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部份會不會有瘋狂性補貨
LTN經濟通》美國超市貨架空空 拜登政治風險大升
LTN經濟通》美國超市貨架空空 拜登政治風險大升
2021/10/15 08:30
萬聖節即將到來,但供應鏈危機導致貨架上只有少量商品。圖為邁阿密1間Target百貨。(法新社)
史上最冷清感恩節 超市限購日用品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時序接近美國感恩節、聖誕節兩大購物假期,然而美國許多貨架根本補不滿,原本只會發生在聖誕節前夕的缺貨問題,竟提早2個月開始發酵。全球供應鏈瓶頸仍持續影響美國港口、高速公路和鐵路運輸,白宮更坦言,2021年假期購物季,消費者將面臨更嚴重的缺貨問題。美國供應鏈危機怎麼會嚴重到這種地步?
目前全球供應鏈正面臨嚴重危機。近日,在美國商店、超市,甚至是大賣場,從食品、飲料、服裝到日用品經常斷貨。超市貨架補不齊,商品選擇變少,店家也不確定何時才能補貨,甚至撤下貨架標籤。更有大型連鎖超市也恢復「限購」政策,跟疫情剛爆發時一樣,限制顧客購買衛生紙等生活必需品的數量。
這場供應鏈危機使得全球零售業、運輸業壓力山大,部分公司最近發出一系列悲觀財測,而且影響還在持續擴大。另一方面,聯準會(Fed)9月預估2021年通膨值為4.2%,遠高於2%目標,居高不下的通膨正侵蝕美國民眾的薪資,美國勞工局公布8月份勞工平均每小時的收入較1年前減少0.9%。
供應鏈瓶頸主要因疫情而起,不僅在最危急的時候威脅到美國的消費支出,也為拜登帶來不少政治風險。無論是架上買不到東西,還是物價上漲,都會影響施政滿意度。因此,白宮正努力讓美國港口、鐵路和公路運輸脫困,解決從肉品到半導體供應不足問題。但美國官員仍警告,2021年的聖誕節購物旺季,恐將面臨更高的物價,和嚴重的商品短缺,美國消費者雖不習慣空蕩蕩的貨架,但一切需要一些彈性和耐心。
缺工、缺櫃、塞港等,多重因素導致貨品無法即時被送達美國。(路透)
拜登協商大量販店 解決運輸瓶頸
白宮努力控制通膨,在2021年6月組成特別小組、每週開會。同時,也有人專責推動民間企業共同行動緩解亂象。2021年8月,白宮任命曾在歐巴馬政府任職的資深運輸部官員波卡里(John Porcari)作為供應瓶頸主要負責人。拜登也計畫與沃爾瑪(Walmart)、家得寶(Home Depot)等公司及工會團體等見面,商討如何緩解運輸瓶頸。
這場危機到底是怎麼發生的?多重因素導致貨品無法即時被送達美國。首先是缺櫃問題,貨櫃短缺導致貨櫃價格比以往高出10倍。根據時代雜誌,疫情前1個40英呎的貨櫃從中國運至美國,要價約4700美元,8月份漲到2.1萬美元。現在要把商品從生產地運到美國,必須支付更高的成本。
西岸塞港嚴重 貨船要一個月才能卸貨
第二,塞港問題依然嚴重。在北美西海岸排隊的貨船,要長達1個月時間才能靠岸卸貨,各種消費性產品如玩具、服裝、電器用品等缺貨。其實過去1年多來,美國塞港一直很嚴重,但從7月起又惡化。華爾街日報指出,2021年9月初,南加州海洋交易所資料顯示有73艘船正等待卸貨,然而9月底時變成1週就有66艘船等待卸貨。
第三是缺乏工人。缺工使得港口卸貨、卡車運輸的速度被拖慢,商品補充的速度遠不及需求。人力根本無力負荷卸貨需求,全球第5大貨櫃運輸公司赫伯羅德資料顯示,9月份貨櫃在倉庫的平均放置時間為9.8天,遠高於5月的6.7天,及2月的5.9天。MGA執行長拉里安(Isaac Larian)也提到,2021年玩具將嚴重短缺。
2021年全球經歷了大缺櫃、中國洪患、疫情推升商品需求,和越南工廠為防疫停工,最近打亂訂單生產的關鍵,則是發生在中國和歐洲的能源危機。凱投宏觀指出,能源問題拖慢航運腳步,近幾週來在中國港口外等待的船隻再度激增。CNBC也整理出,包括食品、碳酸飲料、乾冰、電子產品、玩具、聖誕節裝飾等商品的缺貨將最為明顯。
供應鏈瓶頸不僅威脅到美國的消費支出,也為拜登帶來不少政治風險。(美聯社)
美零售業提早訂貨 但貨品仍無法送達
為避免嚴重缺貨,美國零售業者紛紛使出渾身解數。多數公司會提早訂貨、建立庫存。UPS旗下送貨平台Ware2Go資料顯示,早在8月以前,多達63.2%的商家為了2021年底假期購物季提早訂貨,約有44.4%的商家訂貨量比往年都高,有43.3%則比以往更早下訂,但仍有19%商家擔心,貨品無法準時送達。
甚至還有業者自己租船、找空運,想盡辦法加快物流。例如沃爾瑪、Costco、Target都在有僱用自己的船隻,將數千個貨櫃從亞洲運往北美。Costco財務長格蘭蒂(Richard Galanti)指出,目前僱用3艘船,每艘船預計可載運800至1000個貨櫃。只不過,如果只是中小型零售商或新興品牌,不僅無法直接跟船公司談判,自行雇用貨船、空運的成本太高,也沒有能力負擔。租用1艘貨船每月成本可能高達100萬至200萬美元。
全球經濟才剛要從疫情造成的混亂中恢復,卻面臨能源、零組件、產品、勞動力和交通運量,都極度短缺的狀況。晶片荒使車廠大量減產,就連蘋果也傳出減產1000萬台iPhone 13,能源荒則使中國、南韓等生產據點停工,又再拖慢已嚴重延誤的供應鏈。全球供應鏈危機目前似乎還沒有解決的跡象,加上生產成本激增,消費者將明顯感受到物價上漲,美國這個聖誕假期恐怕沒那麼好過。
超塞的港口
我簡單查詢到 海洋大學,和 港口 的資料, 一台 雙吊式橋式起重機 每個小時可處理 54~60個20呎貨櫃, 一台 單吊式橋式起重機 每個小時可處理 35~40個40呎貨櫃,一艘貨櫃輪平均靠岸時間約 12~14個小時.
高雄港有碼頭137座(作業碼頭87座,非作業碼頭50座),全長28,853公尺,繫船浮筒19個,同時可供152艘船靠泊。 高雄港 今年 3月時到港高峰, 單月可處理 43.5萬個 進港貨櫃. 進出港合計 88萬個貨櫃
有些超級巨輪,可裝載 2.4萬個20呎貨櫃, 如何能在 12個小時內完成吊掛卸貨呢? 同時動用 幾十台 橋式機同步作業嗎?
美國長灘港 今年 5月單月吞吐量 91萬個貨櫃.美國長灘港 今年 5月單月吞吐量 101萬個貨櫃.
美國加州洛杉磯港和長灘港,有64艘船隻停泊在兩個港口 , 有70艘貨輪塞港等候靠泊,可能有 70萬個貨櫃等候到港, 現在碼頭工時延長一倍, 這樣是不是一個月時間,就可解決塞港問題呢?
2017建成第一箱
袁顥庭
由於零組件價格大漲傷及需求,低階智慧型手機買氣持續低迷,LCD面板需求走弱,拖累小尺寸LCD面板連續四個月價格下跌。
a-Si LCD面板半成品(Cell)需求持續下滑,但是供應面來看產能增加,部分面板廠為維持稼動率採取低價競爭的策略以爭取到更多的訂單,將使得面板半成品價格持續下降。
平板電腦面板今年中以來先是因為美國亞馬遜封號事件影響市場買氣,後來又因為大陸雙減政策衝擊補教業,都造成平板電腦需求大幅下滑,6月以來平板電腦面板價格逐月走弱。
反映在面板廠營收也是下滑的走勢,彩晶今年月營收自6月起呈現逐月下滑的走勢,9月營收更是跌破20億元大關,營收年增率也轉為負數。第三季合併營收約61.14億元,季減24.2%。
=================
彩晶表示,下半年產品訂單能見度最遠已達年底,預計產線稼動率將維持滿載。
根據上半年財報,2021/08/09公司新聞稿, 以銷售金額來看,6.2吋-10.1吋中尺寸平板電腦產品比重約56%,6吋(含)以下手機面板產品占35%,11吋以上大尺寸面板產品占9%。
彩晶大概超過 8 成的營收來自 , 手機 和 平板相關低價 a-si 面板, 這兩種市場需求滑落, 對彩晶獲利衝擊很大.但 彩晶,群創 和大陸一堆業者 京東方,龍騰,深超...都在生產這類低價面板.
彩晶的投資人 要注意...
第一台Model C (SUV) 將會由國人駕馭,於2023年在台灣首發,進而走向全世界;而Model E (轎跑車)的上市時間,則會在Model C上市後跟進;Model T (大巴士) 的上市時間還尚未確定。
Model C性能版本0到100公里加速度僅需3.8秒,並有700公里的續航力,售價不到百萬元,就可以讓消費者以合理的價格擁有一台純電SUV
=======================================
取名 Model..., 是想向 特斯拉致敬嗎?
鴻海新車 入門售價很吸睛,
成本很高的電池模組,耐久性不知能媲美 特斯拉嗎?
中國和韓國不同文,不同種...中國雖砸大錢挖來大量韓國OLED 技術人員,但 中國OLED進展,似乎沒 當年LCD 那麼順利,
當年韓戰爆發,共軍主力部隊被調配去朝鮮戰場送死, 台海戰事獲得解決.
這次 OLED韓戰爆發, 共軍把 補貼調配去支援 OLED戰場, 台廠 又獲得生機.

記者:胡華勝 2021-10-16 11:22
京東方打入iPhone 13高階機種OLED顯示器供應鏈 原20%占比翻倍
大陸最大面板製造廠京東方成功打入蘋果iPhone 13 OLED顯示器供應鍵,供貨占比有機會由20%增加到60%。(圖/百度)
根據蘋果(Apple)公司最新供應鏈名單,大陸最大的面板廠京東方(BOE)已經成為iPhone 13 OLED(有機發光顯示器)的供應商,知情人士指出,隨著京東為逐漸放大出貨量給蘋果,也意味在iPhone的價格上提高競爭力。
日本媒體報導,京東方自9月下旬已開始少量出貨iPhone 13使用的OLED螢幕,根據計畫,京東方的供應數量將持續增加,初期的測試並沒有問題。報導引述知情人表示,蘋果對京東方的評比是否符合資格,以螢幕的耐用度為重點。
目前iPhone 13 6.1吋的螢幕由三星(Samsung)及京東方共同提供,京東方占比約20%,有消息預估,京東方將逐漸增加供應的占比,最多有機會從三星手上搶下40%供應量。此次京東方是第一次提供蘋果旗艦級iPhone的OLED顯示器,在此之前,京東方僅提提供iPhone維修和翻新所需的OLED顯示器。
為蘋果iPhone 13生產OLED顯示器的工廠位於四川省綿陽市,過去這座工廠也為華為、榮耀、小米和Vivo等手機品牌生產OLED顯示器。除了iPhone的OLED顯示器,京東方也為iPad生產LED液晶顯示器。
市場人士認為,過去iPhone顯示器主要供應商為LG及三星,這次京東方打人供應鏈,蘋果將藉由第三家供應商來提高議價能力,對京東方來說,也是進入與與三星正面迎戰的新里程。
而正當大陸許多地方面臨缺點影響工廠運作問題,已有消費指出,京東方為蘋果生產的iPhone 13 OLED螢幕工廠,在當地已獲得電力供應的首位,以確保生產穩定,畢竟這是首次有大陸企業供應iPhone OLED螢幕,不論從那個層面看,都有相當大意義。
.............
時間 遲早罷了 日本全力支持材料及機械改良 又挖角韓方經驗的技術人員 最重要的陸廠手機亦大量採用京東方的oled 有實戰績效 良率應有提升 又三星手機也是蘋果的對手
上次 京東方投資人座談 老總也說 基本上 韓國會的 也難不倒我們
大陸另外一家面板廠彩虹股份(600707)下午公告,預計2021年前三季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4億元到35億元,上年同期虧損16.73億元。公司液晶面板產線在擴產改造後生產效率提升,產品產、銷量增長;上半年受益於液晶面板產品價格上漲,面板收入大幅度增加,盈利能力持續大幅度提升。在第三季度供求關係變化、面板價格調整的情況下,與上年同期相比,仍保持了較好的經營水平。
== == == == == == == == == == == ==
彩虹202前三季營利
Q1 :11.15億RMB
Q2 :17.43億RMB
Q3 :5.42~6.42億RMB(預估)
TV板降價下另外一家陸資廠獲利大衰退,QoQ獲利衰退幅度達-63%~69%。
若Q4 TV板報價再跌下去,TCL、HKC、CHOT三家以TV板為主的大陸面板廠恐怕也將會更難看!
反觀友達、群創Q3獲利反而沒有陸資廠衝擊那麼大,大陸股民還希望降價弄倒彎彎,這下慘了,沒弄倒彎彎反而大陸二線廠又要擔心虧損了!
以上是 鄉大的解評.


=========================
陸廠繼續殺價 [內捲], 台廠喝茶看戲,以逸待勞,最後再來清理戰場.
套用早年反共抗俄的口號... 暴政必亡,民主必勝.

才降價兩個月,稍有幾分涼意,陸廠獲利就明顯衰退,接下來的冬天,陸廠不知要怎麼熬下去.
TCL. HKC,CHOT 這波 痛定思痛,才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