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期貨空單就擺在那, 到底要不要賣出來不知道, 但看了多少也是不開心不放心短期股價壓抑也是必然, 但長期來看, 有些趨勢是不會變的, 尤其是AI Server相關個股台積電, 貿聯, 新巨, 欣興, 當然還有更多, 但這裡只列我自己庫存有的, 呵呵(credit: MacroMicro.me)
Sebastien Loeb wrote:有些趨勢是不會變的, 尤其是AI Server相關個股台積電, 貿聯, 新巨, 欣興, 當然還有更多, 但這裡只列我自己庫存有的 趨勢確實沒變,甚至還剛起步而已,今年只是AI 元年。今年賣 H100/H200明年起,主角就換成 B200.B200 之後,還有 B300.所以日子還很長。只是要留意有些股票是不是已經充分反應未來的業績了。我應該也有一半左右的股票是 ai相關。只是跟別人有些不同,哈哈。中華電,是方 我也算成 ai 股。做喇叭,麥克風的,我也算成 ai。甚至空運,也沾上邊,因為航空貨運也會轉強。
虎航長榮航長榮-------------------------------------------我9月去義大利米蘭的文章裡,我有提到因為去了米蘭而買了一隻股票。其實不只一隻,但最相關買最多的只有一隻,長榮航。為什麼會買長榮航?這次旅遊,太太希望搭商務艙,所以就試著訂長榮航商務艙,豪華經濟艙的機位。真是靠北,長榮航的商務艙竟然要20萬以上,連豪華經艙都要十幾萬。不知是沒座位,還是客滿,豪華經濟艙沒位置。所以只能選擇商務艙。20 萬一張票,二個人就要40幾萬,實在有夠貴。而且很難訂,沒什麼空位,接近客滿。退而求其次,改訂國泰香港轉機的商務艙,我的天,商務艙記得也快接近15-6萬。最後折衷選了商務艙+豪華經濟艙 來回組合,接近 11 萬。生意這麼好,就對長榮航產生的好奇心。開始研究了長榮航的財報,算了一下,推估今年eps 約 5.2元虎航我再次推估的結果,差不多 7.2元。38 元的長榮航,本益比不到 8倍,虎航當時掉到60 初頭,算一算本益比 9 倍。我才發現長榮航比虎航便宜。虎航從高點70初下殺,65 元出現反彈高點,我錯過這個逃命點。從米蘭回來,虎航又開始往上爬,價位接近65 時,我認為有技術上的賣壓,就決定把虎航出清,改買長榮航。長榮航沒買那麼多,就想找一隻來補貨。所以又重新評估了長榮,第一次推估全年 eps 約 58元。200元不到的價位,賺58元,貨櫃輪指數雖下滑,但還是在高點,所以就加買了 長榮。長榮 Q3 財報公佈,嚇了一跳,eps 28.8元,比我估的 22元高出不少,重新估全年 eps 會來到 66-68 之間。所以又加碼了長榮。虎航股本小,機隊小,管理小而美,全部集中在日本航線,只要日本航線維持高載客率,就會一直很賺錢。長榮競爭力強,機隊股本很巨大,貨運Q4 運量會很好,但北美客運航線會面臨競爭。兩隻股票選一隻,並不好選,也許虎航還比較有空間。但股性太活潑,又來到前波逃命點位置,我覺得有跌下來的機會,所以就全出清,換了長榮航+ 長榮。我這樣換到底對不對,其實很難講,但我選股,即然做出決定,就不後悔。出清了虎航,獲利了結,無壓力一身輕,又有了活資金。換股對不對,我就不管了,全部精神集中在這筆活資金能不能再次攻擊,再次搶錢。今天長榮,長榮航的價位,都有獲利。兩隻價位目前也來到中性價,可買可賣,所以公布這段心路歷程。其實過程是漫長的,比上述描述複雜很多。我每次選股,都是花了很長時間研究,反覆思考,看營收趨勢,財報,法說,去推估今年eps, 合理股價。過程想了很久,但決定之後,買賣就反而乾脆,大筆進出心情自在。我習慣這種選股過程,是一種挑戰,是一種磨練,更重要的是興趣所在。
11月操作---------------------11月刷新上個月的交易記錄,總值 9600萬其實有點故意,故意操短線。記錄貼到這個月為止,下個月不貼了。下個月不玩短線,還要思考如何應對川普上台的變局。感覺目前上漲漸無力,下跌漸有力,所以 12月改防守戰。但因為普遍看壞,也許也是個佈局的機會,目前沒對策。把所有的賣出全貼出來了。讓大家看個夠。12月後到明年,也許投資組合又改變許多。我維持好動的習慣,一直改變投資方式與投資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