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的理論有講到新古典跟Endogenous growth理論。
台灣一直都在新古典的經濟論述裡面,講資本支出,投資投資,外資投資投資,經濟才會成長。
然後投資後搞出口賺外匯讓經濟成長。
基本上什麼事情都會有邊際效用遞減的現象,資本支出後產出的效果遞減,外資抽手另行投資,出口產業外移,經濟停頓。
個人看不到政府或是人在在做什麼內造的動作,提升人的素質,技術沒有大突破,教育沒有大進步,來當所謂的Endogenous growth的背景讓台灣的經濟可以有下一個替換的成長。
長期的代工經驗,講就的是一就是一的性格,沒有突出服務業的技巧跟手法,沒有讓人驚艷的行銷跟企劃的能力,沒有平均提升的多種的外語能力來服務台灣或是中國外的地球人。
台灣的經濟會好嗎? 還是只能靠大陸觀光客嗎? 巴里島夠美,普吉島夠美,不過卻救不起整個印尼跟泰國經濟。
台灣經濟真的會好,等中國沿海的國民所得超過台灣的時候,台灣的經濟感覺上就會比較好了。
--
Using Numb3rs, we can solve the biggest mysteries we k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