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

醫師薪水越來越低呢

當年長庚會成立, 並不是因為王永慶想蓋醫院....(聽說的)

陰錯陽差蓋下去以後, 發現長庚比台塑好賺.

長庚是不管什麼制度下都能生存的醫院, 即使健保窮到發不出給付, 長庚還是有辦法賺錢.
Trust me.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Twist-my-brain wrote:
你確定這些財團把這些賺來的錢
一分一毛都用在醫療,回饋醫療上嗎?


當然沒有,但是, SO WHAT ? 你確定一分一毛都用在醫療就會比較好嗎?同樣一個病人,健保局給三萬,會管的成本是兩萬,不會管的需要三萬五,哪個對健保比較有利?這不是假設,現在就是這樣,不會管虧一屁股的哀哀叫,會管的還是賺不過變成賺很少,這樣反而是會管的錯?

搞醫院的不是政府機構也不是慈善團體,沒有必要收多少錢就支出多少錢,醫院要成長,董事要酬勞,工作人員要養家活口,要把一分一毫都用在醫院那是緣木求魚之事。置於長庚是台塑最大股東一事,這個被炒的很兇,因此容易造成長庚在這邊獲取暴利的印象,可是其實國內有幾家院所獲利率比長庚還要高的,其中更是不乏大學醫院。

財團搞醫院也許是醫療體系裡的必要之惡,國外的私人保險體系從收保費到開醫院垂直整合,但是因為上游下游都有競爭,所以也不太會亂搞,但是在這個中間管理起了很大的作用。

要我選的話,我寧可有管理人員進駐幫助醫師管理醫院,說句坦白話,高醫、中國、中山、北醫這些大學醫院近幾年來可以在學術上開始比較有競爭力,也是因為在經濟上面沒有太大顧慮,原因是這些院所紛紛請動國外知名學者回來幫忙規劃,照著美國大學與醫院經營的路走,這幾家大學醫院在沒有公務預算的狀況下,都可以有盈餘,而且醫師的薪水可以略高於台大榮總系統。

當然這裡面有公家醫院比較僵化人事費用很高等等的問題,但是我只是想說,有像長庚這種財團進來,反而可以促進醫療的效率,有經濟的誘因人才會有動力,SARS 以後衛生署收回很多署立醫院,醫療設備的利用率和操作效率都不理想,我覺得在這些地方精進其實可以省下健保不少錢的。
你是以為著眼點

我是以病人為中心

你說有些舊醫院沒效率

對~~~

可是呢?有些有效率過了頭

為什麼? 每分錢都要計較

有品質的不用

用的都是便宜的

結果呢?病人的健康犧牲

這叫做有競爭力??

你要我舉例子?我舉出來會是很不堪的

大概也會被告

算了

看到不勝唏噓

賺的錢?五鬼搬運法回去救母企業

這樣對嗎??可以這樣嗎?

國外的有錢人都在比誰捐錢做善事多的時候

台灣竟是如此

那些國外有錢人會計較多少錢流回自己嗎??

不過謝謝你認真回文

把這麼多很累吧
toyotaphobia wrote:
在下會回答:阿你又不...(恕刪)

以前曾經聽過, 有三件事情不應該以企業方式經營, 因為這三種事情不應該以本逐利.
第一件是教育, 第二件是宗教, 第三件是醫療. 偏偏台灣這三件事現在都徹底企業化了
怪醫是長庚出身的吧....所以再怎樣也不會把長庚講得很不好....

Twist-my-brain 就別怪怪醫了.

不過呢, 長庚的有些作為在某方面已經違反醫學的正常行為.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dearjohn wrote:
怪醫是長庚出身的吧....所以再怎樣也不會把長庚講得很不好....


這你就誤會了,我會回頭說長庚的優點並不是因為我是那邊出身的。

我的確在長庚待過一段時間,不過那時會離開是因為太企業化的手段讓我很厭煩
那時覺得醫療不應該是這樣

回到大學醫院以後,慢慢的我對這些當初很不以為然的作法的觀點開始轉變
原因是

1. 後來的醫院來了美式經營的校長,讓我看到一個老舊大學醫院的蛻變
2. 實際在參與部分的管理工作
3. 出國看到外國的醫院裡面是怎麼做

簡單說一句,在不損及病人權益的前提下,企業化一定是醫院未來的走向。

國外的醫院算成本比這邊精多了,醫院要面對各種各樣的保險,要一直提出最有利潤的醫療策略,而醫師的工作便是在這樣的環境底下真正找到最能替病人和保險公司省錢的方法 (大部分的國家拿藥都是自己要出很多 co-pay 的),沒有什麼是不能妥協的,只是醫師的心理需要有有一把尺拿捏自己的分寸。

舉個例子,一個檢查一次三十萬元,但是可以真正鑑別出某種以前只能用猜的慢性疾病,這種慢性疾病通常需要吃五年藥,每年藥費台幣二十萬,在台灣這種小鼻小眼睛的健保絕對不會允許這個檢查因為單價太高,現在問題來了,如果可以提高診斷率 30% 以上,該不該做?而如果這個機器只能增加 5% 的鑑別率,該不該做?

前者當然該做,這是簡單的數學,後者絕對不該做,因為不經濟,可以把省下的錢拿去救其他的人,台灣未來十年應該也會走到精算 cost-effectiveness 的時代,到時候就不是我們說願不願意就可以阻擋的了的了。

至於省紗布省點滴這種錙銖必較,則必須有監督品質以及退場的機制,這些要講又講很遠了....
呵呵...高雄的大學醫院也只有十全一路那家說....

美國的確是很計較錢沒錯, 連抗生素怎麼用, 都是以錢來當主要考量....
不過, 台灣有一堆醫院考量的主要還是董事會吧.

有再多的理想抱負, 還是得過董事會那關.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其實醫院裡真的存在蠻多可怕的問題,說出來有斷人財路之虞...
最重要的是這些問題只有親身做過最低階層的清潔工而且剛好有瞭解相關知識才會知道...
我剛好在打工的時候做過,並且從Discovery得到相關知識...

有時候經營政策經營方針可以由高級長官制定,但仍然要稽核細部的操作...
醫院可不能像軍中的部隊長一樣,一聲令下把廁所打掃乾淨,結果廁所真的冒出濃烈香氣,但細菌病毒仍在...
個人認為醫生的薪水有6位數以上很正常,因為那畢竟是『非常專業性』的工作(在此不評斷醫術與醫德的好壞)。但醫生的薪水越來越低也是正常的,因為在醫院裡面的工作,醫生所要由自己動手操作的事情其實並不多,比方來說在醫院裡醫生提供的是『智力』,護士提供的是『勞力』,一個醫生一天可以看上百位患者,一個護士不可能一天照顧超過百位患者,所以小弟預期『醫生的薪水只會越來越低,而專業護士的薪水會越來越高』。(而且醫生越來越多了...)

p.s醫生與護士都是非常辛苦且壓力大的工作,領的薪水比一般人多是很正常的,因為『被取代性』不高,所以也別計較為何醫生的薪水比較高。
插一下話, "被取代性不高?" 個人認為原因是國內限制住醫學院的設立, 所造成的現象
如果國內開放醫學院的設立, 這就難講了
而且, 大量訓練出醫學院的學生, 才不會有一個醫生看一個病人平均只花三分鐘的亂象
更棒的是: 醫界不會被少數人把持(有些醫術醫德...), 人一多, 自由競爭之下
好的人才自然會浮上來, 不像現在, 就是那些人了, 沒得選
  • 5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