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

投資與蝴蝶


柴犬君 wrote:
hmchang0904...(恕刪)


柴大及各位先進晚安..
對於大家所探討的政經議題,基本上小弟沒法做出有養分的說法
但本月台灣本身公布的經濟數據基本上都在高峰區...
這樣的狀態成長動力維持不易....
相對的cp值就不高了
個人看法就這樣幾個字而已

再來延續上周講到加權股價指數與美國長債的相關係數為負值
這個星期又簡單擴張了長債與reits(這裡簡單用國泰r1代替)和加權股價指數之關係
測試時間:2007-2017年
比較模組:1.債基買進持有 2.reits買進持有 3.加權股價指數買進持有 4.債劵/reits/加權股價指數各1/3每年在平衡一次(圖中稱為
靜態策略) 5.債劵/reits/加權股價指數策略性動態調整
測試說明:各組均不含股利,但獲利部分均再投入
測試結果:1.債基買進持有 年化報酬2.81% 標準差17.35%
2.reits買進持有 年化報酬2.77% 標準差14.61%
3.加權股價指數買進持有 年化報酬2.01% 標準差31.75%
4.債劵/reits/加權股價指數各1/3 年化報酬4.31% 標準差10.91%
5.債劵/reits/加權股價指數策略性動態調整 年化報酬8.12% 標準差17.49%




從上圖可見組合後之資產報酬與穩定性均提升
另外雖然reits連跌數年組合資產還是勉力上頂..也差不多將單一資產下跌式化掉
基本上各項策略加上股利約可提升3%報酬率..

最後再附上相關資產與加權指數靜態組合與動態組合之效率/風險圖




我想...
動態式投資組合(通常我都說是投資模型)確實是我們可以去開發的方向

你好柴大

請問陸股的這波修正 是因為政治原因造成的嗎? 還是有其他原因呢?

謝謝


柴犬君 wrote:
海賊大,好久不見了。
美債九月後價格不論長中短期都是急殺,
確實是可以慢慢布局,
多謝提供建議。

鄙人最近的眼光是放在陸股上,
陸股如沒意外應會有一波長期拉回,
隨著這波拉回,
會是不錯的進場時點,
鄙人認為陸股的價值已經隨著十九大結束後浮出檯面,
如果陸股進入至少為期半年的修正,
鄙人認為將是長線(十年)布局的絕佳買點。
呼應一下柴大的11/03說(蘋果超人黑化?)







來檢視看看以下空頭訊號目前符合幾項:

1.現金無用:法人與散戶現金部位極低
2.價值股不知哪找
3.平均股利收益率來到歷史低檔
4.通常快要升息,肯定的是後續降息機會微乎其微
5.理專或投顧普遍看多
6.出現上市櫃盛況,投資人不在意基本面,只求快速脫手獲利換下一檔
7.董監事股票買/賣比跌到歷史新低
8.股價鈍於反應利多
9.報章雜誌更多版面報導股市
10.股市有3/4超過長期平均股價
11.貨幣供給偏向緊縮
12.股市領頭羊交接

joy613 wrote:
呼應一下柴大的11...(恕刪)


JOY大倒是直接劍指價值投資的核心..."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但年復一年似乎咱們這市場還是不斷上演一樣的故事...
有改變嗎??
其實好像有耶!!
市場波動似乎慢慢在縮小

您的這幾張圖..真是解救蒼生的良方

有倒是我這賤手按按滑鼠戳戳鍵盤..竟又開始慢慢進這種冷門的東西





不過這種線圖誰會買啊??
跟朋友說在買這種東西...大家都會說你有病..
不過~
該慢慢收了..

當然別忘了!! 海賊王幾乎都說不中



大家好,小弟來補張圖,當乖離來到相對高檔時,後續常出現長黑K,目前乖離也是近八年的第二高,離第一高也只差2-300點空間,真是越漲越危險啊

ahong_y2k wrote:
你好柴大請問陸股的...(恕刪)


中國政策,去槓桿,講求企業實體獲利,打呆帳。

joy613 wrote:
呼應一下柴大的11...(恕刪)


雖然籌碼與技術面都告訴鄙人說11/3會修正,不過還是沒修正,繼續維持空手、慢慢買美金。

謝謝joy613大提供的空頭警訊,不過相信者應該不多,鄙人跟朋友聊說第四季臺灣整體經濟會轉折,朋友們也不相信,都說電子業今年訂單多到不行,鄙人就繼續等待吧。

海賊執行長 wrote:
JOY大倒是直接劍...(恕刪)


海賊大下單的該不會是
這種防禦型標的,當股市修正時,會變得炙手可熱,海賊大眼光獨到

walker6765 wrote:
大家好,小弟來補張...(恕刪)


謝謝walker6765大的提醒與分享,
現在就耐心等待了。

現金為王,空手才有選擇權。
各位,晚上好。

鄙人今天想聊金融股的財報小心得,
鄙人認為一定要看的三個部分:
1.放款組成:了解銀行放款的對象,以及對方所提供的擔保品性質,像是以不動產作為擔保品或是股票作為擔保品,鄙人給的評價就不同。
2.逾期放款比率:當這比率越高,表示銀行借出去的錢,有越高的機率收不回來,當您發現連續幾季升高,就要有警覺,大環境景氣不佳。
3.備抵呆帳覆蓋率:白話來說,就是銀行面對呆帳時,有多強的能力去cover這筆呆帳,這比率當然越高越好。

  • 6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