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這次發行量有157萬股是員工認購(一股60.XX元)
然後其餘就是大股東之類的認購了
而且不採掛牌交易,因為掛牌交易還要支付一筆不小的管理費
然後說發行GDR籌資主要是將錢拿去還債,本來負債比好像50幾趴
預計今年要降至30趴左右,這樣也是減少利息支出
至於發行GDR是利多利空,則各自解讀了,我個人是認為應該利大於幣啦
發行DR雖然會導致股本膨脹
但一間正在成長的公司,用各種管道去進行籌資擴大營運也是正常的
畢竟公司營收及市佔規模也一直都在擴大中
而且要發行DR也不是隨便就能發行的,要經過把關審核的
而且可以把公司知名度更向海外拓展,吸引更多海外資金對公司投資
只是目前太陽能最大的疑慮還是供過於求
毛利率短期看來還是無法提升太多
所以還是得邊走邊看了
呵~
不是大漲一段就是大殺一波
假如跌破gdr定價的話
必定下探40元(去年創見私募價120元,結果殺破40元)
小弟僅以苦海浮沉20年的血淚小小推敲一下主力可能的作法供您參考:
直覺悲觀劇本A:
假設主力吃下12億的gdr---折算約2萬張股票
當融券鎖單超過2萬張時就可能急殺
到時候主力隨便賣都可以輕鬆抱走2億現金走人
留下一屁股爛股票給無知的投資人
尤其第一季財報爛到不行
殺到30元不過份
殺到8塊錢也不過分
反正大股東老早就已經零成本
再開一家薄膜太陽能廠
再搞一次超完美印鈔術就是了
抽絲剝繭樂觀劇本B:
本次gdr最特別的就是原股東可以依比例認購20%,而且不在海外掛牌
更奇怪的就是原股東認購的是股票而非gdr
從近三日進出券商看來---------------------券單極可能是散戶跟單鎖單效應所致
主力進出券商看不出加碼或減碼的跡象
再來從二月份開立發票看來--------------第四季延遲的訂單已經在降價後妥協了
未來兩個月內營收隨時會衝上16~17億左右
在加上MEMC料源降價效應---------------------------單月獲利又將上看 二億元
隨時可能有利多連拉三支漲停板
屆時券單極可能來到90%--------------------------------------------甚至借券
每年一度的軋空秀說不定就是由昱晶首發了
假設公司派更賤一點提早開股東會---------讓dgr股票來不及在股東會停券前撥補
屆時72~76附近的空單將被迫回補在150元以上
合理上來看16億對昱晶的大股東來講不是大錢
辦個私募全數吃下不就好了
沒必要大費周章弄個可由原股東認購股票的gdr
比較像大股東想來個不用錢的乾股戲碼
屆時大股東在120~160隨便賣
兩萬張50元的持股竟然可以零成本------------------------------超完美gdr印鈔術
兩個版本都有可能發生
人性是貪婪的
環境是現實的
營收可以是假的
抽單可以是為了更大利益....
看你壓哪一邊囉
如果你是幕後的操盤手你會如何操盤!!
祝好運!!
我想這也就是股價表現一直都很意興攔珊..
不過往好處想...太陽能產業在這波金融海嘯..
歷經產業第一次大利空洗牌重新調整
對於長線發展也未必不是壞事..
而有些公司在景氣好時大舉簽的長約,也在近期陸續與上游供應商重新調整合約
所以成本壓力也都可望稍稍減輕
目前在第一季看來,有些公司的營收都還在成長中
但毛利絕對不理想就是了
所以太陽能景氣應該已經是觸底了
只是要再回到向之前那樣"躺著賺"的美好時光,我想也很難了
畢竟目前是產能過剩啊
不過我也覺得要投資還是找好公司吧
利多:
1.歐洲冬天快結束開始步入夏天的裝機旺季了
2.美國印鈔票救市,原物料上漲,油價開始止穩上揚,最好能站穩50美元
3.各國政府都在作多太陽能,大陸甘肅要建10GW太陽能電廠,日本重啟補助,現在台灣廠商已在積極佈局切入日本市場,美國歐巴馬也要發展太陽能,韓國也有動作,這樣也好,大家把餅做大,讓太陽能成為真正的產業,日後就不再需要政府補助了
4.台灣再生能源法今年有機會立法通過,對國內廠商中長期而言也是有益的
利空:
1.一堆廠商在1-2年前爭相投入太陽能產業,造成目前產能過剩,價格崩跌,廠商毛利壓縮的很讓人不知所措,又無可奈何
2全球景氣目前看來有觸底跡象,但不代表要回升了,不曉得還要打底多久,搞不好又要向下沈淪了
3.目前還沒想到...哈哈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