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6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小小鈞鈞 wrote:
聽說重慶也要停電了…17...(恕刪)


重慶宣布限電11天 大批半導體企業剉咧等

繼四川之後,重慶也頂不住缺電壓力,宣告限電11天!重慶市經濟和資訊化委員會、國網
重慶電力公司16日晚間聯合公布「關於擴大工業企業讓電於民實施範圍的緊急通知」,要
求企業必須讓電於民,將於8月17日00點至24日24點實施限電。此前8月12日,重慶市北碚
區曾發佈通知,8月14日至22日限電。這意味著重慶部分地區的限電時間為14日至24日,
長達11天。由於重慶是筆電生產重鎮,並有多家大型半導體企業在當地設廠,重慶限電勢
必嚴重衝擊當地生產,對於台廠下半年訂單影響有待觀察。

根據「通知」,受持續高溫天氣影響,全市用電負荷持續攀升,在發電機組應發盡發、外
送通道全部滿頭的情況下,高峰時段存在較大缺口。

為確保電力安全有序供應,保障群眾基本需求,啟動有序用電一級方案,納入有序用電方
案的所有電力使用者必須全部參與執行(保安負荷除外),讓電於民。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重慶聚集著大批積體電路半導體企業,包括SK海力士、平偉實業、
嘉淩新等封測企業,恩智浦、紫光展銳、中星微電子、偉特森、中科芯億達、雅特力科技
、重慶西南積體電路設計、芯思邁、弗瑞科技、物奇科技等晶片設計企業,華潤為電子、
中科渝芯、AOS萬國半導體、紫光DRAM存儲晶片、信芯量子等半導體製造企業。

重慶的筆記型電腦、手機、汽車、白色家電、儀器儀錶等製造產業也十分發達。

其中,筆記本年產量超過5,730萬台,占全球的四分之一,惠普、宏碁、華碩等筆記本品
牌、緯創、旭碩、富士康、廣達、仁寶、英業達等代工廠都已落戶重慶。
pqaf
pqaf 樓主

重慶市政府是有科學頭腦,參考氣象預報, 8/24以後,氣溫才會慢慢降一點.四川省政府只限電到8/19,可能沒去問過氣象局.

2022-08-17 20:45
ejan1969

對於庫存滿手的品牌廠來說,算是個天降甘霖的利“空”了,難怪華碩漲了

2022-08-18 7:04


網友分享研調統計和預估 各家稼動率變化

裡面那條黃色線,真的是卷王之王,死都不願意減產...
黃色是....群創

群創 公布的出貨面積真的很大,算起來稼動率真有 85~90%高

友達公布的出貨面積真的減很多, 7月算起來稼動率只剩 60%
友達法說會承認Q2 稼動率只剩 70%

群創Q2 財報的存貨週轉天數,是正常值的2倍...群創豁出去來,不成功便成仁, Q4報價若反彈,群創就大賺,否則就大賠

不過研調畫出 HKC 稼動率 低於 60%...這是大新聞,怎沒報呢?
firingmsf

長江到9月如果還不下大雨,友達可以考慮崑山廠搬回后里,模組廠搬去越南了

2022-08-18 8:34
Tungyi1980

群創應該是想讓面板價持續低迷,讓大陸那些以債養債的公司倒一倒。

2022-08-18 23:55
pqaf wrote:
網友分享研調統計和預...(恕刪)

陸擴大限電衝擊長三角

受全球極端氣候影響,大陸多個城市連日酷熱高溫,長江流域陷入乾旱之苦,多處水路來水量驟減,更令大陸水電大省四川限電的骨牌效應擴大。緊臨四川的重慶自14日起限電11天,衝擊當地筆電與半導體業的台商群落。沿江南下的長三角江蘇昆山及浙江一帶,傳出8月起已實施限電,企業生產「供五休二」甚至「供四休三」,而用電量兩成依賴川電的上海,如今也面臨限電危機。

對此,分管能源和工業的大陸國務院副總理韓正17日在國家電網開會時強調,要進一步做好能源電力供應保障工作,加強全國統籌協調、全網統一調度,做深做實有序用電方案,確保民生、公共服務和重點行業安全用電,堅決防止拉閘限電。

綜合陸媒報導,截至17日,大陸氣象台已連續對南方各省發布幾近1個月的高溫預警,多城每日氣溫飆破攝氏40度已成常態。大陸水利部表示,7月以來,長江流域降雨量較常年同期減少4成,江河來水減少2到8成,四川、重慶、江西等地接連傳出河流斷流。為因應長江流域旱情,水利部已派出三個工作組赴旱區協助指導。

長江流域來水量大減直接影響到水電供應的穩定,四川15日突然宣布,所有工業企業停止生產,限電6天。水電占四川總發電量達8成以上,在大陸政府調配下,四川每年還有多餘電力輸往華北、華東、華南等地支援,上海每年用電量約有20%是靠四川外送供給的。四川限電自救,勢必影響其他地區供電平衡。

第一張骨牌是離四川最近的重慶。重慶16日晚間宣布,企業實施限電時間為8月14日至24日,長達11天。重慶是大陸半導體與筆電生產重鎮,筆電產量占全球四分之一,限電令將影響宏碁、華碩、廣達、仁寶、英業達等台廠經營。

長江下游的長三角地區,8月起也陸續傳出限電措施。南京熊貓電子在一週前工廠部分產線維持一半開工、一半停工的狀態。昆山台商17日向本報透露,當地供電上周起實施「供五休二」,本周前三天已有兩天停供。另外,各家工廠被用電量受到管制,一旦廠家被發現超額用電,官方就會立刻拉閘。

珠三角台商表示,當地實施錯峰生產,業者盡量利用晚上生產。據大陸氣象台預測,18日起副熱帶高壓將大舉增強,影響福建、廣東和廣西等地,旱象可能進一步持續,這將對大陸供電帶來更大的挑戰。
s2474

江蘇昆山 友達可能受一點影響

2022-08-18 11:09
萬里無雲

leftsurvivor

晴空萬里無雲,這波熱浪看來有得瞧了。

2022-08-18 14:03
justinjwlin

讓我們繼續熱下去

2022-08-18 16:37
〈群創法說〉中國限電有助供給和緩 看年底是谷底、明年回溫
鉅亨網記者劉韋廷 台北2022/08/18 16:25

面板大廠群創 (3481-TW) 今 (18) 日召開法說,總經理楊柱祥認為,近期中國限電事件將有助整體供給趨於緩和,後續將持續關注國際通膨、氣溫變化對產業的影響,預期年底將是此波產業景氣循環的底部,明年初開始朝正向發展,且電視、筆電 IT 終端庫存年底也可望恢復健康水位

法人關注供應鏈庫存何時能恢復到正常水位,楊柱祥以需求油門、供給剎車兩面向回應,需求端來看,雖然上半年終端銷售不如去年同期,但中國 618、亞馬遜 Prime Day 已見銷售回溫,至於供給端,由於近期中國四川、重慶限電,影響當地至少 8 座面板廠營運,其中有 5-6 座 8.5/8.6 代廠,對產業供給有緩和作用。

中國近期因高溫炎熱、用電拉警報,不少省分針對工業企業祭出停工令,由於停工令未排除白名單企業,且白名單企業最多僅能取得 30% 電力,初估也僅能維持工廠無塵室 (Clean room) 必要運作,並無法執行生產,而依當地 8 座廠推算,估影響全球 3.6-5% 供給,換算是 32 吋面板每月約 200-300 萬片產能。

從各應用類別來看,楊柱祥說,全球筆電市場規模在今年短期庫存調整後,預期未來每年出貨量將維持在 2.2-2.4 億台,較過往平均 1.5 億台顯著增加,且 Windows 11 推出、16:10、搭配極窄邊框、MiniLED 背光新品陸續推出,預期明年下半年將刺激換機潮。

電視方面,楊柱祥指出,群創中小尺寸電視面板出貨量穩定,短期價格則較具挑戰,在產能上,群創自身集中生產 50 吋以下電視產品,其中 24、40 吋位居市場最大供應商,65、75 吋大尺寸則活用外購 G10.5 產能,至於 85 吋超大尺寸電視面板則應用 7 代線優勢規格。

隨著去年塞港問題在今年初逐步緩解,在途貨物陸續抵達通路,導致終端庫存攀高,上半年筆電整機庫存甚至一度達到 16 周高峰,楊柱祥認為,下半年在返校、購物節帶動去化下,年底可望恢復到健康水位,而過去筆電整機與面板健康庫存周期約為 8 周、5 周。

另一方面,群創也聚焦車用、高附加價值產品,旗下更有專注車載應用的子公司 CarUX,統計群創今年第二季車用營收占比達 11.7%,較 2020 年同期倍增,公司也預期未來 20 吋以上一體化車用面板產品將占車用產品營收逾 5 成以上。
................
元太 電子紙 富邦法人研究報告 估今年 EPS 7.51 元 明年10.55元 高PEG G指Growth 成長4成
今天股價 238 漲停 鎖9千 張
雙虎 明年PEG好 也許再有一大波
jerry040161

時空旅人挫賽了,明年才會回溫。不過我很希望他看錯啦,不知道楊總的命中率怎樣?

2022-08-18 17:24
錼創科技18日以承銷價105元在台灣創新板掛牌上市,早盤股價直奔115.5元,高掛漲停板鎖死,千張買單以漲停與市價掛排隊等著買。

台灣創新板首掛牌公司錼創科技18日正式掛牌,董事長李允立表示,錼創在台灣創新板掛牌意義重大,不但是公司成長中很重要的一步,對於台灣許多新創公司與未來產業也是重要指標,但是否能獲得資本市場與投資人的青睞,許多新創公司也在看。

來源:吳秀樺攝
MicroLED廠錼創登台灣創新板首家掛牌
李允立說:「錼創是一家土生土長的台灣公司,在台灣掛牌可以為台灣其他新創公司獲得資金來源做一個榜樣,讓其他新創公司也能走這樣的路。」

他說,由於過去台灣資本市場未必對新創公司很友善,但是如果能營造一個很好的環境,對新創業者將是很大的鼓勵,因此由錼創做一個開路先鋒,讓台灣的資本市場能更接受新創公司,或者有成長潛力的公司,可以募得更多的資金去發展,這對於整體競爭力的提昇是有幫助的。


受到通膨與升息的影響,今年全球產業碰上逆風,市場對於下半年的景氣保守以對。對於接下來的發展,李允立則樂觀表示,錼創今年前7月的累計營收為2.2億元,較去年同期僅6800萬元,大幅成長255%,超過去年2~3倍,顯示高階產品與市場對於MicroLED需求強勁,不受市場景氣的影響,仍會持續成長。

對於未來發展,李允立認為Micro Led 發展還有很大的空間,市場景氣不佳,但高階產品發展是不會停的。

錼創掛的是不LED股,而是半導體股,主要是半導體不斷的在往前發展,從5奈米、3奈米、2奈米走,相較於LED規格被定住了,Micro Led則是不斷往微小化發展,未來5~10年仍會不斷微縮,整個技術發展仍有很大的潛力。

但不同於傳統LED,錼創目前的Micro Led都是6吋,而Micro Led會因應效率需求尺寸愈做愈大,Micro Led的生產如同半導體等級的精密,也與半導體的發展路徑相當,下一步有可能往8吋與12吋。目前錼創6吋磊晶片單月生產1500片到2000片,隨著訂單與出貨增加,預估明年底前單月會損益兩平,實現獲利的目標。

MicroLed如同半導體等級的精密發展
由於Micro Led在大尺寸面板需求不斷成長,尤其是在大型面板的需求,如此高階的案子非常多,高階家用電視與車廠對於車用的面板運用也很積極,預計未來2~3年包括元宇宙的Micro Display、 AR/VR智慧眼鏡都是Micro Led運用的成長動能,還有許多運用都會陸續出現;李允立預估2024年將會是快速爆發成長的一年,獲利也是會是很好的一年。

另外,面對中國的競爭,李允立坦言競爭永遠存在、中國補貼一直在,MicroLED這塊也不會缺席,如果沒有競爭力就會被超越。

李允立以過去太陽能與LED為例,這些產業在很短時間就走到成熟的狀態,讓後進者很快就追上,但是MicroLED的進步,就像半導體產業一樣,整體技術發展也符合半導體的趨勢走向,不斷的在進展,相較於過去造業的模式,MicroLED不僅將往更微小、更戰晶片尺寸的物理極限,在晶圈的部分也將從目前的6吋晶圓往大尺寸的晶圓推進以增加供需。

美中貿易戰讓中美關係不同以往,有許多美國的客戶對中國供應鏈通盤檢討,面對這樣的競爭,意識不夠,但現在一開始就投入想法,與合作夥伴供應鏈簽獨家合約,物殊化學製品與原物料都抓很緊,拉高競爭門檻,與中國不是競爭也可能會是合作關係,每一塊市場錼創都不會放棄。

為台灣打造一個完整的生態圈共榮共存
巨量轉移是MicroLED發展的關鍵所在,李允立說,而每一家公司都有自己的技術,未來的發展途徑往後佈局很多年,這當中每一家公司都有自己的技術,但是MicroLED這個產品不單單只是一家公司的事,還涉到封裝及基板巨量轉移、巨量修復等問題,整個發展還有長遠的路要走。

對於未來發展,李允立認為,為台灣打造一個完整的生態圈、建立上下游供應鏈、成為護國神山群之一,支撐台灣的產業,這是最重要的關鍵,趕著上市在資本市場籌資,也是希望能成為爭取人才、留才的關鍵所在。

責任編輯:侯品如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71277/microled-playnitride--0817

--------------------------------------------------------------------

子今天真的貴了...
群創下修Q3大尺寸面板出貨量 估產能稼動率降至七成

2022/08/18 15:19:29
經濟日報 記者李珣瑛/即時報導

群創(3481)董事長洪進揚今(18)日表示,一旦面板價格跌至現金成本之下,做生產和銷售是沒有意義的。因此,群創因應市況調整產能稼動率,將自第2季的九成向下調節到七成、甚至五成水位。

群創今天舉行2022年下半年線上法人說明會,洪進揚指出,群創7月底預測第3季大尺寸面板出貨量與第2季持平,ASP則是季減7-9%。目前修正預估:大尺寸面板出貨量季減10-13%;ASP則因產品組合調整,可望季減僅3%

群創總經理楊柱祥表示,過去兩年筆電市需求基期因疫情帶提升,將在今年下半年經歷庫存調整,出貨量估計持在2億至2.2億台之間。未來微軟作業系統更新及品牌廠部分筆電螢幕規格從16:9改為16:10後,預期在2023下半年啟動換機潮。

全球TV市場受到匯率、通膨、地緣政治等因索影響,互有強弱變動。45吋以下的中小尺寸電視在各市場都是普遍需求,尤其在新興市場是主要消費規格。今年下半年群創的中小尺寸電視面板出貨量穩定,惟價格仍具挑戰。

群創持續改善營收組合,增加高附加價值產品(如車用面板)比重。車用面板占營收比重,自去年第2季的6.3%今年第2季的11.7%。群創專注20吋以上一體化車用面板產品,該型產品與同尺寸傳統獨立車用面板相比,單價為三倍以上,目標占車用產品營收5成以上。

洪進揚強調,群創將嚴守財務紀律,維持穩健經營以抵禦景下行的不確定性。資本支出屬中長期策略規劃雖遇短期逆風,仍持260億元目標,將持續投入本業技術升級、產業生態圈建構以及新創事業布局。


群創 預期年底將是此波產業景氣循環的底部,明年初開始朝正向發展,且電視、筆電 IT 終端庫存年底也可望恢復健康水位。
===============

捲王之王群創,3個禮拜前, 還打算 殺價搶單,Q3維持9成稼動率不減產...

現在突然開竅,願意向現實低頭, 打算減產到只剩 50%~70% 稼動率.... 變變變, 難保 9月中,看到報價反彈, 群創又開始衝市佔率.
pqaf wrote:
群創下修Q3大尺寸面(恕刪)


https://technews.tw/2022/08/18/samsung-micro-led-tv/

韓媒不看好三星 Micro LED 電視:有品質問題,目前銷量接近零

韓媒 Business Korea 報導稱,三星電子去年發布 110 吋 Micro LED 電視,但存在品質問題,售價高達 1.7 億韓圜,而目前銷量接近零。同時,有越來越多報告指出商品有缺陷,甚至在部分展櫃和商店展出的產品,也能看到這些問題。

Business Korea 也引述市調公司 Omdia 的數據,預估今年 Micro LED 電視面板出貨量不到 1,000 台,而今年 LCD 和 OLED 電視面板出貨量預估分別為 2.5 億和 1,000 萬台。這意味著,這不到 1,000 台的量主要是用於顯示或樣品生產,作為銷售的數字近乎是零。

Business Korea 認為,目前 Micro LED 電視品質堪慮,因為在三星位於曼哈頓、南韓的商店中都可看到商品缺陷,加上技術難度高,三星還沒擴大 Micro LED 電視的陣容。報導稱,三星原本計劃去年推出 80 吋和 90 吋的產品,但發布時間已被無限期延後。

Samsung Micro LED TV Has Quality Problems

microspore

只針對缺點去看,文章僅指出接縫處跟價格是缺點,也指出還不到家用能接受的時期,但 如同oled壽命是一個缺點,相信隨著商用及使用的普及 會一直進化的

2022-08-19 5:47
pqaf
pqaf 樓主

三星過去銷售的只有 mini LED等級 掛羊頭賣狗肉, 今年Q4才有真正的 uLED 89吋要上市.

2022-08-19 7:20
市調下修Micro LED今年產值
04:102022/08/19 工商時報 李淑惠 、 陳泳丞

Micro LED在錼創科技登板掛牌之後,成為創新股代表,然而受到總經不確定因素影響,市調出具的8月份最新報告顯示,今年全球Micro LED大型顯示器產值,較今年初的預估值下修了64.8%。韓媒也報導,三星去年推出的110吋Micro LED電視,銷售趨近於零,並且無限期延後80吋、90吋產品的推出時程。


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數據顯示,估計至2026年Micro LED大型顯示器的4吋wafer約當量為114萬片,產值預計達27億美元,2021~2026年複合成長率約241%。

但值得注意的是,該市調今年1月公布的2026年數據原為45億美元,這次更新的產值數據(27億美元)下滑了四成。若以今(2022)年的產值估計來說,一月時估約5,400萬美元,但8月再調整後的估計值已降至1,900萬美元,掉了快65%。

對此,TrendForce表示,今年遭逢俄烏戰爭、通貨膨脹導致消費信心薄弱,因此有所修正。此外,該單位經具體檢視Micro LED產業現況後,認為無論是技術挑戰、成本結構、有能力量產的供應商等指標的整體狀況,都較原先保守,特別是大型顯示器是現階段引頸期盼的首要產品,然現階段龍頭品牌廠商延遲推出量產性的商品,考量Micro LED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醞釀,因此同步下調2022~2026年各應用的產值。不僅如此,韓媒Business Korea報導,三星電子去年發表110吋Micro LED電視,售價高達1.7億韓元(約新台幣391萬元),但存在品質問題。報導中引述市調公司Omdia的數字指出,今年全球液晶電視面板出貨約2.5億片,價格高數倍的OLED電視面板約一千萬片,至於高貴的Micro LED電視面板出貨不到一千片。這主要都是用於展示與樣品生產,如果換算成銷售數字的話,目前銷售接近於零。

同時,還有愈來愈多報告指出Micro LED商品有缺陷。韓媒指出,三星位於曼哈頓、南韓的商店中都可看到Micro LED商品展示後出現缺陷,因技術難度高,三星還沒有擴大Micro LED陣容,原本三星計畫在去年推出80吋、90吋產品,但發布時間已被無限期延後。
....................
新技術、新產品、合作案齊發,全面盤點上半年全球 Micro LED 廠商動態
s2474

然後錼創第二根漲停鎖死

2022-08-19 9:48
microspore

戀人也往上衝

2022-08-19 10:20
pqaf wrote:
群創下修Q3大尺寸面...(恕刪)

研調:估至2026年Micro LED大型顯示器晶片產值27億美元

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TrendForce 2022 Micro LED 自發光顯示器成本與趨勢分析報告」數據顯示,至 2026年Micro LED大型顯示器的4吋wafer約當量為114萬片;晶片產值預計達27億美元,2021~2026年複合成長率約241%。

TrendForce表示,在眾多的Micro LED顯示應用領域中,大型顯示器是現階段引頸期盼的首要產品,但因品牌廠商尚未推出量產性的商品,致使Micro LED整體市場依舊停留在研發試驗階段,在進入量產商品化階段之前,目前仍有技術與成本的瓶頸尚未完全克服,包括晶片波長的均勻度提升、巨量轉移的產能提升、玻璃背板金屬化的良率提升等,未來技術瓶頸改善以晶片、巨量轉移、玻璃背板金屬製程等為主要方向,待相關技術成熟後,才能快速降低成本,加速進入量產商品化階段。


TrendForce將於今年9月13日舉行Micro LED Forum 2022研討會,會議中也將從磊晶、巨量轉移、背板技術與設備開發等維度來揭露目前各家廠商發展大型顯示器的進展。在磊晶設備方面,如何製造出波長均勻性、低缺陷率及低成本的Micro LED磊晶片,將是決定降低晶片成本的關鍵,此次研討會將由AIXTRON介紹Micro LED晶片量產用的MOCVD解決方案。

在巨量轉移方面,大型顯示器的巨量轉移技術以壓印及雷射轉移二種方式為大宗,現階段仍以壓印轉移技術為主,但因紅光晶片材料的特性,容易造成晶片的壓損及破碎,導致生產良率降低。

另外,轉移成本取決於轉移頭的尺寸及晶片的利用率,相較於壓印技術,雷射轉移技術擁有快速、精準及高效率的特性,有助於未來大幅降低巨量轉移成本,但也因初期的設備投入成本高,成為發展Micro LED巨量轉移技術的障礙之一。本次研討會包括東捷、K&S及優顯科技等巨量轉移設備商,也將從轉移技術出發,共同探討Micro LED大型顯示器的未來新發展。

在驅動背板方面,主動式驅動設計方案搭配無縫拚接技術,有機會成為接下來Micro LED大型顯示器的設計主流。當前玻璃金屬化的側邊鍍導線技術尚未完全克服,待技術克服後,成本的快速下降將得以全面發揮主動式驅動背板的優勢。

TrendForce表示,隨著Micro LED大型顯示器技術與成本不斷精進下,再加上國際品牌廠商強力的布局,Micro LED大型顯示器商品化產品將有機會加速誕生,未來的發展趨勢以商業型的電影院屏幕及室內公共顯示屏等,消費型則以家庭劇院等級的電視為主。雖然當前產品成本仍居高不下,但伴隨著技術、設備與相關零組件發展日趨成熟,Micro LED大型顯示器將是未來高階顯示市場的首選方案。
  • 380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0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