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5

已經達成財務自由的大大們, 可以分享一下嗎?

Acer_kewei wrote:


年繳保費:US$...(恕刪)

他這個是保本型的,所以死亡以後,可以領回當初投入的金額以上。(解約金)

Acer_kewei wrote:
我想最終也不會有本金全數歸回這種事,就是分批領回。

.(恕刪)


小弟的問題就是在於要保人過世後本金歸回(不管是部分或是全數分批領回),這會被扣遺產稅嗎?

這類的保單就是年紀越小開始保越好,像是小孩小學就可以開始計畫,

20年後的紅利剛好可以支付國外念研究所的費用或是當成父母給的零用錢...

像是小弟要到50以後領的生存紅利才算是賺的,其實有點晚....
kcc122480 wrote:
我表達一下我的觀念,, 當然我不知道我的觀念對不對,,
大家分享一下,,

其實我是比較喜歡投資房地產的,,,

所以像大大說的...(恕刪)

我對於房地產沒什麼概念,名下也只有一戶自住房,但我相信你的觀念絕對是深思熟慮後的結論。

我知道我投入「還本險」的這筆資金,如果交由版上眾多理財高手來運用的話,絕對可以交出遠高於3.x%的年化報酬率,只是如果回到本樓標題「財富自由」的初衷,我想要引用最近在讀的一本理財小書("How To Think About Money")中的一段話:




「(投資理財的)目標不在於致富,而在於擁有足夠的金錢來過我們想要的生活。」

對我太太而言,這張保單讓她感到開心與安心;對我個人而言,這樣就心滿意足了。

(註:綠角的部落格有對"How To Think About Money"此書發表讀後感,有興趣者可自行參閱。)

【綠角財經筆記: “How to Think About Money”讀後感1---為什麼快樂這麼難】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17/11/how-to-think-about-money1.html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我是指美國健保。我...(恕刪)


"我是指美國健保。我也沒有台灣健保。
你一個月花多少錢在健保上呢?有牙科跟眼睛嗎?"

嗯...看到 拍照大大 提起,也可順便讓身為台灣人要感到惜福了!

台灣健保,每人依薪資/身份(農工商..etc.)費用有所不同
但應都只有幾百元(每一人)

範圍則是無所不包! 近幾年也把"B/C肝炎"的治療費用納入.
如記得沒錯,美國看個蛀牙都是以萬計算的吧!(搭機回台看牙都划算)

台灣任何病痛一般診所都只要掛號費 150~200.(大醫院 400~500 好像)
住院/開刀 ...etc. 也都有補助,頂多負擔"部份醫療器具用品"

看到這....拍照大大 有沒有考慮移民呢?!
fostery wrote:
樓主,我在77年曾...(恕刪)


我有停損過股票,主要是看走眼;我不停損的股票,是因為它的基本面一直都不錯,每年也會穩定配息,這樣我就無須停損了,除非我想換另一支更優的股票,沒有資金的話,才會停損換股。

原則上100以上的股票,我會很謹慎買,買很少。。。我的資金很少,和你們大戶操作方式不同,我沒能力,也不想頻繁進出,因為你們是頻繁進出賺取價差,壓力很大(資金很大),所以停損對你們來說就很重要,不然資金全卡住,就沒得玩了。你們大咖不是我這種小小小散戶所能並駕齊驅的。

如果股票從千元跌至30元,不可能馬上就跌這麼慘?一定有前兆,發覺不對勁,我也會立馬砍掉。假設:1000元的股票,配息5萬,30元的股票配息1500元,太離譜了,我不會對這種股票,從一而終滴。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他這個是保本型的,...(恕刪)


這設計的真的是太有趣了,以拉長時間來看,如果躉繳不領回的方式買保單,初期買5萬,10年後解約拿回7萬,20年後拿回10.2萬,30年後拿回15萬,40年後拿回22.2萬,50年後拿回32.6萬,所以這種長期保單的設計人頭腦真的要不錯,要讓一般人覺得26年(加上前六年繳保費六年,共32年)就把錢都拿回來了,而且死後還能還本,讓別人覺得非常值得的感覺。
kira0403 wrote:
小弟的問題就是在於...(恕刪)


保險有個死亡理賠的免稅額度高達 3300萬,
若受益人有二個小孩,各有3300 共6600萬的空間

考慮到死後遺產稅的部分,我認為這是儲蓄險唯一的優點。

當然要避免遺產稅,還有很多其他作法,標準作法是每年贈與220萬,
(舉例:贈與給小孩220萬現金轉帳,要保人被保人受益人全部都是小孩的名字去買保單(或債券或股票))
但問題是你不知道你何時歸天,不知何時要開始進行贈與的動作才是最佳時機點,
太早贈與給小孩,也會有其他的問題,如小孩不孝順,老了錢若不在你控制,又是另一個議題。

所以保險在這時候又有他的好處了(用自己名字保,生存金+滿期金都是自己當受益人,你活著的時候,錢是你在控制。然後一個死亡受益人控制在3300以下)


方法很多,但要看著配置盡量求一個最佳化,
我自己也沒算得很清楚啦,太多變數,抓個大概就好,不要讓政府吃太多就行


感覺您跟我一樣是勞碌命,忙了一輩子,連身後都要幫後代先設想好,唉

schou23 wrote:
「(投資理財的)目標不在於致富,而在於擁有足夠的金錢來過我們想要的生活。」
十分同意

我的理財投資原則,四個字,心安理得,先是心安,然後是理得,合理的獲得(報酬)。

我太太也是一堆保險,我沒有任何意見,這是她心安的方式,跟報酬率高低無關,我則是把錢交給別人理財心就不安,也是跟報酬率高低無關。

Get rich算是變有錢,問題是,怎樣叫有錢?
重點是,有錢了之後要做什麼?

樓上有人談到了廉航歐洲旅行或是便宜的機票住宿等等,這感覺有些畫風不對呀?!,難道致富是為了便宜的旅遊???

我也常常在思考這個問題,年輕時歐洲旅行30幾天,總共花了13萬,真的是回憶滿滿,可以一直拿來說嘴到當阿公還可以繼續對孫子說,現在這13萬大概就是買一張飛LA的商務艙吧,然後上機就睡覺,醒來就下機,連夢也沒做一個就沒了。

我發現其實我們大多不清楚自己想要怎樣的生活,應該說也沒真的去想過,這其實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我覺得每個人旅遊的...(都是住有點管理的民宿(但不是AirBnB),可以使用廚房和公共設施。恕刪)

拍照大請問一下,這一類的民宿可以透過那一種網路平台訂房呢?因爲我也不喜歡住飯店,所以想了解一下。謝謝。
xpotter wrote: 但問題是你不知道你何時歸天,不知何時要開始進行贈與的動作才是最佳時機點...(恕刪)

X大其實可以考慮他益信託。
  • 98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8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