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欽欽 wrote:
冒味請教:
李大哥之前一直勸大家千萬不要碰澳幣、南非幣,
沒想到李大哥最近獲利了結澳幣!
是否只是勸新手不要碰?
對於本大終勝、不在乎本終勝的人不適用?
你好 好久不見
可能用詞沒有精準
讓大家誤會了
也可見你是忠實觀眾
好的 說明如下
澳幣我從十幾元玩到三十元
南非幣從定存18%
也就開始玩
但歷史是會變的
人民 政治 經濟
綜合成國家狀況
再配合國際環境
就知道何時要出清
縮手 收手 或 波段進出
AUD ZAR 這兩種幣別
外匯操作
我已經賺過許多回了
現在存留下來的
都只是高收益
每月收息
當作實驗性質
只出不進
而且只占個人資產及其微小的部位
AUD部位只有六百萬
而且利用每月收息
特意去買了一間房
付了1%多的貸款息
所餘金額還大量溢出
而房價漲幅
也已超過AUD
所謂跌價損失
轉眼已十年
實驗算是完全成功
而ZAR的留存部位更少了
一年生幾十萬息
拿來付小孩學補雜費就夠了
以前說過
投資只是手段
理財才是進階
生活才是目的
因為賺錢 各種管道
每天都有進帳
只要活著
明天一定比今天有錢
除非去賭 去玩期權
資產配置 就是讓錢
找到出路
找到生命
找到活力
每一種特性
來對應自己生活所需
所以等金額龐大後
每月回來的外幣
這些向我報到的外國人
幣值低落時
就有實力無需急著兌換
十九塊多不爽換
二十塊七
再全部倒出
本金還是在
因為生息是留這些外國人的本意
獲利了結的是下跌累積的息
這是昨天文章所述的本意
以上說明~




















明天小孩公訓要在外過夜
我也趁機到其他地方旅行
這是疫情爆發來
第一次在國內旅行過夜
訂了最佳飯店
也少了許多頻換各國SIM卡的時光

至從疫情爆發後
婚紗業 怎麼過活?
誰結婚 誰宴客
尤其是 美國
於是手工定製的蕾絲亮片口罩
飛來躺在桌上
剛好明天讓太太到外旅行
有需要時戴上
而招待所特製的蘿蔔糕
也來了
精選北冰洋蝦 干貝與新鮮蘿蔔
而成 干貝蝦醬蘿蔔糕
選用了日本0%膽固醇的油
麥飯石不沾鍋
煎至
微焦香酥
外酥內軟
因食材是真正打漿
不是外界都用粉
真是入口既化
就算無牙齒的高齡長者
也可輕鬆入口
堪稱糕中極品
世界各地
各行各業
都在盡力求生存
只要品質好
都不嗇消費
持續
振興各國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