹離時會互相牽制,甚至造成多殺多的狀況。
昨天早盤的大漲,就是權證戶貢獻的,大概在9:30前,就已經買一大堆了。但後來又跌下來,所以這些權證戶帳面上都有一些損失。
像凱基板橋買957萬,帳上損失83.8萬。
凱基三重買431萬,帳上損失26.4萬。
凱基城中買230萬,帳上損失14.2萬。
算來這些權證戶,要達盈虧兩平時,股價至少要拉到73.5元以上,而買最多的凱基板橋,則至少要到74元以上才不會賠什麼。
總之這些籌碼資訊給我的結論,目前籌碼不穩定,權證戶和散戶都進來玩了,而且上面有外資群想倒貨,即使目前作多的主力大摩,也無意追高。以技術面來看,上面76元有個大鍋蓋,目前季線位置是73.88元,可能連要拉到季線之上還有些困難。
基本面上,我回應一下kenjitan大大上面的說明,因為營收的認定,是要出貨才能認列,但現在U11只在台灣上市,而且台灣出貨還不順,網路上一堆在抱怨還收不到貨的,所以真正對於5月營收的貢獻有限。
其他地區無論預購再怎麼熱,也要解決缺貨的問題。很難想像連台灣市場出貨都不順,那要怎麼供應全球?怎麼大賣?
所以我仍然認為,5月營收大概只有50億出頭,相較去年5月營收67.5億來說,還是衰退。
但這也不重要,炒股還是看籌碼,主力要拉,放幾個消息就能沖淡基本面因素,所以也不用太糾結5月營收數字。
只是因為現在籌碼混亂,又即將發佈5月營收,所以我認為近期行情應該還是不下不上的,繼續在這區間打混。
但目前我也沒看到大力作空的理由,剩的6口多單,應該會找今天有高點就出脫了,作作短線賺一些便當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