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4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pqaf wrote:
南柯夢碎修改於2小時...(恕刪)

陸乾旱導致水電大省缺電 重慶地鐵黑漆漆

中國大陸南方乾旱,導致四川、重慶不只工業限電,社區住宅每天停電7到8小時,缺電嚴重,因此,山西增產煤炭、增加進口煤炭,並轉向寮國、緬甸買電。

成都終於下雨了!雖然,久旱逢甘霖,但只是局部陣雨,對中國大陸西部的水力發電,完全沒有幫助。

TVB新聞:「電力負荷加重,重慶地鐵部分車站,只是開啟緊急照明等,車廂行車期間也熄燈。」

不只,地鐵限電黑漆漆,一般住宅的民生用電也不夠,四川傳出多地社區,每天停電6到7個小時,持續了一周。因此,有住戶拋繩子拉起外送餐點,因為電梯不能用。

四川居民:「我4點鐘點的一個外賣,結果5點就停(電)了,外賣還沒送到,弄個繩子吊上來,(外送員)爬25樓又是高溫,爬上來肯定得中暑了呀。」

四川人口8400萬人,8成用電靠水力,但乾旱沒水,大規模限電、停工,外媒關注影響汽車供應鏈。

CNN記者:「這影響了蘋果、富士康等等在四川的工廠,因為四川的限電,這讓連上海的車廠都被影響,根據中國官媒,包括特斯拉,中國最大的車廠上汽等都受衝擊。」

因此,回頭求救燒煤發電,山西1到7月已增產8000萬噸煤炭。進口煤炭,7月買進30萬噸,比往年同期增加超過14%。甚至,過去賣電給寮國,現在變成得跟寮國買電!

昆明海關:「除了寮國,雲南還自緬甸,從盈江瑞麗孟定等地口岸,進口電力。」

中國大陸買電、買炭,多管齊下,搶救缺電荒!
鴻海(2317)旗下法博智能移動宣布推出自主移動機器人(AMR)與群機自主解決方案(Swarm Autonomy )兩大新產品,並導入友達(2409)的面板廠,以及鴻海的燈塔工廠,隸屬於明基友達集團旗下的面板廠,卻採用鴻海群創集團的機器人軟硬整合平台,實屬罕見。

外界認為,隨著鴻海集團在今年6月正式退出群創董事會,淡出群創的經營,並專注在電動車等3+3策略的發展之下,鴻海與友達在面板的競爭關係不再像過去那樣針鋒相對,使得友達也可以採用鴻海集團的產品,來提升工廠自動化與生產的效率。

========================
友達自己旗下也一堆自動化 , 也拼命宣傳雙軸轉型
現在搞到用群創的solution
dennis13

法博智能移動有一部份是凌華好像是49%友達有插股凌華 這樣看就合理多了

2022-08-26 12:33
多頭報馬

看來友達與群創,或者說“鴻海”的相容性變得比較高了!

2022-08-27 10:18
Leocandy wrote:
友達自己旗下也一堆自動化 , 也拼命宣傳雙軸轉型
現在搞到用群創的solution...


"雙軸轉型" 是喇叭彭在打順風球時拿來 自嗨 + 割韭菜 用的,

你看他現在還有在喊啥 "雙軸轉型" 嗎 ??
justinjwlin

對啊,被面板耽誤的政客

2022-08-26 12:29
多頭報馬

友達可能必須增加自己能夠掌控的面板特定出海口吧?!

2022-08-27 10:22
pqaf wrote:
南柯夢碎修改於2小時...(恕刪)

Mini LED商機看好 長華集團磨刀霍霍搶市

在蘋果、三星等國際大廠陸續導入下,Mini LED商機蓬勃發展,看好此趨勢,長華(8070)集團旗下長科*(6548)、易華電(6552)陸續展開布局,積極搶進Mini LED基板材料市場。其中長科*主要鎖定背光產品應用,初期主攻車用、監視器、筆電等領域;而易華電則規畫高規格的薄膜覆晶(COF)載板,目前在練兵階段。

長華集團於2019年開始轉型製造、控股、投資三足鼎立,朝往關鍵材料製造集團邁進,並由長華扮演控股公司,透過整合轉投資事業所需電子上游材料,互相支援技術,讓集團能在產業中佔據更關鍵位置。在併購策略上,則鎖定過去三年皆有獲利的公司。

長華集團董事長黃嘉能(如圖)昨(24)日揭露公司在Mini LED產品的布局進展。長科*開發出應用於Mini LED導線架,經實測後,光效可提升約30%,且具備成本優勢,未來在Mini LED背光應用市場有望取代BT載板。

以現階段來看,長科*Mini LED導線架目前月產能約20萬條,因初期產能有限,加上電視較容易受價格因素影響,因此先切入車用、監視器、筆電等應用領域,並獲得歐系車用面板大廠、國內LED大廠認可。法人認為,該產品毛利率較好,在逐步放量下,可望挹注獲利表現。

易華電則是全球五家 COF(薄膜覆晶)基板供應商之一,擁有單面傳統蝕刻法(Subtractive)、單面半加成法(Semi-additive)、雙層法等技術,公司也規劃將技術運用在生產高規格Mini LED基板,適用於中小尺寸產品,如智慧型手機、平板等,目前產品正在研發練跑中。

為加速推動Mini LED,黃嘉能亦規劃籌組Mini LED材料供應聯盟,目標串聯起材料廠、LED模組廠、LED廠、封裝廠,以組團打群架的方式搶市。法人看好,長華*持續發展產業關鍵材料,旗下長科*不畏景氣波動持續擴產,搭配Mini LED基板布局逐步顯現,有望持續掌握中長期成長動能。
jerry040161

導線架?這技術很成熟阿,miniLED導線架有什麼特別的嗎?

2022-08-26 11:29
錼創科技-KY創18日以錼創科技-KY105元掛牌氣勢如虹,連三個交易日強攻漲停,股價最高一度衝到146元。不過錼創蜜月行情短暫,23日後急轉直下,25日在連續第三根跌停板之下,股價破發、收在104元,也引發市場對於後續MicroLED技術前景的疑慮。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面板市況欠佳,不管是產品價格、廠商稼動率與通路庫存堆高的狀況都不是太樂觀,MicroLED雖然也被視為後續顯示器技術的發展重點之一,但現階段離大量商品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連三漲停MicroLED 就是未來的希望(再怎麼做夢目前都輸元太電子紙)
連三跌停MicroLED 就是未來的疑慮
多頭報馬

友達的Micro_LED面板,應該先搶攻軟板可捲曲的顯示器的應用市場。

2022-08-27 10:31
Leocandy wrote:
連三漲停MicroLED 就是未來的希望(再怎麼做夢目前都輸元太電子紙)
連三跌停MicroLED 就是未來的疑慮..


個人認為 MicroLED 目前就是炒股價題材用,

要等 APPLE 或其他大廠實際使用,

才代表它真正進入大眾市場,

不然它就是少少的小眾市場, 對獲利沒甚麼幫助..
leftsurvivor

技術成熟还早,快則3~5年,慢則10年。讓時間來驗證吧。希望友達能撐住。

2022-08-26 12:13
winyi

miniLED都還沒放量,MicroLED只能先睡了

2022-08-26 20:24




禿鷹神乎其技的借劵操盤.

群創 5/11 重訊宣布減資, 禿鷹5/4 開始大量回補...4個月下來,回補了70萬張,
JU3844

看空的人就是想説可空到下市[翻桌],以後上市公司不用汲汲經營,嘴巴管理即可!

2022-08-26 21:18
jerry040161

好吧,我沒有P大這麼精準,沒有100萬,也有8x萬吧

2022-08-26 23:32
https://ctee.com.tw/news/china/704826.html

預期高溫29日解除 四川限電再延4天

高溫旱象不解,令仰賴水力發電的四川、重慶飽受電荒之苦,衝擊當地汽車、電子等產業生產。在重慶24日宣布無限期延長限電後,四川則傳出25日到期的限電令再延長至29日。好消息是,大陸中央氣象台25日下午宣布,預計29日起四川高溫天氣解除,屆時限電情況可望緩解。

綜合陸媒報導,當前大陸四川和重慶苦旱久矣,在水電匱乏下,四川自8月15日起,對省內所有工業企業實施生產全停,放高溫假,原先實施六天至8月20日,之後因旱象未解延長至25日,25日到期後又傳出限電令再延至8月29日。依賴川電的重慶則是8月14日至24日限電,24日到期後索性宣布無限期延長。

不過,如今旱象出現轉機。大陸中央氣象台25日表示,預計8月29日起,四川盆地高溫天氣解除,31日起大陸南方大部高溫消退,高溫過程基本結束。

市場人士表示,若月底旱象可解,四川和重慶本次限電時間長達半個月,由於當地是大陸汽車、化工、太陽能、電子、半導體的製造重鎮,停產將對供應鏈必然造成衝擊。

以汽車業為例,四川和重慶承擔大陸8%~10%的汽車生產及零組件供應,對產業供應鏈影響巨大。摩根士丹利調研指出,若限電停產在8月25日完結,復工後各車企的零件存貨及工時調動還可以設法拚回進度,但若持續限電停產,影響將難以預計。

由於接下來是大陸「金九銀十」的傳統旺季,每年車企都會擴大產量衝刺業績。但在限電停產持續下,產量下降及接踵而至的補庫存行動,將對9月份汽車銷售造成打擊。

另外,當前大陸汽車業雖自晶片荒及年初上海封城的影響逐步恢復,但部分壓鑄組件及晶片的供應依然緊張,不利車企一些旗艦型車款的生產,限電限產延長則令情況更加惡化。

------------------------------------------------------------------------------------------------------------------------------

不曉得會延幾次? 用這方式減產 面子裡子都有了
Q3全球面板廠稼動率恐跌破7成 下探十年低點

鉅亨網記者劉韋廷 台北
2022年8月26日 週五 下午3:48

面板產業迎逆風,市調機構 Omdia 指出,面板廠已連續 5 個月調整產能利用率計畫,原預期 8 月可望拉升,但又碰上中國多省限電影響,整體而言,預期第三季全球面板廠產能平均利用率將較第二季下滑 8 個百分點,跌破 7 成至 69%,下探近十年單季低點。

Omdia 統計,今年 6 月面板廠整體產能利用率為 70%,月減 8 個百分點,已創下近 10 年新低,7 月再下滑 4 個百分點至 66%,而面板廠原預計從 8 月開始微幅上調稼動率,但幅度仍十分有限,且中國面板廠又因近期限電,產能利用率拉升有難度。

Omdia 分析,隨著三星、國際 IT 產品品牌整機廠持續削減採購計畫,連帶面板廠下調產線投片計畫,且面板廠還須承受下半年終端市場需求不確定性狀況下,所導致產能過剩的庫存壓力。

價格方面,Omdia 觀察,大尺寸 LCD 面板價格目前仍處於下行階段,包含電視面板、IT 面板,預期此一趨勢將持續至第四季,凸顯儘管面板廠調整產能利用率計畫,但仍不敵終端市場需求不振、整機廠商庫存承壓的影響,直言 2022 年面板價格反彈仍有挑戰

另一方面,Omdia 認為,由於產能利用率創新低、面板價格持續低迷導致固定成本上升,面板廠利潤將出現大幅下滑,若情況持續無法改善,預計面板廠將加速老舊產線產能重組

=============

Runto洛圖科技觀研 2022-08-24

--32寸:大陸兩大頭部面板廠已經在此價格執行限售

--43寸FHD:市場受Sharp的Tri-gate產品低價擾動

--50寸:群創的之前一波低價發酵,預計9月仍有下跌空間

--75寸:事實上,65寸以上的超大尺寸面板 中國大陸兩大面板廠已決定堅守現價,
然而 二線面板廠(SIO ??) 處於高庫存下的低5美元報價,以及特殊專案使得市場價格存在鬆動。

--當前節點,供需兩端的情緒相當重要。 BOE和華星光電已經形成默契,不再殺價,著力穩市場。

==================

全球面板破天荒減產 3成多,連老天爺都出手,高溫缺水限電讓四川多座面板大廠被強制停產,竟然仍無法讓 報價止跌??

最新研調表示, BOE和TCL 都已經有默契不再殺低價格, 靜待台灣卷王, 停止殺價搶單後, 報價就能止跌反彈吧.
leftsurvivor

對岸面對美帝挑釁,维穩第一。放心不会有任何一家倒。

2022-08-26 21:53
pqaf
pqaf 樓主

HKC和彩虹的 8.6代新廠新設備,就算破產倒閉,會比照 中電熊貓模式, 馬上由 BOE接手經營,大陸整體產能是不會消失的

2022-08-26 23:49
南柯夢碎
來自雪球

TCL華星,2022:
一、簡要說明:
1、TCL科技半導體顯示業務,由TCL華星、茂佳、華睿、聚華組成; 華睿做研發,聚華是試驗線,

營收由華星、茂佳貢獻。

2、以下數據已扣除 中環數值。

二、經營業績: (華星+茂佳)Q2——營業收入152億、環比減少24%,凈虧損26.1億;
華星銷售面積1126萬平方米,環比持平。

華星,H1——營業收入324億,營業虧損32億,凈虧損26億;
總資產2187億,凈資產755億; 經營性現金流103億,折舊和攤銷79億

期末——持有現金230億,短期借款137億,長期借款780億。
H1——研發投入36億,利息支出16億政府補助15億,資產減值損失7億。

三、分尺寸:
1、大尺寸——55、65吋TV面板出貨量全球第一,65吋第二,8K和120HZ高端TV面板第一;

非TV營收佔比25%,交互白板第一。

2、中尺寸——電競MNT出貨量全球第一,LTPS筆電第二,LTPS平板第一;
非手機類營收佔比56%。

3、小尺寸——LTPS手機出貨量全球第四,柔性OLED仍面臨經營壓力

===============

大陸卷王 TCL ,被 台灣 卷王 害慘了.

TCL 旗下的 華星光電 上半年 營業虧損高達 32億人民幣 ( 140億台幣) , Q2 虧很慘.
光是 折舊費用就 群創的2倍多.

經營現金流 = 淨利 + 折舊 + 補貼或退稅
103 = -26 + 79 + 補貼或退稅
補貼或退稅 = 50億人民幣 , 好補,
多頭報馬

我在想為什麼中共政府,在經濟這麼慘烈的狀況下,還這麼大手筆的補貼其面板廠呢?應該主要政策是用面板換美元,因為缺乏美元來進口物資。雖然中國面板業仍然虧損,但是能夠換到美元,仍舊是個好辦法。

2022-08-27 11:44
  • 380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0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