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A大~~對於一台約1萬多左右chromebook的成長性持續看好,2017推估有到300萬台之多可是就以實際轉換到獲利金額甚至是EPS,該用何方式做推估呢?Acer_kewei wrote:以下這則新聞和我想...(恕刪)
嘿嘿我最棒 wrote:請問A大~~對於一...(恕刪) 銷售產品其實都是講市場規模的,宏碁和三星在2011年切入,那時消費者接受度不高,所以用最低價如199美元這種機種去打開市場,那這種不是商業機種筆電,當然就是從教育市場下手,一開始沒有知名度,沒有市場規模,要賺錢是很難的,有一點像很多人現在看不起宏碁的新創事業一般,因為大家都知道,這種新創事業都是燒錢的,沒有市場規模要賺錢談何容易,宏碁在Chromebook 的做法是,先打開知名度,打開市場,用最低價的機種,時間久了,Chromebook被市場接受了,普及了,開始推中高階商品,因為宏碁在低階市場是無敵的,在低階市場利潤非常的低,甚至有可能是賠錢,但現在宏碁是第一名,搭配中高階Chromebook 一起賣,開始能嚐到一些甜頭,因為宏碁是Chromebook 龍頭,所以現在大家要選中高階Chromebook 都會選宏碁,2016年全球Chromebook 出貨大概近一仟萬台,宏碁佔了28%,226萬台,這和全球nb的出貨量1.5X億還有一點距離要追,目前nb就是惠普、聯想各佔20%,他們的獲利能力就是比較好,因為市佔高,所以未來五年宏碁還要努力在Chromebook 上保持領先,至少市佔要有20%以上,未來市場規模夠大,宏碁就能有穩定的獲利。至於你說要換成獲利,目前宏碁的Chromebook 平均單價沒有1萬元這麼多,大概是6000元的佔了100萬台以上,中高階的2016年才加入戰場,那平均售價也才1萬初,所以226萬台約有200億的營收,2016年的總營收2,327億,大概還是在1/12,目前2016宏碁的營業費用前三季平均是9.8%,那前三季的毛利率是10.3%,加上一些其他收益及費損合計0.11%,大概營利率是0.62%,所以目前來看就是能在Chromebook 每年淨賺1~2億,有人可能會說,哇!真可憐的少,沒錯,因為目前的營收太低,所以會造成整體營業費用比例很高,未來市場規模愈來愈大時,一年賣1000萬台,因為加中高階,平均售價拉高到8000元,那就有800億的營收,營收高時,營業費用比例相對就會開始變低,所得有2.x%的營利率,此時就會有近20億的淨利大概就是0.6x元。有人說,啥!!賣到1仟萬台Chromebook 一年才賺0.6元,太悲情了,而且還是五年後的事,呵呵~~別緊張,宏碁現在營收縮到不能再縮了一年都有2,327億,當Chromebook 可以一年有800億營收時,其它的pc/nb,電競pc/nc,顯示器,新創產業,只要讓全年營收回到4000億,營利率2%,那一年是80億,換成eps就是2.6元了。宏碁為什麼從2012的全年營收4,295億,降到2013年的3,601億,降到2014年的3,297億,降到2015年的2,638億,降到2016年的2,327億,五年降了一倍營收,為啥呢?因為產品沒有競爭力,毛利率維持不住,營業費用又高,肥貓老外上億主管又多,要改革當然是重新定義產品競爭力,當你找回你的利基點,你的強項,你再強攻那項,營收可以增加,毛利又能維持住,獲利當然才能出來,宏碁經過了三年的練兵,推出了不少有競爭力的產品,宏碁也認為是時候開始衝營收了,所以才會定目標今年營收要成長,那怎麼下來的,就要怎麼上去,你不可能2016年營收2,327億馬上就跳回2012年的4259億,應該是當初怎麼逐年降的,現在就是怎麼逐年上去。
nickiplay wrote:今天快收盤時有有一...(恕刪) 由此可知:主力(?)不想讓股價大漲也不想讓它大跌、維持在一個區間去年獲利雖不怎麼出色,仍可能派息0.5元好像也是要讓在14-15元間買入的股民有小小的酬報,安定長期投資信心的樣子。
nickiplay wrote:今天快收盤時有有一...(恕刪) ~~不要想太多,單純就是今天最後一筆全數爆大量,不是只有宏碁爆大量~~~宏碁裡的人最愛的就是延著月線打,這一點不會錯的,沒消沒息的,月線大力踩下去就對了,趁這陣子讓想賭財報好的人均價就在月線,財報好時往上拉,因為大家統一成本在月線所以拉上去後腳踩月線當支撐,如果財報不好時就大力的給他殺下去,此時月線就是蓋頭反壓線。有時候各位不要一直以散戶的思維,你要成天的幻想一下自是幾萬張的大戶,你要怎麼操作勝算比較大,怎樣操作比較不會受傷~我們假設幾個操作情境1、啥都不懂,幾萬張在某個價格all in。2、懂財報,懂企業經營,找到公司價值點所以低於這個點5~10%就all in。3、懂財報,懂企業經營,了解外資群、主力群的成本(籌碼面),經過和自我比較的公司價值點低於這個點5~10%就all in。4、懂財報,懂企業經營,了解外資群、主力群的成本(籌碼面),經過和自我比較的公司價值點低於這個點5~10%建立核心持股,1/4,1/2,隨著公司財報好再加碼,不好就調節。5、單純看技術面,短線看周線,中線看月、季線,長線看年線,算平均成本,分批買進,將成本維持在比均線價格低。我列了幾種,你會發覺1~3比較沒有彈性,而且就是賭一定漲,沒有考慮到另外50%跌的機率,4有把漲或跌的機率考慮進去,5單純就是技術派,看成本,看均價,不帶感情,其實我列的只是一部份,股市由千千萬萬個人組成,每個人都有自已的一套理論,所以什麼情況都會發生,自已在操作時,應該要多考慮一些因素進來,這樣才能提高自已的獲勝率,那1~3操作對的話,那報酬率肯定是大於4的,1錯的話就bye bye了,2~3錯的話硬凹一陣子股價終究會回到價值附近,了不起套一陣子,只是套時你的心理會稍稍痛苦一些,4如果你套住了,只是套1/4,1/2,漲時你高興,跌時你也高興,因為又有便宜貨可買,漲時你賺,只是少賺一點點。所以看自已的個性,現在宏碁的情況我認為2~4都能用,隨你自已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