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

虛擬貨幣是2022年最大的泡沫

4次交易所倒閉又遇FTX 資深人員:損失5千萬|TVBS新聞



llyujen wrote:
這個YT整理了SBF...(恕刪)
FTX 破產震撼彈總整理

llyujen wrote:
另一個SBF點出的重點:只要大家認為它值錢,它就值錢了

確實有這個現象,
所以說FTX 暴了,讓大家上了一課。
價值不能用共識決,還是要參考基本面。
還有中心交易所,是危險區,能避就避開。
投資Crypto , 最好善加利用大數據。
去中心化,要能夠得到大家認同,信心最重要,所以數據要充分。
有數據就有利於分析。

我是忙著找大數據,儘量替泊在幣安的資產找出路。
下面這些資料,找了一個星期,終於找到了。
有了這些數據,就可以開始作實驗。
把幣轉到錢包,連到UniSwap, 沒想到 UniSwap. 當機了。
大家忙著搬家到 UniSwap,然後就當機了。

信息寫道:
While an official statement is yet to be released by the Uniswap team, the network saw exceptionally high traffic in recent days. In a tweet on Nov. 14, top decentralized cryptocurrency trading system Uniswap announced that the number of new users of Uniswap's web app reached a 2022 high, with the number of daily new transacting wallets reaching highs of 55,550. This is happening as traders swarm to decentralized exchanges (DEXs) in the wake of FTX's abrupt, disastrous collapse.

投資者把交易從 CEX 搬到 DEX , 對幣圈是很正面的事情。




有誰能說明一下,這些交易所或是經紀商的高利息怎麼看起來就像是龐氏騙局一樣

他們標榜這麼高的利息要怎麼支付給入金者?想一下就明白了,
第一是拿新的入金者的錢付給舊入金者,
第二是將錢拿去投資獲取更高的利息。但是投資不是穩賺不賠的,
遇到像前半年的快速下跌,個股很多都跌掉五六成的,
這就表示他們投入的錢也會少掉五六成,到時候投資的錢拿不回來,
他們還是只能拿新入金的錢付給舊入金的錢。



jamesz wrote:
有誰能說明一下,這些...(恕刪)

那個主要是周轉金用途,兌換需要儲備。
當然也可能沒賺錢,營運資金有缺口,或吸金挪用。

交易所賺交易費不見得會賺錢。
coinbase 今年前三季都賠錢。
手續費高的 coinbase 都賠錢了,FTX 要賺錢很困難,兩家交易量相近。
幣安交易量大很多,但幣安手續費非常低,會不會賺錢也是疑問。

賺錢要靠炒幣。
自家的平台幣最賺。
新的ICO/OTC 也應該是很賺。

coinbase 財報
交易所掛了就是去中心化啦,虛擬貨幣有了「交易所」就是人人想炒高賣錢,一開始中本先生有提到交易所?沒吧,就是有心人讓你「有機會」用傳統貨幣換,這機會水很深。
虛擬幣不要跟交易所搞在一起,也不要急著說虛擬幣低成本省手續什麼的,目前持有風險是最大成本⋯
之前在交易所買比特、以太的⋯有人是為了省手續費還是去中心化交易的嗎?沒吧,都是為了謀利。
虛擬幣就是每個人都可以發行貨幣,用他發行的虛擬貨幣,拿來跟你換真實的貨幣,這些虛擬幣有什麼保障?

沒有,虛擬幣沒有任何保障

最大獲益者是誰?就是那些用電腦寫些程式,在電腦中創造數字的人,他拿這些數字,跟你換真鈔白銀。

大家為何想買?

總歸一句就是貪念,看到虛擬幣好賺就買了,誰知炒來炒去一場空,虛擬幣終究還是要消失的

就像比特幣,雖然總量只有2100萬,沒有一直膨脹的問題,但創造者沒想到過,這比特幣如果在交易過程中不斷的有人丟失,比特幣最後只會越來越少,少到最後失去流通的價值。最後大家都不用了,比特幣哪裏還有什麼價值?



pocketstar wrote:
交易所掛了就是去中心...(恕刪)
虛擬幣就是虛擬的,包裝成幣形式,實際上有什價值?!

詐騙都慣用所謂的龐式騙局,起初丟一些餌,讓人誤以為有甜頭,等到更多大魚上鉤後就一網打盡!

滿滿都是套路,一些"歸零幣"不就是金融市場上最殘酷的寫照!

看到還有人貸款去買虛擬幣,真得是不知該說甚麼了?
就像luna幣,用20%的年化收益吸引人投資,號稱穩定幣可以跟美元等比例兌換,殊不知這些都是詐騙手法中的一種伎倆。


LUNA幣是什麼?怎麼運作?為什麼價格崩瀉99.9%釀幣圈大屠殺?

2022年5月25日
「LUNA幣」曾在全球紅遍一時、擠身世界十大虛擬貨幣,近期卻發生史無前例的大崩盤,使得許多投資者血本無歸,在台灣也有一名男子,疑似因投資失利將近200萬美金(約新台幣6000萬元)而墜樓。有幣圈玩家透露,台灣慘賠數十萬到數百萬的大有人在,甚至傳出有人最多賠了500萬美金。

LUNA幣是什麼?
LUNA幣是由區塊鏈平台Terra推出的虛擬貨幣,創辦人為來自南韓的Do Kwon。在Terra推出的穩定幣中,會分為兩種幣別,一種是TerraUSD(UST),1UST長期維持約1美元的價格,是全球第三大穩定幣;另一種加密貨幣LUNA的價格則不固定,兩者屬於互相依賴的關係。

LUNA幣怎麼運作?
UST與LUNA幣間的機制是,1枚的UST與價值為1美元的LUNA可以互相兌換。當1UST的價格大於1美元時,投資者便可以購買1美元的LUNA,以鑄造新的1UST,並藉此賺取之間的差價;當1UST價格低於1美元,投資者便可以低廉的價格買下1UST,以換得價值1美元的1LUNA。

LUNA幣為什麼曾經紅極一時?
由於LUNA幣幾乎不需要抵押,又不需要面臨中心化不透明的風險,因此快速獲得虛擬貨幣圈的喜愛,LUNA幣的價格也逐漸漲到一個破百美元,LUNA的總市值更一度攀升至400多億美元。

趁著LUNA幣水漲船高,Terra的創辦人也順勢推出了名為Anchor的協議。只要將UST存進去,就可以獲得20%的年化收益,使得LUNA幣出現許多狂熱粉絲。Anchor協議推出後,市面上多數UST都被存進帳戶裡,在UST崩盤前,有將近75%的發行量是存在Anchor中,許多投資者甚至不惜用好幾倍的資金借錢,也要存進去。

LUNA幣為什麼崩跌?
但不同於其他穩定貨幣,像是USDT幣、USDC幣,會將一定數目的實際資產存進銀行作為擔保,UST與LUNA幣完全是藉由一吹一捧,互相提高身價。加上許多人質疑Anchor協議一定入不敷出,讓部分投資者對於LUNA幣的運作基礎打了個大大的問號。

為了籌組更大的資金池,LUNA基金會LFG撤走了1.5億美金的UST,使得UST的流通性更差;加上美國近期的貨幣緊縮政策,讓股市與加密貨幣下跌,LUNA貨幣的危機一觸即發。

果不其然在5月8日,突然有人拋售了價值約8400萬美元的UST,UST的價格於是開始與美元脫鉤,恐慌情緒在投資市場蔓延開來,瞬間湧現多個大戶瘋狂拋售UST,被大量拋售的UST價格也因此不斷貶值。之後一周內,UST幣的價值由1美元暴跌到0.1806美元;與UST賴以為生的LUNA幣,更是從一個80美元,跌到僅剩0.0002718美元,價格在短短三天崩瀉99.9%。

資料來源: LUNA幣是什麼?怎麼運作?為什麼價格崩瀉99.9%釀幣圈大屠殺?


smash15 wrote:
虛擬幣就是虛擬的,包...(恕刪)
不要說被騙是貪心使然,誰不貪心?
最貪心的反而是去騙他人,不是讓他人騙。所以容易受騙和貪心無關。
(現在版上還有鼓吹虛幣的,還真不知道是想騙人,還是被騙而不知)

個人認為被騙是因為邏輯太弱。
很多校長和高知識分子都經常受騙。他們都很會讀書,但未必邏輯好。就算這次有人點醒,下次照樣被騙。難脫輪迴。
llyujen

個人觀念:保證年化收益(含本金損益)太高的,一定都有鬼!怎樣算高呢?美國升息前我找不到保證4%收益的正常金融商品,美國升息後倒是有了保證5%的金融商品(像TSMC美元債),但保證6%以上的還是得注意

2022-11-20 14:09
  • 4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