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0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彩虹显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半年度业绩预亏公告
彩虹顯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半年度業績預虧公告
本公司董事會及全體董事保證本公告內容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 述或者重大遺漏,並對其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承擔個別及連帶責任

重要內容提示:
1.公司預計 2022 年半年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與上年同期相 比將出現虧損。
2.公司預計 2022 年半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1 億元到 -12 億元(RMB);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為-16.80 億元到 -17.80 億元。

一、本期業績預告情況
(一)業績預告期間 2022 年 1 月 1 日至 2022 年 6 月 30 日。
(二)業績預告情況 經公司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 2022 年半年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 淨利潤為-11 億元到-12 億元(RMB),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出現虧損。 預計 2022 年半年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為-16.80 億元到-17.80 億元(RMB)新台幣78E
(三)本次所預計的資料未經註冊會計師審計。

二、上年同期經營業績
(一)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85,049.22 萬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280,752.54 萬元。
(二)每股收益:0.794 元。

三、本期業績預虧的主要原因本報告期內,公司液晶面板業務受到市場需求持續萎縮及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產品價格持續下探,營業收入同比大幅度下降,經營業績出現虧損。 本報告期內,公司液晶基板玻璃各產線運行穩定,產品產量、銷量、銷售收 入較上年同比均持續增長。公司 G8.5+首條大噸位液晶基板玻璃生產線已成功實現批量生產,產品品質達到使用者要求,生產線已順利達產。

四、風險提示 公司不存在影響本次業績預告內容準確性的重大不確定因素。

五、其他說明事項 以上預告資料僅為初步核算資料,具體準確的財務資料以公司披露的 2022 年半年度報告為准,敬請廣大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特此公告。 彩虹顯示
=============
彩虹是真男人,敢率先預告業績,當然實際可能虧得更多,
彩虹上半年營收業績
Q1.23.57E,虧損-7.42E(RMB)
Q2.預估不到20E,卻虧損-10E(RMB),這可卷的厲害了。

如果沒有新建G8.5基板玻璃生產線的盈利和補貼,面板廠幾乎是廢了一樣。
原振俠9999

去年賺的還不夠今年賠,怎不多存點蜂蜜呢~[^++^]

2022-07-14 10:48
鴻富齊天

有補貼還虧!那不補貼不就直接倒閉跑路~~

2022-07-14 17:09
feiteng600123 wrote:
這新聞如果是真的,那(恕刪)

看到這則新聞
真的是空軍無所不用的手法嗎?

國安基金今戰空軍 老手點名聯電、友達等8檔逢彈快逃。
https://wantrich.chinatimes.com/news/20220713900179-420101
johanneschuang

聯電就成熟製程開始不缺了,驅動IC也下修投片,會跌到多少也很難估算。面板就,報價不反彈都沒戲阿

2022-07-13 22:15
feiteng600123

空軍如果再不努力,40萬張借卷怎麼從散戶手上買回去

2022-07-13 23:25
2013年鸿海集团旗下面板厂群创与彩虹光电合作的“咸阳计划”就是由群创负责技术支持、彩虹光电提供产能,双方一起卖面板的互利合作案。

2016年,48名曾参与该项目建厂,涉及其最新、最关键技术的离职员工跳槽到彩虹光电。郭台铭大为震怒,当年九月这48名离职员工收到群创寄的存证信函,警告他们可能涉及违反营业秘密。

其实,群创遭大陆公司挖角并非头一遭,早在2009年,群创合并奇美电后,时任副总经理的陈立宜就带走两百人的团队,到大陆另起炉灶成立华星光电,2013年陈立宜因为对奇美电挖角太凶,还遭到台湾地区检方调查,引起轩然大波。

惠科也曾挖走群创一批员工,群创于2018年2月提起17件专利侵权诉讼案,并与此后多次提起诉讼,双方公司交锋至今。这次群创对惠科的侵权诉讼,是台湾地区面板厂首度大动作,针对大陆面板厂提起侵权诉讼,开启两岸面板厂拼产能、抢人才之后的专利大战。

===================

中國面板業若沒有台灣群創的大力幫忙 ,就沒法走到今天這種地步...

印度 明日的面板江山,就等著 群創 不遠千里去幫忙囉...
napoleon0014

美國搞軍火和石油產業較賺錢,面板和dram這種要花千億蓋廠投資,回收期還很久的投資就免了

2022-07-14 4:06
johanneschuang

DRAM/NAND有美光阿,不過Intel也是DRAM被打到爆才改做CPU的

2022-07-14 22:46
米國 CPI來到9.1%了
近期消費性電子 應該都不會好過...
後續米國如果大幅升息,我們又沒跟上
也註定股市繼續被外資提款
或許第三季繼續減產的可能性高
接下來就比誰的存糧多了.....
股價也要持續忍耐....
johanneschuang

油價都破百了,CPI 9.1應該是高點了

2022-07-14 7:49
pqaf wrote:
2013年鸿海集团旗...(恕刪)


今天友達借券27388張,還券31656張,借券餘額539020張。

借券賣出1482張,借券賣出還券18281張,借券賣出餘額394488張。

群創借券78852張,還券105881張,借券餘額487518張。

借券賣出6190張,借券賣出還券37001張,借券賣出餘額386816張。

禿鷹聽到國安基金要進場護盤,是怕跑太慢怕被做成雞精了嗎?
購屋者集體拒還房貸 中國房市危機加速向金融業蔓延
購屋者集體拒還房貸 中國房市危機加速向金融業蔓延
鉅亨網編譯鍾詠翔2022/07/13 17:02

中國購房者集體拒還房貸,目前已有 22 座城市出現這種現象,原因是屋主不滿開發商拖延交屋,凸顯房市危機可能進一步向金融業蔓延。

花旗分析師周三(13 日)發送報告的顯示,截至周二,在經歷長期停工後,35 個建案的購房者,不惜影響個人信用紀錄,決定停止償還房貸,這些建案遍布中國 22 座城市

界面新聞報導,一位「武漢美好香域花境」屋主感嘆:「2019 年背負房貸,2022 年換來無家可歸,都勸我們不急好好等著,等開發商緩過來,等承建方全面復工,半年過去了,一年過去了,依然沒有好轉。」

「武漢美好香域花境」二期全體購屋者周日發布「強制停貸告知書」,申請自 11 月 1 日起停止向銀行償還個人貸款,並聲稱自去年 7 月起,該建案已停工一年,延期交屋七個月。這些屋主說,停止支付房貸,是迫不得已的選擇。

這一年多,這群購屋者用盡所有途徑,希望開發商復工,讓業主早日收房,但直到今天,這些方式都以失敗告終,建案依然沒有任何進展

Griffin Chan 等花旗分析師等在報告中表示,如今是社會穩定的關鍵時刻,理論上頭期款可緩衝金融風險,但若屋主違約,未交付物件將面臨買家難尋、銀行無法收回資金等問題。

該報告並引述克而瑞的數據,截至去年,24 個重點城市延後交付的物件達到 186,000 套,占去年新屋銷售量的比率為 9%。

花旗表示,屋主集體拒還房貸,也會導致銀行呆帳增加,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中國工商銀行等國有銀行可能面臨更多風險。具花旗估算,屋主拒還房貸導致的銀行呆帳,最終可能達到人民幣 5,610 億元(830 億美元)

購房者不惜冒影響個人信用風險,也要拒絕支付房貸,凸顯房市風暴已影響中產階級,威脅社會穩定。此前已在處理開發商債務問題的商業銀行,如今也必須為購房者違約做好準備。

與此同時,中國恒大、融創中國、世茂、佳兆業、中國奧園等地產股,周一正式被踢出恒生指數。此舉意味著房地產巨擘在資本市場融資變得更加困難,長期以來,房地產企業依賴調周轉和杠桿,失去資本市場輸血,這些企業的「錢途堪憂」。
--------------------------------------------------------------------------------------------------------------------------------------------
如果新聞為真,那中國這兩三年會很刺激,從恆大違約,陸企海外債違約到現在拒繳房貸。有傳統金融風暴的感覺,不過當局是不太可能讓這事發生,因為會動搖黨的根本,5610億對中國房市比例不算高,但擴大下去就不好說了。
對吃政府補助的企業來說,這兩三年搞不好會有斷奶的可能,更不用說有些企業明著發展科技實則炒地皮。對岸接下來應該有不少好戲可看
原振俠9999

品牌廠砍單,這下對岸連收回資金都沒辦法惹,芭比Q吧~[^++^]

2022-07-14 7:54
islandhuang

還沒交屋就要付房貸? 建商躺著賺...

2022-07-14 9:20
擴大內需 李克強拍板 陸再補貼家電下鄉
2022-07-14 00:48 經濟日報/ 記者
黃雅慧/綜合報導



大陸救經濟,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昨(13)日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宣布,在全國開展家電以舊換新和家電下鄉,鼓勵有條件的地方予以資金和政策支持。

大陸在2007年、2008、2009年全球金融風暴時,開展家電下鄉,由國家對農民購買空調、電腦、電器等家電產品給予13%的補貼,補貼最高上限為人民幣2,000元。在全國開展家電以舊換新和鼓勵有條件的地方予以資金和政策支持。補貼資金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共同負擔,其中,中央負擔八成,地方負擔兩成。

按照2012年商務部發布的數據新聞顯示,2012年1至11月,全國(不包括山東、河南、四川、青島)家電下鄉產品銷售7,492.7萬台,實現銷售額人民幣2,012.5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年增率分別增長22.2%和18.1%;從銷售地區看,安徽、河北、江蘇銷售額位居全國前三,合計占家電下鄉產品銷售總額的33%;從產品品類看,彩電、冰箱、空調、熱水器四類產品合計占家電下鄉產品銷售總額的80.4%。家電下鄉政策因此提振農民購買積極性,帶動農村消費力,不但發揮擴大內需,也有效消耗家電產品過剩產能。

事隔多年,疫情持續重創經濟,大陸再祭家電下鄉政策,穩經濟大盤決心不言可喻。

擴大內需成為大陸官方拉抬經濟增長的關鍵要務,其中穩就業、促消費是重點工作。李克強會上表示,就業是頭等民生大事,也是穩經濟大盤的重要支撐。儘管大陸6月就業形勢較4、5月好轉,但穩就業依然嚴峻;另一方面會上也提到要擴大消費,特別鼓勵釋放綠色智慧家店消費潛力。
................
擴大減產 補貼消費 空調、電腦、電器等家電產品給予13%的補貼
firingmsf

雙貓現在還是淨現金經營耶,真的需要大量現金跟銀行團開個聯貸就有了,跟中國那些負債比年營收還多怎麼比,我們又不需要奶水

2022-07-14 13:24
鴻富齊天

2008 的家電下鄉有些不同,當時大陸人民收入不錯!購買力確實可以買買買,但是今年錢都卡在銀行領不出來怎麼刺激消費!!

2022-07-14 17:46
個股:陳俊聖6月大買逾千張宏碁(2353),認為PC市場剛需仍在,無需恐慌 財訊新聞   2022/07/14 13:35

【財訊快報/記者王宜弘報導】儘管認為PC下半年市況將出現衰退,但宏碁(2353)董事長陳俊聖也強調,剛需仍在,「不要那麼恐慌(Panic)」,宏碁目標年底庫存回歸正常。

儘管對景氣看法保守,但陳俊聖持續實踐買進自家股票的諾言,繼1月買進100張宏碁持股後,6月再度透過其木實投資公司,自集中市場大買1033張,當月該股高低價分別落在29.5元與21.6元,其中低價主因為6/30除息2.28元,除息當日成交量爆逾5.5萬張。

陳俊聖週三(13日)出席旗下宏碁資訊(6811)轉上櫃記者會中,針對總體經濟以及PC產業供應鏈發表最新看法。他認為,現階段整個PC產業呈現「下冷、中溫、上熱」的情況,美國通膨與升息縮表造成消費者將電子產品的購買順序往後推,PC下游面臨待去化的高庫存,但是上游半導體供應鏈的感受不大,尤其設備商長約在身,「還在嘻嘻哈哈」。

他分析,台灣現在有20座12吋半導體廠正在興建中,每座建築成本約1200億元,20座就是2.4兆元,超過台灣一年總預算2兆,如果蓋下去使用率上不來,堪稱「動搖國本」。

而除了台灣的20座,包括中國也有20座、歐美日共14座,全球總計有54座12吋廠興建中

他認為,現在已經聽不到銀行爛頭寸的說法,是因為錢都跑去投入半導體產業了,游資早已不存在,雖然這本來是件好事,但當產業景氣反轉時,就會很危險。然當PC品牌開始向上游砍單,在「長鞭效應(Bullwhip effect)」之下,半導體產業鏈的感受並不大。

而宏碁本身從去年11月,當美國聯準會示警通膨時,就開始警覺市況不妙,在美國3月升息前,宏碁從1月就已展開相關因應的動作,賣多買少,持續努力清庫存至今,目標在年底前要降到8週的正常水位。因此,今年下半年PC市況一定會比去年下半年weak。

在此情況下,陳俊聖提醒內部團隊「要有心理準備」,「安全帶要綁好」,不求成長與市佔,但求比產業平均表現好,還要顧到整體營運的現金流。不過,他說,宏碁小虎隊此時挺身而出,開始發揮作用,「衝出來擋在前面」,對整體集團營運形成平衡作用。

儘管看淡PC市況,但陳俊聖強調,過去兩年PC產業成長30%,今年即便不好,也不會突然掉30%,因此可以確定,今年PC仍會比2019年疫前稍好,會有一定的剛需,市場「不需要那麼恐慌」。至於長短料的現象,目前已經不存在,只有買錯料,買太多的問題,所以積極出清庫存,騰出胃納量,才能在半導體、面板大降價時有效降成本。
.................
台灣的20座,包括中國也有20座、歐美日共14座,全球總計有54座12吋廠興建中
台灣的20座 前陣子 看個個老闆 都蠻有信心的 外國及面板廠還在求晶片 唯一 罩門是電 夏天無風 太陽又下山 較難搞
johanneschuang

年底應該就可以買原價ps5了,不過ps5太大台了,想等pro/slim

2022-07-14 22:45
pqaf
pqaf 樓主

acer 陳董 漏算了韓國三星 海力士 也有很多座 12吋新廠吧??

2022-07-15 0:21
MoneyDJ新聞 2022-07-14 13:55:25 記者 李彥瑾 報導

市場研究公司Omdia 7月13日公佈最新報告預測,2022年7月全球面板業產能利用率預料將從70%跌至69%,面臨10年來最低紀錄。

韓媒《BusinessKorea》報導,根據Omdia的數據,以季度計算,全球面板業產能利用率一路滑落,從2021年第二季的89%,2021年第四季降至84%,預計今年第三季將進一步降 至73%。


報導指出,主要因素是面板價格直直落,促使面板廠紛紛擴大減產。在中國政府巨額補貼下,中國面板廠大舉擴充面板產能,並以價格戰積極搶市,但也造成面板近10年來一直供過於求、價格急劇下跌。


由於不敵中國業者的價格優勢,三星顯示(Samsung Display)今年6月已全面停產LCD面板,LG顯示(LG Display)南韓坡州廠及中國廣州廠進行LCD面板減產。中國面板廠也加大減產力道,京東方、華星光電計劃將下半年產量較上半年削減20%至30%。


隨著產能利用率下降,面板價格跌幅有所趨緩。根 據市場研究機構WitsView的數據,2022年7月上半月,50吋及55吋LCD電視面板均價分別為73美元、104美元,與6月下半月均價幾乎持平。
新聞滿滿 台gg 的好消息~
明天值得期待?
  • 380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0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