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h3246 wrote:有錢人多繳一些是沒差...(恕刪) 我的認知是還能有資本利得的人都還算不上是弱勢,真正的弱勢是沒有資本利得,但只能靠基本的薪資所得甚至社會福利救助來維持生活的這一群但是我也同意在調整資本利得稅時,不應該趁機夾帶變相替那些真的高所得的人降低稅率
其時人生好與壞 完全看自己的認知顏回一簞食 一瓢飲 居陋巷 也是很快樂財務自由與否 各人觀點也會不同有人認為財務自由要幾千萬存款 有人幾百萬也覺得夠了因此任何你想要的 是在於你自己努力夠不夠雖是老生常談 屁話一堆但這是事實想要混混沌沌的只羨慕 不努力就想要過好日子 財務自由那是作夢-我們不能決定自己的父母但我們能決定自己的人生-你有比別人努力嗎?你有比別人下更多的苦功嗎?-人生是可以翻轉的但一定要靠時間的累積
買股票,如果沒時間,又不想傷腦筋,就不要自討苦吃,不如選擇官股,選擇龍頭股,之前有提過,股票就像一家公司一樣,有時大月(旺季),有時小月(淡季),只要這家公司持續一直都有獲利有賺錢的話,對它就有信心。買股票買在淡季時,價位便宜;賣股票賣在旺季,價位高(如果想賺價差)。如果想存股也是選擇淡季時買了,就不賣(參考)。。。PS:在買賣股票當中,也會有一些眉角,這些須靠一些靈感和經驗的累積,買賣時也會在心中先評估一下股票的價值再動作。
聊聊我老爸,發現很多人的老爸投資股票失敗的例子都是一樣滴,天下的父親都是一樣滴。。。我爸年輕時投資股票,賠掉7位數,曾下定決心,不再玩股票(股票本就不是用玩的).....------------後來我老爸又開始買股票,最近停損一支股票賠3~4萬,之前偷買被我發現那支股票(欣興)我說這支並不好,他看電視分析師在介紹,後來真的虧了,我告訴他千萬別停損,至少這支還有配發股利,但別再買了,他說好。後來他偷偷停損在低點。。。他是標準的追高殺低的散戶,直到有一天我發覺這支股有起色了,開始漲了,我問他,他才說賣了才開始大漲。我媽前幾年跟著我姐買了2張五鼎,後來套牢了幾年,我爸想替我媽把那支解套,前陣子一直繼續買(我媽告訴我),我查了一下它的營收獲利一直衰退,我告訴我爸別買太多,後來買的有賺就先出,我爸罵我別愛下指導棋,我又不是很懂,不但不聽勸,又持續買,增加到10張了。最近公布首季虧損了。更令我生氣的是前陣子,他偷偷停損了3張中華電,賣在103.5 還沾沾自喜的跟我們說,他有多厲害,賣完之後,現在已經102了,我很吃驚請他隔天一早,盤前以102.5快買回來,如果想賺價差,中華電不是這時候賣的。他不聽,我只好請我老媽逼他買回,但為時已晚,我媽逼他掛進已是盤中時,買不回來了。直到昨天我老爸好像覺悟了,他說。。。暫時不再理會股票了,也不再買賣了,因為他只要一買就大跌,一賣就大漲,標準的衰尾道人。
我不知令尊多大年紀。如果經濟上許可,讓他玩玩,日子比較好過,也可防止老人癡呆症。我投資很保守,通常買後持有很久。過些年退休也要拿些錢,玩股票,打衛生麻將。shih3246 wrote:聊聊我老爸,發現很多...(恕刪)
shih3246 wrote:聊聊我老爸,發現很...(恕刪) 你的無耐是因為你是一個被動投資者,不懂的站在你爸,你媽,你姐的角度去想事情,阻止他們,罵他們,念他們是沒有用的,你要平時一點一滴灌輸正確的投資觀念,你要說洗腦我也不反對,被動投資者最大的問題就是你無法說服主動投資者,因為你不懂主動投資的所有東西,所以你說起話來在他們眼中是沒有說服力的,要抱住一檔股票需要的除了是徹底了解該公司,更重要的是信念,你對你家人投資的股票一點觀念都沒有,你念他們時,他們心中可能會覺得,"你比較行就是了,不過也是抱著一檔花,憑什麼和我說三道四",如果平常把一些股市的陷阱,錯誤的觀念講給他們聽,用一般人聽的進去的話說給他們聽,很快的他們就會聽進去。例如,如果我是你,我就會和你爸說~~1、如果一直買賣,買賣,錢就會被券商、政府賺走,你看,100萬,如果沒有折讓,買賣一次千分之六,那一次6000元就不見了,券商的從業人員看到你會對你畢恭畢竟,畢竟你是他們的衣食父母,給政府的錢,也夠去輔個路,造個橋了,100萬除了6000元,166次,你100萬就差不多沒了,一年有220個交易日,照你這樣送錢,很快錢就送光了。=>一般正常人的心態,沒有人願意把自已的錢一直拿去送人的,你點出了這點,他就會小心了。2、買股票前要研究基本面,你就把你爸買的股票基本面從頭分析一遍給他聽,好在哪?壞在哪?好壞是什麼?壞處是什麼?價值在哪?最差就是賠到哪?就算賠了也不會多嚴重…等=>此部份可以克服人性弱點,明確的量化出好處,壞處,最好情況,最差情況,這樣他心就會安,心一安就抱得住。3、你要證明自已的能力,如果你有能力主動投資賺錢,你就把你的戶頭,帳戶,交割單秀給你父、母、姐姐看,告訴他們你的能力到底,你說的話可話度到哪。4、降低他們看盤的時間及次數,愈常看盤愈容易掉進外資群、主力設下的陷阱。理財不是理自已的就好,對於你父母,兄弟姐妹,如果可以你可以幫助他們,試想你父母有錢,向你要錢的機會就下降,你兄弟姐妹有錢,給父母錢的機率就上升,所謂的財富自由不單單是指你理好你自已的財,最好是連有機會影響你的人你也要幫助他們理好財。
shih3246 wrote:我爸罵我別愛下指導棋 是啊,別愛下指導棋...我一直都認為理財投資是很"個人"的事情,很少人想被指導的,我需要諮詢時可以問你,但我並不想被你指揮去買或是去賣,即便事後證明你是對的,我也會覺得不舒服。我媽媽快80歲了,還是很愛玩股票,每天準時到號子上班,他會問我買什麼,我買會跟他講,我賣也會跟他講,但是我不管他的買賣,很多股票我已經空手了,但他還有一些在手上(有的人就是無法做出停損的動作),所以我們母子這10幾年來都是很好的股友,互相交流(其實我不需要從她那邊得到什麼資訊,但有來有往,老媽就會覺得有存在感),但互不干涉,她也做的高興,我也做的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