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entral News Agency 中央通訊社
2022年9月11日 週日 下午8:12
(中央社台北11日電)河南鄭州推出爛尾樓限期復工令,要求10月6日前停工建案全面實質性復工。分析指出,這是中國地方第一個務實的系統性復工方案,具備指標性意義,可做為其他地方制定相關政策的參考。
河南鄭州9月6日印發「大幹30天,確保全市停工樓盤全面復工保交樓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明確要求10月6日前,全市所有停工問題項目實質性復工。
據中國新聞週刊11日報導,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管理局於9月8日召集逾期交付、已售停工的開發商召開保交樓吹風會。外界認為,鄭州停工爛尾樓數量在全國排名較前面,復工令內容具備很強的可操作性和可實施性,這個專項行動意義非同一般。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鄭州復工令明確了3種復工路徑,針對有不同資金狀況的企業,規定了不同的復工方式,這3種方式具有代表性,對於引導不同企業復工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他說,資產大於負債、暫時困難的項目,透過紓困基金、併購貸等形式,由政府平台公司接手,採取「新老劃斷」辦法,先復工再清算;資產小於負債的,先由代建公司啟動復工、完成保交樓,再由審計部門介入,追查抽逃資金;資不抵債的,鼓勵盡快破產。
河南省商業經濟學會會長、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長宋向清表示,方案明確指出對停工爛尾樓進行調查,涉及開發商挪用資金要追責,觸犯法律法規要追究刑事責任,在政策、法律的壓力下,會迫使開發商盡快進行資金周轉,確保按照政策要求復工。
報導提到,鄭州保交樓工作持續了一段時間,也推出了一些措施,包括地方國企和平台公司有條件地接手爛尾樓、成立保交樓紓困基金、成立政府一對一工作專班等,甚至有經濟犯罪偵查部門介入追查被違規挪用資金的去向等。
據了解,包括有「河南最高學歷樓盤」稱呼的鄭州高新區永威金橋西棠在內,鄭州已就停工爛尾72個項目建立數據資料,「一樓一策一專班一銀行」,準確核算企業資金、項目資金的平衡,釐清項目資產負債;截至目前,鄭州市紓困基金工作專班組也建立了項目庫,初步確定8個項目作為首批意向項目,預計投資人民幣43億元(約新台幣189億元)。
自7月底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保交樓、穩民生」以來,全國多地陸續推出相關政策。據中國新聞週刊不完全統計,全國已有30多個城市、涉及10多個省分推出相關措施。(編輯:李雅雯/張淑伶)1110911
..................
共產黨 要搞這爛尾樓 應該不難 美國 處處卡IT脖子 才麻煩
1年多後 交屋 買個大電視 是一定要的
三星集團旗下三星顯示今年中退出LCD面板製造之後,已申報將旗下數千項大尺寸LCD面板專利全數讓予全球第二大LCD面板廠陸企華星光電。時值面板市況不振,三星力挺紅色鏈,群創、友達(2409)面臨三星外購訂單恐遭壓縮,以及華星光電挾豐沛專利優勢搶市等多重壓力。
台股上周五(9日)中秋連假休市,美股三大指數當天勁揚,友達在美國交易股票卻逆勢重挫4.1%,反映市場疑慮。
三星顯示過往是全球LCD面板龍頭,並且是華星光電僅次於家電大廠TCL之後的第二大股東,持股比重約12.33%。Omdia顯示部門資深研究總監謝勤益表示,三星顯示完全退出LCD製造,未來專注在OLED電視、筆電, 以及OLED監視器用面板。
根據三星顯示申報的資料,累計已將數千項大尺寸面板專利轉讓給華星光電,其中包括577項美國專利,其餘為南韓當地專利。三星顯示挾大股東之姿轉讓其龐大專利給華星光電,透露三星集團退出LCD製造之後,重押大陸面板廠,未來高度仰賴紅色鏈供貨LCD面板態勢確立。
業界分析,三星顯示將數千項大尺寸面板專利轉讓給華星光電,影響有三。首先,三星顯示過往是LCD龍頭,其龐大專利庫將成為未來華星光電發展產品、甚至發動專利戰的強大屏障,不僅有助華星光電開拓市場,未來也將直接與隸屬VA廣視角技術陣營的友達、群創「強碰」,「光靠專利卡你就夠你受」。
其次,三星集團與華星光電透過持股與讓予專利,雙方「親上加親」。雖然三星顯示已退出LCD面板製造,但三星是全球最大電視品牌,對LCD面板仍有龐大需求,未來其電視用LCD面板來源都將仰賴外購,三星集團與華星光電關係加深,未來採購華星光電面板量勢必大幅提升,壓縮台灣面板雙虎供貨空間。
另一方面,大陸面板廠做為繼日、韓及台灣之後的後進者,在專利權上布局相對薄弱,不利於銷售大陸以外的海外市場,容易遭到傾權訴訟的干擾。隨著三星顯示專利到手,未來TCL也可隨心所欲使用華星光電的面板,解開外銷市場的緊箍咒,更有利於承接國際電視品牌的代工業務,進而拓展全球商機,但這也將不利原本也有供貨的友達、群創等台廠。
pqaf wrote:
烏克蘭大捷 全球股市(恕刪)
美國8月CPI
核心CPI 月增0.6%, (預期0.3%, 前值0.3%)
年增6.3%, (預期6.1%, 前值5.9%)
CPI 月增0.1% (預期-0.1%, 前值 0%)
年增8.3% (預期 8.1%, 前值8.5%)
美國8月CPI年增8.3%高於預期 美股期貨短線下挫
美國周二(13 日)公布 8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報 8.3%,較前值 8.5% 小幅回落,但高於市場預期的 8.1%,可能讓聯準會(Fed)保持連續第三次升息 3 碼(75 個基點)的勢頭;排除糧食和能源成本的 8 月核心 CPI 年增率報 6.3%,略高於市場預期的 6.1% 與前值 5.9%。
按月來看,8 月 CPI 報 0.1%,較 7 月的 0% 微幅成長,高於預期的 - 0.1%;8 月核心 CPI 從前值 0.3% 升至 0.6%,高於市場預期的 0.3%。
數據公布後,美元指數短線拉升約 90 點,現報 108.72;現貨黃金下挫近 16 美元,現報 1,715.42 美元;美股三大期貨指數短線下挫,那指期貨跌逾 2%、標普 500 指數期貨跌 1.76%、道指期貨跌 1.25%。美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報 3.295%。
Eric Lin1106 wrote:
車用部門,稼動率好很多,其他部門只能寫一個慘字
突發!東芝一MCU工廠停工7天...
國際電子商情訊東芝日前對旗下一處生產據點展開動力設施檢查時突發停電,工廠因此停擺7天...
國際電子商情13日從東芝官網獲悉,該公司旗下一座MCU工廠停工,預計要等到9月17日才能全面復工(生產恢復至停電前水準)。
據官網公告,東芝半導體事業子公司東芝電子元件及儲存裝置於昨(12)日宣布,旗下位於岩手縣的半導體生產據點在針對動力設施進行檢查時、發生停電,決定於11日停工。
而此次停工的工廠為東芝集團公司Japan Semiconductor的岩手事業所,該工廠主要生產使用於車載機器、民生品的通用MCU等產品。公司宣稱,此次停電並未對岩手事業所的生產設備造成損害,而為了重啟生產,已陸續重啟設備運轉,目標在9月17日全面復工(生產恢復至停電前水準)。
業界周知,芯片在生產過程中,一旦有意外斷電停機情況發生,就意味著產線上在製品可能會報廢。而東芝此次停電事件來的突然,部分產線在製品不得不報廢。東芝還表示,會在14日通告最新情況。有業者預估,此次停電可能對客戶的出貨帶來一定影響,但預計程度較小。
▲電子業緊急應變庫存風暴
今年第3季電子業的共同主旋律是庫存調整,包括PC、顯示卡、DRAM、IC設計、智能手機與面板等產業都面臨景氣下行壓力,希望透過擴大出貨汽車電子、伺服器與工業電腦等仍在成長的應用,以降低庫存調整的衝擊。
在經過兩年疫情紅利之後,今年PC產業需求大反轉,加上全球通膨壓力大,第2季又突然發生大陸封控事件、俄烏戰爭等景氣「黑天鵝」,導致PC市況急凍,品牌廠宏碁、華碩庫存水位都攀上高點。
美系外資統計,PC品牌的製成品總庫存在第1季攀至新高的148億美元,年增56%。這是從惠普、戴爾、聯想、宏碁、華碩、微星和技嘉等業者匯總的數據。
宏碁董事長陳俊聖不諱言,PC市場已從疫情爆發初期的供不應求盛況,轉為供過於求,業者要嚴防庫存升高壓力,「小心不要讓庫存變成一個坑」。
智能手機方面,根據相關調研機構統計,截至今年首季,OPPO、vivo、小米、榮耀等大陸品牌廠手機庫存超過3,000萬支。韓媒TheElec報導,受需求低於預期影響,三星有接近5,000萬支智能手機庫存,以中階A係為最大宗。三星今年智能手機總出貨目標約2.7億支,5,000萬支庫存就佔18%,比健康水位高出將近一倍。可以看出,非蘋陣營上半年庫存嚴重,因此下半年旺季不旺也幾成定局。
顯示卡方面,微星與技嘉第1季存貨金額年增均超過六成,顯示卡景氣5月中下旬開始快速下滑,第3季持續調整庫存,並開拓伺服器、電競及工業電腦領域,來降低營運衝擊。
至於IC設計產業,相關業者指出,現在就是度小月,下游客戶拉貨需求已經沒那麼強,所以不得不向上游晶圓代工廠減少投片量,以調節庫存。
驅動IC大廠聯詠總經理王守仁先前指出,終端消費買氣受到壓抑,短期內的市場需求、尤其是消費性需求不明朗,但車載、商用IT與電競應用的需求還不錯。
王守仁說,庫存在短期內會增加,因為生產週期長,已下單部分因需求改變,銷售期可能拉長,庫存就會增加,比較難在一季之內改變,大約要兩季來調整。
至於DRAM產業,南韓是全球最大記憶芯片產地,外媒報導,南韓芯片庫存寫下四年多來最大增幅,顯示全球對電子產品的記憶芯片需求正在趨緩。
南韓統計廳6月30日公佈,5月芯片庫存較去年同期暴增53.4%,且芯片庫存從去年10月以來持續呈現增加趨勢。南亞科先前指出,在智能手機、PC與消費型應用需求疲軟下,審慎看待下半年利基型DRAM價格環境,同時,儘管伺服器需求相對較佳,但因客戶端庫存偏高,下半年價格還是會向下。
面板產業景氣持續走弱,品牌大廠三星因應面板庫存來到16週的高點,第2季砍電視面板訂單200萬至300萬片,並於6月中宣布供應鏈暫停採購至7月底;7月初再延長至8月底。加上戴爾緊急通知面板廠,下修第3季監視器及筆電面板採購量達50%。面板廠今年恐無法迎來第3季旺季,需調降產能利用率提早過冬。
==============
PC、手機、顯示卡、IC設計、DRAM、LCD......整個一連串的庫存調整
。pdaf wrote:
面板業今年遭遇的不是 LCD的景氣循環問題,而是全球總體經濟問題
“運輸派對結束了”…… 運費在一個月內暴跌 32%
김재형 기자 | 구특교 기자 | 박민우 기자
입력 2022-09-14 03:00업데이트 2022-09-14 03:00
隨者消費市場在高利率後衰退凍結,海運費暴跌,
在旺季的 9 月和以往比較大幅的衰退…… 導致整體行業惡化的可能性
“衰退信號” 使各行業備感壓力

今年上半年(1-6 月),在高運價下一直表現強勁的航運業,海運旺季在 9 月進入“高峰期”。全球海運費自 2020 年底以來一直處於高位,但自 7 月以來一直暴跌。航運界也有悲觀主義者認為“業績晚會結束,全面調整期開始”。

業內13日消息,全球集裝箱船運價指數上海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9日為2,562.1。這比今年最高點 1 月 7 日的 5,109.6 下降了近一半(49.9%)。波羅的海運價指數(BDI)也是如此,它表示鐵礦石等原材料散貨船的運價。去年 10 月飆升至 5,650點 ,但在上月底暴跌 82.9% 至 965點 。
韓國海事大學航運管理與經濟系教授 Ryu Dong-geun 表示:“SCFI 雖大幅下降,但仍高於疫情前的水平1000以下
9月是旺季,各種運價下降是不尋常的。隨著 11 月黑色星期五和 12 月聖誕節(通常是美國最大的購物季節)之前集裝箱船量的增加,相關指數上升。去年 9 月,SCFI 比上月平均上漲 6.5%。另一方面,但,今年9日較上月5日下跌31.5%。
航運業將通貨膨脹和高利率導致的消費市場收縮歸咎於最大的原因。
據市場研究機構 DSCC 稱,液晶顯示 (LCD) 電視面板(65 英寸)的平均價格跌至 109 美元,跌至去年 7 月創下的 288 美元的歷史新高的三分之一。這表明由於需求下降,產品庫存正在迅速積累。LG Display上半年總庫存同比增長73.4%至472.25億韓元。三星電子上半年的庫存資產也首次突破50萬億韓元。三星電子相關負責人表示,“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10-12月)是家電行業最大的市場,銷量可能不會增長的不確定性是最令人擔憂的。
pqaf wrote:
烏克蘭大捷 全球股市...(恕刪)
外資大逃亡!台幣暴貶2.4角、殺破31元 創3年新低
美國公布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8.3%高於預期,美股四大指數集體崩跌,道瓊工業指數終場狂瀉將近1300點。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今 (5) 日開盤重貶逾2角,來到31.125元,創3年新低。
美國財經媒體報導,分析師指出,因半導體景氣與出口減緩,預期新台幣恐進一步貶至31.418元。
匯銀人士指出,美國公布通膨數據發布後,下一個關鍵數據,就是9月20日、21日聯準會利率決策,由於聯準會主席鮑爾先前不斷釋出鷹派訊息,本月升息3碼可謂箭在弦上,進而導致非美貨幣重返貶勢。
2022-08-20 18:09 經濟日報/ 編譯
湯淑君
/綜合外電
過去兩年半來,美國房價和房租狂漲,對家庭預算衝擊甚大,對當前聚焦抑制通膨的經濟政策也很重要,因為居住成本幾乎占三分之一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占核心CPI(剔除食物與能源)比重更達到40%左右,而核心CPI往往引導聯準會(Fed)政策。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在紐約時報專欄指出,這帶出兩個關鍵問題:一,房價和租金為什麼狂飆?二,對Fed抗通膨有何影響?
兩套租金數據有時間落差
要回答這些問題,首先得檢視數據。有兩類房市數據,由Zillow、Apartment List這類服務發布的私部門指數,以及勞工統計局(BLS)公布的官方指數。目前民間指標顯示租金大漲,官方數據漲幅卻沒那麼大。
兩者分歧反映指數計算方式不同。民間公司檢視的是對新租戶的開價(listing price)。官方數據看的則是承租人現在支付的價格,取平均值;由於許多租戶簽一年期租約,平均租金數據通常會比新租金落後,在新租金漲很兇時尤其明顯。官方數據久而久之也會跟上。
租金暴漲歸因於房市泡沫後遺症?
美國近來租金為何暴漲?許多報導說,房價大漲帶動租金水漲船高,而房價自從2000年代中期房市泡沫洩完氣後就一直攀升,至今已漲了大約十年,主因是利率低和新屋供應有限;按這種說法,房東開始調高租金以反映購屋成本。
克魯曼指出,上述論點既不合邏輯,也與實際情況不符。房東收的租金視市場可忍受的價格而定;不論房子當初是花多少錢買的,都已是「沉沒成本」,應不會直接影響出租市場。事實上,2000年代房市泡沫雖然巨大,並未推高租金。
「吳爾芙效應」應是真正原因
那麼,究竟是怎麼回事?
克魯曼認為,最可能的解釋,是新冠肺炎疫情導致民眾對個人空間需求大增。一部分是在家工作(WFH)突然盛行,即使生活逐漸恢復正常,此趨勢仍未消退。若有足夠空間滿足隱私和安靜之需,在家工作會更容易。被譽為女性主義先鋒的英國作家吳爾芙(Virginia Woolf)主張,女性應該要有「錢和自己的房間」。遠距工作有錢可賺,擁有自己的房間或至少一點個人空間,是不可或缺的。
疫情限縮了公共生活空間(坐在餐廳和咖啡館、逛街購物、上健身房等等),或許使原先似乎夠寬敞的居住場所覺得變擁擠了。如今民眾生活漸漸重返常軌,但對更大生活空間的渴望仍在。克魯曼稱之為「吳爾芙效應」,並認為這或許就是驅動租金行情大漲的原因。
對Fed抗通膨有何影響?
隨著疫後生活恢復正常,租金可望觸頂下滑。事實上,租金通膨已經見頂了,但目前仍位於高檔。儘管缺乏可靠的季節調整資料可解讀更短期的租金變動,但克魯曼認為,租金通膨率最近已降下來;不久後,市場租金可望進入止漲走平的高原期,至少就實質(剔除通膨)價格計算。
然而,即使那種情況真的發生,官方的居住成本指數還是會再繼續攀升數月之久。因為官方衡量的居住成本包含市場租金,以及對屋主若把房子出租可能收多少租金的估計值,而此數是根據實際租出去的房屋租金估算。重點是,這兩個數字還會再攀升9到12個月,即使(租約到期須續約的)新租金回穩亦然。
這種情況可能使決策官員左右為難。基於美國此刻經濟確實過熱,Fed必須提高利率使經濟降溫;Fed採用核心通膨作為研判過熱程度的依據。但居住成本占核心通膨一大部分,因此美國不久後可能面臨的情況是:經濟不再過熱,官方居住成本指標卻繼續攀升。因為「吳爾芙效應」雖已發生,隔一段時間才會反映在官方指標上。
在那種情況下,即使屆時Fed關注的核心指標顯示通膨仍高,克魯曼認為Fed繼續緊縮貨幣政策就沒道理了。問題是,就算Fed明白官方統計數據「落後」,會不會因為擔心抗通膨公信力受損,而持續收緊政策?這是耐人尋味的問題,值得在自己的房間好好深思。
.............
8月 美CPI 8.3% 高於預期8.1% 美股大跌 其實是程式交易 一直往下推 道瓊 開盤跌400 推到收盤跌1300點
房地產 房租 影響 美CPI 但還是 供需 通膨 若有個房子出租 還要付高漲的房貸 租金一定能漲就漲 有人租 租金就上一層樓了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