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ghame wrote:
Acer_kewei...(恕刪)
我買第一張宏碁時是35元一直到現在,看了你的文才懂陳俊聖在組織改造
毛利率和費用上控管的努力
但也好奇從前蘭奇和王振堂到底是做了甚麼錯誤決定
讓宏碁從2011年平均49元一路跌到陳俊聖接任CEO
方便跟你請教一下嗎
ans:其實這是成敗論英雄,當初蘭奇和王振堂錯過了平板這波大浪,以為小筆電是無敵的,平板無法取代筆電,手機無法取代筆電,這個想法現在看起來是對的,但是平板流行那幾年,可讓宏碁的小筆電吃足了苦頭,一家靠量才能取得小小的利潤的公司,忽然間,量不見了,龐大的營業成本,折舊、攤提費讓宏碁的營業費用居高不下,產品沒有新意,沒有客制化,所以想要有13~14%的毛利率,談何容易,2010年前,宏碁的勝利方程式就是cp值高,以量制價,銷量大,毛利率抓很低,所以平均售價就比別人便宜,因為量夠大,扣掉營業費用後,還有2.x%的營利率,到了2011年後,平板流行,宏碁沒有跟上,量能都被平板拿走了,沒有量,宏碁的勝利方程式就不見了。
近幾年來,宏碁以服務,產品組合多樣性,客制化…等為出發點,毛利率提升了,這幾年砍了一些肥貓高層,降低一些沒有必要的人事費用,折舊、攤提也花了三年逐年降低,2017/6/21宏碁股東會時,黃少華說,宏碁是從2011年以來最好的情況,其實所言並不假,以體質來看折難、攤提的差不多了,人事費用在這三年半的嚴格管控下降低了非常多,產品組合多樣性及找利基點,客制化,加入服務,宏碁產品毛利率逐年的提升,在這情況下,毛利率維持在10.5%,營業費用目前大概僅佔了9%,換句話說,營利率就會有1.5%,營業費用,人事費用,折舊、攤提…等,改善了就是改善了,不會忽然又爆增,產品組合去年能平均有10%,改善了就改善了,不會忽然又回到平均值為8%這種事,目前宏碁的毛利率還有在提升的趨勢,只是一年中還是會有峰值及谷值,但總體來說,逐年的向上提升趨勢不變。
################################################
chmiao
A大:
敬佩您的執著,也祝福大家都能賺錢。
然而始終無法了解上列引述中您這段話的意思。
....我的疑問是這條近300億的資本公積錢在哪裡?要怎麼發給股東?
如果方便的話還請不吝指導。謝謝!
ans:宏碁已經連續兩年用資本公積各發0.5的免稅股息了,也用了資本公積打消了虧損。一般沒有盈餘或資本公積的公司,打消損失,一定得用股本去打消,如200億股本的公司,帳上損失100億,若現在股價20元,一減資後,股本剩100億,股價變40元,這是股市中的漏洞,因為要保持在這減資前一天買到的人的股東權益,所以非得減資前20元,減資後就要變40元,這是狗屁不通的事,公司一開始發行,股本200億,發行200萬張股票,淨值10元,公司經營5年後,賠了錢後,帳上虧損100億,淨值剩5元,減資100億,股票變100萬張,只減資前一天股價20元,然後減資後參考價就是40,這是什麼鬼東西,其實淨值也才是10元,股本100億。如果宏碁要減資一半,也就是150億,做法應該是用資本公積拿150億出來還股東,淨值若19.3元,減資完淨值就變9.65,股價若15元,減資後就變30元,減資這遊戲為了減資前一天買到人的權益,其實是充滿漏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