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9

RCLB- Rocket Lab 和 2021破產後的 Hertz,會是屌絲的逆襲嗎?

雲之冰清 wrote:
或者更直接點當初台積電的 報表 能說明他下跌大波段的原因嗎? .........01當初版上很多前輩在討論......如今的公布的財報已經能看出它具有914的水準嗎?.........就憑美國股市ADR上漲轉換成股價有1100水準?


P.S重申我再找的是產業前景(個股)分析報告、比較像是=事後檢討(靠普的 可信的)發表關鍵報告;不是在問未來哪天誰漲誰跌內線!

你找這種東西的目的是什麼?
為什麼你一定要了解這個月為什麼漲,為什麼跌?
沒意義吧?
你的責任是找出低價的好股票。
什麼時候漲,漲多少,為什麼漲,
這不是你能掌握的。你也沒必要掌握。

你要掌握的是,你能賺到多少,你想賺到多少。
你的投資是不是已經符合當初設定的出場條件了。
如果是,要怎麼出場。

你管它為什麼漲要幹嘛?
當然你可以去了解看看,
但這不應該是你獲利與否的主因。

你當初買進時應該就要知道,
這股票會有幾個能導致大漲的導火線,
但不代表股票一定會因為你看到的原因而大漲。

例如開發金,我知道它會漲,但我不可能猜到這次上漲的原因,
居然是新加坡主權基金會看上它的價值了。
我也覺得冠德會漲,但也沒猜到會有新青安的政策,
導致整個類股大漲。

股票上漲有兩大原因(不含各種人為炒作的特例):
1。類股/大環境
2。業績

如果只有公司本身的業績,一般來說本益比並不會擴張太多,
靠的是EPS的上升。
而如果是整個類股/大環境變化的話,
則一般股價上漲的動力是來自於是本益比的擴張。

營建股在以前多頭時的比益比是八倍,空頭是六倍。
如果到十倍,應該就是過熱了。
但現在整個台股都在狂熱階段,
說不定還可以在上面的基礎上加一點。
雲之冰清

謝謝樓主=我就是愛拍照! 很多精闢的見解 花了很多時間思考!

2024-06-17 17:58
吃飯皇帝大
不過今天是吃早餐比司吉炸雞
拿到早餐剛坐下去
就被女兒電..說怎麼去吃chick-fil-a
因為我吃喝都靠她的附卡在過活
一刷卡她馬上知道
其實我是想吃chick-fil-a的炸雞堡跟薯片
太早去只有早餐可以吃

買錯ice tea
拿到手才想起來要買half-half的sunjoy才對
上次去我兒子租屋處喝還不錯
只好各買一加侖..再到櫃台補買一加侖lemonade

chick-fil-a的比司吉真的比popeyes的好吃太多..肯德基的最難吃






然後要去買6.99一磅的龍蝦..竟然都賣光還沒補貨
我才想起來是從星期五開始賣
難怪今天沒得買
就算了..改到whole foods買買看無鹽夏威夷果..結果沒找到
缺德舅無貨連墨西哥炸辣椒片也沒貨

隨手拍一下WF的高檔牛肉
超市還有自己aged beef冰櫃
我自己不會煎/烤牛排..所以從來不浪費錢買aged beef








回家無聊上一下兒子的退休戶頭
沒想到富達股息就是動作快
6/17的股息6/15就已經先入帳
6/15是表定發息日但是是星期六

tcwu

我兒子窮鬼一個.我也沒錢給他.薪水都去交房租還學貸.等明年7月後才能真正賺錢再放.還好ROTH都有放滿

2024-06-16 8:33
tcwu

chick-fil-a是好吃.從現在起品質要打折扣了..現在已經不是全用antibiotic-free的雞肉[大哭]

2024-06-16 8:36
美國經濟好不好,大家都不太確定,但是亞洲人經濟應該是不太差的。1:30了,現場還是蠻滿的。
我就是愛拍照

Google 地圖上面有很多照片,參考一下。其實是個小餐廳。

2024-06-17 9:20
tcwu

在YELP看過了..真的做得很雜..港式燒臘/港式糕點/飲茶/粵菜都在一起..太方便[拇指向上]喝過鴛鴦嗎?一半咖啡一半奶茶[拇指向上]

2024-06-17 10:06
股市要賺錢很簡單,尤其是對大部分的人來說。直接無腦定期定額all in 00878 或 VOO 。根本不必研究。

只有想要超越大盤的人,才需要買/研究個股。

既然是個股,就一定要研究。既然我們是一般投資人,那對市場上絕大多數的股票,我們就不可能研究得透徹,更不用說十隻二十隻。

※※ 你說你去看完所有看券商的研究報告,就叫研究透徹了嗎?不會吧?那券商分析師(故意)忘了寫的部份呢?你還沒忘記那些券商分析師都是些二三十歲,還沒在股市賺到大錢的小毛頭吧? ※※

既然如此,集中持股至少研究的目標少一點,也深入一點,遇到意外,反應也快一點。所以集中持股是唯一超越大盤的操作方式。

菜籃族的持股方式,就算多頭時可以東吃一點西吃一點,長期下來,絕對是韭菜的命運,因為這種碰運氣的獲利,必然有反轉的一天。

買100檔股票,十隻漲停板,跟集中持股一檔漲1%,效果一樣,財產都是增加1%。但是十隻漲停的你大概都沒研究,想十隻都抓到相對高點的賣出機會,微乎其微。相反的,集中持股的人,買入時就應該知道目標價大概在哪裡,賣到相對高點的機會一定比較高。
我就是愛拍照

但他還是差同時期的老巴的績效不少。他大概29%多,大盤14%左右,老巴大概39.4%。他能打敗大盤,其實也一定重壓了少數個股。

2024-06-17 13:12
我就是愛拍照

我是覺得以股價低於淨值做為投資鴻海的基礎,並非是成熟的投資理論。

2024-06-17 13:22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只有想要超越大盤的人,才需要買/研究個股。

《持股的信心》
其實所謂的研究,在正常的情況下,都只是鞏固持股信心而已。
因為當你已經在市場夠久以後,你很少會選到爛股來釘孤支了。

每月每季的營收獲利,你應該都有個底,
不太會為了一些短期的小變動而放棄你覺得會發酵的題材。

A大的鴻海每週寫那麼多,你說有意義嗎?
明明有些說法是很有問題的,但對他的信徒卻是如經典般的重要,
是持股信心的來源。
這可能是因為他們買入時沒有如A大般的去了解這檔股票。
也不知道要怎麼出場。
其實我也沒研究,所以我也不知道他們應該什麼時候出場。
當然也可以都不出場啦。
鴻海本來就是績優股,長期持有,不見得會落後大盤太多。

我要說的是,在你做一檔股票的過程中,我保証在這幾年中,
一定會有更熱門更好的股票不斷地出現在市場上。

你怎麼確定,「繼績把資金放在這看來一直都不漲的標的上」,
是一個正確的決定?(沒有一隻股票是完美的,所以一定有不漲的時候)
我老實告訴你,我不能確定,沒有人能100%確定。
老巴不做科技股的決定是正確的嗎?他為什麼那麼確定?
他自己半夜問自己,真的是正確的嗎?我看他也不敢說100%一定是對的吧?
(不然哪來的建倉TMSC 半年後又清倉這件事?)
所以我常常說我是傻多。

PTT 上 AMD 的教主有句話說得好:常常有人問我如何抓到十倍股,
但沒有人問我如何持有AMD 十年。

只要我們知道認定的題材會出現,那在題材出現的那一天之前,我們注定都是傻多。
如果你忍受不了當好幾年的傻多,我勸你還是去買大盤指數基金就好。
我就是愛拍照

不可否認他有「矇到AI」。現在 AI 營收也沒有,電動車也沒成功。他過去對鴻海的題材,並沒有賭對。他以前嘴別人本夢比,現在不也正在享受著AI本夢比?

2024-06-17 13:17
平凡快樂

沒想到拍照大 是真材實料 [讚]

2024-06-25 14:22
星期四又去亂花錢
本想買口袋機
後來想想還是算了..我只會按鈕..不要裝了

忍不住又買了一隻表
又去當阿舍
XD比那3台當紅口袋機都貴不少
GR3/X100V/還有國際牌新款都貴







還好前幾周賣掉2件外套$3100美金
不然其實應該要省著點..不要亂花錢

XD我低收入戶好處還不少
我兒子要我去健身房..打算去YMCA
因為他們有泳池
以前曾經加入過用單親家庭會員所以還不錯
後來改成只剩家庭2大人+小孩..划不來就退出好久

以目前收入來看
我月費可以打對折
打完折只要34元
我就是愛拍照

現在還有人買口袋機?不是手機就是單眼,口袋機沒市場吧?

2024-06-17 11:33
tcwu

GR-3跟富士那一台有錢都買不到都缺貨..只是我只會按鈕..所以還是不要亂花錢在相機上[笑到噴淚]

2024-06-18 0:19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我是覺得以股價低於淨值做為投資鴻海的基礎,並非是成熟的投資理論。

我認為投資的真正核心理論不是「價值投資(Value Investment)」
而是「成長」。

一般所謂的價值投資人,往往以為便宜,
例如股價低於淨值,就是好標的,
這其實是不成熟的投資理論。
(例如A大當初選鴻海時的理論基礎,
不過當年也非牛市,所以也不算太差的選股策略,
只不過要賺大錢,以那時的理論,應該是機會不大。
當然現在撈到AI,算是看錯做對。不過看錯做對也可以,
能抱得住,下得了車,都是好手段)

便宜,或者說像老巴當年買到AE 那種狀況,
只能讓你未來績效好上一些,但絕對不是獲利的保証。
沒有成長,或者說如果AE每年虧錢,買到便宜價是沒用的。
即使像AE 的例子,除了剛買的那幾年,
靠著便宜價給老巴帶來了不錯的績效,
AE後來有好幾十年的低成長性,
那時也不能再給老巴帶來超額的績效了。

不然你最近幾年去買台塑四寶看看?
愛蜜莉上面給台塑四寶的地板價是多少?
公司沒有成長性的話,便宜只是一時的而已。
(不是說現在買台塑四寶不好,而是你要能找出成長的基礎在哪裡?
台塑四寶我也沒研究,或許你能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成長性)

價值投資(Value Investment)能讓你避免看錯時虧太多,
尤其是在非牛市時,是很好的保護策略,
但要賺大錢,你的投資理論,非著重在「成長」不可。

價值投資(Value Investment)是基礎,基礎很重要,
但不是全部。基礎看得到,財報上面都有。
但財報大家都會看。
想賺錢,還是要看別人看不到的地方。
Linkaufman

拍照大, 在你的這棟樓學到不少, 沒不敬的意思,只是兔兔草

2024-06-17 18:12
我就是愛拍照

世上本來就沒有完美的股票。想要有超額利潤,你選的股票當然很大機會不會是熱門股,而是看起來爛爛的冷門股。不算吐槽,我上面篇幅有限,塞不下去。(不想行文時橫生太多枝節)

2024-06-17 21:57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我認為投資的真正核心理論不是「價值投資(Value Investment)」
而是「成長」。
。。。。。。
。。。。。。
想賺錢,還是要看別人看不到的地方。


所以現在是怎樣?
不給面子呀。
講得一口好股票呀?





「價值投資(Value Investment)」是根,
成長是莖是葉,
但怎麼下車是花,是果實。

講股票只能教人根莖葉,
花和果實,就跟農作一樣,最後還是要靠天吃飯,
說不得,道可道,非常道,只能賭一把了。

學了根,大概可以拼看看大盤績效。
學了莖葉,長期略贏大盤是正常的。
花和果實就看你的生辰八字了。
(真的沒騙你,你要是1900年生在美國,1949年生在大陸,那算你倒楣)



總結一下我了解到的投資三重點:

1。價值
2。成長
3。配置


(睡一覺起來再看,三個重點其實也是廢話,誰不知道呢,哈哈😂)
Linkaufman

理財版,大概只剩你跟金融股那棟樓,比較正常覺得有收穫.之前灰狼跟獨孤大都沒出現,實在可惜.你這樓,其實還有A大文較短的時候,有些實戰經驗,一般書上沒提的,真的很難得.

2024-06-17 23:16
我就是愛拍照

其實道理和大綱也都是老生常談,只是怎麼把同樣的食材,炒出不同的花樣,還是要看配合的故事,寫的角度,以及如何和實戰經驗結合。當然細節很重要,要把想法放進別人的腦袋,比把別人的錢放進自己的口袋還難多了。

2024-06-17 23:52
以前不是有個部會叫做經建會?(後來改名為國家發展委員會)
不會改名回來就好嗎?

黑機關一個接一個,疊床架屋,到底在幹嘛?

以前經建會主委很大,大概是後來綠營上台以後叫不動了
(例如核電和能源問題)
才把它退化成國發會。
現在內部機關人事搞八年多了,難道還搞不熟?
不能改名回來?或是好好的讓它發揮正常的功能?


呼應總統拚經濟 卓揆:8月成立經濟發展委員會

賴清德總統今接見「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第26屆理監事」時強調,新政府的首要目標是拚經濟,行政院長卓榮泰晚間也呼應總統的說法,擬於8月成立經濟發展委員會,就薪資、所得分配、財政金融,全方面提出福國利民政策,全力拚經濟。

卓榮泰近來分批宴請民進黨立委,今晚邀請立法院衛環委員會,與司法及法制委員會立委一同用餐。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於宴後轉述指出,卓榮泰表明,希望在覆議案攻防落幕後,進入福國利民、拚經濟的新階段,行政院擬於8月成立經濟發展委員會,擴大邀集產官學研等經濟意見領袖,並擴大民間參與,協助政院未來拚經濟,並搭配國家希望工程等幾個重大政策。

吳思瑤指出,晚宴中也針對覆議案的攻防進行討論,行政部門再次說明提出覆議案的理由,強調這絕對不是惡意對抗立法院,而是為了捍衛憲法精神,必須闡明立場,請執政黨立委能夠協助強化社會面論述;執持反對意見的「青鳥」群眾也將在立法院處理覆議案時再度動員,他們希望在野黨委員能聽到民意。

吳思瑤並表示,勞動部長何佩珊也提到勞基法修法,鬆綁65歲強制退休年齡,可有效解決中高齡就業問題。而針對就業服務法修法,放寬80歲以上不需要巴氏量表即可申請外籍看護,何佩珊表示,現在行政部門的多元免評方案得以有效協助長輩快速獲得移工照護,希望立委能支持勞動部立場。

此外,吳思瑤說,全民健保法修法這周要進行黨團協商,衛福部長邱泰源也努力向在野黨溝通,與醫界領袖對話,希望全民健保法別依在野黨修法版本,強制將點值提高到0.95或1元,否則將陷入財政紀律的困境。他指出,將以點值0.9為目標,並提出完善的配套措施。
我就是愛拍照

[怒][怒][怒][怒]

2024-06-18 2:52
jerry040161

官位多,好辦事阿..

2024-06-18 7:25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其實道理和大綱也都是老生常談,只是怎麼把同樣的食材,炒出不同的花樣,還是要看配合的故事,寫的角度,以及如何和實戰經驗結合。當然細節很重要,要把想法放進別人的腦袋,比把別人的錢放進自己的口袋還難多了。

我覺得我從以前寫到現在的東西,長度上應該可以出本書了。
當然內容還是太雜,真的要變成一本書,路還很遠。

說起讀股票投資的書,大概也是有那種「見山不是山,後來又是山」的感覺。
一層又一層。
先是看什麼存股,定期定額,大盤指數投資吧?
覺得太傻,太慢。
只能跟著做,不懂為什麼要選那些股票。
什麼地板價,什麼甜甜價。
一年五到八趴的殖利率,好像還比不上大盤。
這時候看這些書,應該是覺得這書很沒內容。
就教一點基本面的東西,就叫你傻傻的存下去。

再來是看電視上的老師(如果這是第一階段,那是繞了更遠的路了)
覺得應該是有更好一點的標的吧?
這些老師講的也不是沒有道理,人家冠軍操盤手的績效不是假的吧?
有為者亦若是,不跳下懸崖,怎麼知道自己不是老鷹?
(此處應有梗圖)
這時候應該是看理財雜誌了
商週,理財周刊,Money錢雜誌等等。
這時候看這些書,應該是覺得這書很厲害。
好多內幕一般人都看不到的,怎麼我以前都不知道?
然後照著買,就死了。
然後大部份的人就卡在這裡了。

如果還能走下去的,接著應該是有點耐心去看財報了。
這時候應該大部份的人都看不懂吧?
其實看不懂是正常的,財報的資料本來就是非常抽象的東西,
如果投資看財報就可以,市面上哪來那麼多股票的書呢?
所以我猜九成九以上的人從財報上看不出什麼鳥東西。
既然看不出來,難怪大多數人都是卡在上一階段。
然後少數人就回到第一階段,乖乖定期定額。
其實這也是正確的道路。
階段一,要輸錢很難。

我認為只有安心在回到階段一後,又存到安全存糧的人,
才有機會結合階段二的經驗,
進化到下一歩。
下一歩就是:

1。能找出超越大盤績效的股票,
2。能配置大多數資金,
3。有辦法抱到目標價。

這時候看的應該不是書了。
而是總體經濟和各種消息面的東西。
當然消息面的東西,即使股市小白也看得懂,
但當然這時候你的解讀力和應用的能力是不一樣的。
反應也不一樣。

如果要寫一本書,應該是看完以後,覺得這本書什麼都沒說,
說的我早就都知道了。股市本來就是那樣做才對。
這樣才叫融會貫通。
跟張無忌學太極一樣。
都忘了,才叫學成了。

「沒當過幾年傻多,不能叫會做股票」
外表跟「階段一」一樣,傻多存股。
但手段,目標和資金部位大小,早已經不一樣了。
我就是愛拍照

我的生涯成績才十幾趴,想賺更多的,可能要有更好的手段或理論。這當然不是聖經,只是路邊某個還沒在股市淹死的普通投資人的心得總結。

2024-06-18 11:49
平凡快樂

當了5年傻多,真的想法會不太一樣。拍照大和A大非常相像,不過跟A大的人真的太多了,有時會覺得A大 是不得不調整一些說法與做法。

2024-06-25 14:44
  • 50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0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