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8

慘 ! 阿川當選 , A股下屎了 ! 是A股嚇死了 !

該醒醒了~
陸股A50今天出現 ~

日線級黃昏線
量.動能衰退
外資開始保守調節
波段動能遞減

恐是修正波開始 !

小心啊 !!

但尾盤如能拉回14480以上 , 就不成立 , 又回到耐力賽了 !

***********************************************

而武漢肺炎病毒傳染惡化

進入人傳人緊急階段

盼勿成為SARS般嚴重

願大家平安 !!
元靈是不受時空物質限制,本是觀察、覺知、思辨的觀行照悟體。元靈透過仿生AI的故事敘述來遊戲體驗人間。
中美貿易戰:52對10,美中官員懸殊比例見證「第一階段」協議簽署

中國和美國在華盛頓白宮的東廳(East Room)簽署了第一階段貿易協議。

美國方面有包括總統在內的52名官員、議員出席簽署儀式,中國則有4位官員出席。

美國總統特朗普說,這一協議將使美國經濟「徹底改觀」。而中國領導人則稱讚這是「雙贏」的協議。

根據協議中國承諾將大幅度進口美國產品,總額為2000億美元,超過2017年的水平,另外中國將加強對知識產權的監管。

美國則同意把最新對中國部分產品徵收的關稅降低一半。不過,絶大部分的關稅仍然保持不變,因此有些行業組織已經呼籲雙方繼續談判。

中美兩國貿易戰已歷時兩年,關稅不斷壘高,使兩國都蒙受損失。中國對美國貿易額在2019年前11個月下降了11%;美國對華農產品出口量從此前的250億美元,一度跌至70億美元。

52比10

白宮的消息顯示,美國出席簽署儀式的官員和議員人數眾多。

白宮方面,包括特朗普總統和彭斯副總統,以及女兒女婿伊萬卡和庫什納,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庫德洛和強硬的對華鷹派納瓦羅等12人。

政府官員方面,包括美駐華大使布蘭斯塔德、財長姆努欽、商務部長羅斯、貿易代表萊特希澤等8人。

以及32位來自各州的參議員、眾議員和州長等。這些州主要是阿肯色州、蒙大拿州、愛荷華州、堪薩斯州、北卡羅來納州、北達科他州、得克薩斯州等農業州和能源州。這些州也是2016年特朗普的主要票倉。

相比之下,中國出席簽字儀式的僅有10人,包括政治局委員、副總理劉鶴,商務部長鐘山,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央行行長易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席寧吉哲,財政部副部長廖敏, 外交部副部長鄭則光,工業和信息技術部副部長王志軍,農業部副部長韓軍,以及商務部副部長王守文。

七大議題,不談補貼
白宮表示,雙方簽署的協議關注七項議題,包括: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結束強制技術轉移
大量增加對美農產品採購
移除對美國金融服務的限制
結束匯率操縱
美中貿易關係再平衡
有效的爭端解決機制
相比此前美國發出的訴求,本次簽署的協議不包括「停止《中國製造2025》中對先進製造業的補貼」,「降低整體關稅水平」,以及網絡間諜等議題。

美國方面曾透露,中國承諾在未來兩年增加購買2,000億美元美國商品,其中包括800億美元製成品、320億美元農產品和500億美元能源商品。

外界認為,這一採購目標過於龐大,不現實。僅就能源採購而言,兩年500億美元的目標,意味著每年250億美元,是目前採購力度的3倍。

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和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在一份聯合聲明中稱,本周三將公布與中國達成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所有方面的細節,協議中唯一不公開的部分是包含中國採購美國產品和服務細節的機密附件。

他們還表示,並沒有就未來進一步削減關稅達成口頭或書面的協議。

外界認為,中美間的高關稅可能將持續到11月總統大選之後。這一表態加重了這種預期,周三亞洲股市因此承壓,普遍下跌。
元靈是不受時空物質限制,本是觀察、覺知、思辨的觀行照悟體。元靈透過仿生AI的故事敘述來遊戲體驗人間。
ephone1050 wrote:
僅就能源採購而言,兩年500億美元的目標,意味著每年250億美元,是目前採購力度的3倍。


這不難,中國進口能源一年也快2000億,尤其還在建立戰備安全庫存的數量,然後對美國政府來說這會很有幫助,美國政府需要改善財政赤字,但政府能賣的不多,可美國現在石油的生產算可以自給自足外,小量外銷也有可能,但生產充足下,美國自己的戰備儲油減少是合理項目,而這可以相當改善政府赤字
中國向美國買能源不難,反正中國也需要,但價格怎樣很有得吵了,中國從伊朗、俄羅斯進口的能源比國際交易價格低,要跟美國高價買,恐怕卡在價格上

協議中我比較注重在金融領域,這一塊美國最強,但中國看起來開放有限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phone1050 wrote:
他們還表示,並沒有就未來進一步削減關稅達成口頭或書面的協議。
外界認為,中美間的高關稅可能將持續到11月總統大選之後。這一表態加重了這種預期,周三亞洲股市因此承壓,普遍下跌。 (恕刪)


等中國落實修法與採購兩三年再檢討關稅, 這是合理的啊. 美國看到中國簽ECFA, 簽了卻不買, 他也是會怕中國用對付馬英九那招, 被中國擺一道啊

買能源與糧食, 這兩個部分中國應該是做得到. 他的進口金額遠大於這個數字, 調整一下就好了. 美國會簽第一階段文本只是不想努力了一年多卻讓鴨子飛了, 損失了可以賺到的金錢..... 不過, 中國對他國的進口量減少, 他國也會為了降低貿易逆差而對採取貿易壁壘. 中國變成四處樹敵. 尤其是在歐盟與東南亞地區. RCEP的變數大增. 說不定明年2月還簽不成.

美豬美牛, 中國買好買滿買光光. 而且價格高, 不太會急著要賣台灣, 反而有助台灣與美國簽FTA. 美國要的, 只是紙上的條件放寬而已. 但是台灣人基本上是吃不到, 中國搶購的情況下, 台灣商人不可能傻傻去買比較貴的美國豬肉回來, 也就不影響台灣豬農生計.

至於報復關稅維持到11月之後談第二階段... 基本上八年十年也降不下來, 除非中國撤銷補貼, 降低關稅壁壘, 停止集中採購..... 美國到現在還是懷疑中國是先簽再說, 以後要吵架再來吵, 如果中國真的玩這招, 後年11月美國關稅還是降不下來.

說簡單的, 中國簽了這第一階段文本, 就是跪了, 喪權辱國, 簽下不平等條約, 把中國人的錢捧去孝敬美國人.... 不過這跟以前列強欺負中國不同, 這次是中國欠揍, 先以小欺大. 人家美國只是要討回來而已, 中國陷入高通膨4.5%, 失業率大幅上升, 企業獲利大減, 即將陷入停滯性通膨, 習近平知道自己的政治實力是打不過惡性通膨, 低頭認輸了

昨夜, 美國朝野爭相目睹歷史性的一刻, 親眼見證川普堅強的意志力, 充分發揮重商主義的堅持, 還披著賓州大學華頓學院高貴出身的專業學識. 他即將成為一個偉大的美國總統..... 以美國人最在乎光榮感的選舉習性, 下一任美國總統, 應該就是川普連任確定了~~
有時真的不知台灣畜牧業在抗議什麼
台灣人習慣吃溫體牛豬,會吃美國牛的早就不在意什麼瘦肉精

在來台灣人旅遊日本的時候,早已吃了一堆美國豬了,真不知在意什麼的
vspebrian wrote:
你們中國自己公布的資(恕刪)


你的答复缺乏可信度。大陆国产宝马定价29万起,不代表29万是落地价,包括增值税等都是另外算的,29万人民币的车,大体真实到手后需要付36万以上。另外,拿进口版本的BMW对比国产BMW的价格你也想得出来,大陆谁人不知因为人工成本等原因进口版本的汽车更贵?同一个型号,你在4S店一样能买到价格贵得多的进口款。

另外,大陆的进口汽车逐年减少,那是因为国外品牌的汽车基本都在大陆开厂了,特斯拉前几天才从上海交付第一辆国产特斯拉,价格直接拉低到29万起。

2019年,在中国市场,梅赛德斯-奔驰及smart品牌共交付70.21万台新车,同比增长4%,占全球总销量的近三成,达到28.58%。自2015年以来,中国一直是梅赛德斯-奔驰全球最大单一市场,其2019年销量较2015年同期增长近一倍。
2019年全年,宝马集团包括BMW和MINI品牌在中国市场销量达到72.37万台,同比增长13.1%,占全球总销量的28.71%%。中国也连续8年成为宝马集团全球最大单一市场。
奥迪去年在华销量为69.01万台,同比增长了4.1%,占到全球总销量的37.4%。中国市场自2012年成为奥迪全球最大单一市场。

至于总销量,现在应该还没汇总数据,你看到的都是不知道哪来的出处。
vspebrian wrote:
等中國落實修法與採購(恕刪)


没你想得这么奇怪。中美这个贸易战谈判,就和你去菜市场买菜讨价还价一样,卖家不让步的话,买家可以去别家买,卖家没得赚。所以,无非就是买方买到东西的价格比以前便宜点,卖家少赚点。

中国是卖方,这种谈判先天就不如买方有筹码,正如前几年为对应韩国部署萨德一样,中国抵制起韩国产品来不要太轻松,三星手机2年不到就从20%的大陆市场份额下降到不到1%,韩剧什么的基本都快在中国正版渠道里消失了。

所以中国的一些做对美出口的企业,应该是心理上巴不得早点签。所以,以前你每年赚3000亿美元,现在要么不赚,要么只赚2000亿美元,你怎么选?

又不是让中国的厂家亏本卖给美国人,正如你去夜市买个纪念品,找卖家还价,卖家答应了,你非要解读为这是对卖家的不平等条约,这个你喜欢就好。

中国加大对美国的进口,摆明会减少对他国的需求,有影响力的国家的话一般不会动,这缺口从哪来,当然是从弱小国家或地区那抠,比如澳洲牛肉之类的,近在咫尺的台湾人应该对这个协约感到焦虑才是真的。

多出去看看世界,别的不说,大陆新闻网站比如sina之类的那些普通人的评论用的都是中文,你应该阅读起来不费力。

至于特朗普连任,这个在大陆基本都是认为特朗普连任对大陆更有利,这是大陆人的共识,原因自己想。
去年底,中美達成第一階段協議.
美國方面從總統,貿易代表,到財政部長,個個喜孜孜地到處接受專訪,
大談雙方協議的具體內容.


反觀中國方面,六位副部級高官在國務院開的中外記者會,
對於記者明確問到中方對於關稅與採購金額的問題,
全數四兩撥千金,拒絕明確回答.



現在協議內容已經簽署, 中國巨幅大讓步的承諾,已經白紙黑字,呈現在世人面前.

https://uk.reuters.com/article/uk-usa-trade-china/u-s-china-trade-deal-cuts-tariffs-for-beijing-promise-of-big-farm-purchases-idUKKBN1YH1S7

Beijing has agreed to import at least $200 billion (155.88 billion pounds) in additional U.S. goods and services over the next two years on top of the amount it purchased in 2017, the top U.S. trade negotiator said here Friday.
以2017年採購金額為基礎,在這基礎之上,未來兩年中國必須增加在美國採購2000億美元商品與服務.

If the purchases are made, they would represent a huge jump in U.S. exports to China. China bought $130 billion in U.S. goods in 2017, before the trade war began, and $56 billion in services, U.S.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data show.

In return, the United States would suspend tariffs on Chinese goods due to go into effect on Sunday and reduce others, U.S. officials said. The 86-page agreement is due to be signed the first week of January in Washington by principal negotiators.

“We have agreed to a very large Phase One Deal with China,” U.S. President Donald Trump tweeted Friday morning. Officials in China have “agreed to many structural changes and massive purchas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Energy, and Manufactured Goods, plus much more,” he said.

Trump later told reporters at the White House that he thought China would hit $50 billion in agricultural purchases, repeating a promise he made to U.S. farmers in October.
農產品年採購高達500億美元.


中國官方的環球日報開始洗白中國巨幅讓步的合理性.
http://std.stheadline.com/daily/article/detail/2132154/%E6%97%A5%E5%A0%B1-%E6%B8%AF%E8%81%9E-%E8%8F%AF%E5%AD%B8%E8%80%85-%E5%9F%B7%E8%A1%8C%E8%B2%BF%E5%8D%94-ensp-%E5%B0%8D%E4%B8%AD%E5%9C%8B%E6%98%AF%E5%B7%A8%E5%A4%A7%E6%8C%91%E6%88%B0

(星島日報報道)中美即將簽署首階段貿易協議,據報中方未來兩年將購買高達二千億美元商品。北京《環球時報》昨日發表社評稱,不要因為增加購買美國貨而覺得「虧了」,增購美國產品符合中國人民消費升級的需求。不過,北京學者時殷弘向本報分析,在經濟走低的背景下,中國國內產業需求減少,「今後兩年能否執行中美貿易協議,對中國恐是巨大挑戰。」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教授時殷弘認為,中方劇增美國對華進口,是作出了巨大的讓步,「現在經濟走低,國內產業還有那麼多需求麼?」他稱,中國支付能力也在降低,而為了維持同其他發達國家的關係,也有購買其他發達國家商品的需要,「今後兩年能否執行中美貿易協議,對中國恐是巨大挑戰。」

  時殷弘又指出,首階段貿易協議美方的重點是強賣美貨,相信第二階段將繼續,「如果今後兩年中國購買四、五百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第三、四、五年美國會允許中國只買一百億?」他並相信,第二階段貿易協議的重點必然是結構性變革,「中國可以做改革,但如果像特朗普要求的那麼快那麼廣泛,中國國內經濟結構必定吃不消,因此第二階段談判面臨的挑戰將更大,不容樂觀!」
美國對於已經實施的懲罰關稅,
部分減半為7.5%,其餘懲罰關稅不變,
繼續以懲罰關稅對中國施壓.

https://www.cnbc.com/2020/01/15/mnuchin-says-more-tariffs-will-be-rolled-back-in-phase-two-of-trade-deal.html?__source=iosappshare%7Ccom.apple.UIKit.activity.Mail



“The first step is really focusing on enforcement, but this gives China a big incentive to get back to the table and agree to the additional issues that are still unresolved,” he added.

Mnuchin joined CNBC hours before top American and Chinese negotiators planned to sign the phase one deal that is expected to include an agreement by China to purchase some $200 billion of U.S. goods over two years.

But the deal is also expected to lower structural barriers for American companies hoping to do business in China. Specifically, the pact is said to address concerns of U.S. executives who have long complained that they are routinely pressured, if not outright forced, to share key technologies in exchange for market access.

One of the thorniest issues between the U.S. and China over the last two years, accusations of forced technology transfers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theft, should be remedied in the first phase deal, Mnuchin said.

“It’s not a question of admission, it a question of what they’re going to do,” the Treasury secretary said. “And China has agreed to put together very significant laws to change rules and regulations and have made very strong commitments to our companies that there will not be forced technology going forward.”

中國承諾修改法律,保護智慧財產權,
降低市場准入門檻,不以強制技術轉移為市場准入的條件.
hotpig01 wrote:
台獨人士數量多如野狗(恕刪)


就業得看東西,不是貿易金額高就業就多
兩年320億的農產品可能比買800億工業產品創造美國就業還高
能源那更難說,美國有非常高的戰備庫存,賣庫存增加不了多少就業的,雖然金額也是幾百億

中美談判針對的都是自己利益,能都得利的就容易談成(買能源、農產品、工業產品都算)
智慧財產權我自己是覺得以中國的發展程度,也該注重了,世界上智慧財產的發明中,中國也佔據一定比例了,中國國內對於智慧財產的注重性也屬每年提高,算做該做的吧
技術轉移這個我自己看其實屬空話,多的是其他辦法弄進來(要卡外商多的是行政手段,例如:檢驗啦、通過時間啦、...........),都獨特技術的(例如:特斯拉這種),獨資都可以,你先進來生產後再慢慢弄,沒夠特殊的,找競爭對手相互競爭弄技術也不是第一次了,歐洲賣了,美國技術就沒價值了,可操控空間很大
金融領域,這個其實才是美國最強的,金融收割是最好的方式,但中國在這一塊基本上開放非常非常慢,不開放美國金融就連機會都沒有,且開放也得看配套,中國股市開放外資買賣,但其他控制手段非常多,進去炒高不難,但把賺到的真實拿到、拿回來那可非常難,政府控制力太高,根本上市場力量非常不夠,對資本投資來說不是好選擇(風險考慮)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 53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3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