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77萬股東的凱基金(2883)今(8)公布自結7月獲利,受惠股利入帳挹注下,單月獲利51.51億元,月增近43%,暫時僅次於中信金的58億元排第二高,不過累計前7月稅後獲利106.25億元,仍年減近58%,每股盈餘0.6元。
除了股利之外,凱基金旗下凱基人壽昨公告已取得金管會核准增提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新台幣234.02億元,也是上月獲利回升原因之一。
凱基金控表示,7月份在美股創下新高以及台股在AI需求強勁、企業財報亮眼的激勵下,台股成交量能雖較前月收斂,但整體指數震盪走高,有利投資操作表現,加上7月步入上市櫃公司現金股利發放旺季,挹注整體獲利動能。
金控旗下包含壽險、證券、銀行等業務皆有穩健獲利貢獻,合計凱基金控7月自結稅後獲利51.51億元,仍低於去年同月的80.56億元。不過今年前7月累計稅後獲利106.25億元,年減57.52%.每股盈餘0.6元。
凱基人壽單月賺38億元 已適用外準價格準備金234億元
子公司凱基人壽7月份受惠於股利收入進帳,以及掌握市場脈動實現股票獲利,單月稅後獲利38.18億元,累計前7月稅後獲利48.89億元。此外,凱基人壽已於7月份適用金管會「人身保險業責任準備金計提基礎調整」暫行措施,釋出的保險責任準備金將全數用以厚實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可望強化凱基人壽外匯避險操作彈性,降低匯率波動的影響。
凱基銀前七月賺40.5億元
凱基銀行7月份稅後獲利6.71億元,利息及手續費收入等核心收益皆有穩定貢獻,整體貸放規模維持成長動能,帶動今年前7月累計稅後獲利40.5億元。
台股7月份延續漲勢,凱基證券包含經紀、財富管理、自營、承銷等業務皆表現良好,合計7月份稅後獲利14.12億元,年度累計稅後獲利共51.22億元。
中華開發資本7月仍虧損1.97億元
中華開發資本7月因投資部位評價波動,單月稅後虧損1.97億元,累計前7月稅後虧損0.8億元。凱基金控指出,美國已公布新一輪關稅稅率,儘管不確定因素降低,後續仍需密切觀察全球經濟、供應鏈,以及金融市場的變化。凱基金控將持續關注市場脈動,積極落實風險控管機制、聚焦本業營運,同時透過「ONE KGI」策略強化集團資源整合,驅動跨子公司協同效益,展現長期營運韌性與集團共同成長。
轉貼:葉憶如|Yahoo財經特派記者

上市金控7月獲利陸續出爐,目前已有十家金控繳出成績單,表現多優於預期,累計今年前七月獲利達1,749.96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10.28%。接下來還有三家金控獲利待公布,都擁有大型壽險公司,包含國泰金、富邦金,及合併後的台新新光金,將牽動整體獲利情形。
目前來看,今年前七月獲利,玉山金、華南金、永豐金、第一金四家金控獲利優於去年同期。
金控主管分析,今年上半年金控獲利2,192.25億元,年減35.03%,前七月金控勢必低於去年前七月的4,318.04億元,但仍有機會挑戰2023年前七月的2,728.98億元。今年7月股匯相對穩定,還因手中持有配發的股票現金股利陸續入帳,有助於7月獲利水準。整體來看,金融產業後市上,看好銀行優於壽險。
凱基金7月賺51.51億元,月增42.57%,前七月稅後純益106.25億元,月增94.1%,不過仍分別較去年同期減少36%和57.51%,稅後每股盈餘(EPS)0.6元。
凱基金表示,7月在美股創下新高以及台股在AI需求強勁、企業財報亮眼的激勵下,台股成交量能雖較前月收斂,但整體指數震盪走高,有利投資操作表現,加上7月步入上市櫃公司現金股利發放旺季,挹注整體獲利動能。
子公司凱基人壽7月份受惠於股利收入進帳,以及掌握市場脈動實現股票獲利,單月稅後獲利38.18億元,前七月稅後獲利48.89億元。此外,凱基人壽7月份適用金管會「人身保險業責任準備金計提基礎調整」暫行措施,釋出的保險責任準備金將全數用以厚實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可望強化外匯避險操作彈性。據凱基金公告,凱基人壽7月共獲准增提外匯準備金234.02億元。
合庫金7月稅後純益23.7億元,月增10.89%、年增0.17%;累計前七月稅後純益123.82億元,較2024年同期減少3.54%,每股稅後純益(EPS)為0.82元。
合庫銀行7月稅後純益20.89億元,月減13.1%、年減9.33%;累計前七月稅後純益126.66億元,年增1.98%。合庫銀7月獲利較6月下滑,主要因兌換及金融商品評價減少所致,與去年同月相比,則因SWAP(換匯交易)收益減少影響獲利數字;累計獲利呈現正成長,若排除去年第一季高鐵聯貸案一次性收入,年增率更達雙位數。
轉貼: 2025.08.09 03:00 工商時報 孫彬訓 黃于庭 呂欣芷
2025/08/11 14:11:11
經濟日報 記者余弦妙/即時報導
美國對等關稅台灣暫時性稅率為20%,上周行政院經貿辦指出,我國關稅為疊加「20+N」,引起各界關注。對此,行政院11日下午三點將召開記者會,由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下午3時將親上火線回覆對等關稅相關議題,並說明產業支持方案。
行政院指出,鄭麗君將率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發言人李慧芝、經貿談判總代表兼政務委員楊珍妮、財政部次長阮清華、經濟部次長何晉滄、勞動部次長李健鴻、農業部主秘林家榮,針對近日各界關注的美國對等關稅相關議題及產業支持方案,進行回應及說明。
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上周五強調,4月時即說明對等關稅採疊加計算,將持續與美磋商爭取合理稅率,但在野質疑政府未善盡說明,也未回應產業焦慮,工商團體也喊話政府釐清資訊,公布完整清單,協助產業提早布局因應,相關爭議持續延燒,也有待行政團隊進一步說明釐清。
美對等關稅疊加台經院長張建一:產學界皆知
2025-08-09 15:21
國泰金控11日公布7月稅後純益90.2億元,累計前七月稅後純益547.7億,每股稅後純益(EPS)為3.5元;各子公司核心業務動能穩健,子公司國泰世華銀行、國泰產險及國泰投信累計稅後淨利續創歷史同期新高,國泰證券為歷史同期次高。
子公司國泰人壽7月稅後純益42.5億元,累計前七月稅後純益230.4億元;7月主要獲利來自股息收入及國內外股票資本利得;避險成本方面,7月新台幣匯率微貶1.4分,貶幅0.05%,因近期新𠄘作較到期的NDF成本高,單月攤提避險成本增加;截至7月底準備金餘額為354億元,有助於吸納未來匯率波動風險。
國泰世華銀行7月稅後純益42.1億元,累計前七月稅後純益275.9億元,年成長15%;主要今年以來放款成長動能強健,有效控管資金成本,累計淨利收較去年同期成長14%;另銷售保險、基金等財富管理各項商品業績持續成長,信用卡消費亦穩定增加,累計淨手收相較去年同期成長28%,稅後純益續創同期歷史新高。
國泰產險7月稅後純益3.6億元,累計前七月稅後純益22.2億元,年成長34%;7月簽單保費收入34.7億,累計簽單保費達240.4億,年成長10%,其中車險前七月累計簽單保費年成長7%;另火險及工程險累計簽單保費年成長分別達13%及28%;累計稅後淨利續創同期歷史新高。
轉貼:2025.08.11 16:54 工商時報 陳美君
----------------------------------------------------------------
國泰金 2025年7月合併營收368.92億元 年增-31.77%
更新時間2025年8月11日 週一 下午4:35
1
玉山金(2884)下午法說會,董事長黃男州今(11)日談到川普關稅對台灣的影響?他「川普是全球最關鍵的男人,要從「世界最強國、商人及右翼民粹者」三面向去解讀「川普主義」,他說「川普就是個商人」,美國對他來說就是一家公司,身為CEO,面對的就是「兩本帳」的問題,他也提到我國最大考驗在「如何在美中市場取得平衡」。
被問到川普關稅對台灣的影響?黃男州說,要細究川普想做什麼?目的是什麼?他提出三大面向的觀察。「一是維持霸權」,黃男州說,川普致力於削弱中國並增強美國,努力讓美國仍居21世紀最強大的國家;二是「川普是一個商人」,對他來說美國就是一家公司,身為CEO,面對的就是「兩本帳」的問題,一是貿易逆差;二是財政赤字的問題。因此川普可說是提倡「新重商」主義,目的讓經營獲利更好;第三個面向,他說川普是「右翼民粹者」,包括移民政策等,包容平等多元不在他的考量中。從這三個面向構成了所謂的「川普主義」,有時各面向也會互相衝突,最後看美政府的抉擇。
至於台灣如何面對川普主義?黃男州說,我國面對一大考驗,即是如何在「中美中間取得平衡?」包括中間控管風險,以及區域之間整合的問題。他說,台灣終究是亞洲國家,如何把握亞洲市場?過去地球是平的,未來地球不再是平的,而是分成好多區域,不只是美國,將來歐盟、亞洲如何布局?也需要思考。
目前看到資料,台商赴美非常多,德州的休土頓及達拉斯都是台商最密集的地區,玉山金上半年子行獲利海外成長近一成,就授信恢復成原幣(台幣升值11%)來看,放款就是成長了15%左右,還不錯,第四季會達拉斯10月會開幕,台商對其很有興趣,政府也打算成立科學園區或服務台商投資服務處等,政府也積極布局,台商到美布局一切順利。到底「根留台灣」還是「空洞台灣」?他說,只要是腦在台灣,只需要看成是台灣企業到海外布局即可。明年玉山到印度孟買及加拿大多倫多,三到五年後也打算到歐洲設立辦事處等,以完成台商在全球布局的架構。
玉山金總經理陳茂欽表示,疊加關稅第一波衝擊,對台灣經濟很有信心,台商都很有韌性,調整速度比同業要快,財務支持度方面,台灣的產業都很不錯,政府也很快擬出支援辦法,他認為「第一波有影響,但台灣不會有問題」。
相關關稅條件確認後,「跟各國家相對競爭力」、造成廠商的移動,移到美國外,廠商會有一番調整,從大陸到東南亞、從東南亞回到台灣,從川普1.0,包括伺服器大廠從中國到台灣,現在可能移到美國去,但研發「腦」,一直都在台灣,未來不得不到美國,但腦還是會「根留台灣」。未來二、三年明顯可見的變化。美對等關稅?其他區域會不會跟進?二、三年後歐洲是否會跟進也值得觀察。
至於玉山金在美曝險方面?陳茂欽院說,在美擔保放款不算、信用放款方面,面臨30%以上的高影響產業、中影響產業及低影響產業,共計放款分別是127億元、268億元及157億元,加總起來,相關曝險信用不到600億元,占比2.4%。其中優質顧響,對玉山銀行的影響相當有限。
但他說,這部份沒有包括台灣開放條件,以及對長期就業、個人消費間接影響較難評估,但對逾期放款影響有限。
.................
1.台商 真的很厲害 不起眼的封裝 測試 京元電 2年前 買 30 今天140元了 英偉達 要測試產能 就擴廠給你
蓋廠房要半年 太慢 就租 韌性高 配合設備施工等廠家 說英偉達要的產能 優先來供應
2.玉山 就是配7成 股息 還是很多 有前景
3.永豐金 浮額要洗一下 又在站上26 很多人不習慣
富邦金控(2881)今(11)日下午公布7月自結合併稅後淨利110.3億元,月減近7%。累計前7月稅後淨利623.7億元,年減四成,每股稅後盈餘(EPS)為4.29元,高居13家金控之冠。
富邦金表示,子公司台北富邦銀行累計前7月獲利創下歷年同期新高;富邦產險、富邦證券累計前7月獲利皆為歷年同期次高。
富邦人壽7月稅後淨利為59.3億元,累計前7月稅後淨利304.8億元。本月主要投資收益來源係國內股票股利收入、利息收入、國內外股票及基金資本利得及基金配息收入。
富邦人壽說,股市方面,7月加權指數大漲約1,287點,亦為台股除息旺季,台股部位於實現資本利得及股息收入皆有斬獲。債市方面,美國第二季GDP表現穩健,帶動7月份美國公債利率反彈。富邦人壽把握時機增加配置,並保留帳上充足現金,以彈性因應後續市況變化。富邦人壽7月底淨值比率逾10%,RBC約為400%,整體資本水準維持良好
台北富邦銀行7月稅後淨利29.6億元,累計前7月稅後淨利224.8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5%,續創歷史新高,主係核心業務獲利動能穩定,累計前7月利息淨收益及手續費淨收益分別較去年同期成長11%及12%,帶動雙位數營收成長。
業務表現方面,海外放款、中小企業放款及個人放款成長,帶動放款餘額較同期成長11%; 手續費淨收益中,累計前7月財富管理收益年增雙位數成長,主要來自基金及分期繳保險商品銷量成長,信用卡受惠海外旅遊及消費提升,簽帳金額穩定增加。截至7月底逾放比率為0.12%,備抵呆帳覆蓋率為1048%,維持良好資產品質。
其他子公司方面,富邦產險7月稅後淨利5.7億元,累計前7月稅後淨利34.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4%,
富邦證券7月稅後淨利12.4億元,累計前7月稅後淨利53.0億元,創歷年同期次高紀錄,惟較去年同期減少21%。台股今年受美國關稅政策影響,盤勢波動震盪影響市場交易熱度減弱,累計前7月台股日均值較去年同期減少19%,致證券經紀收入較去年同期下滑。
轉貼:葉憶如|Yahoo財經特派記者
金控7月暨前7月獲利大致出爐!富邦金7月自結合併稅後淨利110.3億元,累計前7月合併稅後淨利623.7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 4.29元,仍蟬聯金控獲利王,但不如去年同期的稅後EPS 8元。
國泰金自結7月稅後淨利90.2億元,累計前7月稅後淨利547.7億元,EPS為3.5元,蟬聯金控獲利亞軍,但也同樣低於去年同期的EPS 6.07元。
中信金7月自結稅後盈餘58.39億元,累計前7月合併稅後盈餘416.8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2.08元,突破2元大關,蟬聯金控獲利第三強,不過,今年仍落後去年同期的稅後EPS 2.41元。

此外,玉山金、永豐金,前7月獲利都創歷史同期新高,表現突出。
玉山金7月自結稅後盈餘34.6億元,累計前7月稅後盈餘202.1億元,創歷年同期獲利最高,年增30.9%,EPS達1.25元。
主要子公司玉山銀行累計前7月稅後盈餘200.7億元,年增40.8%;玉山證券11.8億元;玉山創投0.02億元;保德信投信前7月獲利0.95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玉山金投資取得保德信投信91.19954%持股,7月開始依持股比例,認列投資利益0.16億元。預計10月,保德信投信也將更名為玉山投信。

永豐金7月自結稅後盈餘26.06億元,累計前7月稅後盈餘152.83億元,EPS為1.2元,同樣創歷史同期新高。
主要子公司永豐銀行7月稅後盈餘16.4億元,前7月稅後盈餘128.58億元;永豐金證券7月稅後盈餘9.46億元,前7月稅後盈餘30.46億元

凱基金7月自結稅後獲利51.51億元,幾乎賺進上半年累計獲利的54.74億元;也拉抬了前7月累計稅後獲利達106.25億元,每股盈餘0.6元。
不過,對比凱基金更名前的開發金,去年7月稅後盈餘80.56億元,累計前7月稅後盈餘250.09億元,稅後EPS自結1.46元,均高於今年7月與前7月的獲利表現,還有待繼續努力,追趕甚至超越去年。
富邦金 7月自結合併稅前淨利117.7億元、稅後淨利110.3億元。累計前7月合併稅前淨利716.2億元,稅後淨利623.7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為4.29元。
子公司台北富邦銀行累計前7月獲利創下歷年同期新高;富邦產險、富邦證券累計前7月獲利皆為歷年同期次高。

各子公司獲利表現詳細說明如下:
●富邦人壽 7月稅後淨利59.3億元,累計前7月稅後淨利304.8億元。本月主要投資收益來源係國內股票股利收入、利息收入、國內外股票及基金資本利得及基金配息收入。
股市方面,7月加權指數大漲約1287點,亦為台股除息旺季,台股部位於實現資本利得及股息收入皆有斬獲。
債市方面,美國第二季GDP表現穩健,帶動7月美國公債利率反彈。富邦人壽把握時機增加配置,並保留帳上充足現金,以彈性因應後續市況變化。
匯市方面,隨著美國陸續公布各國對等關稅方案,加以聯準會維持觀望立場,美元走勢轉趨穩定。富邦人壽將持續監控市場,動態調整避險部位,以妥善管理匯兌損益。
富邦人壽個體累計前7月初年度保費收入(First Year Premium) 718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1%;總保費收入(Total Premium) 2220億元,年成長8%,預估皆排名業界第二。
單看7月的初年度保費89億元,總保費收入297億元,預估皆排名業界第二。
富邦人壽表示,積極強化分期繳及保障型商品推動,帶動累計前7月初年度等價保費收入(FYPE) 344億,年成長14%。
7月底淨值比率逾10%,RBC約為400%,整體資本水準維持良好。
●台北富邦銀行 7月稅後淨利29.6億元,累計前7月稅後淨利224.8億元,年成長15%,續創歷史新高,主係核心業務獲利動能穩定;累計前7月利息淨收益及手續費淨收益,分別較去年同期成長11%及12%。
業務方面,海外放款、中小企業放款及個人放款成長,帶動放款餘額較同期成長11%; 手續費淨收益中,累計前7月財富管理收益年增雙位數成長,主要來自基金及分期繳保險商品銷量成長;信用卡受惠海外旅遊及消費提升,簽帳金額穩定增加。
截至7月底逾放比率為0.12%,備抵呆帳覆蓋率為1048%,維持良好資產品質。
●富邦產險 7月稅後淨利5.7億元,累計前7月稅後淨利34.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4%,充分反映業務品質提升與風險控管策略成效。
7月整體簽單保費56.2億元,其中傷健險表現最為突出,單月簽單保費年成長17%,同時超越市場整體水準。
累計前7月簽單保費收入428.4億元,年成長8%,簽單市佔率24.2%,續居市場龍頭。
●富邦證券 7月稅後淨利12.4億元,累計前7月稅後淨利53億元,創歷年同期次高紀錄,惟較去年同期減少21%。
台股今年受美國關稅政策影響,盤勢波動震盪影響市場交易熱度減弱,累計前7月台股日均值較去年同期減少19%,致證券經紀收入較去年同期下滑。
國泰金 7月稅後淨利90.2億元,累計前7月稅後淨利547.7億元,EPS為3.5元。今年以來各子公司核心業務動能穩健,國泰世華銀行、國泰產險及國泰投信累計稅後淨利續創歷史新高;國泰證券累計稅後淨利為歷史次高。

各子公司詳細表現說明如下:
●國泰人壽 7月稅後淨利42.5億元,累計前7月稅後淨利230.4億元。單月獲利持穩,主要反映資本利得及經常性收益挹注,掌握波段操作,逢高調節覆蓋法及FVOCI股票部位,且在股利收入挹注經常性收益下,帶動整體績效表現。
截至7月底,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累積餘額逾350億元,有助進一步強化外匯波動抵禦能力,有效管理外匯風險。
在資本方面,7月淨值比逾8%,RBC亦遠高法定標準,整體資本水準維持強健,並具足夠空間吸收衝擊。
保險業務方面,7月的初年度保費(First Year Premium)及初年度等價保費(First Year Premium Equivalent)分別為151億元及47億元,維持強勁增長動能。
7月投資型商品強勁成長,FYP月成長83%;主因為6月新增標的IPO帶動通路銷售力道,提供客戶更多資產配置選擇。
●國泰世華銀行
7月稅後淨利42.1億元,累計前7月稅後淨利275.9億元,年成長15%。
受惠放款成長,資金成本控制得宜,累計淨利息收入呈雙位數增長;今年以來,保險與基金等財富管理商品銷量佳,信用卡簽帳金額穩定成長,聯貸收入增加,整體累計淨手續費收入表現亮眼。
主力信用卡產品CUBE卡新戶增加,累計流通卡數近600萬張,動卡率表現良好。
截至7月底逾放比率為0.17%,備抵呆帳覆蓋率為953%,資產品質維持穩健。
●國泰產險 7月稅後淨利3.6億元,累計前7月稅後淨利續創同期新高達22.2億元,年成長34%。
7月簽單保費34.7億元,累計簽單保費達240.4億元,年成長10%,車險、火險及工程險累計簽單保費分別年成長7%、13%及28%。
●國泰證券 7月稅後淨利3.3億元,累計稅後淨利21.1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2%,主要受美國關稅政策不確定性持續影響,累計獲利仍創同期歷史次高。
截至7月底,國泰證券的台股累計經紀市占率4.3%。此外,複委託成交量年成長36%,維持複委託市占第一名。
●國泰投信 7月稅後淨利1.7億元,累計稅後淨利15.7億元,年成長16%,總管理資產規模2.22兆元,年成長12%。
中信金表示,子公司中國信託商業銀行7月存放款及財富管理業務動能強勁,單月稅後獲利44.17億元;累計前七月稅後獲利321.8億元,年成長19%,續創歷史新高,主要受惠於放款業績與淨利差擴大,加上財富管理與信用卡業務穩健推升,使利息及手續費淨收益皆較去年同期呈雙位數成長。
子公司台灣人壽7月稅後淨利17.42億元。累計前七月稅後獲利89.58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主因今年以來美元重挫8.7%致匯兌損失增加,而保險核心業務持續成長,新契約保費較去年同期增加17%。
整體來看,中信金去年前7月的EPS為2.41元,今年表現暫時落後。
轉貼:品觀點 資深記者 李錦奇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