綾小路 葉子 wrote:可以推薦你去看Mr...(恕刪) 我認同你的說法旅遊不一定是增廣見聞大多時候只是愉快 放鬆但凡事還是有很多面向需要理解如果每個人都扎扎實實的存錢這個時代賺不到錢收起來的生意只會越來越多如果站在生意人的立場消費者肯花錢 對各行各業都是好事我覺得這個時代的人更應該學會放棄事實不管你是站在兩邊哪一邊都少有能夠面面俱到的人生適度的放棄部分想要的充實自己認同的部分也許不一定就會是個錯誤的選擇有的人活到八十歲被埋葬有的人二十多歲就死了 八十歲才被埋葬不一定是孰優孰劣的問題了不過還是建議樓主不論新舊好壞至少買間小套房人到了一定年紀租屋就不太受歡迎了除非能夠寶島各地隨遇而安住所是最現實衝擊生活的問題~
truedano wrote:P值很低的生活模式,等你生病,娶老婆,買房子,買尿布奶粉時再來想錢都送給外國人花要幹嘛,回憶只存留在自己的腦海裡並不能解決問題,有足夠的錢才有機會解決問題。 那你確定沒出國的你,以後就一定有錢買尿布奶粉嗎?真的確定嗎?不會有個五澇七災把你辛苦存下的錢耗掉?最後還是落得沒出國,沒尿布的下場?
風自然 wrote:這也叫富裕...拿...(恕刪) 有些時候…富裕不僅僅指錢只是現在的人多數只聯想到錢…也許樓主把「富裕」改成「富足」會好些個人覺得只要還有的吃,有的住心靈的滿足就可以是富足(豐富滿足)的有情人的,看著情人的一頻一笑,是富足的有小孩的,聽著孩子的笑聲,是富足的有車子的,踩著油門追風,是富足的有閒的,在森林中聽著蟲鳴鳥叫,是富足的都沒有的,心境能調整的大師,也可以是富足的比如甘地,關在獄中,仍能保持心靈澄明,是富足的每人都有自己覺得富足的方式,個人很欣賞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