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2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本週外資再度趁亂出報告恐嚇一次把群創目標降到8塊.友達降至10塊左右原因是看壞基本面且會連續大虧兩年合理嗎?需要理性去思考這件事
我先假設外資是對的連續大虧損過去友達股價淨值比在大虧時都還有0.45x到0.5x群創比友達弱一點約0.3x到0.4x前年疫情爆發市場不明的情況下短暫最低群創有到0.2x 友達約0.35x但這是特例
目前友達淨值還有24塊左右群創還有29塊若依照這個算法外資估得還算勉強合理偏低友達股價約10.8~12群創股價約8.7~11.6去年大賺情況下兩間公司皆握有大量現金在手
明後年就算外資估的連續虧損成真都還拿得出錢給股東且友達也保證明後年配發計畫我認為不至於股價會低於上面說得區間友達我認為十年線左右群創約票面價左右離底不遠但要馬上上漲還是難度很高
接下來外資說連虧兩年有可能嗎?連虧兩年意味的是面板價格要繼續向下都已經跌破現金成本價還能跌多少?價格要繼續向下然後躺在這邊連續兩年可能嗎?沒有不可能但陸廠能連續撐過這兩年虧損嗎?台廠絕對是撐得住
外資一年都看不準了還一次看兩年這次直接下猛的說大話會連虧兩年時間且目前減產正在進行中目前市場需求急凍光靠減產可能還無法挽救但後續效應改變肯定會見效這邊可能不是底但離底部個人分析不遠
附上兩間公司長期以來的股價淨值比看最下面那條紫色就好0.5x通常那就是底部群創看友達就好友達止跌群創就能止穩


J Sir

阿銘啊 我說的是友達看紫色那條線 友達約0.45x~0.5x 群創會比友達弱些約0.3x~0.4x

2022-07-18 7:59
J Sir

只要看友達就好友達止跌 群創自然止穩

2022-07-18 8:00
台股指數 14625點, 友達股價 14.35元... 數字又拉近, 友達表現落後大盤了.
原振俠9999

元大1.5%又借出去了,禿鷹準備放開手腳大幹一場了嗎?[偷笑]

2022-07-18 9:32
所以是以減資最後過戶日往前推五個交易日,為借卷最後回補日,現在也不期待軋借卷,只希望趕快把借卷回補,才沒有那麼多鬼故事,回到正常基本面。
彭董加油一點


Eric Lin1106

現在面板報價已經跌破成本,希望對岸理智些,不可能讓你們獨占這個產業(會變成國安問題),敵人是吸血的品牌廠,用力減產吧!

2022-07-18 12:24
sktgy

別傻 減資後沒3%我是不借的

2022-07-18 13:57
面板真的有降價嗎?

看了各電商賣場,從年初到現在,各種電視價格幾乎都沒改變啊。

低檔的65/75吋電視,一直都是2萬~4萬;中階、120Hz的螢幕則都是4~7萬、更高階的MiniLED的則是6~9萬

如果庫存很多很難賣,應該要降價促銷吧,怎麼一點降價的感覺都沒有.....
原振俠9999

我也覺得很不可思議,賣便宜的都對岸品牌廠,阿說庫存太多的都三星戴爾惠普,死不降價硬要凹面板廠,真的把對岸面板廠當豬仔在宰?[偷笑]

2022-07-18 10:42
johanneschuang

錢都品牌廠賺走了?

2022-07-18 18:02
pqaf wrote:
台股指數 14625...(恕刪)

面板業虧損開第1槍 外資曝友達、群創下場

面板產業虧損開第一槍,全球第二大面板廠TCL發布獲利預警,預期今年上半年獲利將銳減90%,據此推算,TCL第二季財報已陷赤字;而台灣面板雙虎恐跟進步入虧損行列,外資出具報告,友達(2409)、群創(3481)將連二年赤字,為2019年來首見。

TCL股價受到財報利空襲擊,15日午盤過後跌勢擴大,盤中重挫超過7%,而友達、群創股價也在外資出具看衰報告之後,跟進下跌,不僅距離每股淨值愈來愈遠,群創股價更是陷票面保衛戰。

TCL為全球第二大面板廠,該公司於14日晚間發布獲利預警,預估今年上半年營收將年增13~15%,達人民幣840~855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淨利潤則跳水,預估將年減89~90%,達人民幣6.5~7.5億元。

對照TCL今年第一季淨利潤約人民幣13.5億元,相當於今年第二季轉虧人民幣6~7億元,以目前匯率換算,約當虧損新台幣26~31億元,開了全球面板產業虧損第一槍。

而外資券商瑞信證券也看衰台灣面板產業,高通膨壓力、運輸成本提升及地緣政治風險、庫存調整等因素將持續干擾面板的需求面,不僅下半年IT及電視面板呈現旺季不旺,進入2023年更高的通路庫存及需求疲弱的雙重壓力仍未解,因此大膽預估友達、群創恐連續二年繳赤字財報。

根據外資預估,面板雙虎2022年將連袂轉虧,友達今、明二年恐每股淨損0.82元、1.55元;群創今、明二年也難逃赤字命運,預估每股淨損1.79元、2.11元,若外資券商預測未失準,今年將是面板雙虎自2019年以來首虧。

景氣黑天鵝飛來,面板雙虎股價已經雙雙跌破每股淨值,目前雙虎的每股淨值達25~29元,然跌破每股淨值之後,跌勢仍不止,15日台股因資金拉抬台積電而大漲,友達、群創卻直逼本波段低點,群創下跌3.7%,收在10.4元,股價已陷入票面保衛戰。

JU3844

如果股票走向都照記者寫的這樣,那大家都不用玩了,蒙著眼都能買或賣![偷笑]

2022-07-18 12:00
個股分析:聯發科加快庫存調整腳步,開本土龍頭廠商第一槍,動手調整供應鏈 財訊新聞   2022/07/18 09:35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終端需求不振,加上庫存水位太高,致使半導體圈傳出,IC設計龍頭聯發科(2454)大舉調整對供應鏈的下單,啟動延後拉貨模式,但調整幅度超乎預期,業界頗為震撼,從晶圓代工到封測垂直供應鏈都受影響,第三季不妙,第四季也不樂觀,而聯發科的動作,是否只是個開端,更值得觀察。且供應鏈的支持將牽動廠商能否具備競爭力,因此進退之間也考驗各IC設計業者經營團智慧。

過去兩年,因為新冠疫情導致的數位轉型加速,但隨疫苗普及率拉高,且確診高峰期已過,如聯發科董座蔡明介日前在自家股東會上提到的,疫情發生的這兩年,提升了大量3C產品需求,需求是滿足了,因此會等下一波。換言之,該買的都買了,致使終端買氣從今年第一季下旬起明顯急凍,加上第二季中國大陸因新一波疫情爆發,啟動封城,供應鏈斷鏈,終端銷售市場再受到嚴重打擊。

基於上述市況的變化,電視、NB/PC、安卓系列智慧型手機等消費性電子產品,均傳出買氣差,庫存水位過高等問題,如聯發科日前所公布的第一季存貨週轉天數為103天以上,且也感受到景氣將由高峰快速向下劇降的壓力,第二季底庫存天數恐更高,便啟動供應鏈的調整。

而今年5月,業界與外資圈均曾傳出聯發科對台積電(2330)砍單的消息,但實際上,聯發科在台積電的投片並沒有顯著且大幅度的調整,但卻對台積電以外的其他代工廠啟用延後投片、延後拉貨等策略,而5月開始縮減對代工廠的投片,意味著,自7月起聯發科在台灣的整體晶圓代工產出量,將開始逐步且明顯的縮減。

進入6月後,可以感受到市況更差,高庫存壓力持續,遂傳出,聯發科開始暗示封測夥伴,將調整供應鏈,更在7月中旬開始有動作,不單減少對手機公板等多種其他零組件的採購,也暌違多年,再度啟用WAFER BANK模式,自7月中旬起,新產出的晶片多數先拉進WAFER BANK不進行封測外,也告知封測廠暫緩拉貨。

聯發科為本土IC設計龍頭,營收規模可觀,供應鏈除部份載板取自臻鼎-KY(4958)與韓國載板Simmtech外,晶圓代工夥伴有台積電、聯電(2303)、世界先進(5347)、力積電(6770),封測廠端有日月光(3711)、矽品、京元電子(2449)、矽格(6257)、力成(6239)等,其調整供應鏈,要求延後拉貨,影響範圍不小,除有晶圓代工廠第四季利用率鬆動外,封測廠營收更將自7月起逐月受到影響,且逐月下滑,同時封測廠的庫存也可能因此提高。

而因為這三年疫情導致IC設計業者庫存水位拉高三~五成,雖然是業界常態,但目前OEM/ODM手上庫存也高達三個月、IC通路也普遍三個月,在該買都買了的前提下,加上通膨嚴重,以及大幅度的升息,接下來至少半年內,終端買氣不會太好,要全部仰賴銷售量來去化手上的高庫存,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日前,三星開業界第一槍,要求電視、A系列手機的零組件供應鏈,在1到2個月內不拉貨。半導體圈傳出,聯發科也在7月中旬,正式通知封測夥伴延後拉貨,但此舉對台灣封測廠影響大,包括營收、庫存、現金收益等均有衝擊,遂傳出,封測廠找上聯發科進行協商,希望有一個雙方都可以接受的方式,攜手度過這個極具挑展的時刻。

通膨與升息,勢必嚴重影響後續的終端銷售買氣,加上高庫存問題短期難解,致使聯發科率先開出台灣第一槍,調整供應鏈拉貨。值得注意的是,聯發科是業界龍頭,更是同業裡現金充足、抗壓性相對高的廠商,但聯發科遇到的問題,已經開始普遍發生在台灣多數的IC設計公司上,且恐怕更嚴重,也因此,調整供應鏈的情況是否會擴大,必須觀察。

此外,不少設計公司其實都與代工廠、封測業者有簽訂LTA,因為情況不佳,如力積電公開揭露已有驅動晶片設計業者,因為不想再拉高庫存,開始繳交違約罰金,因此這個繳交違約金的情況是否會擴大,也得觀察。

再者,景氣起起伏伏,下一波需求回春之際,代工、封測等還是會有供不應求的問題會再度發生,而半導體供應鏈向來是互惠互榮,若總是因為不想墊高自家的庫存,讓供應鏈庫存拉高,不單無助於產業的重新好轉,更在下一波需求轉強之際,不易獲得供應鏈的支持,因此如何自救、救產業,考驗現下各家半導體廠商領導團隊的智慧。
..............
類股 似已利空出盡 如京元電 底部36 連漲3天 已經站穩39.1
pqaf wrote:
台股指數 14625...(恕刪)

傳三星砍京東方面板單 華星光電盼轉單效應

據傳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和陸廠京東方(BOE)爆發權利金爭議,三星將減少採購京東方的液晶(LCD)面板,另一陸廠華星光電(CSOT)動作頻頻,盼能從中受惠。

韓媒The Elec兩篇報導稱,消息人士透露,三星表示,京東方若想宣傳自己是三星LCD面板的供應商,必須支付1,000億韓圜的權利金。京東方不願支付此一款項,三星決定減購京東方面板。

三星是全球最大的電視生產商,能利用優勢地位降低整體成本。據了解要求京東方支付權利金,可能是三星下砍成本的方法之一。

電視買氣急凍,三星先前已告知面板供應商,本月底為止,暫停額外添購面板。

今年上半,三星電子旗下面板廠Samsung Display退出了LCD生產行列,改向其他業者下單。眼看京東方訂單遭砍,陸廠TCL董事長兼執行長李東生將飛往南韓,會晤三星高層,希望能替旗下面板關係企業華星光電取得訂單。

電視需求回落至疫情爆發之前,讓華星光電的產能利用率驟降,三星是華星光電的第二大客戶,重要性僅次於母公司TCL。Omedia 3月份報告稱,華星光電目標出貨4,480萬組LCD面板,TCL和三星分別佔50%、25%。三星減少京東方訂單,華星光電有望受惠。

庫存太多 傳三星暫停零件採購

市場傳出,三星電子已暫停新的採購訂單,甚至通知多家供應商延遲或降低零組件出貨幾週,主因庫存不斷膨脹、全球通膨隱憂襲擊。

日經亞洲評論6月16日引述未具名消息人士報導,三星通知涵蓋多個重要產品線的零組件,當中包括電視、家電及智慧機,延遲的訂單牽涉範圍廣泛,晶片、電子零件、終端產品包裝都難逃訂單推遲命運。

報導引述消息指出,三星對供應商說,公司須嚴密檢視零組件及成品的庫存水位,以確定手上庫存可控,預測相關行動將延續至7月底。傳出上述消息的供應商出貨雖未完全停擺,但7月對三星的規劃出貨量已遭下砍50%。
firingmsf

所以當初TCL聲稱供貨給sony 90系列也要白給錢喔,難怪台灣公司向來都是不評論客戶資訊

2022-07-18 15:23
justinjwlin

面板都賠錢賣了,少賣一片少賠一片

2022-07-18 20:49
需求不振庫存壓力大,面板廠稼動率被迫降載,整併警鈴再響起
2022.07.18


上半年受到中國封城影響,第2季則因通膨抑制消費需求,導致購買力道下探,在庫存高積之下,終端品牌持續進行庫存調節,不僅造成面板需求疲軟,也導致面板報價持續下探。

隨著時序進入2022下半年,庫存壓力讓面板廠運營壓力劇增,迫使顯示產業不得不進行生產管控,依據TrendForce「 LCD Gen5含以上大世代線生產報告」顯示,第三季稼動率(以玻璃投入片數計算)預期將滑落至7成,較第二季大幅減少近7.3個百分點。

疫情影響,採購超額備貨
TrendForce表示,過去兩年由於疫情影響,邊境管制與封控導致物流及人工的斷鏈,品牌為避免生產出貨受阻,從通路到零組件皆採超額備貨,但隨著物流運輸條件改善,先前所備的物量已陸續到客戶指定倉庫或港口。



隨著疫情紅利消退的同時,加上終端銷售卻遭逢全球高通膨及俄烏戰爭等衝擊,造成庫存問題持續惡化,整體供應鏈各環節也進入紅色警戒。

由於這樣的情況不僅僅發生在單一應用別,因此稼動率下修的情形不管是在以生產筆電為主的Gen5,亦或者是以生產大尺寸的液晶監視器(Monitor)和電視為主的大世代線都無一倖免。

TrendForce指出,第三季Gen5至Gen7.5稼動率預期將降低7.7%至63.7%,Gen8至Gen10.5則將季減7個百分點至75%。其中,有9成以上比重用以生產電視的Gen10.5稼動率更是預期較前季將大幅滑落17.8個百分點,這也凸顯出電視面板第三季需求仍不樂觀。

中國面板廠折舊攤提壓力大
就各面板廠而言,中國面板廠因新廠的建置,折舊攤提的壓力相較其他面板廠嚴峻,再者縱觀尺寸較大的應用(電視、監視器面板及筆電)合計出貨來看,中國面板廠市占率更是過半,因此在市場呈現下修趨勢時,其所受到的衝擊將明顯大於競爭對手。

以中國面板廠三大廠作為觀察,京東方(BOE)雖產能配置彈性大,但第三季整體稼動率仍不排除將下滑4個百分點;同時間,華星光電(CSOT)及惠科光電(HKC)不僅第三季舊廠將進行調節,新廠的爬坡速度也有所放緩,預估兩家面板廠整體稼動水位將分別季減13.3和7.4個百分點。

台廠友達光電折舊攤提壓力雖小,但為因應市場的需求變化,其於第二季就已開始進行生產調節,第三季預期將持續執行該策略,整體稼動率落在5成;而群創光電則預期整體稼動將季減6.7個百分點。

日系面板廠夏普成本相對處於劣勢,且其客戶集中度太高,主力品牌砍單,讓其庫存快速堆疊,因此宣布7月開始將對其位於日本的產線進行大規模降產,進而造成其第三季度整體稼動率將季減26.3個百分點達59.3%。

至於韓系面板廠樂金顯示器(LG Display)則是因策略轉移,在LCD產能持續收斂後,預期與第二季維持相仿的稼動水位。

市場狀況持續惡化,併購潮將再起
TrendForce指出,倘若面板廠不希望2023年初就面臨高庫存的風險,第四季理應維持低稼動以去化現有的面板庫存,因此預估第四季LCD Gen5含以上大世代線稼動率,接下來不排除將持續維持與第三季相當的稼動水位。

過往每當市場處於供過於求態勢時,減產都是最主要的應對措施。TrendForc認為,未來在產能仍在擴張的趨勢下,品牌的庫存去化速度及全球政經走勢將會是影響未來顯示市場的關鍵要點。

倘若市場狀況持續惡化,產業不排除將再一次面臨洗牌,掀起另一波併購潮。
自由小山

TCL跟三星不是關係密切? 再把京東方踢掉,友達也不是很聽話,以後三星是要TCL獨家供應面板嗎?怎可能!殺價的手段吧?

2022-07-19 11:24
pqaf wrote:
台股指數 14625...(恕刪)


00900成分股審核結果

臺灣指數公司公布「臺灣指數公司特選臺灣上市上櫃高股息 30 指數」2022 年第 2 次成分股定期審核結果。成分股納入和刪除之變動將自 2022 年 7 月 18 日(星期一)交易結束後生效(亦即自 2022 年 7 月 19 日(星期二)起生效)。

成分股納入(27):
1102 亞泥、1304 台聚、1402 遠東新、1717 長興、2002 中鋼、2014 中鴻、2027 大成鋼、2352 佳世達、2376 技嘉、2377 微星、2379 瑞昱、2382 廣達、2383 台光電、2449 京元電子、2474 可成、2492 華新科、2542 興富發、
2615 萬海、2890 永豐金、2915 潤泰全、3293 鈊象、3702 大聯大、5483 中美晶、6121 新普、6147 頎邦、6239 力成、8299 群聯

成分股刪除(27):
1301 台塑、1303 南亞、1326 台化、1477 聚陽、1605 華新2006 東和鋼鐵、2324 仁寶、2347 聯強、2353 宏碁、2404 漢唐、2408 南亞科、2409 友達、2454 聯發科、2606 裕民、2809 京城銀、2882 國泰金、2883 開發金、
2885 元大金、3006 晶豪科、3034 聯詠、3044 健鼎、3592 瑞鼎、4938 和碩、4958 臻鼎-KY、6176 瑞儀、6269 台郡、9904 寶成

* 註:成分股納入、刪除名單係定審後成分股新名單與定審資料日(20220630)
成分股名單對照之結果。
taichinching

也就是說00900還有4萬多張友達股票還沒賣完的意思?

2022-07-18 20:21
jones.lee

00900總共持有友達59119張,應該會在這星期全部出清完畢。

2022-07-18 21:01
pqaf wrote:
台股指數 14625...(恕刪)

公司治理100指數 成分股大汰換30檔

台灣指數股公司今(18)日公布「公司治理100指數」今年度成分股定期審核結果,在100檔成分股中,大汰換高達30檔個股,中鋼(2002)及華航(2610)及長榮航(2618)航空雙雄等均入列。

新納入的成分股計有台聚、華夏、亞聚、台達化、中石化、華新、東聯、中碳、永豐餘、中鋼、中鴻、豐興、台橡、藍天、義隆、華新科、裕民、華航、萬海、長榮航、晶豪科、智原、群創、敦泰(3545)、大聯大、台塑化、南茂、統一實、中鼎、信義等30檔股票,這項審核結果將於7月19日生效。

台指公司表示,公司治理100指數於每年7月辦理定審,須經流動性檢驗、公司治理評鑑篩選、三項財務指標(每股淨值不低於面額、稅後淨利排名及營收成長率排名)等過程。

台指公司說明,公司治理100指數是以在台灣證券交易所掛牌的上市公司(含國內上市公司及外國企業第一上市公司,不含TDR),先刪除「最近1年期間,日平均交易金額最小20%的股票」。

再將採樣母體內符合流動性檢驗標準的股票,選取符合「最近1年公司治理評鑑結果前20%」及「最近1年底的每股淨值不得低於面額」的股票,之後分別以「最近一年稅後淨利」及「最近1年營收成長率」進行排名,並將兩項排名加總後由小至大排序,選取排名前100檔股票作為成分股,故並非「公司治理評鑑」為單一因素之排行榜。
  • 380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0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