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妳覺得台灣的經濟還有可能好嗎


小笨賢2 wrote:
沒有成為亞太轉運中心
如何能成為亞太營運中心呢??

眼下 亞太營運中心已經在對岸了。
R258 wrote:
眼下 亞太營運中心已...(恕刪)

要對自己有信心呀!!
台灣真的有很大優勢的!!

台灣從歷史來看, 就是個轉運地!!
120年前轉運鴉片!!

經濟學的理論有講到新古典跟Endogenous growth理論。
台灣一直都在新古典的經濟論述裡面,講資本支出,投資投資,外資投資投資,經濟才會成長。
然後投資後搞出口賺外匯讓經濟成長。

基本上什麼事情都會有邊際效用遞減的現象,資本支出後產出的效果遞減,外資抽手另行投資,出口產業外移,經濟停頓。

個人看不到政府或是人在在做什麼內造的動作,提升人的素質,技術沒有大突破,教育沒有大進步,來當所謂的Endogenous growth的背景讓台灣的經濟可以有下一個替換的成長。

長期的代工經驗,講就的是一就是一的性格,沒有突出服務業的技巧跟手法,沒有讓人驚艷的行銷跟企劃的能力,沒有平均提升的多種的外語能力來服務台灣或是中國外的地球人。

台灣的經濟會好嗎? 還是只能靠大陸觀光客嗎? 巴里島夠美,普吉島夠美,不過卻救不起整個印尼跟泰國經濟。


台灣經濟真的會好,等中國沿海的國民所得超過台灣的時候,台灣的經濟感覺上就會比較好了。
-- Using Numb3rs, we can solve the biggest mysteries we know
我覺得代工沒有什麼不好,問題是我們有沒有積極去提升技術層次。

我們過去對產品的研發(R&D)不是沒有,譬如說筆電、手機。但是我們也知道這種研發只是著重在「設計」方面而不是在研究方面。對先進國家而言,我們所謂的「研發」其實技術層次仍偏低。

歐美先進國家他們的「研發」就是真正在做研發,他們有精密的實驗室、量測工具、儀器、研究員、........及很好的研發的管理與制度,並且積極提高研發的品質。換言之,他們的研發技術層次比較高,進入門檻高,因此競爭對手不易進入,因而可維持高獲利。

持續研發是永續經營的根本,尤其台灣所仰賴製造業更是如此。

另外一方面,我覺得國內多以中小企業居多,若要企業投入相當的資金做研發似乎也不太容易,因此政府應該站出來,發揮引導的功能,規劃出未來產業發展的策略與方向,而不是扶植了老半天,關鍵技術、關鍵零組件、製程設備.......,還是掌握在別人手裡,結果犧牲了獲利與籌碼。我知道這有一定的難度,但是我們不朝這方向走,難道我們要與其他開發中國家拼低階產品的價格嗎?

既然如此,政府是不是應該調整正確的方向,並且訂出實施的時間表,鼓勵高階產品深耕台灣。譬如說,綠色能源、環保產品。

我們做代工不能再買別人的零組件,然後組一組就賣出去的那一種生產模式,一定要有自己的創意、創新、新穎的觀念在裡頭。日本某家電大廠就是很好的例子,他買下某家手機部門,並且融合自己的影音技術的強項在裡面(可說技術的水平整合),創造出高附加價值的手機產品;然而,我們國內某公司買下某家手機部門的例子,但是沒有成功,買家似乎沒有做好評估,殊不知研發需要燒錢的,需要有相當的企圖心。
我覺得沒理由悲觀

從歷史上來看

日本發達時,吸日本的血--80年代

美國發達時,吸美國的血--90年代

中國發達時,也是照吸中國的血--2000以後(雖然人家飛彈對著咱們XD)

就連韓戰,越戰,台灣還是照吸血

所以,不必悲觀,哪裡有錢賺,台灣就吸到哪


至於將來要去哪吸? 到時候再說吧

只要不要出現老蔣那種莫名奇妙的獨裁者,把對岸跟台灣都搞的烏七麻黑的就好
鑑於01網友發言的水準江河日下,我大概不會再發言了,我實在是不想跟一堆沒有大腦的生物有一絲絲的互動,那種感覺實在令人作嘔
台灣沒包裝沒有主題很難走的出去,除了電子相關產業不知台灣還有什麼?台灣小吃嗎?



該東西必須世界人人都用的到
受到文化和國情因素小的東西才能發展成功

小吃^^?亞洲人大致上會買帳吧....
美國人不太敢吃奇怪東西

至於像是一些電子的東西 大部分國家都用的上
幾年內不會好...
這是
經濟在2012年前,或說沒換這個無能的人前都不會好轉!

到現在還有人再提台北港
大家自己看看台灣國內那幾個著名的港口貨運衰退量的表現就知道了
請問再蓋個蚊子港有何鳥用?

你家附近現有2家便利商店,但是他們大家都生意不好
你再開一間便利商店加入這區塊,請問能占到什麼便宜?

錢要這樣亂花,不如大家人人再發個36000消費券算了!
看著吧,

營運好就是他們功勞, 不好就說是前朝的規劃..

看煩了, 這個政府.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