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2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集邦:Q3面板廠平均稼動率 12年新低

工商時報 李淑惠 2022.07.19

市調機構TrendForece出具報告顯示,第三季平均稼動率將滑落至70%,寫2010年以來新低紀錄

據TrendForce預估,友達、群創第三季稼動率預估降至50%、71%。

======================

友達, 稼動率降到只剩 5成,不做賠錢的生意.
之前另一則新聞說日本 SDP 降到幾乎是停產狀態.

群創和大陸業者真的賠不怕 ,稼動率還有6~7成 ,燒錢塞貨給客戶.. 都已經殺到 材料成本了,還是閉著眼睛生產出貨.

歐美失業率數據都還不錯, 台灣和 主要國家炒作的房地產泡沫也還沒吹破, 全球股市雖有下跌,但還沒有崩盤.
很多電子商品都需要 LCD 當人機介面, 全球怎麼突然消失了 30% 電子商品需求呢 ?
後續觀察 全球面板廠集體 減產 30~40%, 對未來半年 全球電子市場有何影響...

TV 營收雖低,但 佔面板廠的產能面積 約50~80%,友達可能低於50%, TCL HKC可能超過80%, 一旦 TV生產線減產,整家公司的稼動率就會大受影響.

友達把 賠錢的TV產線 稼動率可能降到30%以下了, 拉低整體稼動率.
友達卻沒有啟動TV產線 強制性無薪假 ,彭董 身為台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 可能不敢放 無薪假吧.
firingmsf

不管黨的奶水夠不夠,既然中國大減產已成事實,現在就只是等待庫存消化完畢開始缺貨上漲而已,因為面板供應鏈很長,未來開始拉貨,玻璃偏光片產線都不可能立刻開回來

2022-07-19 11:28
dimitri1002

如果友達賠錢的不做還有50%稼動率,那這個轉型真的很可以,應該是最不被捲的面板廠了[拇指向上]

2022-07-19 12:35
pqaf wrote:
集邦:Q3面板廠平均(恕刪)


我猜友達把負毛利產能全關 然後多餘電力用需量競價賣回台電 畢竟現在台電很辛苦

現在可能只產車用 工控 筆電為主

如果友達持續高產 對岸就折舊 材料 金援三頭燒 血流成河了
南柯梦碎07-14 17:27· 来自雪球
【AVC Revo】6月全球TV面板出货2260万片,同比增加3.2%,环比减少1.2%。

分尺寸出货来看,尺寸需求表现分化,小尺寸面板拉货积极,但中、大尺寸需求压力在头部品牌大幅砍单影响下持续恶化。

分厂商:
NO.1——京东方 510 万片,同比增长18%,环比增长1.3%;32吋出货200万片,55/65吋出货量下降,75吋小幅增长,85吋开始上量。

NO.2——惠科 420 万片,同比增长47%,环比增长6.1%;32吋出货170万片,50/55/65/85吋出货均有不同程度增长,86吋小批量量产。

NO.3——TCL华星 350 万片,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11.4%;32吋出货稳定达140万片,43吋下降明显,55/65/75/吋均有不同程度减少,85吋小幅增加。

NO.4——群创320万片,同比下降5.2%,环比下降3.2%;23.6吋出货下降明显,32/40吋相对稳定,43吋小幅下滑,50吋小幅增长。

NO.5——LGD260万片,同比增长0.9%,环比增长22%。其中,LCD面板出货197万片,同比增长0.2%,环比增长17.9%;OLED面板出货67万片,同比增长3.1%。

==================

新興國家的 32吋 LCD 需求仍強勁拉貨, 但發達國家 的50~85吋需求就不好.

HKC出貨仍在增加,

TCL生產的TV 有 25%是交貨給三星, 因大股東三星砍單, TCL 生產稼動率大幅下降.

INX 還是在大量生產 23.6, 32 ,40 吋小面板, 但 新興國家逐漸不歡迎INX 的 23.6吋小電視,升級改買 32吋 TV.

LGD 6月TV 出貨量竟大幅成長, 也許想趁機吃下 三星的市場吧.

全球TV市場的消費平均尺寸是 48吋.
大部分面板廠的出貨平均尺寸在 51~56吋.

HKC 和 INX 兩家則專注在低價小尺寸, 出貨平均尺寸都僅僅 39吋左右,
由於新興國家LCD TV 需求仍然強勁, 報價雖虧本, HKC和INX 還是大量生產出貨.
napoleon0014

不曉得HKC和INX是否是清合約低價庫存,反正都跌價賠錢,先處理再說

2022-07-19 15:22
pqaf
pqaf 樓主

00900ETF 本周出脫 5萬多張友達的賣壓, 沒什麼人要接盤的樣子, 群創之前0056 30萬張的賣壓,就順利挺過去. 0056為了維持友達權重,越買越多,已達30.5萬張.

2022-07-19 16:56
哭哭,今天出借的券被還回來了。禿鷹不玩了?
連小賺飲料錢的機會都不給我!
sktgy

我凱基設定1.49%,最近2%完銷欸,不知道又要搞什麼鬼

2022-07-19 17:22
Casper.liu

我的統一證卷2%出借已經27天了

2022-07-19 20:31
近3個月(4/20 ~ 7/19)

外資(禿鷹) 買超 36.5萬張友達, 投信ETF 賣超 18.8萬張, 股價從 18.8 跌到 14.5 (息 1元)

外資(禿鷹) 買超 45 萬張群創, 投信ETF 賣超 40.2 萬張, 股價從 15.5 跌到 11 (息 1.05 元)

(ETF + 融資+ 散戶) 賣盤 成功壓制了 外資禿鷹 的回補買盤 ,

拼命賣股(ETF + 融資+ 散戶) 是虧錢的,
拼命買股 的外資禿鷹卻是 賺錢,
leftsurvivor

等三年賭microLED, 看有没有机会吧。前提是成本要降得夠快才有机会,不然曲高合寡,賺了面子,賠了裏子。

2022-07-20 0:41
pqaf
pqaf 樓主

只有三星一家積極在行銷 uLED TV, 這樣AUO以後都得看它臉色,予取予求. AUO得開發更多品牌來分散單一客戶的風險.

2022-07-20 9:19
一年領4次錢的誘惑 買高股息ETF到底是冤大頭還是落袋為安?
追著配息走,年換3次成分股、發4次股息的富邦特選高股息(00900)ETF,募資一週突破150億。台灣人喜歡「落袋為安」,但你真的知道追求股息,必須付出的成本代價是什麼嗎?
文 李若雯 天下Web only
發布時間:2021-12-15
富邦特選高股息(00900)才募資一週,金額便突破150億,再度刷新台灣ETF募資紀錄。

這熱潮並不令人意外,因為台灣人實在是太愛配息了,而00900就是把配息玩到極致的一檔股票。

「實在是太奇葩了,」網路人稱「哆啦王」的ETF投資達人、台灣維基媒體協會理事長張遠,說看完00900的運作規則,簡直要噴飯。

到底有多奇葩?

簡單來說,高股息龍頭、擁有近60萬股東的0056,是藉由預測未來一年股息發放情況,選出30支成分股,半年換股一次,一年配一次息。

而00900則直接從公司已發布的財報獲利、股東會股利決議,來鎖定即將發股息的30支股票,預估一年換三次成分股,發四次股息,可說是「追著配息走」,一看到公司即將要發股息,便以最快速度購入,不漏掉任何獲得配息的機會。

富邦投信根據歷史績效回測,00900過去10年的年化報酬率高達12.7%,優於市面上任何一檔高股息ETF。 富邦投信資深協理呂其倫認為,台股市場有高息效應,息高的股票績效較好,但同業指數卻未反映此優勢,認為「有可能是他們換(成分股)得不夠多。」

從募資情形來看,台灣人對高股息超買單,但真的有這麼好嗎?

迷思1:配息像發零用錢好開心,拿到就是賺到?
不少投資人認為,股票就像是果樹,配息就像是果實,有了果樹,就可坐在樹下坐等果實,但張遠認為,這個想法,大錯特錯。



「股票應該是一塊蛋糕,配息只是把蛋糕切一塊下來給你,蛋糕並沒有變多,」張遠生動地形容,很多人都以為配息是多拿的,但實際上,只是左手換右手,「假設今天股價10塊,配息一塊,股價便會跌到9塊,但若沒配息,股價仍是10塊,」張遠表示。

一言以蔽之,投資人很難兼顧資本利得與價差。以0050與0056為例,雖然股票組成不同,但0050股價在近十年漲了93.78%,而0056則僅有41.36%。

那所謂的「填息行情」呢?有些股票配息後,當天就會回到原價,稱為「填息」。張遠認為,ETF不可能會有填息行情。理由很簡單:假設一檔ETF內含股30種股票,投資人不太可能因看好該ETF填息迅速,便去同時購買那30支股票。

迷思2:配息型年化報酬率高達2位數,拿配息又賺本金?
那00900高達12.77%的年化報酬率,是怎麼算的呢?



答案是,配息後,錢沒有拿走,而且截取的特定時段,全球股市多頭。

00900計算出的12.77%報酬率,其計算區間是2011-2021年,正是全球金融海嘯後全球央行開始印鈔,以及疫情後全球央行再次印鈔的期間。這段期間,台股都是多頭,但未來是否永遠如此,沒人能掛保證。

且12.77%報酬率是把每季領到的配息,通通都繼續投入ETF裡。富邦投信提供的資料計算,如果投資人拿到配息,沒有再滾進去買基金,則本金的投資報酬率,僅剩下2.7%。這個報酬率尚未扣除基金管理費、保管費。

「如果是買配息型商品,就不要去想capital gain(資本利得),」中信投顧總經理陳豊丰建議,買配息型商品的觀念,應該是拿到利息之虞,股票「能保本就不錯了。」

迷思3:頻繁換股好開心,基金只選高股息股準沒錯?
另外,頻繁換股會導致成本變高,以00900為例,00900每年要換三次成分股,每次會換掉約70%的股票,周轉率高達200%以上,但換股必須支付0.3%證交稅,使00900光換股交易成本,便會侵蝕投資人1%以上的獲利。



張遠指出,若基金經理人操盤,以追求配息為最高指引方針,最擔心經常購入股票時,都是該股票除息前的價格高點,而當要賣掉股票時,又逢該股票尚未填息的價格低點,增加了成本又買高賣低,反而影響到總報酬率。

富邦投信資深協理呂其倫直言,畢竟00900有30支股票,很難保證每次換股時,所有股票均已填息,「可是這種東西就是trade-off(取捨),」認為只要能達到高額總報酬率,值得犧牲部份資本利得。

迷思4:股票殖利率高,表示公司賺錢、值得投資?
根據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莫迪尼亞尼-米勒定理,一間公司的企業價值,並不會因企業融資方式有所改變,換言之,無論公司採用何種股利政策,都不會影響企業價值。



的確,公司能發得出高額股息是好事,但從另個角度而言,也可解釋成公司在持續投資及配發股利間,優先選擇後者。舉例來說,美股平均殖利率約2.2%左右,台股則約3.5%左右,這自然不代表台灣公司優於美國,而是企業觀念與性質的不同。

張遠舉例,如中華電信這種版圖、收益穩定的公司,便傾向將有賺錢便先發給股東,但如台積電這種高度成長的公司,則可能優先將錢拿去研發、投資;此外,若不配息,台灣公司也有被小股東抗議的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若股票跌價,股息金額不變,則殖利率也會變高,但這絕非投資人樂見。

迷思5:高股息基金等於低風險?
實際上觀察0050及0056,可以發現,在遇到股市波動時,0056的跌幅不見得低於0050,如2020年疫情爆發時,0056的跌幅為7.9%,0050則為7.2%,即使以2021年Q2的股災為例,0056的股價跌幅為8.9%,仍略高於0050的8.88%。



投資人可能認為,即使抗跌沒優勢,至少股利先拿到了。但其實,一旦公司不賺錢,不發股利,高股息基金可能也因此發不出股利,如0056在2008、2010年都是沒有配息的。

此外,為了符合投資人期待,基金經理人有時也會將部份價差,拿來當配息發給股東,如0056在2021年配了1.8元,殖利率高達5.6%。但2021年迄今0056的績效是10.87%,其實落後大盤的18.51%,甚至0056這半年的績效還賠了5%,仍舊落後大盤的2.04%。

既然配息只是一種理財方式,為什麼台灣人這麼迷信配息?「這是所謂的『心理帳戶』」,擁有台大歷史博士學位的張遠,認為配息型商品剛好打中了人性的弱點,讓人誤以為,配息是「多拿的」,如同存到另一個獨立帳戶之中,再加上人都有損失趨避的心態,寧願留著股票領配息,也不願意承受賣掉整張股票的風險與心情。

既然成本高、報酬低,風險也沒特別小,那配息型商品,究竟該不該買?

誰適合配息型產品?
答案還是回歸到個人:你必須瞭解自己的性格,才能掌握自己的金流。

張遠單純從報酬率來看,認為答案是否定的,他分析,投資人若希望有定期的收入,與其被動領不確定會不會準時發的配息,不如自己規劃定期賣一張股票,維持手邊的現金水位即可。但他也同意,有投資人本金雄厚,又不想時時費心進出股票,配息型商品可作為一種理財工具,至少報酬能高於定存,但前提是必須知道,配息型商品的成本。

即使投資人是小資族,但若天性就難以抱住股票,配息也可作為一種保本的方案:能強迫自己花錢只能花配息,而不會動到股票本身。

有ETF教父之稱的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則有不同看法,「落袋為安嘛,進去了才是你的,」劉宗聖分析,對很多人來說,配息是所得替代、現金流量,而台灣之所以配息型商品如此風行,主要在於台灣不如美國,有401K這種退休金制度,所以每個人都要為各自打算,這也是以往投資型保單風行的原因,在不少保單停售、利率調降後,如今市場才又風行配息型商品,「台灣投資人其實是在做自己退休金的主人。」

羊毛終究出在羊身上,無論是割的晚或早、快或緩,關鍵是投資人得知道,自己養的是哪種羊。(責任編輯:曹凱婷)
.................

00900下次換股是12月第7個交易日為換股審核基準日,審核後隔5個交易日後分3天完成增刪股

................
00900 明天 第3天 友達就刪 股 完成
這次 大盤修正 ETF 特性是 助漲 助跌 外資 大戶 又上下其手 真的難搞
原振俠9999

如果明天要完成刪股大概有3萬多隻友達貓要賣出,也好啦不然被壓制一整個禮拜也蠻不爽的~[大哭]

2022-07-19 20:08
【京東方A:擬以72.78億元受讓合肥京東方顯示28.33%股權】

財聯社7月19日電,京東方A公告,擬以72.78億元的價格受讓合肥興融投資有限公司所持合肥京東方顯示 ( B9 10.5代廠) 28.33%的股權,受讓完成後,公司占合肥京東方顯示的股份比例將由8.33%增加至36.67%

=================

註冊資本只有240億, 地方政府4年前是出資 68億人民幣取得這28.33%股權.


=================

BOE 把賺錢的 IT 8.5代面板廠股權比例 拉到最大, 賺到錢都算 BOE的.
把 虧錢的 TV 10.5代面板廠股權比例 壓到最低,賠的錢都算 政府的...

合肥地方政府沒錢了,雨天收傘, 要求 BOE 連本帶利,拿出 73億人民幣,贖回一部分股權. 日後 地方政府還會要求 BOE 還錢, 分批 贖回更多股權.

這樣 BOE 又得到處舉債籌錢 還給合肥政府, 每季認列的TV虧損金額,也會隨股權增加而擴大...

今年一座 10.5代廠 虧掉 70億人民幣,算合理的.
leftsurvivor

正解。對岸就是想打趴台湾高科技業,讓你想独也没銀彈,只能放棄抵抗,屈服於經濟压力之下。不然每年讓台湾各行業順差那麼錢,他傻了嗎?

2022-07-20 15:58
johanneschuang

或許我們一直以資本主義的角度在看大陸面板業,反而陷入誤區?如果大陸面板業的目的並不是賺錢,那台灣怎麼捲得贏?

2022-07-20 16:17
pqaf wrote:
近3個月(4/20 ...(恕刪)


研調:需求不振/庫存嚴峻,面板廠稼動率被迫降載

時序進入今(2022)年下半年,終端品牌持續進行庫存調節,不僅造成面板需求疲軟,也導致面板報價持續下探。面板廠運營壓力的劇增,迫使顯示行業進行生產的管控,依據TrendForce「 LCD Gen5含以上大世代線生產報告」顯示,第三季稼動率(以玻璃投入片數計算)預期將滑落至7成,較第二季大幅減少近7.3個百分點。

TrendForce表示,過去兩年由於疫情影響,邊境管制與封控導致物流及人工的斷鏈,品牌為避免生產出貨受阻,從通路到零組件皆採超額備貨。但隨著物流運輸條件改善,先前所備的物量已陸續到客戶指定倉庫或港口,然在疫情紅利消退的同時,加上終端銷售卻遭逢全球高通膨及俄烏戰爭等衝擊,造成庫存問題持續惡化,整體供應鏈各環節也進入紅色警戒。

由於這樣的情況不僅僅發生在單一應用別,因此稼動率下修的情形不管是在以生產筆電為主的Gen5,亦或者是以生產大尺寸的液晶監視器(Monitor)和電視為主的大世代線都無一倖免。TrendForce指出,第三季Gen5至Gen7.5稼動率預期將降低7.7%至63.7%,Gen8至Gen10.5則將季減7個百分點至75%。其中,有9成以上比重用以生產電視的Gen10.5稼動率更是預期較前季將大幅滑落17.8個百分點,這也凸顯出電視面板第三季需求仍不樂觀。

就各面板廠而言,中國面板廠因新廠的建置,折舊攤提的壓力相較其他面板廠嚴峻,再者縱觀尺寸較大的應用(電視、監視器面板及筆電)合計出貨來看,中國面板廠市占率更是過半,因此在市場呈現下行趨勢時,其所受到的衝擊將明顯大於競爭對手。以中國面板廠三大巨頭作為觀察,京東方(000725.SZ)雖產能配置彈性大,但第三季整體稼動率仍不排除將下滑4個百分點;同時間,華星光電(CSOT)及惠科光電(HKC)不僅第三季舊廠將進行調節,新廠的爬坡速度也有所放緩,預估兩家面板廠整體稼動水位將分別季減13.3和7.4個百分點。

台廠友達光電(2409)折舊攤提壓力雖小,但為因應市場的需求變化,其於第二季就已開始進行生產調節,第三季預期將持續執行該策略,整體稼動率落在5成;而群創光電(3481)則預期整體稼動將季減6.7個百分點;日系面板廠夏普(Sharp)成本相對處於劣勢,且其客戶集中度太高,主力品牌砍單,讓其庫存快速堆疊,因此宣布7月開始將對其位於日本的產線進行大規模降產,進而造成其第三季整體稼動率將季減26.3個百分點達59.3%。韓系面板廠樂金顯示器(LG Display)則是因策略轉移,在LCD產能持續收斂後,預期與第二季維持相仿的稼動水位。

TrendForce指出,倘若面板廠不希望明(2023)年初就面臨高庫存的風險,今年第四季理應維持低稼動以去化現有的面板庫存,因此預估第四季LCD Gen5含以上大世代線稼動率不排除將持續維持與第三季相仿的稼動水位。過往每當市場處於供過於求態勢時,減產都是最主要的應對措施。不過,未來在產能仍在擴張的趨勢下,品牌的庫存去化速度及全球政經走勢將會是影響未來顯示市場的關鍵要點;倘若市場狀況持續惡化,產業不排除將再一次面臨洗牌,掀起另一波併購潮。
napoleon0014

台灣計程車司機有些真的不缺錢,只是渡時間。面板業不能比計程車啦

2022-07-20 18:33
leftsurvivor

今天遇到一司機大哥,夫妻均已退休,坐擁5千萬独棟宅,还有市區公寓2間。銀行存款足夠吃穿不愁,開計程車是為打發時間. . . . .

2022-07-21 8:17
如果明天要完成刪股大概有3萬多隻友達貓要賣出,也好啦不然被壓制一整個禮拜也蠻不爽的~

現在 都是反向 友達收盤涨0.35元 多空較勁 明牌 大家早知道
https://www.wealth.com.tw/articles/78b5f83c-5dd9-4a67-a7d0-7bff1bcbe4b0

不是友達、群創!數位化車牌掀浪潮 這公司才是面板產業的浮木
情何以堪
microspore

好笑喔 真有創意就台灣所有商店招牌都換成電子紙

2022-07-20 17:43
leftsurvivor

炒噱頭,刷存在感。一塊要賣多少?普羅“大“眾買單嗎?監管單位好管理?准許這種可变的彈性嗎?

2022-07-21 8:21
  • 380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0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