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遠見也差不多。不能說沒有有可取之處,只是為政治服務的目的還是蠻明顯的。
今週刊則是報導各公司的新聞比較多一點,也難脫因商業化而失之偏頗的情況,但對了解產業生態、公司資訊等知識還是有幫助的。
Smart則偏向個人理財跟財經資訊的報導,對增加理財知識蠻有幫助的。
總之最好就是多方涉略,正反二面都看,也要注意國外新聞,不要只看煽情的或「主流的」。比如這次520股市崩盤事件,其實之前也有媒體在當時就以國際環境已經不佳為由提出質疑跟警告的,只是主流媒體不報而已。
masir wrote:
除了聽他們自我吹噓,滿足他們的虛榮之外,其實是一無所獲的
那種書籍,我覺得,一點價值都沒有...(恕刪)
我還以為只有我這麼想而已,原來還是有人是一樣的看法...
所以現在看到任何吹功頌德的報導,就是笑笑帶過...
人家需要鼓掌就鼓掌,需要恭禧就恭禧,
畢竟那些寫稿報導的人也只是討口飯吃,何必為難人家!
hauikimo wrote:
smart +1...(恕刪)
smart再+1
若已經是有程度的,就到書局翻翻就好...
沒完全沒有程度的,就去書局買個當月(不要訂...)你有興趣的話題就好!
不要訂的原因是因為現在網路太發達了,你可以很輕易的在網上找出一些東西來,
當然你還是要有一定的基礎自已判斷真假!
其他的...嗯,當故事書看看笑笑就好,尤其是過個幾年後再看那些文章,真的會覺得很好笑喔!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以上都是玩笑話,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裡面的”黃國華寫的理財專欄還不錯”
可以看到”未來”
其它的寫的都是”過去”還要小心被別人出貨
理財觀念的話,不需看雜誌
去買本理財書吧
最後預防萬一,以上都是開玩笑的,不要找我喝咖啡喔
lien291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