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看一下這一年來各持股比例的人數上升或下降的數字~~
從下圖來看,這一年來0.x~100張的人數少了14805人,其中0.x~15張內的散戶佔了12845人,所以我和各位說,散戶是很沒有耐心的,絕不是信口開河,是有數據佐證的,從下圖可以看出很有趣的點,就是籌碼集中度,表內持有各級距股票的人都下降,只有600~800張的人及1000張以上的人增加,這意謂著什麼呢?試想,15008人的股票流到49人身上,人多意見多所以籌碼亂,這一年來有約16萬張的股票從15008人流向了49人身上,籌碼愈來愈集中了。到今天0.x~100張的人還是持有148.8張的股票,其中0.x~15張佔了76萬張,可以看出來這一年來都是小散戶把股倒給了大戶或外資。
所以我說宏碁要大漲,那一定需要一個利多,這個利多要淺淺易懂,讓小散戶接受,進而惜售,如發股利,或是公司毛利、營利轉好,eps比上一季好之類的,以籌碼面來看,宏碁如果真的出現這種利多,那漲勢一定是兇猛的,為什麼呢?因為原本有買宏碁的散戶這一年賣掉了,這些是潛在的買盤,加上籌碼這一年來集中了不少,所以往上拉抬一定是比較簡單的。

larrybrid wrote:
庫藏股執行率是0的...(恕刪)
看事情要看深,看透,宏碁開宗明義和你說每股認列2.06元虧損,如遇股價劇烈波動下跌,會買庫藏股以維護股東權益,宣怖前股價在13.3元,宣怖後,只有10個交易日是低於這個價位的,最低價就是12/21盤中最低點12.65,當天收盤收在13.2,跌0.1需要護盤嗎?12/22,12/23兩天下跌到12.9,此為大盤下跌,正常的波動,12/22大盤跌85點,12/23大盤跌40點,接下來大盤漲時,宏碁就跟著漲上去了,請問一下這時需要買庫藏股維持護股東權益嗎?很明顯的每股認列2.06元虧損對宏碁的股價波動影響趨近於零,此時如果買庫藏股,身為股東的我,我認為宏碁才是損害我的權益,因為買庫藏股的錢是拿我投資進去的錢,我的目的是給他拿去營運的,不是給它拿去買股票讓有心人賺差價的。
A大,我想了很久,才決定發這封信,我消息的來源是「宏外線」就是泛指曾在宏碁工作的人員,這些人因為都還有認識內部的人員,所以有時會提供一些訊息,也不是就一定很準,但肯定有參考性。
2017年1、2月,宏碁三大區北美、泛歐、亞太都在虧錢。至於2016 Q4 EPS,這沒有消息,但多半不認為業內有0.4。
=>一般來說,會大概知道2017/1,2月的獲利與否的人不太可能不知道q4是否賺錢,因為年度都結束了近3個月了,我在我的公司,我能參加一級主管會議,副總、總經理也常常會報告業務或展望,老實說我根本也不會知道我們公司賺錢與否,因為我也不會深入的去研究公司的產生或是財報,雖然部份產品是我做的,但我只精我做的產品,我不會全方位的研究產品組合。所以除非是公司會最高層或是財務人員,不然不太會知道公司的營運如何,賺錢或賠錢。
宏外線對陳俊聖的領導,多感失望,認為宏碁有兩個演員,一個以前真的是,現在卻不像,另一個只要一上台演講可以讓你相信他48小時,太會演了。不知怎回事,維修、某些產品線都要切出去獨立成為一家新公司,宏碁變成控股,很多人一頭霧水,到底在玩什麼把戲,核心主營業績好不好真的沒人關心。
=>會想獨立新產品或某些產品出去獨立成為一家新公司的目的,其實很簡單,因為新創事業或某些事業需要資金,需要燒錢,所以你獨立出去未來上市、上櫃你可以籌資,有資金後才可以大展拳腳,那核心事業就不需要持續提供資金給這些事業群,未來如果這些事業做起來了,宏碁為控股公司,持有大量的股票,就可以得到股利或是認列獲利,如果這些新創產業不好,只需要再籌資去稀釋宏碁的股份,那未來宏碁就不需要再每季認列損失,新公司經營不好,了不起就是沒有股利可領,不會是一個無底洞。一家轉型的公司,員工最需要的不是資金、獎金、紅利…等,最需要的是"信念",如果員工們沒有信念,這家公司就會散掉,如帶兵打戰時,士氣是很重要的,兩隊人馬打戰,假設兵力相同,設備相同,策略相同,此時決定輸贏的關鍵就是信念,有信念的軍隊可以以1000人打敗沒士氣的軍隊3000~5000人,為什麼呢?如果這1000個人都抱著戰死的信念,敵軍雖有3000~5000人,但是一打起來旁邊的人就開始扯後腿,逃跑,最後會落得戰敗。無數的演講就是要找回宏碁人的信念,獨立出新公司就是提供你們舞台,如果你們表現好,你可以當獨立出去公司的總經理,經理,主管,不會因為現在這個公司已經被幾個老屁股佔住了,你就沒有舞台,你可以和你的朋友說,目前宏碁轉型中,股價低,所以附近沒有無敵能人,趁這個機會好好努力,佔到位罝,目前有好的舞給他們,未來宏碁開始賺錢,股價高,像我說的,就會開始吸引好的人才進宏碁,那時他才要努力,我想為時已晚。這一點我心有感觸,我的上面的主管,是一個啥都不太懂的人,但他的運氣就是好,剛好遇到中堅份子離職,所以升上經理,又遇到處長離職而升上處長,能力很重要,但時機點更重要
有時我會覺得像你這樣的人應該進入宏碁工作,宏碁需要像你這樣的員工,不是演員及阿斗,施先生貪慕虛名才落得今日宏碁。
=>stan哥為宏碁付出夠多了,不論是到處演講,走進校園,無時無刻都是以宏碁人為榮,你要知道他老了,他有號召力,但卻沒有體力,他願意給年輕一輩的人舞台,他知人善用,他可以找來陳俊聖,也可以找來黃少華,一家公司要成敗絕不是單單靠這幾個人,而是靠所有的人,要說stan哥失敗的地方,我認為心太軟,不願意把沒信念的員工砍掉,然後去找新血加入宏碁。
所以部份的學派就喜歡用技術分析去分析公司,他們覺得任何不對稱的資訊最終會反應在股價中,因為早知道的人一定會去買或賣股票,造成股價的波動。
那大家認為哪一種人比較容易取得較不為人知的資訊?很明顯的就是"有錢人",你買的量夠大你才會想透過一些非法的手段去取得不對稱的資訊,所以其實看籌碼我們就能判斷出風向~
我們就假設有人比我們先得到資訊,聽清楚了,是假設,12/30會計結算後你就得到資訊了,夠快了吧,比較小咖一點的1、2、3月陸續得到資訊~~我們觀察一下12/30~3/17宏碁的籌碼變化
看到了沒?12/30~3/17,0~1000張內的持有數全部下降,只有持有1000張以上的人增加,所以如果就算有人比我更快得到內線,我相信這個內線也是正面的,而不是負面的。就如我說的,我操作宏碁這麼久了,據我觀察不太有內線這回事,現在大家就是押寶,持有1000張以上的人和我認為的事也許是一樣的,也就是轉型失敗13~14股價也差不多了,轉型成功向上不可限量,拿小風險換大利潤,我想懂賭局的人都會賭的。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