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00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中國常態化封城和全員核酸政策,讓PCR檢測公司賺上兆人民幣,卻導致商業、工業活動、民眾財產逐漸被清零,使得地方政府稅收和賣地收入暴跌,財政吃緊,廣東、江蘇、浙江等富裕省市近期紛紛規定各級公務員最多減薪4成,連績效獎金都被追回。

鐵飯碗不再有保障。看來,不僅民營企業會受到環境的影響,體制內的員工也會受到影響。

江蘇、浙江、上海成立降薪辦公室和成立疫情基金

6月15日,山東省煙台從小學到高中20多所學校的數百名教師更是發起集體罷課,赴煙台開發區高級中學門前示威,抗議近2年沒拿到績效獎金,月薪被降到10幾年前「舊時代」水準,還被追回已發績效獎金5萬-10萬人民幣(約22.25萬至44.5萬台幣)。

多個富裕省市公務員近期吹起減薪潮,有些地方公務員跟教師還要繳回以前發放的獎金,吃鐵飯碗的公職人員開始過苦日子。

江蘇、浙江、上海已經成立降薪辦公室,同時成立疫情基金,扣除公務員部分工資來充實基金。

根據網傳通知,上海處級高階公務員年薪從35萬元降至20萬元人民幣(下同)(約從155萬元台幣降至89萬元台幣),主任科級24萬降至15萬元(從107萬降至67萬元台幣),降幅約4成。

上海處級公務員年薪被大砍43%

時事評論頻道「讀懂研報」指出,其他省市普通公務員的年薪沒有達到上海這個高水準,卻慘遭同樣的降幅。更慘的是,今年績效全部取消,重大活動的獎金跟著減半,意味說,為了重大活動加班加點,也沒有多少收入。

原本13個月年終獎金也要進一步縮減,稍為初步計算一下,普通公務員一年薪水將起碼減少5萬元人民幣(22萬元台幣),讓上海公務員大呼傷不起。

同樣地,江蘇、福建等地部分公務員接到減薪通知。浙江省公務員迎來減薪潮,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收入大概會下降25%左右。

蘇南公務員減薪幅度比上海更大

江蘇省的情況差不多,蘇州公務員年薪普降7萬元(約31萬元台幣);南部各級公務員停發補貼,年終獎金大減3到4成,蘇南減薪3萬到6萬元(約13萬到27萬元台幣),這樣算下來,蘇南的降幅更大。

浙江省也停發補貼,緩發或直接停發一些績效獎金,杭州事業編收入下降4成;有些地方公職人員還要退回第一季全部獎金。

廣東省部分地區公務員暫停補貼,廣東珠海公務員一年減薪6至8萬元,深圳這種一線城市也不保證發放普貼,以前大學畢業教師的一年補貼1.5萬元,碩士補貼2.5萬,現在都取消了,珠海教師一年減薪5至10萬元。

雖然有些通知稱減薪的部分以後還會補發,但具體何時補發和補發多少都是未知數:北京天津兩市也有推出減薪計畫。

中國公務員薪資由2部分組成

中國公務員薪資由2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全國統一的職務薪資,另一部分是績效和補貼,按照各省市的財政收入某個比例發放,這部分收入占公職人員年薪的6成,所以這個差距較大。停發績效和補貼會導致富裕省分的公教人員年收入減半,可謂是斷骨之痛。

總理李克強早就說過,各級政府必須真正過緊日子,中央政府要帶頭,中央本級支出安排負增長,其中非急需非鋼性支出壓減50%以上。

現在不僅公務員減薪,吃財政工資的機關事業單位也一樣降薪;浙江調降2成,杭州事業單位調降4成,綜合來看,浙江與廣東2省公務員降薪25%,其餘省分降薪10%到30%,事業編制也差不多這個比例。

這種降薪幅度前所未有的慘,因為以前,公務員只有不斷被加薪,誰見過降薪?一降還降這麼多,平時有些高高在上的公務員也出現生活困頓的景象,實在讓人感嘆。

李克強早就說過,各級政府必須真正過緊日子

網路上有一篇文章介紹,到2021年底,四川省還積欠公教人員2020年的年終和績效獎金,原因是財政短缺,有些公務員甚至靠刷信用卡度日。

公務員收入銳減的同時,也有沉重的生活開銷,現在很難想像,在物價高昂的上海跟深圳,被減薪的公務員怎麼生活?

即便成都、重慶、廣州這樣大城市,公務員生活都很艱難,想買房?一年只有10多萬、20多萬元收入,花在食衣住行和租房之外,還能剩下幾個錢?

那怕是成都和廣州的房子,動輒也是幾百萬元起跳,這點年薪不吃不喝也要幾十年才買得起防,更何況每月房租也要一、2千元.以前還有補貼,以後沒有補貼,公務員連租房都很困難。

-----------------------------------------------------------------------------------------------------------------------------------------------
中國地方政府就算是公務員減薪也要補貼面板廠賠錢賣造福歐美國家
napoleon0014

可惜習維尼,不是明太祖也不是明成祖,公部門薪水過低,貪污就都會有,尤其是落後國家為最。

2022-06-22 15:19
vul34622

他似想當 毛澤東第2 國際很怕他第3任 亂稿 想留名

2022-06-22 15:33
南柯夢碎06-21 13:18· 來自雪球

韓系研調機構【UBI Research】6月13日報告:三、京東方柔性OLED事業,今年將出現約100億元的虧損


肥——京東方MLED產業園,已達成合作意向,投資達200億元。 猜猜看,都投些什麼—— $京東方A(SZ000725)$展開
................
京東方及 TCL 今年都虧一大 缸子 卻又大建新廠 TCL T3 T9 京東方也還有新計畫 有些地方政府 如老母豬 (合肥)財力驚人以廠養廠 賠錢續擴廠 有點學三星搞DRAM 賠錢擴廠 等景氣好時壟斷

大陸的大小面板廠 有些如撐不下去 對台灣應是利空 因為賤價 殘值回收 債權人歸零 收購人也沒折舊 了
太陽能就是這樣搞 歐美快倒光 台灣 有一陣子也很辛苦 所以有一次法說 說大陸太陽能上游倒了 台灣應好
有一家 台灣CEO 一直搖頭 如能續生產 我們就慘了 沒有折舊
s2474

等OLED過渡失敗 剩下設備都是垃圾 沒人接盤

2022-06-22 12:08
陀螺不打轉

倒掉,欠的債可以一筆勾消?那中國早就開始倒了,國際信用評價就會降為0

2022-06-22 12:20
紫光總負債約8,700億 花旗銀行成最大苦主
工商時報 數位編輯 2021.11.29


大陸紫光集團面臨破產重整,總負債金額高達近2,000億人民幣(折合新台幣約8,700億),許多金融機構牽涉其中,債權人不僅包括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南京銀行等銀行,紫光還發行大量美元債,其中又以花旗銀行牽連最深,今年初突要求紫光清償債務,申報四筆債權高達約170億人民幣(折合新台幣約740億)。

陸媒證券市場紅週刊報導,紫光集團多年盲目擴張,致使陷入巨額債務危機,規模達近2,000億人民幣,「紫光系」7家企業的債權申報達1,869億人民幣,債權人中不僅涉及到國開行、中國銀行、進出口銀行、南京銀行等銀行機構,公募招商基金等機構亦受牽連。

據報導稱,紫光還發行大量美元債,其中花旗銀行牽連最深,花旗國際今年3月突要求紫光清償原定2028年到期的美元債;花旗國際所申報的4筆債務,規模約為170億人民幣。

報導指出,紫光債務攀升的主因,除了負債布局半導體產業外,前董座趙偉國在主業外的投資,亦是激化債務危機的因素之一;紫光2018年斥巨資取得多家金融機構股權,然就投資結果來看,效果明顯不彰,此外,紫光於教育領域的投資也是黯然收場,投資的補教企業短短1年股價暴跌,總市值大幅衰退。

中時新聞網 蔡宗倫
........................


紫光集團重整計畫獲准,引資 600 億人民幣
作者 MoneyDJ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1 月 18 日 11:20 | 分類 IC 設計 , 中國觀察 , 公司治理Telegram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上證報報導,中國紫光集團官網 17 日公布,紫光集團重整計畫獲北京一中院裁定批准。據紫光集團之前揭露的重整方案,智路建廣聯合體投入 600 億人民幣現金整體重整紫光集團,資金會在3月31日前到位。方案獲得債權人全體通過。


紫光公開的清償方案,債權人可在「現金+股票+三年留債」、「現金+股票+五年留債」、「現金+八年留債」三種方案任選一種;若一切順利,三種清償方案有望最終達成95%~100%高品質清償。普通債權現金清償比例高達40%,可抵債的股票資源包括紫光股份18.45%股票、紫光國微6.39%股票及學大教育18.73%股票,且股票抵債完全採取市價抵債,現金+股票之外部分全額留債,留債利率2.695%~4.65%。

重整專家指出,就過往與紫光類似的大型企業集團重整案例而言,此方案無論從普通債權人近40%即期高現金清償率、依市場價格以股票抵債不打折、留債利率條件優厚,還是從95%以上至100%整體清償率來看,均屬以往重整項目最佳,對債權人權益的保護程度堪稱典範。

紫光集團去年12月29日消息,集團等7家企業實質合併重整案第二次債權人會議暨出資人組會議透過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召開,紫光集團重整計畫獲全票表決通過。出資人組方面,由清華控股和北京健坤投資集團兩名出資人組成,總出資額合計為6.7億人民幣,兩名出資人均投票同意《重整計畫》(草案)出資人權益調整方案,占全部出資人100%,占全部出資額100%。

根據方案,智路建廣聯合體投入600億人民幣現金整體重整紫光集團,資金會在3月31日前到位。智路建廣由北京智路資產管理和北京建廣資產管理等公司組成,有雄厚的資金實力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紫光集團)
...........................

紫光重整 還算不錯 也許是清華惹不起 但 美元債就應是 吃歸0膏了
多頭報馬

耍賴集團是不用還債滴……!

2022-06-22 22:59
本版應該快改名了吧...友達15元可以買了嗎?哈哈~
我雖然看破了群創洪小弟弟的能耐,還是等著10元的到來&準備大舉進場,買回三年前原本的持股3,557張~
AlexLinkman

我要是那麽厲害,就不會在去年5月初融資買進27.6元的群創149張了。跌到今年5月下旬才殺在13.764元=不到一半價~這次賣出純粹是想保有還債的本+200萬的養老金&剛好還可以申請中低收老人津貼~

2022-06-22 20:00
Jjimmy1203

Alex 大的10元, 快到了

2022-06-23 13:36
非蘋智慧手機庫存爆倉 供應鏈面臨砍單

5G機種最嚴峻考驗 五大品牌廠存量逾1億支 供應鏈面臨砍單

2022/06/22 03:13:43
經濟日報 編譯林聰毅、記者劉芳妙、陳昱翔/綜合外電

全球智慧手機庫存「爆倉」,龍頭三星有近5,000萬支庫存待消化,遠高於正常水位近一倍,當中多數是中階A系列機種;小米、OPPO、vivo、榮耀等大陸四大非蘋品牌庫存同步激增,業界估計上述五大品牌庫存總量已逾1億支,砍單、降價潮恐難擋,聯發科(2454)、大立光等供應鏈戒備。


業界人士指出,通膨壓力與大陸封城,使得業界正面臨「5G手機史上最嚴峻的庫存考驗」。

台灣手機供應鏈當中,聯發科出貨涵蓋三星、小米、OPPO、vivo、榮耀,供貨三星又以目前庫存最多的A系列為主,至於大陸品牌則供應旗艦機與中低階款都有,品牌廠庫存堆積如山,勢必影響後續拉貨動能。

聯發科將在明(23)日除息73元,全球手機市場動態攸關後續是否能順利填息。聯發科昨天股價隨大盤大漲而勁揚逾3.3%、收868元,但外資昨天持續賣超1,787張,連續九個交易日賣超共計近2.3萬張,透露外資對手機市場的疑慮,參與除息意願低。

對於非蘋客戶庫存激增、甚至傳出暫停拉貨,聯發科表示,不評論單一客戶,該公司本季展望沒有變化,全年成長目標目前也沒有改變。

供應鏈透露,三星手機近期訂單下修幅度接近五成,顯見庫存壓力不小。大立光是全球手機鏡頭龍頭,客戶涵蓋三星、OPPO、vivo、小米、榮耀等品牌大廠,外界估計,大陸非蘋手機約占大立光四至五成營收,大陸手機修正庫存水位,大立光營運也面臨壓力。

大立光董事長林恩平日前表示,6月拉貨會比5月好一些,下半年新機7月起拉貨比較多,但是客戶對高階機種信心度不足,今年整體看起來比去年更悲觀。

韓媒TheElec報導,受需求低於預期影響,三星有接近5,000萬支智慧手機庫存,以中階A系列為最大宗。三星今年智慧手機總出貨目標約2.7億支,5,000萬支庫存占了18%,比健康水位高將近一倍。

另一方面,大陸知名市場研究機構潮電智庫統計,截至今年首季為止,OPPO、vivo、小米、榮耀等大陸品牌廠手機庫存超過3,000萬支。

業界人士分析,第2季初上海、北京一帶實施嚴格封控,更難以消化庫存,加上手機品牌廠仍持續發布新機,本季底倍增至五、六千萬支機率甚大,加上三星的5,000萬支庫存,合計本季底市場上智慧手機庫存量恐逾1億支,相當於蘋果iPhone一年銷量的一半,「數量非常可觀」。

....................
今天 電視解盤 都說 盤面擴大解讀這1億支的消息
前周 聽一個分析師 解 驅動IC 股 說 看到熱騰騰的報告 代號00 第4季估賺約1元 他順勢估明年如EPS4元 配息率平平 去年EPS 30元 股價最高298元 他說有可能除息後 市場還冷冷地 或沒轉機 也許打回起漲點 看了一下 是30.5多元 如真剩1折 夠慘吧
剛在電視上 看到一分析師說 以面板電源管理ic 為主的一家公司 代號00 股價最高301元 市場喊400 今天起奔跌 177.5收
熱騰騰的外資報告說 庫存似拉到4個多月 只圖表顯示比較各公司庫存 沒明顯標示 交期似縮短


雙虎 提早修正 再跌就有限 再跌也沒幾元
陀螺不打轉

嫌貨人才是識貨人,如果群創破10元,友達可能破13元,我挑友達加碼

2022-06-22 18:30
JU3844

年輕時玩融資,跟朋友借2分利,遇到股災兵敗如山倒,還債還了18年,債務+利息還了2000多萬,但我沒欠人一分錢!包括銀行!現在無債一身輕!年紀大了!選一條自由安樂的路較重要!與ALm大共勉!

2022-06-22 19:04
能不能追

可以自己解讀


幕容晴

這叫碗公底,誰跟你下降三角形。

2022-06-22 20:03
johanneschuang

這個碗公只有左半邊,沒有右半邊阿

2022-06-22 22:40
陸撒錢拚晶片!新廠陣容驚見台日兩大咖 台積電退將被挖角
邱怡萱
2022年6月22日 週三 下午4:00
大陸積極扶植國內半導體業發展,近期在深圳成立的昇維旭技術公司(SwaySure),該DRAM大廠是由國家全部出資,而人事布局方面,則延攬前台積電最強18廠廠長劉曉強擔任執行長,以及前日籍紫光集團高級副總裁坂本幸雄出任首席戰略官。

綜合陸媒報導,昇維旭成立於今年3月11日,資本額為50億人民幣,由深圳市國資百分百控股,預計投資3千億人民幣興建12吋DRAM廠,並在2024年第1季試產。該公司主要營業項目是研發標準型記憶體,鎖定資料中心以及智慧手機等市場。

自由時報報導,劉曉強在半導體業資歷超過30年,過去曾擔任台積電竹科12廠、中科15廠副廠長以及南科14廠廠長,協助台積電最先進的廠區18廠建置5奈米產能與提升良率,供應鏈評價他的領導與處事風格很「精實」。他大概3年前從台積電離職,當時說要前往香港城市大學教書,內部有人推測可能是要跳槽到大陸工作。

至於坂本幸雄則被稱為日本記憶體教父,他曾任德州儀器日本公司副社長、日本爾必達社長、紫光集團的高級副總裁兼日本分公司CEO等重要職務。坂本幸雄說昇維旭職務是他「這生最後一個工作」,而在目前全球DRAM市占,韓國和美國即占逾9成的情況下,陸廠後續發展備受關注。

根據BussinessKorea報導,南韓在DRAM、NAND Flash方面的技術,分別領先大陸五年和兩年。值得注意的是,大陸晶片製造商的良率仍偏低,以長鑫存儲為例,第一代10奈米良率停留在75%,第二代DRAM的良率只有40%。

.............
晚上 電視在討論 原來坂本幸雄 75歲 劍道高手 說過不想讓世人將他定位 為爾必達的loser 要拚一下
記得 有記者問他 這樣對得起日本嗎 他坦然說 日本DRAM人才有出路 設備 材料 有新出路 拚一下韓國 他問心無愧
老共的DRAM夢 找到新資金 合攏 台中日 人才 再拚一把 2年後 再看吧
johanneschuang

MRAM傾向embedded的,應該是有人比較危險吧,一般DRAM廠還好吧

2022-06-23 8:43
多頭報馬

我記得以前對MRAM的評論,是速度快可以取代DRAM,並且資料不流失,應該是作為主板記憶體的。

2022-06-24 1:54
外資圈看壞面板雙虎又一例!繼美銀、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證券等保守看待面板產業後市,麥格理證券最新加入看空陣營,強調消費需求不振,進一步壓抑面板下行循環,降評友達(2409)、群創(3481)至「劣於大盤」與「中立」。


面板雙虎降評一波接一波,目標價也不斷探底,群創以摩根大通賦予的10元最低,意味股價將回到票面價位置,美銀、麥格理證券看友達股價預期分別是12與12.6元,同樣透露出研判面板製造商營運壓力極大的預期。

麥格理證券指出,消費需求遠比先前估計還差,面板產業下行循環正在加速,並同步反映在出貨量與單位售價上。此外,在友達股東會上,經營管理階層提及受到多項總體經濟面逆風干擾營運效率,麥格理證券研判,友達不僅可能無法達成第二季財測,在第二季營收年減、季減幅度都達雙位數的推估基礎上,友達自第二季起就可能陷入營運淨損窘況,且將逐季虧損至2023年底。

外資估計,友達2022年每股純益僅剩0.05元,獲利連2021年的1%都不到,幾乎打至損益兩平線,2023、2024年轉虧損,每股淨損0.52與0.31元。

群創的狀況則可能比友達更緊繃,在外資財務模型中,不僅同樣從第二季開始陷入營運虧損、至少逐季虧損到2023年第四季外,其2022年獲利更是直接轉負,從2021年的每股純益5.54元,變成2022年的每股淨損0.28元,接下來兩年都無法轉正,每股淨損0.63與0.5元。

摩根大通證券指出,群創有約五成營收來自廣泛的IT面板,並且從中獲得不錯的毛利。然自2021年第四季以來,大陸面板製造商在產業下行周期中,一直保持LCD業務的高產能利用率,觸發產品報價下跌,更使群創喪失不少市占分額,尤其以電視與顯示器應用為甚,此趨勢過去兩個季度來愈演愈烈,不利群創長期競爭力。

摩根士丹利證券說明,6月下旬面板報價顯示,電視面板平均下跌6%,顯示器面板則跌了5%、較預期更糟,將使面板製造商第二季財測面臨風險,研判友達、群創股價將進一步面臨去評價化(de-rating)。




-------------------------------------------------

外資開始放鬼故事了
代表要準備上漲了嗎?

友達2022年每股純益僅剩0.05元,2023、2024年轉虧損,每股淨損0.52與0.31元。
群創2022年的每股淨損0.28元,接下來兩年都無法轉正,每股淨損0.63與0.5元。
johanneschuang

要不要收,一看技術合不合用,二看價格夠不夠低...用送的,應該會有人要吧

2022-06-23 13:06
ke989

虧損,好呀!到時候又變成轉虧為盈的「轉機股了」,等10元以下的再來接,賺一倍就好!謝謝陸廠內捲!

2022-06-24 4:11
pqaf wrote:
鴻海107年減資流程...(恕刪)



群創迄今日買回庫藏股金額已逾5億元

2022-06-22 17:53 經濟日報 記者李珣瑛/新竹即時報導

群創(3481)今(22)日公告,截至今天為止買回庫藏股金額逾5.12億元,平均每股買回價格13.16元,累計買回3萬8,917張庫藏股票,占已發行股份總數0.37%。

群創董事會今年5月11日決議,因應面板景氣走弱不利股價表現,群創率先開面板廠護盤第一槍,實施第三次買回庫藏股,自5月12日起兩個月,將以11.49億元為上限,買回5萬張股票以轉讓給員工。

群創去年稅後淨利575億元,每股稅後純益5.53元,董事會通過盈餘分配案及減資案,擬於現金減資前每股配發現金股利1.05元;加計現金減資退還0.95元,2022年預計每股發放約2元現金予股東。

群創表示,為提升股東權益報酬率暨調整資本結構,董事會決議擬辦理現金減資,以因應總體經濟及產業環境變局,平準化景氣循環波動對未來營運及財務結構、現金流的影響,並以彈性工具組合為股東創造穩定報酬。

群創目前實收資本額1055億9620萬0510元,將減資9.5%,銷除股份10億0316萬3905股,每股退還0.95元現金股款予股東,減資後實收資本額955億6456萬1460元。這項現金減資待提請股東會通過、並呈報主管機關申報生效後,授權董事長另訂減資基準日、及減資換股基準日等相關作業事宜。

同時,考量維護公司信用及股東權益,兼為激勵員工士氣、提昇向心力與吸引優秀人才,群創董事會另決議買回公司股份5萬張作為轉讓員工使用,期結合股東利益與員工績效,共創雙贏。

0056持有群創297394張,目前已經將群創賣出252203張,預計今天會將剩下的45191張全部出清完畢。

群創庫藏股還有11083張要買,像昨天外資沒有要全部對接0056的話,今天應該也會買滿11083張。

昨天群創庫藏股對接了0056共16781張。

今天以平盤12.5元乘上11083張共1.385億元,離11.49億元還有4.985億元,不知道明天股東會,會不會有股東提議,將這4.985億元再投入,將庫藏股買好買滿。

以12.5元為基準,湊成5億元來實施庫藏股的話,還可以再買入4萬張左右。
johanneschuang

這五萬張庫藏股就是來搞笑了,0056一倒就是30萬張,你五萬張是搞屁阿

2022-06-23 12:55
sktgy

友達感覺是融資斷頭,晚上看籌碼,不過心裡還是很MDFK

2022-06-23 13:09
陸股:北京高層表態支持經濟,滬指上半場漲約0.6%,利多加持汽車股大漲 財訊新聞   2022/06/23 12:36

【財訊快報/陳孟朔】北京高層最新表態加大對經濟支持,令「市」氣為之一振,連三黑的滬指週四早盤收高約0.6%,深市和創業板各漲約0.8%和1.2%皆是三個交易日首紅。汽車類股領漲,因國常會提到要進一步釋放汽車消費潛力;運輸和醫藥類股示弱。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週三表示,中國將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採取更加有效的舉措,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最大程度減少疫情影響。

同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繼續做好防汛救災工作,及時下撥資金物資,統籌做好防汛和抗旱;進一步釋放汽車消費潛力,政策實施預測今年增加汽車及相關消費大約人民幣2,000億元(下同),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

汽車類股大漲,中證全指汽車指數早盤收市飆升4.7%,小康股份漲停,受惠國常會最新要求,繼續釋放汽車消費潛力,政策料增加今年汽車及相關消費約2,000億元。

...............

老共 上下一心 要搞電動車 全產業鏈 政策實施預測今年增加汽車及相關消費大約人民幣2,000億元 約9000億台幣
股市搞得紅通通 台灣汽車股跟強


台灣 強項 面板 手機 晶圓代工 IC設計 鋼鐵 航運 ............都下修 持續破底中
JU3844

跌成這樣!之前融資加碼60張!不願賣!今天拿現金去償還!再加買40張湊100!真的要當成定存放!再跌的話就把滿期的美元保單解掉!賭看看友達倒不倒!

2022-06-23 16:48
原振俠9999

禿鷹看ETF跟散戶沒人要賣,只好請融資客強制斷頭交出手中股票,融資客鐵定穩輸的,不過也不會太久,畢竟殺的太低還是有識貨人會來買~[^++^]

2022-06-23 18:22
  • 380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0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