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3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群創股價只剩 10.35元..公司市值只剩1090億,手上卻有 1500億現金...

有什麼方式,公司可以拿現金把 自己股票都買光光嗎? 不然 友達出錢買 群創, 群創出錢買友達 ,可以這樣玩嗎?

當初群創發行ECB 讓特定人用 10.5元 轉換了 85萬張新股, 現在公司終於有機會 花錢買回 85萬張贖罪劵註銷股本了.
justinjwlin

有建設才會發財,搞政治的都知道

2022-07-13 10:47
oproo

真的這麼好,會賣到持股如此少嗎?會印股票就是為了換鈔票不是!

2022-07-13 18:01
pqaf wrote:
群創股價只剩 10....(恕刪)

群益證大安分行 遭檢調搜索

群益證(6005)12日下午發布即時重大訊息指出,法務部調查局於12日搜索群益證大安分公司。群益證的因應措施是配合調查,對公司財務業務無影響。

業內人士指出,群益大安分公司是市場有名的主力券商。其有名之處,除了群聚主力、金
主,對市場行情頗具影響力之外,更重要的是,這個分點還結合了退役與現役的多家財經媒體資深記者,相當具有訊息領先掌控的能力。
這新聞如果是真的,那對第四季來說,簡直是超級利多了,
現在股價14塊的友達,明後年殖利率都接近10%(1.4元的保證配息),本身還有2元的減資紅利,如果你真的認定友達是景氣循環股,那所有外資投信都指出目前正是循環谷底,上次6塊多沒買的,去年沒虧損還大賺的友達14塊多不買,那就等著年底後悔吧!
8/5股息自己會加碼,9月如果減資退款,也會再加碼,巴菲特最近接受訪問,記者問到對目前景氣低迷的看法,他說“財富是留給有耐心的人”
最後個人認為,根本沒有景氣衰退這件事,美國的失業率是50年新低,這次疫情根本沒有人損失自己的財產,沒有網路泡沫,也沒有次貸風暴,更沒有嚇死人的失業率,所以不要再自己嚇自己了!戰爭會結束的,通膨會過去,庫存再多,總是會用完的,但是產能要重新啟動,是需要時間的!這就是另一波的超級循環開始!


三星暫停面板拉貨 夏普10代廠接近停產

三星暫停拉貨效應之下,供應鏈傳出鴻海集團高層下達指示,要求將夏普在日本市的10代廠投片量大幅下調,每天僅投入極少量的玻璃,這接近「停產」的動作預計將持續1~2個月

中間省略.........

SDP 10代線最大產能達到8.5萬片,目前主要生產42吋、60吋和70吋電視面板。奧維睿沃(AVC Revo)數據指出,今年第一季SDP 10代廠面板出貨量約210萬片,占全球整體電視面板出貨市占率約3.0%。客戶結構來看,主要供應給一線品牌,其中最大客戶就是三星、占比高達19%,前四大客戶出貨比重超過五成。

三星暫停拉貨掀起了一連串的漣漪,戴爾也因為庫存問題,在上周通知供應商,大砍第三季訂單五成,據了解,LG電子和惠普等大廠也都在調節庫存、縮減第三季的面板採購。品牌大廠相繼砍單,市調Omdia表示,全球面板廠都持續減少投片量,2022年6月和7月面板廠的產能利用率預計將分別降至設計產能的70%和69%,創下近10年來的低點。上一波歷史低點是在2020年2月的77%,當時市場嚴重供過於求,之後因為疫情爆發出現了宅經濟效應,才刺激了銷售飆升。
群創的有看到權益補償,謝謝借卷人讓我省了一些稅金。 看來要讓借卷人賣出股票,得要在除權前好一陣子借出才行
震撼 鴻海集團入股紫光


旗下工業富聯注資435億 有助擴張記憶體、通訊晶片版圖 串聯晶圓代工、IC設計、封測一條龍業務

2022/07/13 04:27:24
經濟日報 記者林宸誼、蕭君暉、李孟珊/綜合報導

大陸知名半導體企業紫光集團宣布破產後引進新資金重組,鴻海(2317)集團旗下工業富聯(FII)名列新資金入股名單,共出資約98億元(約新台幣435億元),鴻海集團藉此在半導體事業布局有重大突破。

業界分析,紫光集團版圖橫跨記憶體、IC設計等,是大陸最大記憶體晶片廠長江存儲與獨立手機晶片廠紫光展銳股東,鴻海集團入股紫光集團,等於插旗記憶體與通訊晶片等事業,進而串聯晶圓代工/製造、IC設計、封測等一條龍業務。


由於記憶體與通訊晶片都是鴻海集團當下缺乏的半導體資源,若能藉此延伸記憶體與通訊相關布局,對未來鴻海發展半導體與電動車事業將如虎添翼。

泛鴻海集團目前持有工業富聯約85%股權,居最大股東。據了解,工業富聯此次透過興微產業投資合資企業,注資紫光集團。對此,工業富聯表示,工業富聯為大陸上市獨立公司,也在當地募得資金,並投資當地第三方私募基金,尋找可協助該公司發展的技術和標的。

根據紫光集團官網資訊,其在記憶體、IC設計、封裝測試、ICT產業、IT服務等領域都有布局,旗下企業包括大陸記憶體晶片龍頭長江存儲、編碼型快閃記憶體(NOR Flash)暨晶圓代工廠武漢新芯、手機晶片大廠紫光展銳、並握有封測大廠蘇州矽品股權。

其中以長江存儲最受矚目。長江存儲是全球NAND領域最受矚目的新星,先前曾傳出打入蘋果供應鏈,顯示其品質已達與三星、鎧俠等一線大廠水準,並已發展128層以上高容量產品,朝2025年總月產能30萬片邁進,目標取得全球NAND市場近15%市占。

武漢新芯有兩座月產能共計6萬片的12吋廠,除了生產NOR晶片,還提供獨到的三維集成技術3DLink代工服務;紫光展銳則是大陸最大、全球第六大獨立手機應用處理器供應商,都在業界具有指標地位。

根據紫光集團公告,其宣告破產一年多之後,重組已步入收尾階段,由李濱擔任公司董事長,同時兼任公司總經理,邵建軍為監事會主席,原董事長趙偉國不再擔任公司董事長職務。

紫光集團官網指出,原股東清華控股、健坤投資全部退出,戰略投資人「智路建廣聯合體」設立的控股平台北京智廣芯控股有限公司承接紫光集團全數股權。
...........
重整後的 紫光 郭董 快狠準的出手了
面板 則...
pqaf
pqaf 樓主

中國要花10兆人民幣扶植半導體業,郭董卡位,應可拿到不少補助, 不知美國的管制設備和技術, 能否對紫光鬆綁

2022-07-13 8:19
jerry040161

的確不見得可以活很久,但圈錢能力還是一流

2022-07-13 9:08
電視面板出貨 Q3恐年減逾7%
04:102022/07/13 工商時報 袁顥庭

群智咨詢(Sigmaintell)預估,第三季在面板廠擴大減產之下,全球電視面板出貨面積相比去年同期大幅減少7.3%,第四季需求反彈有限,全年呈現L型走勢。而且北美、歐洲、中國等市場銷售不振,使得平均出貨尺寸首見減少、來到47.7吋,相比去年同期下降0.8吋。


群智咨詢指出,今年面板市場呈現L型走勢,第一季面板出貨量達6,800萬片、創同期新高,並成為全年高點。但隨著俄烏戰爭爆發,歐洲市場需求失速下滑,品牌採購需求超預期收縮至近十年新低,第二季面板出貨滑落到6,200萬片。7月三星暫停面板採購,預期第三季品牌廠調整庫存策略之下,需求旺季不旺,單季出貨預期和第二季相當、甚至減少。如果庫存水位下降,預期年底仍有備貨需求,拉貨動能會有所回升,但高通膨下終端消費力道疲弱,第四季出貨反彈幅度有限。

北美、歐洲、中國等主要市場銷售不佳,也拖累平均出貨尺寸下降。群智咨詢預估,2022年液晶電視平均尺寸約47.7吋,相比前一年下降0.8吋。其中前三季因大尺寸需求低迷,加上32吋出貨水平維持高位,平均尺寸低於2021年的平均水平。

此外,隨著電視面板價格跌破現金成本,面板廠承受著巨大的虧損壓力。短期內難以期待終端需求恢復,面板廠啟動減產,但各個廠商策略不一。

京東方主要減少10.5代和8.6代線的產能,並且把產能轉往IT面板,三星電子及LG電子等品牌大動作調控第三季庫存,京東方第三季稼動率將進一步下調。

TCL華星對三星和TCL兩大客戶的依賴度高,三星砍單對華星產生巨大壓力,並從6月開始減產,產能調整主要集中在65吋和75吋面板。惠科從6月開始也逐步減產,H4和H5兩座新廠爬坡放緩,預計第三季稼動率維持低檔。

友達自第二季已減產,隨著各應用需求下滑,調整範圍從6代擴大到8.5代廠。群創主要控制50吋面板供應,並且把產能轉往IT面板、縮減電視面板產出。LGD 7.5代線、廣州的8.5代線產能都明顯縮減。

隨著面板廠減產,第二季全球電視面板供應面積年減1.4%、季減2.9%,預計第三季電視面板供應面積年減7.3%。
自由小山

從下面一則來看,減產的幅度遠遠超過7.3%

2022-07-13 17:29
vul34622 wrote:
電視面板出貨 Q3恐年減逾7%

老共卷不下去了,真是自作孽,怎麼可能活得下去。
韓國(三星和LG)和老美(Dell)砍單,老共就減產不賣了
這波老共和韓國老美的大戰,精彩可期。
看看韓國人對各大廠減產的看法,大家在忍一下,這波減產夠猛,屆時報復性的反彈不久就會到來.....
====================
코로나19 특수 ‘끝’ LCD 넘치는 재고에… LGD 20%, 中 최대 50% 감산



1.據顯示行業13日消息,LG Display、中國京東方、CSOT(華星)、HKC等從上個月開始減產電視用液晶面板。一些中國企業已減產高達50%

2.LG Display 今年下半年,將TV用液晶面板的產量比上半年減少10-20%,預估全年減產50%左右

3.京東方決定今年下半年,將TV用液晶面板的產量比上半年減少25%,預估全年減產45%

4.華星光電也開始減產 20%,蘇州8.5代生產線(T10)減產幅度高達50%。預估全年減產達38%

5.HKC從5月份開始減產20%,並減緩新廠爬坡,預估全年減產達55%

6.市場研究機構Omdia 28日表示,第三季度(7月至9月)顯示面板行業減產預計將降至73%,為2012年以來最低。本月降至為69%,9月見底回升至77%,但預計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面板利用率下降的原因是製造商已減產以應對價格下跌。

============
老共三豬(BOE/TCL/HKC)全年減產的預估,是我引用新聞,再累加上半年的預估減產數字所得,非新聞相聞內容。
第6項為引用以下韓媒報導
LCD 감산, 올레드 성장…엇갈린 하반기 전망

============
財聯社7月12日訊(記者王碧微)“減產對於廠商來說也並非壞事,至少可以減少虧損”。彩虹股份(600707.SH)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道.............
减产竟是为了少亏损?面板跌价严重 龙头均有产线调整计划

============
根據Omdia的追踪報告,2022年6月和7月,顯示面板製造商每月的產能利用率預計將分別降至設計產能的70%和69%,創十年來最低值
LCD面板迎十年最大减产潮 彩虹股份称“减产可减少亏损
microspore

繼續抱 期待轉型成功~~~ [打氣]

2022-07-13 12:52
多頭報馬

我就說嘛!你個中國面板廠就惡搞打爛仗,看你沒錢怎麼玩下去![笑到噴淚][笑到噴淚]

2022-07-13 23:22
來來來~ 自己算

這種面板景氣友達蓋新廠
是不是像2008 台積電 張忠謀大舉增加資本資出?
台積 38-->688
友達 14-->???

以上純屬自我安慰~
kkkddd71

原來是這則舊新聞,這看過了,我還以為是友達又宣佈新投資了,sorry

2022-07-13 15:51
s2474

新廠高機率跟uLED有關

2022-07-13 18:27
群創股價只剩 10.35...(恕刪)

美光廣島DRAM廠突斷電、股價揚;專家估影響有限

2022/07/13 08:43
MoneyDJ新聞 2022-07-13 08:43:25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Micron Technology, Inc.)突發佈聲明表示,廣島DRAM廠面臨斷電
,正在評估影響。
美光11日發布新聞稿宣布,廣島DRAM製造廠上週五(7月8日)因為當地天候惡劣,面臨長時
間的電力干擾。

美光表示,斷電促使工廠進入關閉程序,目前已恢復低度運轉狀態,未來一週產能會持續
拉高。美光正在檢視意外發生時正在處理的晶圓,決定這些晶圓是否符合公司嚴格的品管
標準。

美光預測,2022會計年度第四季、2023會計年度第一季將面臨產能損失,以及跟生產力、
晶圓報廢有關的成本衝擊。

美光正在評估近期供應鏈面臨的影響,會設法運用現有庫存及其他DRAM工廠網絡來滿足客
戶需求。美光會向客戶直接更新進度。

美光12日聞訊勁揚2.37%、收59.18美元;年初迄今已重挫36.47%。

TrendForce 12日隨即發表研究報告指出,美光廣島DRAM廠8日大約經歷5~10分鐘的短暫斷
電問題,估計影響應該有限。

科技市調機構IC Insights 7月11日發布報告指出,美光6月30日公布第三季度(3-5月)財
報時預測,本季(6-8月)營收中值將達72億美元(加減4億美元),季減率多達17%。7~8月是
半導體產業一年中成長最旺盛的季節。美光似乎給了初步警告,警示2022年Q3將極度疲弱。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
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
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半導體投資額逾2兆元 陳俊聖示警:產業反轉會動搖國本
2022-07-13 18:07 經濟日報/ 記者
謝艾莉
/即時報導



一向精準預言產業趨勢的宏碁(2353)董事長陳俊聖今(13)日示警指出,台灣現在規劃要建20座12吋半導體廠,以一座廠投資金額約1200億元計算,總投資金額就超過2.4兆元,幾乎跟中華民國年度總預算相當,「一旦需求反轉,這影響非常大」。

陳俊聖指出,現在台灣正規劃要蓋20座12吋半導體廠,以一座廠員工人數約2000人預估、需要投資約1200億元,「這樣算一算總投資額就超過2.4兆元」。一旦產業需求反轉,工廠使用率上不來「會動搖國本」。

他進一步指出,那可以中途不蓋了嗎?畢竟上游設備廠合約都簽了、至少要建到一個基本的規模,就算喊停也要付出相對基本的成本。陳俊聖直指,游資很多不再存在,基本上都已經投在這裏「這本來是好事,但是產業反轉的時候就要小心。」
.................
「就像衛生紙囤貨潮!」 美國晶片突由短缺變過剩 業界措手不及

新頭殼newtalk |洪季謙 綜合報導
2022年7月13日 週三 下午12:44


外媒報導,美國晶片市場近期突然產生巨變,原從短缺變成過剩,讓業界不知該如何應對。

據《路透社》報導,從 5 月下旬到 6 月開始,開始發生轉變,原先晶片市場嚴重短缺,全球疫情引發的供應鏈危機導致電腦、手機和汽車等製造商接受打擊,變成「有車體」卻無「車用晶片」的情況,相關晶片與零件皆有短缺問題。

而在高通膨、中共疫情封城、烏俄戰爭都抑制了消費者支出,尤其是在個人電腦和智能手機上的支出,導致需求降低。

在 6 月底,美光科技公司宣布將減少生產,該公司首席商務官蘇米特‧薩達納(Sumit Sadana)承認,市場逆轉讓該公司措手不及。

市場擔憂使股價應聲下跌, 2022 年至今,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了 35%,遠遠超過了標準普爾 500 指數 19% 的跌幅。報導表示,這些的晶片囤積正在使情況變得更糟。

《路透社》引用了「衛生紙囤貨潮」,就像民眾在疫情封城前搶購衛生紙一樣,業者也同樣囤購了大量晶片。分析學者丹‧哈奇森(Dan Hutcheson)就說:「這有點像衛生紙。」其他專家也表示,這一轉變對各行業的影響並不均衡。

半導體分析師特里斯坦‧格爾拉(Tristan Gerra)說,消費電子產品、特別是低端智能手機製造商的大型芯片供應商將受到最大衝擊。其他分析師則說,受供應過剩影響最小的是蘋果公司的供應商。對更高端的蘋果設備的需求仍然很高。

多位分析師表示,汽車晶元製造商目前是安全的,但這可能不會持續太久。分析師馬克‧利帕西斯(Mark Lipacis)在一份聲明中說,雖然行業高管和分析師無法說出全球倉庫中有多少過剩晶片,但主要電子製造服務公司的第一季度庫存創下了歷史新高,上次紀錄是在二十多年前創下的。




............
照說 力晶搞中低階製程 聯電 中階製程 台積電搞先進製程 完美組合
但各國都搞 尤其 中國拼命搞 都蓋好就難搞
i2s
i2s

景氣本來就有複雜的週期現象, 如果台積電股價下跌也被頭腦簡單的股市"老師"們和李蓮英們講成「景氣循環股」, 這未免太廉價了.

2022-07-14 11:58
sean2316

所以去年到底是誰在囤貨導致晶片不足,現在應該就知道是誰了

2022-07-14 11:58
  • 380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0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