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130萬該如何規劃後半輩子?

買中鋼或中華電

我相信是不錯的選擇

請自行查閱 這二檔股票的股利
philharmonique wrote:
1.哪有保險公司有保...(恕刪)


不會不賠
只是保險期間動軏二十年,誰敢講保險公司到時不會倒閉?
買台灣五十加一票..今年開始分几次買進....然後留一點現金在身上花..
然後明年開始一點一點的贖回...省一點應該可以動到六十五吧....

另外..不要相信保險,基金, 這些東西....
保險拿來看病什麼的就可以了,投資就不必了
沒有任何人有義務幫你處理和投資您的資金....
任何的投資都要親力親為,不然決對沒有好下場....
dslme wrote:
雖然我是沒遇過保險公司拒絕理賠的情形
不過收錢很快..保險理賠時給錢拖拖拉拉倒是真的..

像車禍的第三責任險..和對方談好了和解..也是我先出錢給對方..兩個月後保險公司才撥錢下來給我..
醫療給付也是一樣..附了單據..要2週錢才下來..
一點時效性都沒有..要是有急用..根本幫不上忙..

幾乎每一家保險公司都一樣..


對阿!買基金也是很機車,
扣款都嘛一早就扣,贖回也要等個1、2週........

買車也是很慢,明明錢已經付了,
還要等幾天,真機車.............

辦貸款也是,明明文件都送齊了,
偏偏還要審個1、2週,真是有夠鳥..........

有時在外面大便也很煩,
明明已經到廁所準備要脫褲了,
偏偏有人搶先一步了,等老半天差點拉在褲子上,真機車...........

順便告訴你,保費你也可以慢繳阿,
寬限期不是2個月嗎?你不要準時繳不就好了。
繳個幾年,保單價值高了,你還可以更慢繳。

我再告訴你,國泰人壽一個月理賠金額搞不好有10、20億,
又不是你一個人在辦理賠而已,難道你辦個理賠別人還要讓你插隊嗎?
等個2週都可以嫌?那有很多事要等怎麼辦?
owen0618 wrote:
對阿!買基金也是很機...(恕刪)


你大便沒地方拉了不起就拉在褲子上
理賠有時候是救命錢....

收錢像日本店員, 付錢時就變成監理站小姐了....

難怪小時候家長就教過我們, 有些工作不準我們將來去做..一是直X 二是保X
做久了良心都被保單吃了.
Chousirbuy wrote:
大便沒地方拉了不起就拉在褲子上
理賠有時候是救命錢....

收錢像日本店員, 付錢時就變成監理站小姐了....

難怪小時候家長就教過我們, 有些工作不準我們將來去做..一是直X 二是保X
做久了良心都被保單吃了.


樓上大哥,那家長有沒有教您不要買保險?
您記得千萬不要買喔!

至於救命錢這點我絕對認同,
但要拿救命錢也有領救命錢的程序,
這些東西保險法是有規範的。
難道你急別人就不急嗎?

還有,除了大便問題您有解決,那其它問題呢?
也可以請教一下您在哪裡高就呢?您好神聖喔!
我印象中,理賠金15天內要撥下來,延遲以年息10%計算!
沒記錯的話是這樣啦...

就一個金融領域從業人員的經驗,高學歷份子對保險的接受度是很高的,
尤其是醫生,特別喜歡保險。會對保險反感,大概就是~OXOX這樣啦。
MSN:philharmonique@livemail.tw 小小理財專員!
p大這樣說感覺有點用學歷來殺人喔~~我不贊同這類說法
那您認為現在的金融商品有沒有符合會計公平對價原則呢??
可不可以請您解釋一下~~!!
那為何台灣的基金等費用收費比國外還高??
10歲看智力,20歲看學歷,30歲看能力,40歲看經歷,50看財力 60看體力,70看病歷,80看黃曆
我並非拿學歷來壓人,我只是想表達醫生這種對醫療風險有概念的知識份子,都很能接受保險的制度!
我是還沒接觸到醫生會說:保險是拿大錢換小錢、都不會賠、是白痴在買的…這類偏頗的言行。

至於您說公平與否,這要看什麼角度,
以我在金融業的感覺,國內的金融商品沒有公平可言。

但是沒有絕對價值,總有相對價值吧!
一台車說它不到三百萬的價值,但不代表這台車不值錢。

我們該做的是客觀的去替每個金融商品找適合的主人,或是細心分析符合自己需求的金融商品。
MSN:philharmonique@livemail.tw 小小理財專員!
不賣牛肉麵的老張 wrote:
p大這樣說感覺有點用學歷來殺人喔~~我不贊同這類說法
那您認為現在的金融商品有沒有符合會計公平對價原則呢??
可不可以請您解釋一下~~!!
那為何台灣的基金等費用收費比國外還高??



要說全世界的基金手續費這我不曉得,
但台灣絕對比香港便宜,
香港中國銀行基金申購是5%,有時候會打折,
之前最好的折扣是8折,也要4%,跟台灣比起來貴了2倍不只,
想要有更好的折扣,可以,戶頭裡存個50、100萬港幣就可以。

論投資型保險,你也可跑一趟香港的銀行問問,
基金檔數少,附加費用比台灣更高,
有的是後收型,但年附加費用高達4%左右,非常嚇人.........

金融商品有無符合公平對價原則?
不用附加費用(手續費)最公平,
要不然收多少都有人嫌,
如果要符合會計公平對價原則,
那做生意的人通通可以拉出去砍了。
我弟弟是藥廠業務,藥品的公平對價原則您要不要討論一下?

我在華航服務,也有很多人認為機票太貴,
那怎麼辦?怎樣才公平?免費嗎?
公司要賺錢,幾千個員工要領薪水,機場規費也要付,這些怎麼算?

我覺得金融業的弱勢在於它們的收費是無形的,很虛幻,
金融業玩的就是一種數字遊戲,既然是數字遊戲我們很難判斷要付多少錢當手續費,
簡單來說,投資者得到好處,通常會覺得付費OK,
但虧錢的時候多半覺得金融業憑什麼賺我們的錢。
大概是這樣吧!我個人覺得啦!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