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

醫師薪水越來越低呢

順便提一下好了, 通常 VIP 會有一些影響力, 而這些影響力是直達醫院高層的,
如果不做的話, 會有一些不太好的結果.

所以就會有特別管道.

講太明的話, 我就會被停權.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gobf wrote:
牙醫聽說一個月50萬 比比皆是(恕刪)

小弟不是牙醫, 可是家父是牙醫.

跟我一起長大的同學是牙醫, 家父學弟一家5口有四個牙醫. 所以我認識的牙醫不算少.

一個月50萬........十幾年前有聽過.......現在......
很難很難......

看到版上的這些醫生,
先不論薪水高低,
能夠考上醫學系、唸畢業而且通過醫師國考,
這已經是一個很大的肯定了................
而且你們的學歷都是Ph D.,就是博士耶..................
不像很多人想讀都還考不上呢....................
Trazom wrote:
而且你們的學歷都是Ph D.,就是博士耶...(恕刪)
很可惜,並不是博士。醫學系畢業拿的是M.D.。
在toyota後面,是你的錯; 在toyota旁邊,還是你的錯; 在toyota前面,沒有錯,加入吧!
screenctx wrote:
醫生是要以服務為目的. 非以薪資為目的...(恕刪)

醫生也是人, 付出的心力 (C/P) 不比上班族少... (無意引起筆戰)
前幾天還在急診室遇到病患對我說: 你怎麼沒有史懷哲的精神!?
當時我真的不知該如何回答? 現代史懷哲或許還存在, 不過應該是相當稀有了吧?
醫生也是人, 也是有不同的性格, 也有喜怒哀樂的.
對我個人而言, 我只想上好我的班, 盡我所能處理好病患的 complaint, 然後祈禱不要被告...

Resident in Emergency Room.
我覺得你可以回他:

" 我當醫師就是為了養活一家人, 並不是傳教士.
傳教士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醫療是專業諮詢, 不是服務業."

(小聲地說在心裡就好了....)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附帶一提, 很多人對急診室有個錯誤觀念.

急診 = 快速門診 = VIP 門診.

急診應該是保留給重病, 或者真的受不了找不到開業醫師的時候才去看.

而且不要期待急診室的醫師會對你有多好的臉色, 如果你只是小感冒的話.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通常急診室有個怪現象.....

那些會吵的病人, 多半是不需要急診的病人.
真正需要急診的病人, 多半不會吵...

明明喝一包新鮮屋的葡萄多, 比打葡萄糖水更能補充熱量, 比打生理食鹽水更快速補充水分,
很多人就很迷信掛了一瓶點滴, 就好像有在治療一樣.

葡萄多 42 大卡/100cc, 400 cc 共 168 大卡
同樣的 10% 葡萄糖水, 400 cc 共 40 g 葡萄糖, 160 大卡, 而且打下去很痛.
生理食鹽水用最快的速度打也需要 30 分鐘, 喝葡萄多 400 cc 不需要五分鐘.

其實醫師給病人打點滴, 很多時候就是告訴病人你別來吵我, 我還有其他病人還要看....

台灣有很多不必要的醫療就是浪費在打針, 打點滴的文化.
80% 的點滴其實都是不需要的. 消炎針很多也只是味素藥, 讓病人以為醫師有在治療而已.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其實這種的 " 史懷哲", 只是反映醫師並沒有給病人他們期待的治療,
而這種" 期待的治療" 很多都是非專業且非理性的.

很多時候這種根深蒂固的觀念, 讓很多醫師採取一些不必要的治療.

感冒需要吃藥嗎? 其實不需要. 所有的藥物都只是症狀治療.
而且可能因為變更你的病程, 造成本來兩天就可以好的拖到三四天, 因為正常的免疫反應被打亂.

腸胃炎需要吃藥嗎? 其實不需要, 空腹, 補充水分電解質就夠了.
真正有問題的腸胃炎, 超過三天不會自然好, 那才需要治療.
腸子本來就有一堆細菌, 所以所謂的消炎藥, 抗生素其實都是多餘的.
反而你把抗生素吃下去, 改變腸子的生理狀態, 反而讓腸胃炎拖更久, 或是產生新的併發症.

但是, 如果一個醫師真的秉持這樣的治療,
他一定會被當作一個很沒醫德的醫師,
因為病人認為這個醫師坐視病人受苦受難, 完全不打點滴消炎藥, 是個很沒 " 醫德" 的醫師,
可能醫德是什麼定義, 都被冠上病人自己的定義.

所以很多時候, 開業醫必須配合演出, 開出一堆根本就是最後丟到垃圾筒的藥.
不這麼做, 開業醫就沒有病人.

台灣的非醫療人員的醫療常識, 老實說我認為非常地不足而且非常地不正確.

耳溫槍對空量是沒有意義的, 因為量到的不是空氣, 而是牆壁,
因為紅外線感應到的是牆壁.

偏偏就有一堆人拿著耳溫槍對空量, 老實說我覺得很可笑.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再來說什麼病人需要打點滴好了....

感冒? 前面說過了, 喝水休息比較重要.

腸胃炎? 除非真的脫水, 否則不需要. 只要有正常意識的人, 脫水都會自動找水喝.
只有自己不會喝水的人, 又脫水脫得很厲害才需要.

所以真正需要點滴的人:
1. 休克的病人.
2. 禁食的病人.
3. 需要注射靜脈藥物的病人

剩下的, 安慰藥的成分居多.

這種不必要的醫療, 尤其健保制度下民眾有 " 吃救本 " 的心裡,
難怪醫療費用不斷上升, 而且很多是浪費掉的.

SARS 期間很多醫院住院率下降.
真正需要住院的人不會因為 SARS 而不住,
由此可知台灣有太多醫療資源是因為錯誤的健保政策而浪費掉的.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 5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