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20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洛图1月排名 | 全球TOP电视ODM工厂

原本全球TV OEM 最大廠是 TPV (冠捷) 和 富士康.

如今 TCL收購的 茂佳 , 異軍突起,成為最大代工廠.

富士康過去單月出貨量約 100萬台,掉到剩 55萬台,排行後退許多..
群創 號稱最大出貨量可達 50萬台, 一月出貨量約 37萬台,比過去成長.

======================

根据洛图科技(RUNTO)发布的《全球液晶TV面板市场月度追踪》中显示,

去年 65+ 吋面板出貨量約 4300萬片.
65吋面板出貨 2700萬片,年成長 12%
70吋 340萬片
75吋 930萬片,年成長 39%
80+以上 340萬片,年成長高達 61%

65吋以上市場 ,年成長約 19%, 去年出貨增加~700萬片. 將近是 一座 10.5代廠的產能.
去年 廣州SIO 和 TCL 的大尺寸出貨量成長最快.


群創 是 24吋 和 40吋的最大供應商,
新興國家的24吋市場去年快速萎縮 1000萬台,過去一年有超過2000萬台需求,現在只剩 340萬台需求, 新興市場TV也快速走向 中尺寸化.

==================

看來發達國家的 TV 大尺寸化速度很快, 新興國家TV也正往 中尺寸發展.
24吋和 40吋 出貨量一年衰退超過 1200萬台, 但 65吋以上市場一年成長近 700萬台.
如果 未來TV尺寸每年都如此高成長,那產能消耗速度非常可觀.
在Micro LED方面,供应链厂商估计,Micro LED电视预计7月份将有大量的供应,出货量为1.5万台(12.7英寸模块)开始,到2023年将增加到10万台(12.7英寸模块)。

并且,据报道三星计划将其 89 英寸和 101 英寸新机型的成本降低约40%。并且在年底将推出114英寸版本,价格定位近10万美元(约合63.34万人民币),而89寸价格近8万美元(约合50.67万人民币)。随着技术推进,Micro LED有望加快市场投入。

===============

uLED TV 一台就要 耗掉一片 G6廠玻璃....明年預計出貨 10萬台,友達昆山廠 Q3擴產 1萬片/月,剛好能夠滿足 三星2023全年的10萬台 uLED TV需求.

去年一台 uLED TV 要 300萬台幣.
如果每年成本都能順利降低 40%, 0.6 x 0.6 x 0.6 x 0.6 = 7.8%...照此速度,2025年 uLED TV價格只剩 7.8%, 23萬台幣. 價格降太快了, 友達 LTPS擴產速度跟不上市場成長速度.

2023年 友達一台出貨報價若為 50萬,那 10萬台,就有 500億營收.
johanneschuang

為什麼一年可以降60%,技術真的突破,一年降90%都可能阿

2022-02-17 13:27
HKC第一款電競螢幕
用了初代友達面版
效能翻車⋯⋯


pqaf
pqaf 樓主

小米的東西CP值高,但小細節還是不如大品牌, 小米無線吸塵器規格好, 價格不到dyson一半, 但很多消費者用半年,電池就故障送修, 小米電池芯雖是三星大品牌,但小米代工廠設計可能有誤,容易壞.

2022-02-17 11:18
johanneschuang

還有Nova

2022-02-17 13:28
友達年後也許有一波離職潮,如果沒去 美光台積電, 也可考慮去 群創求職....群創那裏薪資福利雖更低, 但只要表現優異,就有暢通的升遷管道,可以團進團出,轉往陸廠發展...
友達展望Q1 營收約季減 9%, 來到852億, 1月先月減 12.4 %了
群創展望Q1 營收約季減 5%, 來到757億, 1月先月減 9.5 %了

1月先衰退那麼多,說不定,後面兩個月就能月增一些...


microspore

令人欣羨的費率 讚!!!

2022-02-18 7:03
陀螺不打轉

已羨幕

2022-02-18 9:05
witsview 邱宇彬認為,在OLED面板這一戰,台廠已經沒有機會,所以更有不能輸的壓力。友達、群創共同目標是價值轉型、技術升級,力拚差異化與高質化。友達此時選擇蓋新廠,應該是著眼於建構與整合MicroLED顯示器的一條龍生產製造,鎖定100吋超大型顯示器、AR虛擬實境、車載等更高端的應用。


=======================

Omdia 謝勤益最新研討會, 有上修今年面板市場需求,
他原本預估 今年市場需求會成長 5.4%,只要 2.5座 8.5代廠就能滿足, 現在發現需求比預期好,又要多出 半座8.5代廠的需求.市場需求成長上修為 6.9%, 今年需要增加 3座 8.5代新產能才夠市場使用.

今年是過去幾年來,市場需求增額最大, 且 首度沒有LCD新廠 落成量產,
Omdia 謝勤益 仍認為 大陸透過 舊有產線的 製程優化再造,今年底,可再擠出 4座 8.5代廠新產能. 造成今年 供過於求,報價反彈無力.
瑞信蘇厚合 , DSCC研調 和 AUO 浪董 認為這些 再造產能 不會在今年一口氣推出, 會分散到後續幾年,所以未來幾年供需平衡,報價走強.

需求面積單位: 百萬平方米
謝勤益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026 2027
原估需求面積 232 246 261 275 283 297 304 317 324
成長率 6.1% 5.4% 2.9% 4.9%
上修需求面積 232 246 260 278 287 300 308 322 330
成長率 5% 6% 5.7% 6.9% 3.2% 4.5% 2.7% 4.5% 2.5%
市場需求增額 11 14 14 18
9
13 8 14 8
需新增G8.5 1.8 2.3 2.3 3座 1.5座 2.2 1.3 2.3 1.3
預估再造 G8.5 4座 >1 >1
註1: 偶數年有 奧運 或 世足, 需求成長較強
註2: 以 月產能 12萬片的 G8.5 (每年有效產能6 百萬平方米),當估算單位.
陀螺不打轉

大陸舊產線改造,做出像hkc那款顯示器嗎?拿友達初代面版做出自家第一款旗艦電競瑩幕,官方價格14999人民幣

2022-02-17 22:12
bobo9905538

真的是一點新聞都沒有欸。外資想動作的時候研調才會拿出來當新聞的意思XD 果真新聞都是業配來的

2022-02-18 8:31
這要 問問友達 的員工....
a-si TFT array 目前的 5道光罩技術, 想優化到 4道光罩, 真有那麼簡單順利嗎?
如果真如 謝勤益所預測, 大陸面板舊廠今年就可順利完成 4道光罩轉換, 那新產能真有可能大肆開出.

人家大陸 光罩技術轉換升級 ,就像吃麵那樣簡單...
反觀台灣友達,號稱技術領先大陸,但這幾年舊廠 砸了幾百億優化去瓶頸, 卻都沒有增加新產能,這幾年AUO的出貨面積都沒有增加...
自由小山

研調跟外資報告就一堆文組的在寫的,以為產線優化很簡單跟開水龍頭一樣,大家都跟asml買機台,為何只有台積電良率高,以為轉it產線跟轉方向盤一樣說轉就轉

2022-02-18 10:53
小小鈞鈞

光罩當然可以減,去瓶頸了產能會增加,但減光罩有時候就是一種compromise, 你的產品穿透率可能會降,功耗上升,客戶可以接受就ok, 現在的假設都是在沒有侵犯專利的狀況

2022-02-18 11:05
其實 電動車 用到的 面板廠產能很小,只佔出貨面積的 1.4%而已, 今年電動車面板只會增加消耗 面板廠一點點產能 50萬平方米. 只是IT 的芝麻屑.對面板供需影響不大.

車載面板是單價高 ASP極高, 所以面積使用雖少,但佔AUO營收比約 8%.



TV面板的ASP 大概只有 200美金左右
( 若用 witsview 2月 65吋 open cell $182 來算, TV ASP 現在只剩 155元)
手機面板的 ASP 好像有1000美金以上
車載ASP(每平公尺的售價) 可能有 2000美金以上, 切割一小片,售價就比一大片 TV貴.

群創 Q3 整體平均 ASP 449元..Q4 ASP 只剩 372 元, 受到TV報價低靡的ASP 拖累, 群創 平均ASP 季減了 17%. 友達是季減了 8%
亮哥+

友達再有技術,若像韓廠一樣一直輸出外流也是於事無補.https://udn.com/news/story/7238/6104285

2022-02-18 11:08
EricTuTu

這個國安法雖然晚到了,但是至少來了,至少不像當年馬X九不理KY的諫言。

2022-02-19 11:59
pqaf wrote:
這要 問問友達 的員(恕刪)

據友達后里G8.5 員工的說明.....

4道的製程關鍵技術在黃光跟蝕刻,過去幾年這麼多台灣主管到大陸去,技術早就不是秘密了

四道製程廣泛在TV產品應用,所有的大世代廠都能生產,應用於60Hz大宗標準型產品

后里 10年前建廠時就有 4道製程
現在只有那些低階的43吋還再用4道製程

現在 AUO 的高階產品120/240 Hz都不能使用4道製程,所有客製化的高階產品都是五道以上

車用面板道次更高達7-9道

曲面螢幕用的面板,把CF RGB作在TFT array製程上,製程更長

AUO的產品策略採取少量多樣高質化,衝擊了產出量,但利潤應該相對大宗產品好很多

DT(MNT) AHVA 就是IPS的製程轉換是后里現在最大的挑戰,製程道次拉高到6道,但可創造更高的IT產品的產值

工廠產能提升只有提高OEE,但我所知道的,陸廠沒有新建廠,但還是有小幅購置新設備,擴充產能,俗稱去瓶頸的提升產能手法


===================

去瓶頸 增加產能有限,但據 謝勤益的算法,陸廠今年可是一口氣暴增出 4座 G8.5的新產能...不知怎麼做到的?

謝勤益的報告中, 只簡單說是 在舊廠區買新設備架新線, 或 透過 轉換4道光罩 ,來達到大幅擴產的目標... 但聽起來陸廠 早就已經是使用4道光罩在生產大宗標準品了,今年 哪裡還能變出 這麼多新產能 ??

BOE B17 G10.5 可能有買 3萬片新線.
TCL t6 G10.5 可能有買 3萬片新線. t7 今年上半年可能再爬坡 3萬片.
HKC G8.6可能有買 6萬片新線. 長沙新廠 今年上半年可能再爬坡 3萬片.
SIO G10.5可能有買 3萬片新線.
AUO 后里 下半年有買 2萬片新線.

上面算一算今年新線約 2.6座 G8.5.
況且, 大陸,韓國LGD和台灣AUO 把部分G8.5 轉作 IT 或 MMG混切不同尺寸 ,製程較複雜,產出面積會下滑.

謝勤益預估 今年有 4座 G8.5新產能, 是不是太誇大?
政院通過國安法修正 經濟間諜罪最高判12年,併科1億罰金

中國業者可能會說, 你們台灣人盡管把 台灣高科技技術 偷過來大陸, 我們保證會負責幫你付那 1億罰金 ,另外,你若坐牢12年,也會先補你 1億的安家費
自由小山

怕是怕在只能口頭保證,這種寫契約也是違反法律而失效,但姜太公釣魚[錢]

2022-02-18 14:51
多頭報馬

你如果相信中國人說的話,那麼你就真的該死了。因為他們會唬弄到你死為止。最可怕的是,他們會透過黨的國際網路,掌控到你。誰叫你貪了他們的好處。(不管你貪不貪得到,你都要倒楣了。)

2022-02-20 10:26
  • 38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