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

醫師薪水越來越低呢

bartkidd wrote:
前幾天還在急診室遇到病患對我說: 你怎麼沒有史懷哲的精神!?...(恕刪)
在下會回答:阿你又不是非洲人。

screenctx wrote:
醫生是要以服務為目的. 非以薪資為目的...(恕刪)
以薪資為誘餌,讓聰明的人才為大家服務。畢竟人的慾望比較好掌控。
在toyota後面,是你的錯; 在toyota旁邊,還是你的錯; 在toyota前面,沒有錯,加入吧!
dearjohn wrote:
其實這種的 " 史懷哲", 只是反映醫師並沒有給病人他們期待的治療,
而這種" 期待的治療" 很多都是非專業且非理性的.
很多時候這種根深蒂固的觀念, 讓很多醫師採取一些不必要的治療...(恕刪)
恕在下直言,這些是必要的。

在下歷練軍醫的時候,阿兵哥喜歡也直說喜歡給在下看診。其實這些身強體壯的年輕小夥子哪會有什麼大病,但在下還是按照器材、依照主訴,能做多少診察就做多少。在下從他們滿意的眼神裡體會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dearjohn wrote:
台灣的非醫療人員的醫療常識, 老實說我認為非常地不足而且非常地不正確....(恕刪)
這是分工社會正常的現象,不需要覺得可笑。

dearjohn wrote:
這種不必要的醫療, 尤其健保制度下民眾有 " 吃救本 " 的心裡,
難怪醫療費用不斷上升, 而且很多是浪費掉的.....(恕刪)
不可否認這是事實,但也不可否認這是人性。否認人性如同圍堵洪水一樣,絕對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在toyota後面,是你的錯; 在toyota旁邊,還是你的錯; 在toyota前面,沒有錯,加入吧!
老文章了,不過不要亂發閃光文

外科醫師七點上班,忙到晚上十點十一點甚至半夜急診刀,幾乎過勞死

但是一個月賺沒十萬的很多

現在只有皮膚整外等美容次專科才有高收入



dearjohn wrote:
SARS 期間很多醫院住院率下降....(恕刪)

有幸在 SARS 期間站在急診的第一線, 當時的病患人數真的是爆少的!
一堆感冒, 腸胃炎的病患根本就不會來急診! 所以會到急診室的病患對的就是真正需要緊急醫療照護的人!
還有夏季時節的颱風夜, 也是差不多的情況~ 少了一堆吵吵鬧鬧不需要看急診的病人!

Resident in Emergency Room.
大家也別吵了

我只是要指出一個現象

很奇怪

只出現在台灣

"台灣的大醫院幾乎都是大財團在控制"

健保的錢去哪裡了

我很懷疑

國外都是大財團捐錢給醫院

拼命做善事

只有台灣

把醫院當成生財工具講績效

可以呼籲"財團退出醫院嗎?"

Twist-my-brain wrote:
可以呼籲"財團退出醫院嗎?"


有點難以令人置信,不過,老實說如果沒有長庚介入的話,現在台灣的狀況搞不好會更慘。
因為長庚的介入,所以其他的院所必須積極引進新的醫院管理觀念與治療技術來跟他競爭,這其實不是壞事

一檯刀,如何才能在不影響品質的目標下達到降低成本的要求這其實是很難的事情,但是沒辦法,全世界的醫院都在作 cost down,一床病人,如何可以早日出院,一個慢性疾病,怎麼樣可以減少併發症的發生進而降低總治療成本,這個都需要很龐大的科學驗證過程,而這正是健保開辦以來的世界潮流。老實說,長庚介入以前的醫師根本沒有意識過這個.....
文山小藍謅記: http://thomas-lan.blogspot.com 癲癇進修劄記: http://nyepilepsy.blogspot.com
台灣跟美國的醫院真的相差很多。美國應該比台灣進步20年以上。

既使是美國的地方區域醫院,也很不錯,包括:軟硬體設備,醫師,及護理人員的水準。牙醫技術更有差。急診室更不用說:一人一間,很大一間,裡面急救設備完整。台灣教學級的大醫院,也是急診室病患躺著一排一排放走廊等醫師給病房,家屬病患擠一起。。。。

相信應該不少醫師自己知道,無意挑剔,更無意引發口水戰,只是以前身為病患的親身感受,是小弟回台10年來,最不能適應的地方,也觀察幾個親人(長輩)在台灣住院的情形。

有得罪之處,請原諒。
mixcolumn wrote:
既使是美國的地方區域醫院,也很不錯,包括:軟硬體設備,醫師,及護理人員的水準。牙醫技術更有差。急診室更不用說:一人一間。台灣教學級醫院,急診室病患一排排放走廊等醫師給病房,家屬病患擠一起。。。。


可是美國的保險超級貴!如果沒有保險的話,光補一顆牙齒都要美金 $300 以上!

其實幾個禮拜以前才發生過一件事情。洛杉磯一位婦人在急診室裡面吐血,可是沒有醫生和護士要幫她,只有清潔工在清潔吐出來的血。新聞連結:
http://www.msnbc.msn.com/id/19207050/

而且有時候雖然有預約,但是常常還是要等上兩個小時才會輪到你...
mixcolumn wrote:
既使是美國的地方區域醫院,也很不錯,包括:軟硬體設備,醫師,及護理人員的水準。牙醫技術更有差。急診室更不用說:一人一間,很大一間,裡面急救設備完整。台灣教學級的大醫院,也是急診室病患躺著一排一排放走廊等醫師給病房,家屬病患擠一起。。。。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美國的醫學中心或是忙碌的公立醫院急診室大概這位沒去過,去過就知道啦...
全世界都一樣啦,設備最舒適的是聯合門診,醫學中心保證是舒適程度是最爛的

設備當然是全世界最先進都在那邊,至於醫師與護理人員的程度...我只能說,法律管不到或是不是次專科專精人士分不出來的地方,任你是全美排行多少的醫院都是跟台灣一樣的。(醫師操的程度跟台灣也有拼...Orz)

唯一在人力素質上我相信,美國超越台灣 ... 也許大多數國家二十年的地方,在於非常專精於細小次專科分支的人數很多,有時候全世界加起來的專家也沒有美國多,不過這些人的專業可是非常賺錢的......
你確定這些財團把這些賺來的錢

一分一毛都用在醫療,回饋醫療上嗎?

那有人可以解釋為何長庚是台朔最大的持股人?

長庚年年賺錢

只是賺多賺少而已

為何醫護人員薪水還是如此

醫生薪水越來越少

你可以說健保

可是他們還是一直賺啊??
  • 5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