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我大學畢業,當兵完出...(恕刪)
台灣是海島國家,海鮮料理很普遍。
我年輕時在美國中西部住過幾年,一般超市只有冷凍海產,幾乎沒有新鮮的。
只有一家高級超市有新鮮魚類,但那買得起。
有較有錢的同學從波士頓訂空運龍蝦十元一隻,是那時我兩個外食晚餐價格。
說起住家環境,美國地大人稀,一般人住suburban,歐洲、日本都比不上。
人口稠密的台灣加上熱帶氣候,真的很令人受不了。
台北市已經不錯了,部分巷弄住宅區乾淨、安靜,住起來不會太差。
但是大部分的地方還是吵雜擁擠,跟其他縣市的一般老市區很類似。
不過一些其他縣市新的重劃區,道路整齊,人行道夠大,環境也不錯。
這些區域有小公園,白天年輕人溜狗、溜小孩,老人家散步運動,晚上街燈朦朧還蠻有氣氛。
重劃區的大樓室內面積愈來愈小,而且房價比起周邊老社區貴很多。
這種鳥籠房子,就是印象中的日本與香港大樓一樣。
但是社區內小庭園、閱覽室、兒童遊戲室、健身房⋯⋯,麻雀雖小 五臟俱全。
這是我們的環境,人口稠密加上熱帶潮濕。
我特別提出熱帶潮濕氣候是造成居住不舒服的主因,這幾乎無法改變。
地上常常濕濕、人體味道重、衣服容易褪色、衣著簡單、空氣中常飃來異味,這就是台灣的大環境。
我對氣味特別敏感,高鐵上香噴噴的排骨便當跟冷氣房內的汗臭味,都一樣不舒服。
去年九月底十月初去過一趟里斯本,歐洲最溫暖的地方,但是還比台灣冷。
但擁擠吵雜燥熱就像台灣,跟北歐根本不一樣。