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零售巨頭Target庫存飆升至151億美元、約新台幣4455億 元,整體S&P500企業的庫存金額也以16%的年增率攀升。 「去庫存」將是今年暑假全球企業的關鍵字。
乾隆來(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 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
2022-06-15 11:31
新冠疫情期間拚命搶貨的美國零售巨頭,發現消費者興趣驟變,庫存堆積如山,估計未來一季要「去庫存」超過五○○億美元才能回到健康水位,規模前所未見。
美國大型零售股股價崩跌令人怵目驚心,最具指標的是連鎖商場「目標百貨」(Target,也可翻譯為「塔吉特百貨」)在五月十八日單日暴跌二五%,從前一日收盤價二一五.二八美元瞬間跌至一六一.六一美元,到六月十日收盤價更跌破一五○美元,與每股二六八.九八美元的五十二周最高價相較,股價減損了四四%。
目標百貨是營收穩健、幾乎等同美國消費市場的老牌績優公司,從未發生一年內幾乎腰斬的劇變;股價一天暴跌二五%,是一九八七年股市大崩盤之後未曾出現的災難性事件。零售龍頭沃爾瑪年營收約為目標百貨的五倍,也同時暴跌,在五月十七、十八兩個交易日跌掉近十八%。目標百貨與沃爾瑪帶著整個零售股跳水,讓各界驚恐,「去庫存」與「消費衰退」的新聞標題,占據各大媒體最顯著的版面。
長痛不如短痛 股價暴跌
拚Q2庫存降回正常水準
在美國生活過的台灣人,大多都有在Target購物的經驗。這家零售巨頭總部在寒冷的明尼蘇達州雙子城,走「便宜又大碗」的路線,沒有沃爾瑪征戰全球的氣魄,也不像亞馬遜那樣善用先進科技,除了鮮明的大紅圓圈招牌,公司從裡到外很難找到資本市場最愛的「性感」元素。
但毋庸置疑的是,Target是美國庶民生活的一環,全美國與加拿大將近兩千個大大小小的Target商場,從一九六二年創始至今已屆滿一甲子,六十年來,開車去Target購物是美國庶民消費的日常,而且公司老當益壯,去年創造高達一○六○億美元(約新台幣二兆七千億元)的營業額,年營業額比起十年前整整增長了新台幣一兆元。
有一個不得不談的題外話,不那麼性感的目標百貨,吸引了一群保守的股市投資人長期持有,過去一年來一度來到每股二六八.九八美元的天價,當時的五年報酬率超過四○○%,即使股價今年五月暴跌至一五○美元,五年投資報酬率還有一七○%,遠遠超過標普指數、沃爾瑪以及亞馬遜。
大跌後的目標百貨,本益比回到十三倍,低於沃爾瑪的二十六倍、好市多的三十七倍,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價值投資標的。從股票投資的長期報酬率角度來看,「性感」通常不敵「樸實」,從目標百貨再次獲得驗證。
回到主題,目標百貨股價驚人的暴跌,引爆點是「庫存」,以及企業面臨景氣反轉,必須採取極為劇烈的因應策略所致。這個世界變動太快,即使是穩健樸實的目標百貨,也必須緊急煞車、快速轉向才能求活。
在五月中旬的第一季法說會中,目標百貨執行長布萊恩.康乃爾(Brian Cornell)發出令人震驚的警訊。首先是庫存暴增,公司公布到四月三十日為止的二○二二年第一季財報,帳上庫存高達一五一億美元(約新台幣四四五五億元)。庫存從全球各地的出海港起算,一路堆積到公司每個角落,比去年同期要多四三%、近五十億美元。
去庫存是營運的日常工作,但投資人訝異的是,執行長康乃爾去庫存的手段極為劇烈。康乃爾說,公司已啟動強勢的降價促銷,要在第二季讓庫存回到正常水準。他不只折扣大清倉,還一路向上游供應鏈取消原有訂單,寧願從美國陸運、國際海運,一路往上賠償到原物料供應商。
採取緊急煞車手段來停止進貨,為此必須付出巨額賠償金,因此營收雖然持續增長,但營業利益(Operating Income)暴跌。去年第一季營業利益還有二十四億美元,今年第一季只剩十三億美元,每股盈餘僅二.一六美元,與去年同期相較減少四八%,形同腰斬。
高調展開「去庫存」行動短短三周後,公司又在六月七日再發重大利空,將今年五至七月的第二季預估營業利益率一口氣砍到只剩二%。公司經營團隊設定的營業利益率(營業利益除以營收),長期平均為八%,去年第一季達一○.九%、第二季一○%,而三周前的法說會,給投資人簡報上的今年第二季預估營業利益率還有五.三%。
急拉熱銷品訂單
需求丕變 目標百貨快速回應
目標百貨執行長康乃爾發動的瘋狂去庫存,以賠大錢為代價,劇烈手段嚇壞了股市投資人,更讓全球供應商亂成一團。
台北一家Target供應商老闆就說,他「二十年來沒碰過如此混亂的局面」,美方取消訂單的條件極為優惠,原本歸買方的船費等當然全數吃下,台北供應商為了訂單所準備的材料全數賠償,而且「就不要了」,供應商還可以將這些原物料在市場低價轉售,因此供應商的獲利還會增加。
混亂局面不只是取消訂單,美方說:「如果可以趕上最後一艘船,就在兩周之內提前出貨。」會照單全收。這位供應商表示:「公司一面突然加班趕急單、另一面又要全面取消訂單,為了調度人手與材料,幾乎天天熬夜。」
沃爾瑪、好市多、目標百貨等美國零售巨頭在疫情期間為確保供貨穩定,都建立了公司專屬的海運船隊(包船甚至包機),從亞洲港口到美國物流中心,流程都全數掌控,創造了零售消費通路「大者更強」的趨勢。但面臨消費市場急轉彎,龍頭零售業隨即面臨庫存快速堆積的壓力。
造成庫存突然堆積的另一個因素,是消費者口味突然轉變,過去兩年疫情的居家隔離,使美國人熱中於裝修廚房、美化花園、買新家具、升級床組,但今年解封政策來得又快又急,利率快速上漲讓房市急凍,去年熱賣的大型廚具與家具突然乏人問津了,而解封引爆的旅遊潮,則反映在旅行箱、化妝品、服飾的熱賣上。
康乃爾表示,熱潮退去的商品就低價清倉、一件不留,疫情解封的熱銷品則拚命追加訂單,「目標百貨一向能快速回應消費者需求,消費者變得多快,我們就領先加速轉向!」
去庫存壓力
去庫存成全球企業關鍵字
消費者這個暑假有便宜可撿
去庫存成了全球企業今年的關鍵字,更是企業彼此纏鬥的武器。
宏碁董事長陳俊聖最近高喊「PC市場供過於求」、「海上漂的貨物是正常時期的兩倍」,看似對個人電腦(PC)產業提出衰退警訊,但進一步比較華碩、宏碁、微星三家PC業者,宏碁的庫存周轉天數、庫存年增率等指標都是最低的。
相較之下,華碩第一季末庫存金額近兩千億元,是宏碁的三倍;庫存周轉天數一五○天,幾乎是宏碁八十天的兩倍。陳俊聖高喊PC有庫存堆積危機,給對手華碩極大的經營壓力。
紐約洛克斐勒中心的中庭廣場,地標希臘天神阿特拉斯雕像,是一位扛著地球往前跑的巨人,巨人一轉身就會引發地震,周邊的跟隨者運氣不好還會被踩死,但巨人背負全地球的重任,顧不了老弱殘兵,能夠跟上的就趕緊跟上吧。知名小說《阿特拉斯聳聳肩》有哲學深層含義,自由的經濟體系,強大的企業,使社會得以繼續生存和繁榮,這是美國文化的核心信仰,在二○二二年的去庫存中再次展現。
暑假即將來臨,消費者將有一大堆殺到見骨的便宜貨可撿,而對零售商與品牌公司而言,卻是一場難熬的去庫存寒冬。
..................
自由的經濟體系,強大的企業,使社會得以繼續生存和繁榮,這是美國文化的核心信仰,在二○二二年的去庫存中再次展現。 去庫存後應又是一條好漢 台灣淺碟市場 空頭外資打壓台積電 就數鈔票 散戶 也已買到手軟
陳玉娟/新竹
2022-07-01
台積電罕見出現3大客戶調整訂單,7月中法說會下修全年營收目標雜音已湧現,同時也使得瀰漫悲觀氛圍的半導體市況雪上加霜。
全球景氣急轉直下,TV、手機與NB等眾多消費性電子需求跌速超乎預期,半導體、電子供應鏈庫存急速攀升,跌價與砍單潮迅速擴散,惟台積電紋風不動,成熟與先進製程產能未見鬆動,代工報價更是逆勢再漲。
據半導體業者透露,台積電近日突遭空襲,除蘋果(Apple)iPhone新機目標出貨減少1成外,再傳出因PC市況急凍,大客戶超微(AMD)也削減7/6奈米製程訂單約2萬片左右。而由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全面回歸的NVIDIA,更因挖礦熱潮消退,也傳出NVIDIA希望延後1季拉貨。
終端消費性電子需求於第2季起已開始降溫,高庫存及低需求衝擊下,近月來不僅面臨價量齊跌困境的驅動IC業者不得不調整晶圓代工訂單外,日前三星電子更因庫存拉警報,突然釋出暫停供應鏈拉貨至7月底消息。
市場普遍悲觀認為,下半年市況將會持續惡化,去化庫存、砍單連鎖效應將會衝破半導體上游信心防線,晶圓代工產能滿載盛況自第3季開始消風,除了台積電擁製程與產能優勢,不受需求急跌影響,以及22/28奈米主流製程等依舊搶手外,其他成熟製程產能已見鬆動。
然而,供需反轉惡劣狀況超乎預期,最新市場傳出,一直以來因擔心若大舉砍單,未來取得台積電產能更為困難考量下,晶片業者皆未見砍單動作,但近日台積電突遭3大客戶調整訂單,引發市場極大震撼。
據了解,目前蘋果iPhone 14系列量產已經啟動,但首波9,000萬支目標出貨已減1成。除此之外,超微與NVIDIA也都因PC市況需求急跌,以及挖礦熱潮消退影響,面臨客戶為去化庫存而砍單衝擊,迫於無奈向台積電表明不得不調整訂單規劃,其中,超微下修第4季至2023年首季共約2萬片7/6奈米訂單。
另外,NVIDIA自三星8奈米回歸台積電後,付出鉅額預付款以爭取到更多5奈米以下製程產能,然而,礦潮衰減來得又急又快,終端通路與繪圖卡業者庫存滿手,加上二手卡大舉倒向市場,以及電競PC需求未如預期強勁,迫使NVIDIA不得不調整計畫,向台積電表明將延遲且縮減首波訂單。
大客戶調整訂單警報大響,不過,半導體業者認為,蘋果下修iPhone 14系列訂單應在台積電預期中,其原本就對於智慧型手機展望保守看待,因此財測估算應有納入此變數。
另外,超微雖減少7/6奈米訂單約2萬片,但5奈米PC與伺服器訂單未見修正,加上也願意接受漲價,因此,對於台積電影響應不大。
而NVIDIA想砍單,但在台積電不願讓步下,目前則是採行5奈米下一代RTX 40系列可延遲一季拉貨,甚至延至2023年首季,但空出產能必須由NVIDIA負責找到其他客戶接手補上,將衝擊降至最低。
半導體業者表示,因市況走弱,台積電3大客戶齊調訂單,市場也可能開始湧現第3季旺季不旺,台積電將下修全年營收展望雜音,但目前看來影響應有限。
比較擔心是會令瀰漫悲觀氛圍的半導體市況雪上加霜,出現連台積電都守不住,上下游供應鏈恐有更多雜音,而一直以來始終維持價量齊漲,擁有長約護體的矽晶圓產業將是下波關注重點。
另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終端需求急凍,設備交期延長且缺工問題影響,也傳出台積電原預計2024年量產的高雄7/28奈米新廠將延至2024年底、2025年量產。半導體業者認為,擴產延後對於晶圓代工反而是好消息,等待上下游庫存去化完成,新產能再陸續開出,可降低產能過剩風險。
台積電首季營收飆高,預估第2季營收約為176億~182億美元,季增3.5%上下,以新台幣28.8元兌1美元匯率計算,預估毛利率為56~58%,營益率45~47%。第2季財測皆較首季更上一層樓,全年營收將成長3成左右。
董事長劉德音6月時才表示,近期手機與PC等消費性電子需求確實疲弱,但對台積電而言,車用、HPC需求相當穩定,甚至有些超出供應能力,台積電也正好調整產品組合,整體來看,2022年全年產能仍是維持滿載。
此外,供應鏈庫存水位升高是現況,未來也會有所改善,台積電對於2022年營運表現相當有信心,未來5年、10年長期展望也是樂觀,目前全球通膨持續中,但應該慢慢緩和下來,對半導體和科技產業目前其實沒有直接影響,但長期影響則需持續觀察。
責任編輯:陳奭璁
................
昨天這篇 台積 因而跌了22.5元 市場融資 餘額 也正式跌破2000億 同學會 不少融資 畢業 斷頭文 感傷 練好功夫 再來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