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2

可以買台新金 (2887)嗎?


英英間LKK wrote:
台新金如願放棄名分...(恕刪)

政府的立場再清楚不過了,就是彰銀是官股,他要主導,不能由民營主導,當然包括合併金控,都在反對之列,管他名稱為何,除非成立金控後,他仍有主導權,所以根本無解.
fostery wrote:
政府的立場再清楚不...(恕刪)所以根本無解.


只有等官司定讞一途了。若台新金輸了,也沒影響反正最壞的情況就是如此。
但如果彰銀跟其他銀行換股合併成真,則台新金真的遇到大利空,他對彰銀的股權會被稀釋,可能會失去採用權益法認列彰銀的損益。
政府的立場就是無聲無息,無人反彈。


英英間LKK wrote:
台新金如願放棄名分=...(恕刪)
台新彰銀談任何合併不切實際的「遠期支票」。法院判決快些,讓「經營權」事情落幕實在些。 不論何方勝訴,似乎在中短期多是「消息面」多於「基本面」。
其它大型金控雙引擎是銀行和壽險. 如果台新金和新光金合併. 不是變3引擎.


台新金控 (2887-TW) 今 (20) 日舉辦法人說明會,總經理饒世湛表示,台新金控前三季各項主要業務穩健成長,特別是在銀行總放款方面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 9.1%,而台新證券除了原本就名列前茅的承銷業務之外,在合併大眾證券後,經紀市佔及融資餘額皆有顯著的成長,銀行、證券獲利雙引擎成型,其中,台新證券併購腳步不會停。


饒世湛表示,明年經濟跟今年不會差太遠,甚至可說是審慎樂觀,地緣政治的影響是否牽動經濟不穩定,則將是最大風險。

台新金控今年前三季自結稅後淨利 104 億元,每股稅後盈餘 0.92 元,股東權益報酬率 (ROE) 為 10.36%,淨利息收入及淨手續費收入分別較去年同期成長 4.5% 及 1.7%,特別是財富管理業務手續費收入仍較去年同期成長 2.4%,並未受到壽險保單第一年就不得有費差損政策,致壽險公司調減佣金的影響。

在資本結構方面,金控資本適足率 114.6%,銀行資本適足率 13.4%,資本結構持續穩健。另外,就銀行授信資產品質而言,逾放比及覆蓋率分別為 0.26% 及 530.2%,資產品質維持良好。

台新銀行淨利息收入 137 億元,年增 5.5%,第三季 NIM 為 1.38%,而總放款餘額年增 9.1%,其中,法人放款大幅年增 9.2%,房屋加值型貸款更是年增 13.5%,表現優異。

展望未來,台新金發言人暨財務長林維俊樂觀表示,台新金控放款業務仍可穩定成長,主要動能將來自房屋加值型貸款及中小企業放款等業務。

另外,海外布局部分,林維俊表示,為拓展國際金融版圖,並提高海外收入的佔比,除原有的香港分行、新加坡分行、東京分行,及日前才舉行開幕酒會的澳洲布里斯本分行外,目前正加緊越南隆安分行的籌設,且明 (2018) 年下半年也將依規定申設大陸辦事處,目標鎖定南京、北京、天津、上海等地。

而大眾證券今年 8 月下旬才正式併入,目前證券合併綜效已慢慢浮現,林維俊表示,經紀業務方面,在購併大眾證券後,市占率自去年底的 0.5%,一舉跳升至 1-9 月平均 市占率 0.8%,若以 9 月及 10 月的單月市占率來看,則都已經突破 1.4%,市場排名也自去年底的 35 名跳升至 21 名,融資金額站上 20 億元,市占率 1.1%,排名第 15,躋身中型券商之列。

截至今年 9 月,台新證券承銷案件數市占率已達 13%,排名市場第二大;承銷金額達 45.8 億元,市占率達 9%,承銷金額排名也達第五名。為了持續壯大台新證券規模,併購腳步不會停,將持續評估併購機會,努力朝成為大型券商邁進。

另外,對於近日媒體報導國發會研擬 2025 年台灣「行動支付」普及率要達 90%,且金管會主委顧立雄也把「行動支付」比喻成依 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的任務)系列電影最後結局是「任務都會達成」對此,台新金控個金事業群執行長尚瑞強也樂觀表示,將全力支持政府政策。

尚瑞強並強調,台新推動數位化服務本就不遺餘力,所推出的 Richart 是目前最受年輕人喜愛的數位銀行,在 ATM 無卡提款的服務功能也是領先業界持續升級,而各式行動支付功能的推動也是積極經營,所以,台新對於配合政府金融科技及行動支付的政策推動將會全力以赴。
漲翻天 wrote:
其它大型金控雙引擎是...特別是在銀行總放款方面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 9.1%,

不錯,果然把去年弄來的特別股資金放出去了。
效率不錯。
後年再發行一檔己種特別股,看有沒有想辦法吃下南山?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後年再發行一檔己種特別股,看有沒有想辦法吃下南山?...(恕刪)

自由時報財經新聞↓↓↓↓↓


併三商美邦人壽似乎容易一些。
jerry9933 wrote:
自由時報財經新聞↓↓↓↓↓
併三商美邦人壽似乎容易一些。

呀,原來要到2021年才能賣喔 !
那看來還是三商美邦機會大點。
南山說實話也太大隻了,只是喊爽的,台新根本吃不下。
除非2019發行足額700億己種特別股,三年後股價漂亮,大家都轉換為普通股,
這樣台新金股本可達2000億,或許有點機會。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呀,原來要到2021...(恕刪)


與南山合併應該是被併吧?最大股東絕對是「潤泰集團」。連三商人壽均是困難度高,幾年前某大公股金控都談不成。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呀,原來要到2021...(恕刪)


http://m.ltn.com.tw/news/business/breakingnews/2259672

〔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中國阿里巴巴集團收購「高鑫零售」的股權,不過,當年潤泰集團入主南山人壽,是以200億元的高鑫股票作為長期經營之承諾;對此,金管會表示,高鑫這批股票出售後的現金必須留信託帳戶,資金不能任意動用,除非是用來作為南山人壽之增資。
  • 36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6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