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96

2409 友達 20元可以追嗎 !?

TCL 的 120億人民幣定增還卡在證監會沒過, t9 新廠已經先動工了,

6/1 低調先開始主體結構工程

9/1 舉辦誓師大會, 宣稱要奮戰100天,讓主體廠房封頂....

TCL 先上車後補票, 先斬後奏, 夠狠....

18萬片月產能的大型 8.6代IPS廠,含 IT 背光模組廠, 投資約要1500億台幣.

9/1的照片,花了3個月廠房蓋了一半, 趕工要挑戰 6個月封頂紀錄.

我初估, 照這速度 12月中封頂,
明年3月廠房完工, 構建無塵室,
明年 5月設備開始裝機,
明年 8月 點亮首片,
9月送出樣品給客戶驗證
11月 投片量產
12月出貨... 挑戰 18個月 從無到有的 紀錄.

frank1253

不用太擔心TCL,大陸補貼政策轉向半導體後,台面板廠在折舊、技術、良率、人員、管理、財務.........等,老共不是台廠的對手的。

2021-09-15 21:41
i2s
i2s

別再 "中華民族"了, 那是 "政治民族" 不是生物上的人種分類. 面板禿鷹有TCL戰狼加持, 佛系盆董的皮要繃緊吶!

2021-09-16 8:30
每年光是 TV大尺寸+ IT大尺寸 + 商顯 + 車載高成長, 就可多消耗 25~30萬片8.5代新產能.

照 Omdia 的預估, 明年 TCL 10.5代 和 HKC 8.6代爬坡到位 + 各家 舊廠去瓶頸,減化光罩數.

明年底的 新產能, 會比目前全球總產能增加10%, 約相當於增加 月產能50萬片8.5代基板,超過 市場新增需求.
禿鷹看到這數據,當然拼命空.

TCL t9 明年底量產, 2023年底爬坡到 18萬片, 還算是客氣.



不過這些都是計畫產能,實際投片數量,會看市況決定.
比如說, SIO(群創) 廣州10.5代 規劃要從目前 9萬片,擴增到12萬片...一旦 65吋報價跌破 250元,就會放緩擴產速度.
友達昆山廠當初規劃是一期(2017年) 2.5萬片 + 二期(2018年) 2.5萬片, 拖到現在2021年就只有 2.8萬片.
TCL 的OLED 6代廠,規劃是一期(2019年) 2.5萬片 + 二期(2020年) 2.5萬片, 拖到現在2021年就只有 1.5萬片.
frank1253

惠科重慶廠和滁州廠良率可能較佳有盈利,但綿陽廠的良率,就有點麻煩了,據6月投片量110K,销售75.8K大板,尚未盈利,若7月份達120K設計滿產量,須轉固定資產列折舊,又加上面板跌價,肯定虧損擴大。

2021-09-16 7:42
frank1253

至於長沙廠(H5)應該拿不到驅動IC吧!放量有困難,且部分是設計是生產大尺寸OLED,應該是打水飄吧!看這一波面板跌價惠科會不會不支倒地。[rock][rock]

2021-09-16 7:47
J
貨櫃量創高專家認「夠用」卻揭航運危機禍首
18:502021-09-15
中時新聞網 蔡宗倫

貨櫃短缺有解,航運危機仍未解,《金融時報》報導,受需求的推動,大陸貨櫃製造商正拚命趕工,以提升貨櫃產量,緩解現下的供需瓶頸,然而如今貨櫃量與日俱增,但有業者警告,雖然貨櫃產量更甚以往,但混亂的物流系統持續惡化,因此即便貨櫃量充足,航運供應危機仍將持續。

全球最大的貨櫃製造商中集集團(CIMC)、東方國際、新華昌等公司為了滿足海運的貨櫃需求,讓員工加班趕工,以提升產量;根據英國海運諮詢機構Drewry資料顯示,這3大集團佔全球貨櫃產量約80%,今年出口量預計將達到520萬個20呎櫃,較去年激增三分之二的產量,創下歷史最大量

然而,儘管貨櫃產量大幅提升,但需求也同步上揚。全球最大貨櫃租賃公司Triton International執行長Brian Sondey表示,工廠的運作還是很艱苦,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物流運輸系統無法將貨櫃及時流通,而不是貨櫃的數量。
...............................

一年搞520萬個貨櫃 如還缺櫃 明年再520個萬個櫃 吃到飽 航運缺櫃終有盡頭

中國面板 減產 是勢將必行 P X Q Q上了 P下了 就好似竹籃打水一場空 60%的市佔 寡占 還搞補貼 真是笑話一則
友達紅盤作收 市場給了正面的評價
因疫情走強,哪些面板應用仍俱生命力? 聚焦液晶面板最長漲價週期
中國電子報於今天19:25發佈

編者按:近期,歷時13個月的面板漲價迎來拐點,全球面板價格逐漸回落,行業進入新一輪整合週期。本輪面板價格上漲時間長、漲幅大、全尺寸普漲、尺寸分化明顯,對行業影響持久而深遠。中國電子報聚焦此次液晶面板最長漲價週期,進行系列報導,以饗讀者。

始自2020年下半年的液晶面板漲價週期,漲價動力較以往最為複雜,不僅受供需雙方的影響因素較多,疫情的疊加更是促進了面板價格的全面上漲。

  硬幣總有正反兩面,與本次週期高度重合的疫情在面板市場卻“無心插柳”:“無接觸”生活場景迅速普及,遠程辦公、在線學習、多屏協同、居家娛樂等需求全面提升,這些顯示應用場景的蓬勃興起為液晶面板行業帶來新增長點。需求被大量激發的同時,又進一步加劇了液晶面板產業供應短缺。

新應用場景催生新機遇

  在採訪中,很多受訪專家表達瞭如下觀點,疫情對消費習慣和面板市場影響深遠,有些甚至是不可逆的,在此背景下,新場景激發出新需求。

  原因在於,疫情對人們學習、工作和生活造成的影響在很多方面是顛覆性的,大大催化了包括遠程會議、在線教育、在線健身、遠程醫療、多屏協同以及居家娛樂等眾多“無接觸”智慧場景的應用開發和習慣的培養。而與這些場景相對應的各類終端顯示產品,均出現需求側的爆發式增長,為液晶面板的產業帶來新增長點。

  據群智諮詢數據,在本次週期與疫情重合的時間段上,IT、筆記本、顯示器、大屏電視等面板需求持續強勁。在終端應用需求被大量激發的同時,由於驅動IC等原材料緊缺,上述產品均有不同程度漲價,其中32英寸面板漲幅最高,達到175%。

  受在線教育火爆和電競熱度高漲的作用,筆電成為受拉動最大的品類。2020年,全球筆記本面板出貨量達2.3億片,同比增長23%。2021年上半年其出貨量達1.37億片,同比增長了37%,預計2021年全年出貨將達2.6億片,同比增長14%,創該品類誕生以來年度最高出貨記錄。

  由於入場較晚,中國顯示面板廠商在IT面板如電競屏、監視器等專業顯示領域,普遍佔比較少。疫情期間,中國廠商通過分配部分大尺寸面板產線產能響應IT面板市場的增長。以TCL華星為例,2020年單獨開闢一條8.5代產線,用於生產中尺寸面板,以此強化未來兩年在IT產品等中尺寸產品領域的產能規模優勢。而其收購的蘇州三星產線,也主要集中在IT產品領域,以快速打入中尺寸面板供應鏈並提升競爭力。

  受遠程辦公、遠程醫療等應用場景的刺激,顯示器面板快速增長,2020年出貨量達1.6億片,同比增長了12.9%。天馬內部人士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採訪時曾透露,為應對疫情,政府興建更多新醫院以及採購醫用呼吸機、監護儀、輸注泵等更多醫療設備,帶動了醫療設備顯示屏的需求。群智諮詢的分析師預測,在疫情刺激下,2020年醫用呼吸機和監護儀面板全球整體需求上升了15%。深天馬2021年半年報顯示,該公司上半年醫療顯示領域業績大增,其在全球醫療顯示客戶的覆蓋率已經超過80%。

  受居家娛樂等場景的帶動,大屏電視增長強勁,近年來打開率持續走低的電視市場逐漸復蘇,TV面板市場出貨量下降趨勢減緩。2020年TV面板出貨量達2.66億片,預計2021年出貨量將達2.63億片。根據Omdia發布的數據,2021年第二季度大尺寸液晶面板出貨面積環比增長2%。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梁新清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疫情期間,“顯示技術+互聯網”改變大眾的消費認知等因素,不僅提升了電視線上銷量,還催生出更多新的應用場景,這給行業帶來了一定機遇。“如果企業能化危為機,將有助於我國顯示行業進入良性競爭,我們的行業要把握好這個機會。”

新周期分化產品市場走向

  群智諮詢不久前發布的研報顯示,2021年9月上旬,液晶電視面板價格持續回調,各主要尺寸的面板價格環比8月繼續下跌10美元~15美元不等。業內預計,由於液晶面板前期積累的漲幅過大,下跌週期可能會持續到明年2月份左右。液晶面板市場即將進入新一輪週期。

  液晶面板價格進入下降通道預示著面板供需關係的轉變,隨著疫情在全球範圍內逐漸受到控制,各類產品出現調整不可避免。對此,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影響需求變化的因素不止是面板價格的波動,不同應用場景所對應產品的市場走向將呈現分化趨勢。

  中國電子視像協會副秘書長董敏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採訪時指出:“由於部分應用場景仍處在發展初期,規模基數不大,滲透率不高,因此將長期保持快速增長的勢頭。”

  在董敏看來,疫情中催生的“無接觸”應用場景生活,已經成為人們生活、學習、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並逐漸形成具備剛需特點的產品。“一個新興的應用場景,以及一些正在成為剛需的產品,對於價格波動的影響是不那麼敏感的。因此,未來幾年,如遠程辦公、自助服務、在線教育、戶外數字標牌等顯示設備仍將處於規模增長以及性能提升的快速滲透期。”董敏表示。

  以IT面板為例。原本業界擔心筆記本電腦及個人計算機屏幕等IT應用面板從全年第四季度以來會開始逐漸降溫,如今看來是多慮了。群智諮詢預測,2020年該市場總需求為2.3億片,2021年將達到2.6億片以上,2022年需求將有所下降,為2.4億片左右,但也比疫情前高出5000萬片左右。

  原因有三方面,一是筆記本PC與用戶的人機交互黏性增強,未來隨著“混合辦公”模式興起,具有便攜式、低功耗和較強多屏協同特點的筆記本PC需求還將維持增長。二是筆記本PC使用人群擴大,疫情后歐美、日本、新加坡等地區和國家紛紛啟動K-12(基礎教育)在線學習補貼,這部分帶來的面板增量幾乎都被PC市場吸納,僅2020年至2021上半年,因疫情催生的K-12教育PC需求量就高達5000萬台。三是筆記本PC技術迭代加快,推動換機需求增長。

  群智諮詢資深分析師李曉燕認為,對於在線教育、居家辦公等應用場景需求,由於疫情已經深度影響了人們的學習及辦公習慣,如今這兩個領域的需求仍處於高水位,所以未來變化相對較小。不過在低端IT市場,預計小尺寸和HD等低分辨率市場規模將呈現萎縮態勢。電競產品此前的發展一度受到面板漲價及材料短缺影響,預計隨著面板價格回落以及疫情好轉,會有積極的增長。

  奧維睿沃高級研究經理榮超平分析道,對於面板廠來說,目前仍有多條高世代線處於量產爬坡階段,整體面板產能仍在繼續增長,為了減緩面板供應的壓力,面板廠應當積極調整產品、產能結構,推動產能轉向IT面板,加快新產品試產速度,同時積極增加大尺寸出貨。

  此外,業內人士強調,一些突發性或者政策性變化也會對應用面板產生一定影響。董敏告訴記者,無論是教育行業指向教育均衡的“全面改薄”以及近期的“雙減”政策,短期內都會一定程度上抑制中小尺寸液晶面板市場增速。
實驗借出結果

在前一次借出卷時,9/6設定3%,當天就完成借出

另一筆從8月初設4%,一直未借出,8月底改到3.5%,仍是未被借出,在9/9改3%後,今天終於借出

一樣是中信證卷。年出申請借出卷功能後,證卷員說有客戶想借2%,我要求2.5%,還被證卷員說太高,對方不願意。現在大家對借出卷的討論較多了,看來也拉高借卷行情,3%!空軍還是覺得便宜


至於其他人提到5%以上借出....,我只能說...真好運...

圖一,友達2筆設定借出日期
圖二,今天借出日期
圖三,群創最早被借,一直未call 回,到今天為止,利息不多,但!持續對空軍吸血
圖四,今天的出借記錄,怎麼沒有我這筆?難道中信證是自個開借出卷?誰能解惑

祝各位能借出好的利率








陀螺不打轉 wrote:
中信證卷很難借出更高利率,

這棟樓在借出卷話題更熱鬧後,
原本!在年初2.5%很難借出,

現在都來到3%,幾天內就借出,
上次我call 回群創改3%,也只要2天,

希望!未來到4%也能秒借的情況
陀螺不打轉

有圖有真相

2021-09-16 7:31
琮翔个

抱歉!資料失真更正一下,星期三我設5%出借,被借走了,我以為是5%出借,剛看一下是8%,我也沒借過那麼高的,應該是不會久吧!

2021-09-16 19:00
pqaf wrote:
每年光是 TV大尺寸(恕刪)


TCL 這樣搞的意思是一定要殺到血流成河
那我就只好冷眼旁觀,不買面板了!
等到TCL自己搞死自己和他的大陸小朋友
到時候再來看到底是壓京東方還是台灣的三貓!
paulnew0517

股市好玩的地方就是有疑慮有風險,才會有甜甜價。到底是石頭還是鑽石得切開才知道,當然切開後價錢可大不相同。不用急,年底就知道結果。

2021-09-16 0:30
nomorerainyday

重點在於之前p大也試算過了,就算老共現在砍到見骨,雙瞄還是可以賺錢,這幾年的體質調整不是假的。

2021-09-16 0:46
今天材料廠商通知,鋁價即日起調漲 8元/KG,想起前陣子大陸為減碳限制鋁生產量,新疆一省就強制減少10%產量,沒想到蝴蝶效應這麼快就到了。看來對岸對產業真的是可調可控。

pqaf
pqaf 樓主

美國這個月已經停止750萬人 新冠失業紓困,想迫使民眾重返職場,但民眾支出可能銳減.紓困方案每週額外發的300美元(約新台幣8400元),美國在疫情期間減少的就業人口仍有530萬人尚未恢復就業

2021-09-16 8:03
Eric Lin1106

鋁減產10%,但價格恐怕不止漲10%,相對的,對岸面板若調控10%,面板價格恐怕漲20%以上。

2021-09-16 8:04
挖角是產能和良率爬坡最快的方式,OLED的霸主高麗棒子也會怕了。
之前LCD是挖腳台灣、日本、韓國的人才,這次OLED主挖韓國人才。
==========================
OLED|中國面板製造商緊追,韓國呼籲將OLED納入戰略技術領域
韓國時報

在全球液晶(LCD)面板市場中,中國憑藉產能和價格優勢在與韓國廠商的競爭中勝出。儘管韓國目前在OLED面板市場處於領先地位,但鑑於中國面板廠商的不斷赶超,韓國也開始緊張起來。

據韓國時報報導,韓國顯示面板製造商擔心,他們可能會失去在OLED 技術上的競爭優勢,這是在LCD領域曾發生過的狀況。目前,中國面板製造商佔據全球近6成LCD市場,主要公司包括京東方、TCL華星、惠科等。韓國三星和LG都在密切關注LCD市場動態,以尋找退出市場的最佳時機。
相比於LCD,OLED技術優勢更強。市場研究人員預測,中國公司將迅速擴大應用於智能手機的中小尺寸OLED的市場份額。

據Omdia 稱,預計明年中國公司將佔全球智能手機OLED 面板市場27%的份額,高於今年的15%。三星顯示目前主導中小尺寸OLED面板市場,但其市場份額預計將從今年的77%降至明年的65%。

報導指出,在政府大力支持下,中國面板製造商短短幾年內在LCD領域實現赶超,而隨著中國政府繼續推進OLED顯示行業發展,中國競爭對手主導市場可能只需要幾年時間。

一位業內人士指出,“韓國和中國公司在小尺寸OLED面板上的技術差距已顯著縮小。”
該人士還稱,“用於電視的大尺寸OLED 面板,我們預計中國企業的技術要落後三到四年,但他們可以在一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內趕上。”

韓媒指出,中國多年來通過高薪聘請韓國顯示行業的關鍵人才,來獲取技術。另外,中國面板製造商在產線建設上還會從國家和當地政府獲得高達70%的資金支持。因此,韓國國內面板製造商呼籲,將OLED顯示技術納入戰略技術領域,以此獲得國家層面的支持。
陀螺不打轉 wrote:
用2014年當例子比...(恕刪)

左邊是減資90%,現在友達價格可能也是18-2x區間,減資後提升到30-50區間是一樣的道理,2020年南亞科毛利23%到43%,震盪幅度還是很高。
陀螺不打轉

減資90%....,現在!第二季只賺2塊多!?如果友達減資90%,賺198億,EPS應該有20元吧,

2021-09-16 9:33
倫爺爺

習慣性只想看好的,一季2也可以ㄧ季0.3,穩定嗎?這還是已經寡占的產業,景氣循環股不會改變,只有高低谷的不同罷了。

2021-09-16 19:17
  • 379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79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