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記者李珣瑛/新竹報導
三星手機、電視用LCD面板全數仰賴外購,隨其延長暫停拉貨時程,加上全球前三大筆電品牌戴爾上周無預警通知面板廠大砍本季面板採購量五成,在主要客戶不拉貨、砍單夾擊下,友達(2409)、群創恐淪為重災戶,虧損壓力更大。
三星已停止自家LCD面板生產,全數自京東方、惠科、友達、群創等面板廠外購。法人估計,三星對台灣面板廠採購當中,以友達比重最高,占友達LCD TV面板比重達四成,群創占比也達10%。少了三星這個龐大出海口,將使得原本不佳的供需狀況需要更長時間消化與調整
友達、群創上周五(8日)公布第2季營收分別為628.84億元及579.02億元,雙雙下探2020年第2季以來的九季新低,恐終止連七季獲利榮景轉為虧損。群創昨(10)日表示,不回應單一客戶的市場傳聞。至截稿前,未取得友達回應。
業界人士指出,三星通知供應鏈延長暫停拉貨時間,恐使得面板後市雪上加霜。
面板市調機構Omdia顯示部門資深研究總監謝勤益昨日分析,三星延長暫停對供應鏈拉貨時程,應該是觀察到供需尚未平衡,面板廠第3季勢必調低產能利用率因應。
...............
經濟日報 記者李珣瑛 真是... 群創除息 就沒戲了
三星 也是奇怪 如果要做市場區隔 只賣高價品 賣不動 就等賣完再說 那 TCL 惠科 ..都不是吃素 搞性價比 聯發科 聯詠 致新......供應商一定全力配合 致新 面板電源管理今天 也被重擊 跌14元
pqaf wrote:
友達 周一除息參考價(恕刪)
產業前景雜音分亂 群創除息首日爆大量一度填息逾3成
發布時間:2022/07/11 12:01
記者署名:鉅亨網記者 劉韋廷 台北
原文內容:
面板大廠群創 (3481-TW) 今 (11) 日除息交易,每股將配發 1.05 元現金股利,除息參
考價為 11.2 元,早盤一度衝上 11.55 元,填息逾 33.3%,邁向填息之路,但受整體大
盤賣壓湧現、面板產業前景雜音不斷,午盤前股價由紅翻黑,成交量累計逾 13 萬張,居
上市櫃成交排行榜之冠。
群創預計 8 月 10 日發放股利,發放總金額達約 110.87 億元,並規劃後續向主管機關
申請辦理現金減資約 9.5%,每股擬退還股東 0.95 元,以提升股東權益報酬率、調整資
本結構,預計減資完股本將從 1055.96 億元降至 955.65 億元。
雖然近期面板價格跌勢逐步趨緩,7 月上旬 55 吋以下電視面板價格與上月底持平,但包
含三星、戴爾 (DELL-US) 等國際品牌廠近期皆傳出暫緩拉貨或大幅下修下半年採購目標
,市場認為,將不利面板需求、價格回升,也將連帶拖累廠商營運虧損壓力大增。
群創 6 月在出貨回溫下,單月營收達 192.86 億元,月增 7.1%、年減 38.8%,第二季營
收達 579.02 億元,季減 17.1%、年減 37.9%,創下近 9 季來低點,累計上半年營收達
1277.88 億元、年減 27.8%。
從出貨狀況觀察,群創第二季大尺寸面板出貨量達 3245 萬片、季減 7.1%,低於原先預
期,不過中小尺寸面板出貨達 8427 萬片、季增 26.1%,則優於原預期。
AVC產業鏈洞察 2022-07-11
7月8日(上週五)晚,郭台銘董事長下達指示,要求將Sharp日本的SDP Sakai G10工廠的投片大幅下調,每天僅投入極少量的玻璃,僅僅維持日常樣品的生產,不會完全停產,而這一動作預計將持續1-2個月,奧維睿沃(AVC Revo)與Sharp內部以及Sharp上游供應商確認,也證實了這一消息。
庫存壓力下,SDP Sakai G10開始直接考慮停產
這條產線最大產能達到85K,目前主要生產42/60/70寸的電視面板。根據奧維睿沃(AVC Revo)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SDP Sakai G10面板出貨2.1M,佔全球整體電視面板出貨3.0%。客戶結構方面,SDP Sakai G10與頭部品牌綁定程度較高,根據奧維睿沃(AVC Revo)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其前四大客戶出貨佔比超過50%,其中三星做為其第一客戶,佔比達19%。
今年以來由於電視市場需求持續低迷,這條產線出貨面臨較大的壓力,主要客戶三星電子、LGE等在需求低迷的情況下持續砍單,這條產線依然維持在70-80K左右的投片來生產,這也導致其面板庫存逐漸增加。據了解,其主要生產尺寸60/70寸的庫存較高,在其主要客戶的工廠存有很多庫存,庫存水位始終高企是SDP Sakai G10工廠突然考慮大幅減產的主要原因。
上週Sharp內部還曾考慮從7月份開始將SDP Sakai G10工廠的稼動率下調至50%,而目前最新消息則是直接考慮下調至每日最低投片量,接近直接停產。除了電視面板市場需求不振影響以外,今年以來電視面板價格持續下探,主流尺寸都已經跌破現金成本,而SDP Sakai G10工廠本身經營狀況就存在問題,在目前市場狀況下,恐怕導致其虧損幅度進一步加大。
從眾星捧月到跌落神壇
作為被寄予厚望的一條產線,SDP Sakai G10並沒有朝著預期的規劃發展。作為當時全球最大投資規模的產線,SDP Sakai G10始終無法擺脫開工不足的事實。由於連續多年的巨額虧損,減產、停產等始終伴隨著其左右,那麼早期的SDP Sakai G10產線為何如此“倒霉”,是時運不濟還是自身缺陷呢?
一、技術難度大,維護成本高。 SDP Sakai G10產線的問世很大程度上與Sharp著力發展超大尺寸電視的戰略密不可分。但就當時來看,這樣一條產線的推出或許多少顯得過於“激進”。相比於更加完善的低階世代線,SDP Sakai G10產線由於採用的玻璃基本尺寸更大,且在大規模成膜蒸鍍等技術上存在局部瑕疵的機率,因此SDP Sakai G10產線無論在技術控制難度還是設備維護成本上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二、市場需求轉向,SDP Sakai G10從一家獨大到無人問津。對於有著“液晶之父”的Sharp來說,原本以為可以在電視市場出現的“號令天下”並沒有出現,儘管索尼、三星顯示、LG顯示、奇美、友達以及中國大陸面板廠都探討過十代線的可能,但在諸多市場因素影響下,最終都選擇放棄十代線的建廠。從2018年開始,隨著中國大陸G10.5的量產,逐漸擠占大尺寸市場份額,SDP Sakai G10工廠在市場上的地位也變得更加尷尬。
SDP Sakai G10大幅下修產能影響分析:
(1)在面板庫存壓力增加和虧損逐漸加大的情況下,Sharp SDP Sakai G10迫於無奈考慮大幅減產,甚至停產,但如果下半年電視市場需求仍無法好轉,恐怕這條產線將會考慮關閉更長時間。
(2)在目前電視面板供應過剩的當下,雖然Sharp SDP Sakai G10大幅減產並不能立馬改變目前市場供應過剩的局面,但會在某種程度上引起一些供應鏈的恐慌,客戶會對面板供應鏈重新梳理。
(3)Sharp SDP Sakai G10大幅度減產的動作恰恰反應出了目前市場的困境,面板價格跌破現金成本以後逐漸接近材料成本,面板廠都面臨生產越多,虧損越多的局面,大幅減產或者甚至停產可能是更好的選擇,因此不排除將會有其他面板廠採取更激進的減產動作,或許多米羅骨牌效應正在路上。
===========
我又是忙碌的一周.... 洗完澡 睡覺前,才有點時間 打開電腦.
日本韓國人事成本高昂,都已經玩到材料成本的瘋狂地步,郭董終於下令 SDP 停產,盤點人力....
TV面板報價能搞成這樣, 郭董個人掌控全球第二大產能, 也是要負些責任,承擔嚴重虧損
郭董的SDP 停線,可以做為其他同業的 正確示範,
廣州 SIO ,也該同步拔掉電源插頭,停產三個月,減少損失,
今天友達股價糟遇衝擊,跌了8角。(其實我很高興,發息時有友達的便宜股票可買了。)為了給版友們打打氣,我整理一下,對印度市場的3C產品銷售看好的本人意見。有如下幾點:
(1)印度市場對3C產品能夠消費的人口,是否能夠取代中國?
由目前的最受矚目的,中國流出網路的大批量,中國詳細個人資料,大約10億份的數位資訊來看。有來自中國而定居美國的新聞分析評論家網紅,確認該資料出自中共中央政府機關的詳錄個人資訊。而且認為此資料量超大,應該是完整資料,顯示此即中國真正可信賴人口數,即是10億。
而根據非官方流傳,印度總人口數為13億人,雖未經證實,卻仍然可信。故此可知,印度人口已超越中國人口數,成為人口數量的最大3C市場。而且印度人口的平均年齡極年輕,在消費3C產品的能力,及可能性是真的大過中國的已被確認的老齡人口社會。中國的老齡人口,在消費電腦與網路資訊機器的消費能力,絕對不如印度的輕齡人口。而且印度人口具有未來超過一個世代(約30年)的3C消費時長。
(2)印度人口是否真的具有消費3C產品的需求?
本項目所作為的是推論性的結果,與實際調查需求無關,但是可以得到樂觀結論。
前一項已知,目前印度人口的平均人口年齡極為年輕。這點可由一般YouTube 所載的印度歌手演唱影片可知。由於此類影片,幾乎都是,其中舞蹈表演強勁有力,歌唱輕快,節奏有力。可見其訴求觀眾人口,普遍為年輕人口,青年及青少年。又有多部影片,其中場景有校園,並且強調電腦使用,可知已反應知識社會的主要局面。由於印度政府,推動印度高科技產業,大行其道。甚而更欲推行其國之半導體產業。而且目前全球資訊產業,在印度投資者甚多。然則此類產業之高科技人才需求甚多。即使只是作業員等類的基礎員工,亦需要高中職以上人口極多。由上述幾點可知,印度社會已然進入,3C需求極大的高知識需求社會。
(3)印度民眾是否有足以消費3C產品的財力?
印度社會以前,貧窮人口眾多,然而近年因為全球產業鏈的轉移,似已改善許多。個人認為此項的主要因素,還是在於產業鏈的轉移至印度,是否成功?雖然在新冠病毒疫情強烈的干擾之下,或許青黄不接,然而終究應該成功轉移。故此生產盈餘,有可觀財富分配到印度社會,指日可待。故而此項問題,由此可知。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